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422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422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家的直系子弟,其实比皇室皇子过得还要优渥,郑家的族长,比起一般的藩王还要有分量——毕竟掌控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郑开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而且是直系。

    绝对是东土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一撮人之一。

    在周岁抓周时,郑开直接从一堆的书籍、文玩上面爬了过去,抓住一柄剑哈哈大笑,适时,霞光满屋冲天起。

    郑家大宅处处生剑吟。

    须发尽白的郑家族长面无表情的离开。

    然而那一夜,老族长喝了个酩酊大醉,事后从侍候老族长的管家口中得知,老族长大醉后睡过去之前,说了一句话。

    我郑家出过宰执朝堂的丞相,不稀罕。

    我郑家出过沙场无敌的将军,不稀罕。

    我郑家出过艳冠刘公的皇后,不稀罕。

    我郑家若是出一个真神仙,稀罕。

    有了老族长这一句话,郑开的父母高兴得夙夜不寐,有了老族长这一句话,郑家人都懂了,于是各种资源倾泻到郑开身上。

    然而郑开顽劣。

    虽然抓周选了长剑,但直到他十岁时,他依然不喜欢长剑,每日里都是各种昏天黑地的玩耍,一直玩到十五岁。

    十五岁时的郑开懂了男女之事,先是破瓜了贴身丫鬟,长得很是帅气的郑开似乎天生有女人缘,连一些官宦家的深闺女子也被他迷得晕头转向,珠胎暗结的不在少数。

    为此老族长为了给他擦屁股,没少从郑家的既得利益里分了一些残羹冷炙给那些官宦人家,当然,珠胎暗结的最后一个都没能生。

    郑家直系血裔,不是那么好生的。

    最为霸气的一次,郑开竟然从大骊君王手中抢了一位秀女回去,睡了几夜后就给送了回去,说陛下眼光不行啊,这女子也就脸蛋好看,功夫不行,还松。

    这话传到大骊君王耳里,就在第二日,大骊君王就赐了几个精挑细选的处子秀女过来,皆被宫中培养过,而且紧。

    由此可见,郑开在郑家和大骊君王眼中的分量。

    但郑开依然不练剑。

    郑家人拿他没办法,渐渐的有人对他死心,唯有老族长,依然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说开儿什么时候想练剑都行。

    一直到二十五岁。

    玩腻了女人,甚至还去朝堂六部捞了个官混迹了一圈的郑开,忽然在某个清晨时分从几个女人裸体里爬起来,意兴阑珊的说了句。

    腻了啊。

    这十年,在自己胯下承欢的没有三千也有两千,什么样的女人没玩过,这有毛的无毛的,馒头还是蝴蝶,哪怕是那些传言的名器,也就那样。

    没意思。

    于是郑开就这么**着下了床,披了剑衣衫,从书房里拿了剑,找到郑家豢养供奉里剑道最高的那人,说教我练剑。

    那人受宠若惊。

    郑家人终于长出了口气,老族长更是笑眯眯的说,开儿之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郑开练剑。

    一年后,教他练剑的那位供奉丢下一句话,辞去了这个美差:愧为其师。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二十六岁的郑开,剑道就已经超越了恩师,这是何等惊艳整个东土的剑道天赋,足以媲美最为妖孽的那些天骄。

    这让郑家人喜出望外。

    自家供奉不行,还有皇室供奉。

    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老族长开口,皇室那边得知消息后,第二日,便有一位供职大内的供奉入住郑家大宅,负责教导郑开剑法。

    这是一位陆地剑仙。

    所有人都以为,按照以往经验,郑开漫长的时间才能踏入陆地剑仙的行列。

    然而……

    三年。

    三年后,这位陆地剑仙带着断剑回了皇宫。

    剑是被郑开折的。

    郑开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跻身陆地剑仙,并且其剑道实力,超过了跻身陆地剑仙多年的恩师,着实惊艳了整个大骊的江湖和朝堂。

    所有人都笃定,郑开将来必然是大剑仙之上的真神仙。

    陆地剑仙无法教郑开?

    无妨!

    这一次是老族长亲自出马,找到大骊君王,大骊君王亲自去宫中某位供奉府邸里,奉上了各种贵重礼品,请那位供奉为郑开之师。

    四年。

    仅仅四年的时间,那位供奉就教无可教。

    因为四年后,郑开又跻身了大剑仙。

    从练剑到跻身大剑仙,郑开只用了八年时间,比之那些传说中的妖孽,多不了多少,这还是郑开浪费了二十二年最好的光阴。

    如果他从三岁开始练剑,几乎可以猜想,他必然是史上最为年轻的大剑仙。

    当然,只是猜想。

    三十岁的郑开成了大剑仙后,似乎又厌倦了练剑。

    于是又沉迷于女人肚皮。

    但郑家人却惊喜的发现,郑开哪怕是整日里迷醉在女人肚皮上,他的剑道也在突飞猛进,如今距离真神仙仅是半步之遥。

    这半步,是个无法逾越的天堑。

    九为数之极。

    东土如今已有九位真神仙,郑开想跻身其一,必须得先有一位真神仙陨落。

    是以在这一点上,郑家不急。

    郑开还年轻。

    他只需要等,等着某位真神仙陨落便是。

    实际上郑家并没有在等,一直在暗中谋划,意图用某种见不得光的手段让某位真神仙陨落,大骊也在全力配合——当然,不会动和大骊交好的。

    也不会去动大徵的真神仙。

    只能选择大成王朝的,或者某个边疆部落的真神仙。

    所以,郑开跻身真神仙不过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以郑开的身份,在大骊王朝境内几乎没人敢对他出手,就算是真神仙也要忌惮郑家的实力和大骊君王的态度。

    是以郑开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生死之战。

    这并不是说郑开没杀过人。

    死在他手下的人不少,比如,在洛阳城有个清纯少女,和邻家小哥青梅竹马,不巧的是被二十岁时的郑开看中了。

    郑开的方法很简单。

    让那位邻家小哥去服兵役,然后死在了路上。

    然后他霸占了那个少女。

    再然后,玩腻了的郑开转手就将那少女送出了府邸——这样么有身份的女子,连成为侍妾都不可能,而被郑开染指过的女人,其他人谁敢要?

    那个少女最终受不了乡邻的白眼和嘲讽,跳井而亡。

    郑开杀的人很多。

    但真正死在他剑下的,一个都没。

    所以这一次,这位东土大骊的剑道妖孽,来找李汝鱼。

    试剑!

    以大凉来剑,试东土妖孽之剑。

    持剑而来的郑开有着必胜的信心——就算大凉来剑很可能也是真神仙那个境界的,但是何惧?

    我郑开在陆地剑仙时就可杀大剑仙。

    如今已是距离真神仙半步之遥的大剑仙,杀不得真神仙?

    笑话!

    。。

624章 朝闻道,夕入青云() 
没有丝毫遮掩气机意图的李汝鱼,在郑开眼里,便如暗夜里一颗星辰。

    极其耀目。

    实际上在李汝鱼的眼中,这片广袤土地上宛若遍地星辰——这是那些没有刻意遮掩气机的陆地剑仙及以上的武道高手。

    郑开和另外一人的到来,便是流星划破大地。

    郑开落地之后按住腰间长剑,没有看李汝鱼,却看向几乎和他同时落地的另外一个人,一个木讷的男子。

    已过不惑之年的男子,穿着粗布长衫。

    肩头挂刀。

    郑开知道他是谁,实际上如今天下人皆知道他是谁。

    挂刀人吴慢行。

    然而一年之前,吴慢行这个名字便是沧海一粟,没人会在意。

    相对大骊郑开这个不输给那些异人的妖孽,大徵排除的这位挂刀人吴慢行则是完完全全的极端的反例,和妖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吴慢行出身不好。

    据说是大徵某个小地主的私生子,不过随着他母亲染疾而亡,那个小地主又暴毙,关于吴慢行是私生子的说法,渐渐无人提及。

    吴慢行这一生,做过很多事。

    最早时候,他母亲用尽一切能力,为的是让他读书。

    读书出人头地!

    吴慢行现在依然记得,当年家里太穷,上不起官学,也上不起私塾,然而母亲为了让自己有书可读,毅然决然的做了一些事。

    他还记得,在那个梅雨天气,私塾学子放学后,母亲领着他去了私塾。

    他在私塾外面等着。

    还风韵犹存的母亲独自进去见先生。

    吴慢行坐在长了青苔的石阶上,听见了先生怒叱声,听到了母亲哀求声,听到了风声雨声,唯独没听到读书声。

    当安静下来后,吴慢行以为要回家了。

    然而母亲没出来。

    半刻钟后,吴慢行听见了奇怪的声音,有男人沉重而急促的喘息声,有隐隐约约极力压制着的细碎呻吟声。

    很浅。

    却很重的敲在了心上。

    年幼的吴慢行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在某个夜里,他曾经见过邻居那对佃户夫妻在简陋的破木屋里翻滚,发出过这样的声音。

    吴慢行笑了笑。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青石,重重的在布满青苔的台阶上写了一个字。

    然后擦去。

    然后他站在风雨里,听见了风声雨声,也从私塾出来的母亲脸上,看见了风雨,看见了倔强和坚强,更看见了屈辱。

    那之后,吴慢行在风雨里听见了读书声。

    那之后,母亲在流言碎语里,每月总会在某个黄昏时候去一趟私塾,然后披着满身的倔强和坚强归来,以及满身的屈辱。

    吴慢行都知道。

    然而他很笨。

    读书多年,无论他多么努力,也就能认识一些字,背上一些最简单的诗词。

    写诗作赋?

    那是奢望,或者说是绝望。

    十五岁那年,母亲染疾,家中米缸见底的吴慢行无力请郎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削瘦下去,他永远记得那个清晨。

    削瘦得像一截木柴的母亲忽然精神振奋,脸色潮红。

    母亲动作轻盈的起床,出了门,拉着十五岁的吴慢行,看着初升的朝阳,笑了笑,说咱娘俩好久没一起晒太阳了。

    阳光打在母亲脸上。

    那一刻,吴慢行觉得母亲是天底下最美的女子。

    比大徵皇后还美。

    母亲看着他,说慢行,读不来书也别放弃,世间还有很多事情,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光耀门楣,娘亲也能跟着你享福。

    吴慢行点头,一定会的。

    母亲捋了捋凌乱的头发,有些含羞的说了句,唉,白了好多了,真难看。

    吴慢行便笑,娘不老,娘也不难看。

    母亲也笑,温婉的说,娘想喝粥。

    吴慢行转身就奔跑向厨房,疯了一般将仅有的小半碗米倒进锅里,然后打火,然而双手颤抖,却怎么也打不燃,吴慢行忽然丢下柴草,一屁股坐在地上。

    哭了。

    无声的哭,泪流满面。

    当吴慢行点燃火,柴房里布满炊烟时,吴慢行雀跃着跑出去,对着院子里坐在破旧椅子上晒太阳的娘亲喊道:“娘,您等一下,粥——”

    母亲坐在那里,看着朝阳的方向,闭着眼。

    白发在晨风中飘摆。

    吴慢行没有哭,他只是慢慢走到母亲房里,拿起那把用了十几年的木梳子,又回到院子里,生疏的给母亲梳着发髻。

    梳好,吴慢行退了几步,“娘,您真好看。”

    吴慢行笑了。

    笑着哭。

    哭着笑。

    那一日,他一个人将粥喝尽。

    吴慢行成了孤儿。

    他开始一个人将整个家扛在肩上,他用尽一切办法挣钱,当过小工,当过奴仆,当过泥瓦工,卖过糖葫芦,甚至也当过乞丐……一切能养活他的工作,他都做过。

    吴慢行二十岁后,凭借着努力,他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吴慢行二十岁那年,私塾先生死了。

    溺亡。

    没人明白,水性极好的私塾先生为什么会溺死私塾前那条水深不到五尺的小河沟里,县衙着人查了两月,不了了之。

    一年后,吴慢行凭借着一次抓捕逃犯举报有功,没有要县衙的奖赏,而是在县衙谋求了个兵丁的职差,混上了公门饭。

    吴慢行开始拿刀。

    拿刀之后的吴慢行开始练刀,跟着县衙捕头老丁练刀。

    然而吴慢行没有天赋。

    无论他多刻苦努力,他的刀始终很慢,也始终不如县衙里的其他人。

    吴慢行,绝对是世间最笨拙的人。

    吴慢行没有放弃,没日没夜的练刀,用尽一切的练刀,他成了天底下最笨拙但是最勤奋的练刀之人。

    刀,成了他余生的全部。

    十多年过去。

    去年,乡里那个小地主也死了。

    暴毙。

    县衙着人查了两月,又不了了之。

    然后县衙忽然来了位大人物回乡:一位皇室供奉的陆地剑仙。

    他的小叔就是那位小地主。

    他来查找真相。

    这位陆地剑仙到县衙给县令施压时,偶然见到老丁,在所有人惊诧的注视下,竟然对老丁卑躬屈膝行晚辈礼,拜见真神仙。

    那一日,吴慢行和同僚才知道,那个驼背的喜欢喝酒讲荤段子的瘦小老捕头,竟然是东土九神仙之一的刀仙。

    挂刀龙王!

    而吴慢行,就是挂刀龙王这些年收的唯一弟子。

    当然,是仅在这个小县的唯一弟子。

    但吴慢行的刀功实在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九神仙之一的刀仙亲自教导,他依然打不过县衙里最普通的兵丁。

    没人明白老丁看上了吴慢行那一点天赋,连那位陆地剑仙也茫然询问。

    挂刀龙王只是笑着说,他确实没天赋。

    无妨。

    我欣赏他,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天赋,而是因为欣赏他的努力。

    一月后,在一个普通的清晨,挂刀龙王悄然离去,杳无踪影,他给吴慢行留了一封信,只有三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