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51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51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汝鱼不置可否,问老铁,“当日你和徐晓岚一战,谁赢了?”

    老铁咳嗽了一声,吐出一口黄痰,恰好落在花斑身前,这货顿时伏地而起,对着老铁龇牙咧嘴,老铁看了它一眼,瞪道:“咬老子啊!”

    花斑近期吃了不少老铁的苦头,有些记打,倒是不敢对老铁下口了,色厉内荏低哮一声,跑到李汝鱼身旁,挨着冰块躺下。

    李汝鱼苦笑,这老头子

    老铁得意的很,笑道:“那家伙么,是个异人,不过应是个酸儒异人,他那一身剑道修为是正儿八经的,并非异人所有。”

    “所以呢,你输了?”

    老铁像被狗咬了一般跳了起来,“老子会输?笑话!老子可是和岳家王爷大战过三日的绝世高手,会输给徐晓岚?天大的笑话!”

    李汝鱼苦笑,“少吹牛你会死?”

    老铁哼哼唧唧,老子哪里吹牛了,不过还是坐了下来,说可惜了这个徐晓岚,一身剑道修为不愧兵部第一高手之名,又得异人酸儒之才,若是年轻个三十岁,必然是大凉风云人物,结果跑到眉山去,和那位叫苏寒楼的年轻人促膝长谈,最后竟然豪情迸发,起身绕阶行而作诗句。

    李汝鱼知道这件事,蜀中那边传颂甚广。

    徐晓岚念了古诗: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问苏寒楼此诗若何。

    其后天穹落惊雷。

    眉山苏家那位叫苏寒楼的年轻俊杰,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说了句卿诗才情,可当国士,先生所望的苏仙若是知此,会愿和先生豪饮三百杯!

    徐晓岚豪气拔剑,大笑,怒视惊雷,说今生无憾矣。

    剑劈惊雷。

    十三剑而亡。

    其后,苏寒楼整日里面对徐晓岚的尸首,不言语,一杯又一杯的喝酒,直到北镇抚司西卫一所的赵铸赶到眉山,这位年轻俊杰才长叹着起身。

    大醉。

    人醉心不醉的苏寒楼,盯着被北镇抚司收走的尸首,喃语着说了句他会知道的,先生很好,无愧吾辈读书人之英气。

    先生很好。

    才好,情好。

    无惧生死为学问的英气,很好。

    老铁忽然有些意兴阑珊,嘟囔着说你个小屁孩哪知道老子当年的威风,旋即大袖一挥,正欲说些什么,却见有位青衫读书人走进公房,笑眯眯的道:“铁爷,李小旗,都在呐。”

    江秋知州,崔笙。

    老铁挥挥手,大咧咧的道:“崔知州有事?”

    崔笙丝毫没有被冷落的尴尬感,自来熟的在一旁坐下,也没有读书人的酸儒气,笑眯眯的说,“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接到一封临安礼部关于今岁艺科的公事文。”

    说话时候却是直盯盯的看着李汝鱼。

    李汝鱼莫名其妙,“这公事文莫非和我有关系?”

    自己什么时候劳驾礼部上心了。

    崔笙点头,“确实是李小旗的事情,礼部那边点名道姓,让小哥儿准备前往临安,参加今岁秋中的艺科,想来小哥儿要平步青云了。”

    这很不合规矩。

    崔笙作为读书人,又身在仕途,深谙大凉官场那一套。

    不论是制科还是艺科,大凉读书人你要去参加,那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但去参考便是,但朝堂催某一个人去参加考试,极其罕见。

    这几十年来,仅有铁血相公王琨当年有这个待遇。

    当年大科时,顺宗陛下便问过当科主考官,王琨应举否,这件事成为王琨一生传奇的美谈之一,如今李汝鱼也有了这个待遇。

    虽然不是女帝陛下亲口所问,但礼部这样一封公事文,谁敢说背后一定没有女帝陛下的授意?

    这样的待遇,如今大凉天下大概还有一人能享受。

    眉山苏寒楼。

    但李汝鱼这件事,很不合规矩:北镇抚司小旗,按说简在帝心,得到陛下青睐,也该是直接调入临安北镇抚司总衙,为何要让他走艺科考试?

    恐怕这当中还有猫腻。

    有点剑道技艺的少年,读书才气不彰,却要参加艺科,虽然最终女帝陛下会将他取留,但这远远不如在北镇抚司来得如鱼得水。

    这一着棋如困鱼,只有真正得到陛下的信任,李汝鱼才能重新入水。

    或者直观一点:女帝这是考验李汝鱼。

    这当中猫腻细节一言难尽,李汝鱼也难以彻底想分明,淡淡的道了句可以不去么。

    崔笙苦笑,忽然压低了声音,“还是去的好。”

    这封出自礼部的公事文在临安那边并不隐秘,不过听家族那边的意思,其实吏部尚书谢琅的意思,都是赞同李汝鱼去参加艺科。

    想到这崔笙真是个羡慕眼前少年郎。

    尚在梓州路,就已得到吏部尚书谢琅的青睐,这小子啊,有个好青梅竹马,寻常人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入仕的步伐,这小子一步就跨了过去。

    如今已是北镇抚司小旗,正儿八经的从七品官身。

    皆因两人。

    一者赵长衣,闲安郡王,将他送入北镇抚司。

    二者是那位在蜀中参加了一场诗会后声名鹊起,俨然将要悬名咏絮录的谢家晚溪,其背后是偌大的陈郡谢氏。

103章 万人敌,不如千军万马() 
项参加艺科?

    这是个难题——李汝鱼有些无奈,自己哪一项能力可以参加艺科。

    作画?

    以夫子那简单线条就是人的丹青水准来评价的话,自己貌似完美的继承了师道。

    书法?

    这倒不是不可以,当初杀孙鳏夫后重伤醒来,写下“兰亭集序”四个字,被惊雷所劈,按说那位异人的书法造诣应足以惊艳大凉。

    夫子似乎知晓那人,而且服气。

    能让夫子服气,可想其书法造诣达到了何等境界。

    但问题是——自己并不是异人。

    并没有那等惊艳的书法造诣,所以去参加艺科纯粹搞笑,关键这事还是礼部来文,有点官宣的味道,也嗅出了阴谋味道。

    待崔笙走后,老铁慢条斯理的重新填着烟丝,又慢条斯理的说道:“看来女帝陛下是想将你放到眼皮子底下,倒是让人好奇,你究竟有什么特异之处,赵长衣对你青睐有加,现在更是简在帝心。”

    李汝鱼沉默了一阵,摇摇头。

    没什么。

    我只是被雷劈不死而已。

    不料老铁却说了出来,“就因为你雷劈不死?”

    李汝鱼愕然。

    老铁对江秋州的消息掌控有点恐怖,君子旗府邸上发生过的事情他都能一清二楚。

    苦笑了几声,不置可否。

    老铁吐出一片烟雾,悠哉得很,“艺科去么?”

    李汝鱼摇头,“不去。”

    凭什么你让我去便去,哪有这种道理,我不愿意去,谁也不能逼迫于我,这便是自己的道理——尤其是在柳向阳用绣春刀给天下人讲了一番道理后。

    道理说出来,一时没人听。

    但终究会有人听。

    老铁哈哈大笑。

    很快意。

    少年人,张扬轻狂,欲和天下说道理。

    只是内心深处隐忧,天子呼来不见,李汝鱼这般拒绝,女帝陛下会作何想。

    老铁隐然有些明白赵长衣的用意。

    少年雷劈不死,其中的意义非同寻常,赵长衣将他放在北镇抚司,未尝没有磨砺剑锋的意思,女帝陛下欲将他收到临安去,大概是不放心这柄藏鞘之剑。

    少年已从闲安郡王赵长衣的棋子,变为女帝的棋子。

    前路维艰……

    但是,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江秋州自打青龙会被老铁砍了个七零八落,回龙县众安堂烟消云散,辖境内安宁得很,知州崔笙对此喜不自胜,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营政事,要不了三五年,自己就能因政绩出色,在吏部考核中脱颖而出,高升已是必然。

    吏部尚书谢琅,他怎么也得回应一点自己照顾李汝鱼的人情罢。

    江秋房两人,整日闲散。

    老铁提着旱烟杆终日里找那些线人喝酒打屁聊天,李汝鱼静下心来,终日认真劈剑,长坂桥一战,发现夫子教导的剑道有点蛮横无理。

    却强的一塌糊涂。

    一旦被自己占尽先机,配合上十步一杀,实力更高一筹的李向阳也只能束以待毙。

    有了实战经验,李汝鱼劈剑时越发有感触,在扇面村时,劈剑轨迹尚有些飘忽,如今再劈剑,每一剑都稳笃如松,剑势轨迹亦是无甚差异。

    老铁闲暇之余说了句已登堂剑道之门,不过入室任重道远,还需继续努力。

    除了劈剑,李汝鱼再无他事。

    至于今岁秋中的艺科科举,根本没放在心上,丹青书法多有远滚多远,但在一个暴雨过后的黄昏里,喝得醉醺醺归来的老铁说了句北方怕是真的要乱了。

    李汝鱼才多了件重要的日常:看书。

    看兵书。

    若真是乱世来临,何以自保,更甚一步,何以保住小小?

    君子旗那句许他一万铁骑,还半壁天下,可以看做戏言,不可太过当真。

    一个人的武道,那是游侠儿,可纵然是岳家王爷,有盖世枪神之风,若无大凉边军为盾,也难以在沙场如入无人之境。

    武道登峰造极的游侠儿,入身军伍,被数百数千铁骑拖死累死撞死的前例多了去。

    再强的剑道,也抵不过一轮又一轮的万箭齐发。

    万人敌,不如千军万马。

    但江秋房并无兵书。

    傍晚时分,李汝鱼换了干净的儒衫——虽然一直修习剑道,自小受夫子教导,李汝鱼从内心深处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书人。

    刀剑和花斑皆留在公房,李汝鱼便装出门,直奔江秋湖畔。

    徐继业的府邸尚在,家人奴仆早已搬去柳州鱼峰山,那处豪华府邸尽数卖给了崔笙,清河崔氏当然买得起这样的豪宅。

    如今的江秋州内,也只有崔笙敢买。

    李汝鱼在江秋州很少抛头露面,只不过如今江秋州稍凡有点地位家势的人,又谁不知道江秋房小旗,诸多府邸的门子们更是早被交待过。

    那些老爷们说起江秋房李汝鱼,都会忍不住打个寒颤。

    叮嘱门子们不要看走了眼,那位少年郎可是春风关杀过原知州,又在回龙县把柳向阳搞得灰头土脸最后走投无路的猛人。

    不见老铁为了李汝鱼,连银钩赌坊大当头王吉都给砍了。

    瘟神啊!

    崔笙府邸的门子便很有眼光,一见李汝鱼出现在大门前,立即下阶上前,小跑到李汝鱼面前,谄媚的道:“李爷,您来找知州大人?”

    李汝鱼点头,“第一次登门拜访,不知道崔大人在不在府上?”

    门子点头弓腰急声道:“在的在的,李爷里面请。”

    至于什么名刺,门子根本没想过,北镇抚司小旗拜访地方官,还需要什么名刺,何况是这尊瘟神,可不敢怠慢了。

    将李汝鱼请入前院中堂前,门子急忙给丫鬟使眼色,让其泡茶,又对李汝鱼道:“李爷您稍作片刻,小的这便去请老爷”

    李汝鱼嗯了声,落座片刻,便有娇俏丫鬟捧来珍贵的雨前龙井。

    丫鬟退下安静的站在门口,偷偷打量着李汝鱼。

    不知道这是哪家的公子哥儿,竟然能到中堂等候老爷会见,只是印象里江秋州没有哪家乡绅的公子哥儿长得这般……算是俊俏吧。

    且穿着普通,那儒衫一看就只是寻常人家所有。

    小小丫鬟,自然不知北镇抚司诸事。

    又片刻,便见崔笙几步而来,鬓角上微汗,老远便笑道:“李小旗前来,真是蓬荜生辉,崔某三生有幸呐,若有怠慢,还请见谅则个。”

    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其实崔笙来的不快,只是快到时才慢跑了几步,使得鬓角微汗,以显示他相见心切。

    足以让李汝鱼生出被重视的感觉。

    这便是仕途之道,细节之处可见人事作风。

    守在门口的丫鬟樱唇微张,吃惊得不要不要的,就是江秋州首富来拜见老爷,也不曾见老爷如此殷勤行径,哪一次不是拿捏够十足的官威,让那位首富老爷如坐针毡。

    这长得很好看的少年郎比江秋州首富还要厉害么?

104章 谢家明月() 
李汝鱼感觉确实很好,不得不服这位读书人。

    也并没有就此自得,起身道:“打扰崔大人,着实有些过意不去,也没备礼,还望不要见怪。”

    崔笙哈哈笑得几声,请李汝鱼坐下后,乐道:“何须见外。”

    又接过丫鬟捧来的茶放下,示意丫鬟们先离开,不用守在门口,这才继续道:“李小旗今日前来,不知道有什么指教?”

    李汝鱼沉吟了一息,开门见山,“指教不敢当,实来找崔大人借些书。”

    崔笙愕然,“借书?”

    先前还以为李汝鱼前来,是因为今岁秋中艺科的事情,不曾想却是借书,转念一想,莫不是这少年郎要从书法上着手?

    所以来找自己借一些名家字帖。

    这倒是可行。

    只不过书法和丹青,都不是才情可解决的事情,需要年岁的积累,大凉天下哪个书画大师,不是浸淫其中多年才有所得。

    李汝鱼点头,“我去城内书坊看了,各种书籍都有,但极少有关于军事策略的兵书,有那么几部,也是粗写滥编,其中行兵布阵、后勤等诸多事情,皆是信手拈来,良莠掺杂,着实难有所获。”

    兵书?

    有些出人意料。

    李汝鱼竟然想看兵书,他不去参加艺科也罢,至少在北镇抚司也可以平步而上,但看兵书是几个意思,难道还想去起功名于军伍?

    咳嗽了几声,“我书房里倒是有几卷,只不过能否多嘴问一句。”

    李汝鱼笑了笑,“崔大人是不是疑惑,我一个少年,尚在北镇抚司,有赵长衣提携,如今又要被宣召去临安参加艺科,为何要看兵书,走这曲折路?”

    崔笙心里叹了口气。

    这少年成熟得可怕,难怪谢琅会如此看重,感觉坐在自己面前的不像是个十四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