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335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35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势层层叠加。

    在剑十一的神人背剑势后,唐诗出了剑十二。

    仙人抚顶势。

    唐诗一剑递出的刹那,手中那柄长剑已不见,着实匪夷所思,仿佛她出剑时,那柄剑就已经消失不见,她仅是作握剑姿态,递出了这一剑。

    手中无剑,为何还要递剑?

    既然无剑,又如何杀人?

    所有人都茫然不知所以——除了李汝鱼,他眉头一跳,危机感在心中泛散,心跳骤然加速,有种面对剑魔独孤水剑从东海越千里而至落凤山时的心态。

    这一剑,更甚于先前神人背剑势。

    李汝鱼抬头看天。

    剑不在青衣唐诗手中。

    在天上。

    所有人都随着李汝鱼的目光向天上看去,然后瞠目结舌。

    天穹之上,本是万里无云的晴空,春日温熙蓝天如洗,只不过这一刻,天穹之上凭空出现了无数彩云,彩云间,矗立做一座雪白高楼。

    高楼十二层。

    立于彩云间,霞光流溢仙气缭绕,磅礴重压垂天而落,几如一挂银河洒落天穹。

    一座重楼是一剑?

    剑十二,便是天穹之上的十二层高楼。

    李汝鱼脑海里,那位近来随着李汝鱼得到春秋之剑踏入万象境后,就变得分外安分的名叫浮生的异人忽然出现,声音在李汝鱼意识里想起:“要死了要死了,那是一座白玉京,出自你家夫子的诗。”

    李汝鱼无暇分心,不敢言辞。

    异人也知道李汝鱼处于何等境地,于是只管说道:“天上琼绾紫清,人间白玉蟾——啊不对,这不关白玉蟾的事情。”

    一时口误。

    虽然说貌似白玉蟾也出现在了这大凉天下,但天穹那座白玉京,真和他没半点关系,那句天上琼绾紫清人间白玉蟾,不过是自己未成为异人之前,某本书中写的顺口小词而已。

    改口道:“你家夫子的诗,开头两句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看见没,那座十二层的重楼,应该就是白玉京,不过在我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位大佬改了一下,改成了‘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我抚仙人顶,一手断长生’。”

    李汝鱼有些脸黑。

    这货能不能抓住重点?

    不过,倒是觉得“我抚仙人顶,一手断长生”着实有些霸气。

    凡人一手可断仙人长生?

    这是何等睥睨的胸怀壮志!

    那异人继续说道:“这个青衣小妞儿的剑,我看很像脱胎于武侠之中的某个燕性大侠的剑,现在是第十二剑,接下来会有十三剑,然后是十四剑,这倒是不怕,就怕还有十五剑、十六剑,若有这两剑,以这片天下武道的病态尿性,别说你了,你家夫子、剑魔独孤,乃至于天下圣人,皆不能接!”

    因为十五剑就已经不属于人间,谢家三少爷都得跪。

    何况十六剑。

    李汝鱼暗凛,十一剑的背剑神人已是无坚不摧可斩万象境,十二剑更是一座天上十二层重楼的白玉京,若后面还有数剑,那届时的青衣唐诗,岂非大凉天下第一位剑道圣人?

    不过,我依然得试试。

    从执剑到如今,我李汝鱼还没有放弃过,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

    按剑,目视天穹白玉京。

    此刻倒不用担心青衣唐诗,递出十二剑后,她手中已无剑,此刻站在流光所成的神像之内,仅是防御性的自卫而已。

    李汝鱼并非没有想过,趁剑化白玉京悬天穹之际,以绝对力量破开那尊神像杀了唐诗。

    但那尊神像的防御力着实变态。

    只怕自己还没杀了唐诗,那座白玉京已经落下,死的反而是自己。

    不得不说,唐诗的剑道实在有些过于变态。

    攻伐,无坚不摧。

    防御,无物可破。

    这样的剑道,几乎可以说无敌了几乎而已。

    世间并无真无敌。

    天穹彩云间的白玉京里,霞光漫天之中,倏然闪耀出一道寒光,旋即众人肉眼可见一柄缭绕着仙气的长剑自天而落。

    正是青衣唐诗曾经手中所握之剑。

    李汝鱼长出了口气。

    只是落下一剑,并非是一座重楼为一剑。

    但不敢大意。

    因为那剑,随着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刺破长空时剑尖出现一个扇面状的气层,几个呼吸之后,气层倏然炸裂,爆发出火焰。

    白色的火焰!

    这便成了一柄从天而落的火剑。

    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这还是剑道——完全超越了众人都剑道的理解。

    这明明就是仙人手笔啊!

    再一刻,那白色火焰包裹的长剑,竟然隐约幻化,最终化作一尊白衣飘飘,白色长发长达数十米漫天飞舞的大袖仙人,仙气缭绕剑气森森。

    从天落下。

    落至锦官城上空之前,便轻轻伸出了一只手。

    仙人未至,整个锦官城却似被看不见的手重压,方圆一两千米内,无论是贩夫走卒、飞鸟走兽,还是武道高手文教大儒,皆承重压。

    坐者难起身,站着欲下蹲。

    若从上空看去,便能发现锦官城的地面,被勾勒出一只手掌。

    巨大的手掌。

    掌心处,便是那座王宫。

    最掌心处,便是那个一身白衣按着锈剑的青年。

    仙人伸手。

    欲抚李汝鱼头顶。

    此谓仙人抚顶!

    抚顶,却非是结发受长生,而是渡你过河。

    横桥奈何的河,名忘川。

    李汝鱼看着从天而落的仙人,看着那欲抚自己发顶的巨大手掌,看到了藏在那只巨大手掌里的那柄长剑,已有定夺。

    此刻整个锦官城的万物皆受重压。

    李汝鱼为甚。

    但他能承受,依然挺直腰躯,只是因为即将出剑,双腿又略略下挫。

    纵然如此,仙人未至大手未落之前,李汝鱼的脚下,青石板先是发出轻微的哔哔声,出现无数细小如发丝的裂缝。

    随着仙人至上空数百米时,脚下那些青石板,再不能承其重。

    噼里啪啦声中,青石板上出现无数条宽大裂缝,以李汝鱼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延散而去,甚至穿透了王府,直达数百米外。

    宛若一张无比巨大的蛛网。

    仙人再下。

    本以裂缝的青石板便轰然爆碎,王府内外,漫天碎石飞溅,飞沙走石壮观至极。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气。

    欲拔剑。

    然而李汝鱼还没来得及拔剑,便见远空一道红光,如彩虹一般,其余平地,高于高空,又落向王府这边。

    化虹之光落在青衣唐诗护身神像上。

    锵!

    铿锵脆鸣响彻天地。

    红光显影,露出一道娇俏苗条的身影,手执一剑,剑底扬尘,剑尖点在不动明王的两眉之间,激射起阵阵火花。

    突兀起来的是为女子。

    执剑悬空,五官之美毫无瑕疵,一身红衣被风吹拂,于是便紧紧的裹在那苗条娇躯上,徒增了几分青涩之美。

    仿佛永远长不大,依然是个邻家小妹妹。

    红衣宋词!

    曾经的大凉储妃,又名张绿水。

    不知道为何,李汝鱼忽然想起了春节时分,某个人在吃了自己和谢晚溪的狗粮后,讪讪不平的在自己脑海中说李汝鱼你这家伙一定是鸡鸡带钩钩的,怎的这大好女子都愿意跟你,陈郡谢氏晚溪不提,就算不是异人道韫,也是千古罕见的才女之风姿,那绿水红衣,若为异人,便是倾国倾城的半岛妖女。

    老子不服。

    作为异人,我总以为无所不知的我才是主角,然而没天理啊!

    李汝鱼当时没理解鬼哭狼嚎的那家伙。

    也不懂半岛妖女是什么意思。

    现在也不懂。

    绿水红衣,真是妖女?

    然而又怎样。

    在此刻,她愿意来到这里,为了自己而来到这里,向着曾经的姐妹、曾经的恩师出剑,这份情,我李汝鱼又怎么会因为妖女二字视而不见?

    于是心中微暖。

    至于是否会喜欢上这位有可能是半岛妖女的红衣宋词,李汝鱼不愿意去想。

    随缘。

    而且她和小小不对付,今后事情愁人呐。

    然而红衣宋词一剑,点中不动明王的眉宇之间,本是不败之势的不动明王,竟然在刹那间流光摇曳,隐然有要崩碎的迹象。

    着实令人意外。

    李汝鱼十步一杀,如此强势,都只能洞穿而不能让它崩碎。

    宋词这一剑,为何有如此伟力?

    李汝鱼不懂,但唐诗明白。

    这位被不动明王庇护的女子看着悬空的红衣宋词,一脸愠色,怒道:“宋词,你真以为凭你的剑,可以破我的不动明王势?”

    宋词悬空,手中剑依然抵在不动明王的眉宇间,没有言语。

    只是回首看了一眼李汝鱼。

    温柔的看。

    千万万语,尽在这一回眸。

    你且好好活着。

    这是我宋词留在这片天下的最后一点初心。

    愿你安好。

    有句话我以前想说,没来得及说,也没敢说;今日想说,没机会说。

    如此,便不说了罢。

    初心犹在。

    即可!

    宋词振剑。

    剑身急颤,嗡的一声,竟然连人带剑洞穿不动明王的头颅,化作一道长虹,直射远处的黑衣文人,这才是她今日借助女冠道法从临安破空来到锦官城的目的。

    杀往日恩师。

    宋词掠过的空中,洒落下片片血花,以及血肉!

    她的剑终究不如李汝鱼十步一杀。

    虽然洞穿了不动明王,但她的身体亦遭受到不动明王势的反噬,浑身上下被流光切割出无数道伤口,不仅道道可见白骨,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彻底被流光将血肉切掉。

    如成血人。

    这一剑能不能杀黑衣文人不好说。

    但红衣宋词还能不能活下来,若无杏林圣手,恐怕便是痴人做梦。

    虽知会死。

    宋词没有后悔。

    其实黑衣文人折断了锦官城的空间,让小小的师父,那名手段通天的赤脚女冠不得不将自己送到锦官城外数十里处,匆忙赶来,宋词本可以直接对着黑衣文人出剑。

    先生是读书人。

    再深远一点,先生也是位有神通的类似道家的高人,但绝对不擅武道。

    若是直接对先生出剑,他会死。

    自己不会死。

    但宋词想为李汝鱼争取一点机会,更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尝试一下能否破不动明王,因为啊这个男人曾经为自己下面。

    而自己很喜欢吃。

    直到此刻,她才对着黑衣文人说说了一句:“今日长剑向先生,为张绿水一名。”

    曾经为自己改名张绿水的养父母,死在了先生的棋下,只是为了让已是太子储妃的宋词早一些进入太子赵愭的东宫。

    在那一日,宋词曾跪在养父母的棺椁前,说了很多话。

    她说,总以为很多事情努力了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总以为她是先生最疼爱的,总以为先生梦想达成之日后她能在养父母膝下尽孝。

    她又说,直到那一日,才发现自己也只是一枚没有自由没有方向的棋子,也许有一天,先生也会为了他的目的,毫不犹豫的杀死自己。

    所以会有一天,她要站在先生面前,告诉他,纵然是为了梦想和大业,也不该如此轻贱生命,更不能如此践踏他人幸福。错了,就是错了,先生若是不听,她就出剑。

    向先生出剑。

    在那之前,她会好好活着,背负着张绿水这个名字活下去。

    因为张绿水三字,是养父母活在人间的痕迹。

    她今生不敢忘。

    这一幕太过突兀,谁也没料到,宋词连命也不要,却要破开不动明王为李汝鱼争取一线胜率的同时,竟然会长剑刺向黑衣文人。

    她不要命了?

    浑身上下至少数十道深可见骨的伤口不提,仅是那被切下来的几块血肉所造成的创伤,就足以致命。

    疯了!

    说时迟那时快,其实从宋词出现,到她的人和剑穿过不动明王,也仅仅是几个呼吸的时间。

    天穹之上,仙人欲抚顶。

    人间,宋词欲弑师。

    

514章 仙人从天来,剑从地狱抬() 
电光石火间发生的事情,足以让无数人呆滞。

    但不包括在场每一个人。

    田顺,禁军都指挥使,论官职,不比大凉相公差多少,什么场面没见过,周江东在大凉虽然不杂的,但他又岂止是大凉周江东。

    赵长衣就不提了,一代枭雄。

    君子旗……千军万马避白袍,不输赵长衣。

    唯有徐骁和卓宗棠。

    这两位貌似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凉人,只不过这一两年的战事,让两人成长不少,此刻倒也是没有过于惊诧,只是可惜。

    多好的一邻家姑娘,却要这么死了。

    可惜,甚是可惜。

    虽然可惜,两人却并没有动作——并不知道李汝鱼和宋词之间的关系。

    青衣唐诗身环不动明王,看见红衣宋词身与剑合,以无畏死亡之势洞穿明王头颅,大吃一惊,但只是站在那里,并没有去阻止宋词。

    她只是忽然有些难过。

    和宋词终究在一起度过了一段不算短的时日,如今她要在自己面前死去,身为女子,青衣唐诗做不到黑衣文人那般绝然。

    于是,觉得有些难过。

    在第一次看见宋词时,唐诗的年纪也不大,听从大徵皇帝刘禅的调令,在那位人间卧龙的帝师神通下,刚从东土来大凉,作为先生的“贴身丫鬟”。

    实际上是监视先生,因为刘禅已经怀疑先生在大凉并非全身心为大徵,而另有居心为先生的亡国大苏,刘禅必须确保先生这枚棋子不会坏了他的远大宏图。

    尽管还是坏了。

    因为女帝。

    初见宋词,唐诗就有些喜欢她。

    相比于懵懂无知的宋词,唐诗知道的事情太多,她知道,无论最后的结局怎样,宋词也不可能一家团圆,唐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