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374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74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汝鱼的李。

    李汝鱼,也因功被女帝接连擢升,成了右散骑常侍、北镇抚司副都指挥使。

    大定年间,将是李汝鱼和以赵祯为首的赵室之争。

    岂能大定?

    然而李汝鱼的首要之事,并不是和赵室相争。

    而是剑魔城。

    女帝即将出发去东土,夫子也将随同去东土,那么,夫子的剑应该从剑魔城取回来了。

    夫子的大河之剑,剑魔孤独的求败之剑,这两柄代表着大凉天下剑道巅峰的剑,势必有一场比分高下甚至盛世的一战。

    迫在眉睫。

    李汝鱼不能不去。

552章 贫僧自东土而来() 
北蛮和大凉之间这场千年罕见的大战,当下、往后,人们大概都很难忘记壮烈殉国的那些人儿:大凉的安美芹、周江东、田顺……北蛮的苏赫巴图、第一勇士、老将军拓跋帙等。

    也不会忘记那些美谈。

    郝照五千人守住留人河北岸的大隆城半月,面对苏赫巴图两万人的狂攻,硬生生为霍姓武将和高丽仙等人争取了半月的迂回战机。

    卓宗棠的抬棺而战。

    岳单和项羽放弃兵权后沙场武将的无敌风姿。

    得到兵权后的那位韩兵仙一锤定音的兵家风采。

    但人们大概很难想起北蛮雄主,提及北蛮,除了那些在沙场上绽放过炽烈光彩的壮士,人们心中第一念想,便是北蛮大将军郭瞰。

    论兵,北蛮和内战之后的大凉五五开。

    论将,北蛮不及大凉。

    或者说,北蛮远远不及大凉,尤其是韩姓兵仙出世之后,整个天下的异人大都知道,北蛮郭瞰哪怕是再天纵之才,也难胜兵仙。

    但是郭瞰没有给北蛮丢脸。

    尽管输了。

    但输得有骨气。

    在大凉铁骑攻入北蛮上京,活擒北蛮雄主之后,岳单和项羽这对率先杀入上京的武将,一路之上所向披靡,连北蛮剑道宗师耶律宏碁也不得不继续退缩。

    耶律宏碁退到了雪山之下,就此隐姓埋名。

    岳单在北蛮雄主那座皇宫里,走进了那座昆吾阁,直接放弃了所有卷宗——只拿走了一卷《大将军志》,这是一本详细记载北蛮历任大将军信息的书籍。

    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但岳单翻阅之后,很快收了起来,其后以最高规格加密,以八百里加急的档次,送往临安,于是这整个天下,只有三人知道郭瞰的真实身份。

    北蛮雄主、岳单、女帝。

    随着北蛮雄主在被押送回临安途中被“死士”相救死于混乱之中后,于是这天下只有两人知道郭瞰是谁——瞰即为侃。

    郭瞰者,郭侃也。

    女帝很快从北镇抚司某个关押的异人口中得知了郭侃其人的生平。

    郭侃,郭子仪之后。

    一生陷城七百余座,横扫了一个庞大的陆地,其战绩之辉煌令人瞠目结舌,甚至从某方面来说,比之大凉的那位兵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泰山之巅,风城主依然孤坐,浑身遍尘埃。

    天下既已大定,女帝即将去东土,那么剑魔城的巅峰一战便不可避免。

    夫子也会带着关中李家的李婉约去东土。

    然而夫子的剑还在东海。

    他去取剑。

    则和剑魔独孤之间必有一战。

    风城主有自知之明,虽然自己和剑魔独孤、夫子皆在万象巅峰,但又确实不如这两位,甚至于如今也不如那个横空出世的黄裳。

    黄裳写下《九阴》之时,便有武道成圣之机,只不过被张河洛压了下去。

    所以黄裳的武道修为,很可能不输夫子和剑魔独孤。

    对接下来的这场巅峰之战,风城主并无意出手,依然守在泰山之巅,只不过他的注意力,如今全在剑魔城那边。

    这一战之后,剑魔独孤和夫子之间,胜出者很可能会剑道成圣。

    那时,张河洛也压不住。

    然而最先出现在剑魔城的不是夫子,而是李汝鱼和女扮男装的少女令狐,和北蛮剑道宗师耶律宏碁一战之后,李汝鱼剑道再有精进。

    跟着李汝鱼在燕云十六州战场上走了一遭的令狐获益匪浅。

    已望万象。

    只差一个契机,这个剑道天赋连风城主也羡慕不已的少女,就将踏入万象境,假以时日,必然成为这片天下的一个魔女。

    有人去剑魔城,亦有人从东土来大凉。

    一身尘埃的风城主睁开眼。

    清风徐徐,吹散满身尘埃,依然洁净如新,望着突兀出现的泰山天梯,风城主浑身流溢着剑意——东土又来人?

    这一次,还是陆地剑仙?

    又或者是陆地剑仙之上的更高武道者。

    然而……

    出现在风城主眼前的,不是持剑的陆地剑仙,而是风城主从没见过的——或者说听说过,当初石庙长街一战,郭解曾引出过类似异象。

    泰山天梯从天而落。

    有人踏步而下。

    步步生莲。

    异香缭绕里霞光缕缕,又有奥妙音谛绕梁而来,整个泰山之巅,皆笼罩在这股令人心平气和的神妙异象之中。

    来人一身大红衣衫,横披。

    手持九锡杖,头戴垂翎冠,满面慈悲。

    在其后身后,有一满面毛发的干瘦汉子,手持一棍,颇有些像那青城山满山绿树间的猴子。

    再其后,则是一肥头大脸的汉子,面目憨厚,持一钉耙。

    牵一白马。

    最后,则是一位挑着满担书卷的粗犷汉子,以一柄奇形怪状的武器作担。

    风城主心中震惊莫名。

    确实不是陆地剑仙!

    按照大凉女帝定的规矩来说,领头那位细皮嫩肉一脸慈悲相的人,必然是一位圣人!

    后面三人,皆是万象境。

    四人从泰山天梯上步步而下,脚下步步生莲的圣人一脸祥和,来到风城主面前,无视冲天而起的剑意,撩了撩大红袈裟,将九锡杖横在双手之间,双手合十,低声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旋即对风城主道:“施主有礼。”

    风城主绞尽脑汁,也不曾想到大凉有那个教派会念“南无阿弥陀佛”。

    问道:“尔等何来?”

    那人笑了笑,目光越过风城主,落下漭漭天下,轻声道:“贫僧玄奘,自东土而来,来这片天下普度众生,唯有一念,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风城主心中一跳,隐然有点猜想——遮莫这便是东土的“道家”?

    然而那人却似知道风城主所想,道:“贫僧乃是佛门子弟,和大凉天下的道家不同,道家修身,佛门渡人,佛道非一家,此次带着三位俗家弟子从东土而来,便是宣扬佛法普度众生,还望施主怜悯世人,让我师徒四人行走天下,弘扬佛法,以效楚一人开化一天地的无上功德。”

    风城主恍然,亦茫然,谦虚求教:“何谓佛门,何谓渡人?”

    那人轻笑,“一念耳。”

    风城主看向那人身后的三人,那三人便一一行礼,自称孙行者,朱悟能,沙悟净,所说之辞,所行之礼,皆循着那位佛门圣人。

    但风城主能感受到这三人内心的桀骜不驯。

    以及杀性。。。

    只怕这三人,也是这位佛门圣人将要渡化之人。

    长笑了一声,对那位佛门圣人道:“大凉天下有道家,我已了解多之,东土之佛门,闻所未闻,既然圣人欲在这片放逐之地弘扬仿佛法,能否教化一二?”

    那位佛门圣人低声宣佛号,曰,世人无不可渡之人,施主愿听,且容贫僧道来。

    于是口绽佛音。

    于是……

    泰山,遍地生莲。

    后玄奘率弟子走天下,开创佛门之花,遍地而生,与道家真相辉映。

    千年后,有人据玄奘四人之事,以春秋笔法著《西游》。

553章 诗太白词易安,大凉有剑落东土() 
大凉天下有儒家,道家。

    如今又多佛家。

    随着玄奘弘扬佛法渡化歧途之人,佛门在天下逐渐壮大,最终在天下山林间遍布名寺,佛门得道高人层出不穷。

    千年之间,人间显佛无数。

    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极恶之人一夜升佛,踏莲花涅槃重生为罗汉,有礼佛一世的慈悲老妪于终南山观世,返老返童青春永驻,被后人誉为大慈大悲观世音,有幼儿含佛像出生,散尽家财救世人,化身游方和尚普济众生,被后人尊为济公菩萨……

    不可避免的,天下间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甚至永远不会有结果的佛道之争。

    此是后事。

    泰山之巅有和尚自东土而来之时,东海之滨,有人去取剑。

    师有事,弟代其劳。

    女帝将去东土,夫子大概也会一起去,那么师娘李婉约当然不会留在大凉,所以这些日子,夫子和师娘都在李婉约的父母膝下尽孝。

    夫子的剑,自然是自己去取。

    剑魔独孤不给?

    由不得他!

    李汝鱼早已入了万象,又在燕云十六州和北蛮剑道宗师耶律宏碁一战,多有收获,如今不敢说稳赢剑魔独孤,至少不会输给风城主。

    如此,不可站剑魔?

    李汝鱼当然不信。

    这一日明日东升,李汝鱼在剑魔城城主府中沐浴更衣,焚香捧剑。

    战剑魔,没有输赢。

    只有生死。

    从剑魔这个赵室子弟离开临安行走江湖起,和他拔剑一战的人中,只有两个人活了下来:一个是当年他深爱的那位琅琊剑冢女子,一个是风城主。

    如果自己输了,剑魔独孤很可能——不是很可能,是一定会杀了自己。

    反之亦是如此。

    取剑是一事,杀剑魔独孤,也是一事。

    剑魔独孤终究是赵室子弟,待女帝离开大凉后,赵祯为帝,自己则会兼国,剑魔独孤作为赵室子弟,是唯一有机会能杀自己的人。

    与其等着剑魔独孤来临安杀自己,不如先杀了剑魔独孤。

    在这一点上,无关正义。

    亦无对错。

    纯粹的为了江山、为了天下万民而已——李汝鱼绝对不愿意天下落在赵祯这个幼儿手上,届时的天下,赵室那些庸才很可能会祸害掉女帝一手打造出来的江山。

    这一点初心,李汝鱼一直没曾变过。

    初心之外,尚有李汝鱼的野心。

    少女令狐今日难得的没有女扮男装,穿上了利于佩剑的劲装,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也说不上是多出彩多漂亮,只是那股犀利的气息,没来由的觉得英姿飒爽。

    侠女风范无遗。

    李汝鱼讶然,“今儿个什么风吹来了?”

    令狐白了他一眼,“有人今天要去送死,好歹他也算教了我不少剑道,算小半个恩师,对于死人多少应该有些尊敬,所以穿戴整齐一点。”

    令狐可从没尊敬过死人。

    但如果李汝鱼死了,她确实会很尊敬他,毕竟这个男人让她见识到了很多以前曾不出见过的风光,比如燕云十六州战场上那些视死如归的波澜壮阔。

    李汝鱼笑了笑。

    看来这段时日对令狐的潜移默化还是有点效果——只不过要想彻底改掉这少女的冷血,想来依然遥遥无期。

    无妨。

    用剑压着她便是。

    信步出城,带着令狐来到海边,望着海上十余里外若隐若现的小道,头也不回的对令狐道:“可曾通知渔民?”

    今日一战,万象巅峰之间的战,波及极宽。

    令狐点头,“昨日已传达全城。”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气,示意令狐退远一些,然后往着小岛,轻声道:“今日李汝鱼,来取夫子之剑,可取否?”

    没有声音。

    远空之上,倏然之间升腾起煌煌黑气,如有魔于海底升起,俯视着海岸。

    又如深渊。

    李汝鱼笑了,不同意我也得取。

    按剑!

    拔剑,拔出的不是剑,而是一道青气……

    春秋之剑!

    但李汝鱼没出剑。

    因为身后忽然传来声音,“鱼哥儿,此剑我来自取,你若要杀剑魔,待我取剑之后再杀罢。”

    李汝鱼回身,便见白衣飘飘的夫子。

    还有温婉贤淑的李婉约。

    李汝鱼春秋之剑归鞘,有些无奈,夫子果然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

    夫子在天下剑道巅峰站得太久,应已寂寞。

    在即将离开大凉之前,他肯定想和巅峰的剑魔独孤一战,恐怕今日便是了,否则师娘李婉约不会出现在这里,只怕今日一战之后,夫子就会带着师娘去一趟临安,见过小小之后,汇合女帝,前往东土。。。

    只得退了一步,“夫子请。”

    其实李汝鱼也手痒——剑道至今,除了风城主,这天下还能让李汝鱼有心一战的仅三人,写了《九阴》的大儒黄裳,夫子和剑魔独孤。

    自然不敢对夫子出剑的。

    大儒黄裳?

    也没有出剑的理由。

    那就只剩下剑魔。

    可夫子出剑之后,剑魔独孤储养十余年的剑意耗尽,自己再出剑,便有些胜之不武。

    夫子上前两步,拍了拍李汝鱼的肩膀,笑道:“我只取剑。”

    言下之意,你来和剑魔独孤打。

    李汝鱼茫然不解,下一刻,夫子已如清风消失,天穹之上,有人高声歌,如显仙人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好一首波澜壮阔的诗歌!

    清风之中,一挂银河自天落。

    夫子不取剑。

    只是告诉剑魔独孤,我若欲取剑,你也拦不住!

    银河垂落海面。

    东海之中,有剑顺着银河逆流而上。

    落入云霄清风之手。

    李汝鱼在一刻,才真正理解了那个身在半空之中的夫子。

    世间大潇洒,不外如是也!

    忽然听见了啜泣声。

    讶然回首,却见李婉约已是泪流满面,望着远处清风,呢喃着说了句这天地束缚你太久,诗仙之气蛰于惊雷之下,愿从今后,这天地再不能束缚你之才情,愿这谪仙风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