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4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4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狗日的这个还要得。”赵二狗脸都笑烂了,“那就这么定了,谁都别和我抢啊!”

    孙鳏夫哈哈大笑,“抢不走,朕回去就给写圣旨。”

    倒也没人起疑,文盲白丁一个的孙鳏夫,什么时候回写字了……尽管有赵二狗牵头,可有些人还是没多少热情。

    孙鳏夫眼咕噜一转,振臂高呼,“世间财富万千,大凉王朝的太子王爷昏庸残暴,正是我们揭竿而起的时候,只要大家今日和朕一心,富贵指日可待,岂不知王侯将相宁——”

    孙鳏夫猛然止声,心虚的看了看天空,这才继续说道:“王侯将相宁缺毋滥,到时候分封完了,大家可别怪我不念乡情!”

7章 人心蛆() 
李汝鱼拉着小萝莉,一直安静的站在人群看孙鳏夫的表演。

    忍不住心里笑了起来。

    你尽管称帝,大安王朝能活过半年算我输。

    人心愚钝。

    在扇面村,平日里都是些熟面孔,大多人又是白丁文盲,哪里知道孙鳏夫做的事情会有什么后果,不过倒也是知道一件事:当官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不瞧瞧六十里顺江集外的那个里正,十几年前李汝鱼爷爷、婆婆被雷劈死的时候,里正来到扇面村那真是个威风凛凛。

    现在忽然听说自己可以当官了……

    于是乎慢慢有人涌了上去。

    声音最大的是三十来岁的李四斗,“孙鳏夫,给我一个,老子要当个驸马。”

    却不知道驸马不是官。

    孙鳏夫哈哈大笑,得意非凡,“驸马你妹啊李四斗,老子有没有女儿嫁给你,你只能当个太尉。”

    杨树荫里一片闹腾。

    很快,便有二三十人被孙鳏夫这个大安天子封为各种王侯将相,李四斗是太尉,勉强认得几个字的赵老二是御史大夫,黄豆芽这个尖酸刻薄的老婆子成了宗正。

    还有许多的襄王楚王怀王……

    三十来人,大安王朝雏形渐成。

    也有人看热闹。

    家里有过孩子跟着李夫子读过的,占比稍少一些。

    孙鳏夫带着二三十人奔村西去了,估摸着是要去写那些个分封诏书,人群便一哄而散各回各家。

    李汝鱼有些担心。

    先前孙鳏夫折腾,但只有他和王寡妇,现在有了二三十人,有种不好的预感,小村似乎要迎来一场暴风雨……一如书中所说,人心在混乱里才会露出最黑暗的一面。

    但愿自己想多了。

    傍晚时分,李夫子终于回来。

    李汝鱼和周小小已经做好了饭,看夫子满身大汗的扛回了一大坛子老酒,忍不住问道:“夫子,你来回跑了一百二十里,就为了这酒?”

    李夫子哈哈一笑,接过周小小递过来的水,“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

    天空中忽然响起闷雷,翻来覆去似乎在寻找雷劈对象,却终究没有惊雷自九天劈落,李夫子抬头望了一阵,眯缝着眼。

    片刻后闷雷散去。

    李汝鱼眼睛一亮,“杜康?”

    李夫子沉吟半响,不敢再说更多,只好敷衍道:“这酒名叫杜康。”

    吃过晚饭,李汝鱼将今日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说到孙鳏夫说“王侯将相宁缺毋滥”时,李夫子挑了挑眉,旋即不无讽刺的笑了笑,“倒是有点小聪敏,知晓祸从口出了。”

    孙鳏夫应该是想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么他应该和自己同类人。

    是大泽乡那两位中的一人?

    难怪要建立大安王朝称帝,感情贼心不死。

    来回一百二十里,近些年一直呆在扇面村的夫子有些疲乏,瘫在椅子里,看了一眼洗碗去了周小小,问李汝鱼,“你近些天练得怎么样了?”

    李汝鱼想了想,“初几日腰酸腿痛难以在滩水中屹立,腰腿正常后,似乎有力气了许多,可以在滩水里站稳,不过这两日暴雨,涨了洪水,夫子说的滩下走到滩上,可能要等水消后。”

    李夫子点头,还算不错。

    力从地起。

    练剑亦如此,下盘必须稳。

    等李汝鱼能够在滩水里行走如奔,就可以正式练剑。

    不过眼下扇面村的情况有些麻烦,孙鳏夫这一折腾怕是要出大事,李夫子读书万卷,从西域到中原行走万里,也曾太监脱鞋贵妃斟酒,见识远非常人可比。

    太清楚人心黑暗。

    尤其是扇面村这个没有王法的地方,人心本就愚钝,一旦有人凌驾他人获得超人一等的权势,心态极可能崩溃,沦为恶人。

    沉吟了许久,才对李汝鱼说道:“近些日子少出门,别去招惹孙鳏夫那群人。”

    李汝鱼若有所思。

    在周小小洗完碗出来时,才问李夫子,“夫子不阻止吗?”

    李夫子沉默不语。

    李汝鱼和李夫子的担心不无道理。

    扇面村人先前只以为孙鳏夫闲的蛋疼无事折腾,那什么大安王朝就是个笑话,是以尽管后来孙鳏夫和王寡妇这对皇上皇后在扇面村游手好闲,大家也没去多想。

    该干嘛干嘛。

    但一天天的潜移默化下,扇面村开始生蛆。

    人心蛆。

    孙鳏夫略有聪慧,拉拢起三十来人后,国号大安,年号圣安,自封圣安神武昭天德盛帝,也并没有立即大兴土木在他村西口的老宅上修建皇宫,每日里也就是到处溜达蛊惑人心。

    夜里么……

    自从王寡妇成了大安王朝的皇后,两人已经搬到了一起,天天快活起来。

    这让先前经常光顾王寡妇家里的人生出不满。

    好在不到半个月时间,王寡妇又搬了回去,荷塘畔的寡妇家又恢复了半夜鸡鸣开门声,小村里又多了些许夜行人。

    对此孙鳏夫睁一只闭一只眼,确实满足不了王寡妇。

    不过他并没有闲着。

    白日里西家地里摘几颗菜,东家田里挖几根红薯,偶尔几次也便罢了,次数多了便有人骂街,孙鳏夫也不急,只是在杨树荫下插科打诨时候,挥着他破旧的皇袍不屑的说朕为天子,吃你几颗菜那是你祖上积德。

    依然我行我素。

    这些事落在大安王朝那些“王侯将相”眼里,便如种下了一颗种子。

    又一日,孙鳏夫路过李三胖家门口,恰好下蛋老母鸡咯咯叫着跑了出来,孙鳏夫眼睛一转,捞起老母鸡就跑,回到家一锅炖了,傍晚叫上了皇后王寡妇、太尉李四斗、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骠骑大将军赵二狗、黄王黄豆根和宗正黄豆芽一起喝酒。

    李三胖的媳妇见少了只母鸡,到处寻找,听得隔壁的小娃说被孙鳏夫抱走,立即跑到孙鳏夫家门口骂街。

    孙鳏夫带着一帮人出来,怒道:“瓜婆娘闹啥闹,吃你只鸡而已,朕可是大安王国的天子,别说一只鸡,你家所有的鸡鸭都应该进贡朕!”

    喝得醉意熏熏的李四斗二混子等人,一起起哄。

    李三胖媳妇是个悍妇,冲上去要打孙鳏夫,却被晕酒了的赵二狗一把推进了水沟里,哭哭啼啼回去找男人李三胖。

    孙鳏夫等人看着她狼狈模样哈哈大笑。

    李三胖惧妻,可并不是软柿子,提起刀跑到孙鳏夫家要拼命,赵二狗等人拉架拉得恼了,又都有了七八分醉意,夺过李三胖的菜刀将他胖揍了一顿。

    其后各回各家。

    第二天,李三胖一家见到孙鳏夫等人便畏惧的掉头就走。

    于是孙鳏夫等人便觉得李三胖好欺负,有一便有二,又是农闲时节,整日里无所事事,孙鳏夫便和二混子又去摸了李三胖家的鸡鸭。

    吃得满嘴油腻。

    李三胖两口子敢怒不敢言。

    这便一发不可收拾,李三胖家的鸡鸭吃完后,孙鳏夫又盯住了老杨家的小肥羊,周婶儿家的豆腐……屡屡得逞。

    不劳而获便能吃得满嘴油腻。

    恶心渐壮。

    加入吃喝大军的人越来越多,到得后来,在孙鳏夫的率领下,大安王朝的三十来位王侯将相都加入了进来。

    扇面村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8章 此木可雕也() 
扇面村地处深山,青柳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无人知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没想过去探索,只知道青柳江从无边莽山里流淌出来,若是上溯个五六十里,水温便极其寒冷。

    距离最近的顺江集六十里,大凉王朝的版图上,虽然有扇面村这个看起来很儒雅的名字——这个名字还是夫子起的,以前叫小坝村。

    但整个大凉王朝,将扇面村记在心里的估摸着也就顺江集上那位里正一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扇面村是一个无建筑分层的世外桃源。

    就连村长都没有。

    现在却忽然多了个王朝,有天子有皇后,还有一堆的王侯将相,彻底撕裂了扇面村的平衡,让安详的小村阴云密布。

    三十几人凝聚在一起,对于其他村民而言,是一股庞大得无以撼动的毒瘤组织。

    以孙鳏夫为首的大安王朝的朝堂重臣们逐渐生出了卓越感。

    强取豪夺越发没有收敛。

    李三胖的鸡鸭吃完了,老杨家的小肥羊一头不剩,周婶儿家的豆腐定时供应……小村里怨声沸腾,也有人不屈服。

    只不过被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骠骑大将军赵二狗率众一顿胖揍后,选择了退缩。

    农忙时节终于来临。

    吃吃喝喝满嘴油腻的大安王朝那些王子公卿们终于收敛了些,准备收稻谷。

    但是孙鳏夫不这么想啊。

    自己是大安王朝的天子,还和农民一般做农活多掉价。

    一大早就跑到李三胖家,霸气横陈的让李三胖两口子去给他割谷子,李三胖自己也有田地,但却不敢说一个不字。

    孙鳏夫当然不满足只驱使李三胖两口子,又找了几个老实人家。

    半天功夫,他那三亩多地的稻谷便摊在了晒场上……好家伙,有了孙鳏夫这个先例,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赵二狗二混子这些黄紫公卿一见,哟嚯,孙鳏夫都能坐享其成,老子们好歹也是王侯将相,能差到哪里去。

    果断成群结队威胁村民为他们收割庄稼。

    村民们在毒辣日头下劳作,大安王朝的王子公卿们聚在杨树荫下交流为官心得,一个个得意非凡,甚以为荣。

    也便罢了。

    在稻谷晒干入仓后,孙鳏夫这货竟然召集大安王朝的众位王爷公卿,说咱们好歹是个王朝,是王朝就得收税啊,不然称帝建国有什么意义?

    一听又是不劳而获的好事,那些王侯将相顿时打了鸡血。

    最后吵吵闹闹制定出了个章程:非大安王朝人士,每家每户收税一石。

    这便捅了天。

    扇面村民就靠那点田地过活,一下子被收走一石,收成不好的人家来年就可能仓禀不实,妻儿老少喝西北风去?

    于是打架的事情屡见不鲜。

    随着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那憨货一刀砍在老杨背上,忽然就清净了。

    穷山恶水多刁民。

    可刁民都跑到大安王朝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人,哪敢拿刀砍人。

    于是二愣子为首的收税官,很快收了一百多石,收成好的人家还被强行多收了一石……却再没有人发出异议声。

    村里是有私塾的,也有不少年轻人读过几年书,知道孙鳏夫他们这样属于谋反。

    于是想着去顺江集告诉里正。

    不料孙鳏夫早就料到了这一手,率领着大安王朝的众多勋贵,挨家挨户搜屋,除了菜刀砍柴刀等必需的农用具,但凡有威胁性的猎弓之类都被收缴。

    又让骠骑大将军赵二狗分了四个人,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拿着赵二狗的猎刀和猎弓扼守在出村的必经通道上。

    没有大安天子,也就是那位圣安神武昭天德盛帝孙鳏夫陛下的圣旨,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村。

    否则杀无赦。

    扇面村的上层建筑自此成型。

    短短两个月内,扇面村便从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乌烟瘴气的大安王朝。

    私塾依旧书声朗朗。

    尽管将村里祸害得够呛,但私塾有李夫子这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坐镇,况且大安王朝的王爷公卿们也有不少世子在私塾读书,于是成了最后一方净土。

    还有个地方也一直无人觊觎:李汝鱼家。

    李汝鱼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大安王朝里那些勋贵们多多少少有几位接济过他,况且真不能去欺负一个孤儿吧,再恶的人心也终究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近些日子,扇面村闹的鸡鸣狗跳,李汝鱼却累成了狗。

    夫子不再让自己读书。

    先是让自己练习在滩水中屹立,又后尝试在滩水里逆流奔跑,几十天精疲力竭后,终于达到了夫子的要求。

    十三岁的少年如今黑不溜秋,不过咧嘴一笑时,那一口整齐的白牙总是能让小萝莉周小小乐不可支,说那是夜空里最亮的星星。

    天天顶着烈日泡在水里,不黑才是怪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夫子找了跟木棍,让自己练习。

    也很简单。

    每日劈砍一千次。

    第一日下来,李汝鱼只劈砍了五百多次,手上尽是血泡,失去知觉。

    小萝莉心疼的很,烧了热水为他敷手。

    真是个勤劳的小媳妇儿。

    夫子也未责罚他。

    第二日继续,不到两百次,双手的血泡破裂,满手鲜血的李汝鱼强忍着痛楚,继续劈砍,夫子曾说过一句话,李汝鱼一直觉得很有道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夫子说完这句话后,晴空起了滚滚闷雷,惊雷几乎落下。

    夫子似乎有些恼怒。

    怒视天穹一眼。

    满手鲜血的李汝鱼劈砍了数十次便无力为继,又凭着本能麻木劈砍了十几次,小萝莉看不下去了,从私塾里冲出来拉回去上了药,勒令休息。

    李夫子一直安静看着,并不阻止。

    但是下午时分,在小萝莉喂李汝鱼吃过饭后,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