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真是皇帝 >

第79章

我真是皇帝-第79章

小说: 我真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青不甘示弱,他手握棠溪御剑,站在阵地前沿高呼“叛军之将焉敢在此大放厥词?”禁军也发出一阵怒吼作为回应。刘邦哈哈大笑,卫青这一招也不差啊,这话岂不是将河西军定义成叛军?

    姜义脸色铁青,见攻心之策无效也不想再浪费口舌,帅旗后撤至中军,鼓声再起,他站在指挥台上,拔剑前扬“进军!”

    河西军前锋立刻变换阵型,成锋矢状,盾兵在两侧牢牢护住里面的士兵,不让飞来的箭伤到,偶尔有被秃头箭击中的士兵发出一声闷哼就退出军阵,先锋营很快就运动到了阵地下。

    姜义的后续大军紧紧跟在后面,只要先锋营咬出一个口子,大军立刻就会如潮水一般将禁军淹没。

    号角声变得急促起来,先锋营统将,扬起手里的长刀大喊“攻!”先锋营立刻往山坡上冲,后面箭雨掩护。

    禁军也以箭雨回击,因为地处高位,禁军的箭杀伤力更大,几轮攒射之后,先锋营便损失大半,不过那些人仍然不要命地往上冲,卫青露出一抹冷笑“杀下去!”

    寨门打开,一群禁军士卒往坡下冲,很快就和河西军先锋营的士卒厮杀在一起,以逸待劳,居高临下,结果自然是禁军更占便宜,一轮反冲锋之后,河西军的先锋营损失殆尽,只留下漫山遍野的‘尸体’。

    刘邦皱了皱眉头“添油战术?这是兵家大忌,白白浪费士卒性命,姜义有些失策了。”

    霍政笑道:“陛下,这种攻坚战就是用人命往里填,先锋营的作用就是这样,你看,河西军趁着先锋营争取的这段时间,阵势已经全部展开,战斗这才刚刚开始。”

    听到他的话,刘邦这才注意到,河西军不知道何时已经全线铺开,密密麻麻的士卒如潮水一般向左侧,右侧发起进攻,万箭齐发,那些冲出阵地的禁军士卒立刻被射杀殆尽。

    场面陡转之下,很快,方面十里之地全是士卒,喊杀声,战鼓声,号角声,无数声音汇聚在一起,交织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战歌!

    万人大决战,场面之震撼令人永生难忘,刘邦眼中冒光,仔细看着战局变化,河西军侵略如火,禁军应对有策,你来我往,互有输赢。

    此时,刘邦才明白姜义的意图,他是要将禁军完全分割开来,很明显,他做到了,此时的战局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四处开花,到处都有战斗。

    不过,卫青即使身处被动,也能牢牢守住阵地不失,如此规模的战斗,指挥起来,想必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整个战场变成了无数个小战场,刘邦看着看着,突然发现,从禁军阵地中,冒出了一支千余人的部队,穿过整个战场,直逼姜义的中军而去。很明显,他们是禁军中最精锐的士卒,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

    都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卫青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点,如今这个时候,干掉姜义,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获胜手段。

    眼看他们就要冲到帅旗下了,河西军中军守卒突然散开,前来进行斩首的禁军精卒惊恐地发现,他们的面前有一支骑兵!

    刘邦也张大了嘴巴,大渝军队多为步兵,车兵,骑兵很少,一来是这里地处南方,不适合骑兵作战,二来,战马多产自北方,大渝很缺战马。

    除了齐王刘荣手下有一支骑兵部队,他从未听说过,大渝其他军队还配备骑兵的。刘邦指着那队骑兵问霍政“姜义哪来的骑兵?”

    霍政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

    “这下,卫青可要倒霉了。”

    站在高处指挥的卫青也看到了那支突如其来的骑兵,他脸色一变,命发令兵立刻传令,让他们返回,乱军之中,骑兵的威力他很清楚。

    事实上,他也曾想组建一支骑兵,无奈军费不够,又无太多可用战马,只得作罢。现在,姜义突然搞出一队精骑,真是让他又惊又羡。

    战机稍纵即逝,姜义又哪里会让到口的肥肉跑掉?他哈哈大笑着,令骑兵出击。

    战马奔腾,一轮冲锋,卫青派去的禁军精锐就折损殆尽,河西军士气大振,五百余骑,犹如入海之蛟,所到之处,无不束手,为首的一员白袍骑将更是神勇无比,他策马狂奔,带着百余骑在战场厮杀,犹入无人之境。

    “千军万马避白袍啊,这是!”看到这一幕,刘邦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听到的一句诗,他咽了咽口水,连叫三声好,顾不得君主的威严,挥着手臂大喊:“去,干掉卫青,干掉他,你们就赢了!”

    事实证明,那白袍骑将也正是这么想的,他策马狂奔,在离禁军中军帅旗还有三百多步的时候,一扬马缰,战马凌空,前蹄虚蹬,他抽出一根箭矢,搭弓瞄准,几个呼吸过后,箭矢射出,卫青的帅旗应声折断。

    卫青看着断成两截的木桩,不由苦笑,刚才这一箭如果射向他的话,即便箭头是秃的,他也难逃一死,力道实在是太大了。

    “投降吧。”

    发令兵升起了白旗,正在厮杀的禁军士卒沮丧地扔下了兵器,河西军士卒放声欢呼。这一场军演,最终还是以禁军惨败而告终。

    (本章完)

第119章 恨入灵魂() 
军演结束后,两军集合,刘邦在校场上做了训话,给予河西军高度赞赏,同时也勉励禁军不要垂头丧气,知耻而后勇,要苦练杀敌本领,争取在下一次战斗中建立功勋,一雪前耻。

    正午时分,刘邦设宴,召见了在演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将士,与他们一同用饭,宰相等几位朝中重臣作陪。

    在宴会上,刘邦让姜义与卫青分别作了演习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卫青提出,大渝军力不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兵种单一,战法呆板,缺乏创新。

    他建议,以后这种演习要经常进行,最好,大渝所有的军队最好都参与近来,演习的内容也要贴合现实,在演习中摸索新的战术,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

    最后,他还做了一个论断,以后的战争是骑兵的战争,如今各国都有自己的骑军,大渝也必须重视骑兵的作用,想尽一切办法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

    姜义的看法与卫青相似,不过他毕竟是老将,看的也比卫青远一点,他觉得,不止是兵种,战法要创新,士卒的装备也需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朝廷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比如,粮草,兵器,军饷等物资拨付,尤其是在战时,朝廷必须全力支持。

    这些想法得到了包括刘邦在内,在场所有武将的一致认同,各抒己见,聊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只是他们可能没有发现那些文臣们越来越黑的脸。

    刘邦笑语盈盈,一言不发,底下每个人的表情他都看在眼里,他们的心思,刘邦也清楚。

    大渝政治体制有其自己的特色,比如军务与政务分离,后宫可以干政,门阀能够参与朝廷决策,宰相统领百官,影响力堪比皇帝。

    这些,都是先人们留下的,刘邦没有资格评论好坏,但如今他掌权,作为皇帝,他有权力根据自己的想法改造这个国家。

    刘邦的执政思路很明确,那就是顺应历史大势,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所有阻拦他达到这个目的的事物都是绊脚石,必须解决掉。

    关于提高武将地位,扩大军方影响力这一点,刘邦已经想了很久,他今日设宴让这些大臣们作陪,就是让文官与武将们有一次交流的机会。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邦想看看,文臣与武将,文官集团与军方的矛盾究竟在哪里?

    “陛下,末将认为,还应该加大对阵亡将士的抚恤力度!”一个校尉在姜义提议的基础上做了补充。

    刘邦点点头“将士们出生入死,为国捐躯,朝廷厚待他们的家属是应该的。”说罢,他看着几位阴着脸的文臣大佬道“诸位卿家,你们也说说啊。”

    兵部尚书陈炳咬了咬牙拱手道:“陛下,刚才诸位将军说的都很不错,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千难万难了。

    就组建骑兵这一条,陛下,大渝地处南方,本就不是养马之地,即便有马,那也是多是驽马,民用还行,要当战马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陈卿说的不错,大渝缺马这是事实,但组建骑兵迫在眉睫也是事实,不能因为缺马就放弃骑兵。朕看这样吧,卫青,你回去之后,仔细写一个折子,待改天上朝,和众臣们好好议议,陈炳,你回去也写一个折子,咱们摆在一起商量,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陛下英明!”

    卫青很高兴,陈炳张了张嘴,也只得答应。

    户部尚书林清徐沉着脸道:“陛下,陈大人刚才只是举了一个其中例子,真要组建骑兵,困难又何止缺马一条呢?”

    刘邦面无表情,一甩袍袖,让他继续说,林清徐感慨道:“陛下明鉴,臣虽不懂军事,不过想来万物同理,陛下说要组建骑兵,可并不是骑上马就能称之为骑兵的,必须要与之配套的装备以及训练,这些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林卿说了半天,就是没钱咯?”

    林清徐点头“可以这么说,国库连续三年入不敷出,支撑现有军队已是极限,如果再往军方投钱,那清河道,加固堤坝,赈灾,安抚百姓这些事可就无钱可用了,陛下,百姓吃不到饭,穿不上衣服,他们就会造反,到那时候,社稷危矣啊。”

    刘邦摆摆手,他看着其他几位文臣问道:“你们也是这么看的吗?”

    信任吏部尚书袁之昂道:“陈林两位大人说的很有道理,陛下,不止是组建骑兵,就是其他几位将军说的,改良军械,加大抚恤力度,建立军队后勤体制,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大渝现如今的状况,确实有些难以支撑。”

    “宰相,你的看法。”

    霍政沉吟半晌道:“陛下,刚才几位大人都说的很有道理,老臣就不再多做赘述,老臣要说的只有一条,陛下,你做这些不符合祖制啊。”

    刘邦悚然一惊,他的脸逐渐阴了下来,霍政说的没错,军队改革,困难重重,缺钱缺人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扭转多年以来‘重文轻武’的局面。

    军务与政务分离这是仁宗皇帝定下的祖训,这个才是首先要考虑的,在这个时代,先帝祖训就如同前世的宪法,是一切律法之根本。

    不推翻这个祖训,提升军方地位便名不正,言不顺,遇到的阻挠将会是他无法想象的。

    而要推翻祖训,这便是大逆不道!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敢违背祖训?所有违背祖训的皇帝都被称之为——无道昏君。

    果然,此话一出,卫青,姜义,在座的所有武将们的脸都黯淡了下来,他们也都知道这条祖训意味着什么。

    刘邦总结了一下,军方与文官集团的矛盾根源:

    其一,仁宗祖训,仁宗皇帝文治天下,重视文臣,所以在文官集团开来,军务与政务分离,武官没有发言权,这是文官集团应得的,他们必须维护自己的地位。

    其二,将朝廷资源往军方倾斜,会对民事建设,产生影响,他们绝不愿把钱投到只消耗却无半点产出的军队。其三,文臣看不起武将,由来已久,大部分文官都无法改变对武将的看法。

    想到此,刘邦目光一闪高声道:“诸卿的担忧朕明白,但世间万物都是发展的,就和打仗一样,如今这些打仗的法子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变过了?

    别人用骑兵,偷袭我方粮草大军,我大渝难道要用步兵去抵挡吗?等我们的步兵赶到,人家早跑没影了。

    粮草没了,打仗就会输,仗打输了,国家就会被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固守成规,不知变通,这样的军队迟早会被淘汰。祖训固然需要遵守,但也需要与时俱进。”

    说到这,刘邦顿了顿,他目光如炬扫视群臣诸将笑道:“与时俱进,这个词语说的相当好,古往今来,但凡有道明君,不就是靠着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吗?

    朕自认为不是一个昏聩的皇帝,朕也想做一个明君,名垂青史,所以,诸卿,朕希望你们也能与时俱进,朕不会等你们,明白吗?”

    武将们满面潮红,激动的难以自己,文臣们,神情肃穆,这是皇帝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说他的理想,毫不掩饰。

    午饭用罢。

    刘邦小憩了一会,睡了一个时辰,刚过未时,他和卫青来到两军大营,让姜义叫上几个人,准备去狩猎。

    “季布,今日在宴会上,你怎么不说话?”骑马走在林间山道里,刘邦招呼季布,这就是那个在演习中千军辟易的白袍骑将。

    谁能想到在战场上,潇洒绝尘的猛将,私底下却是一个憨厚的青年人,这种反差感更让刘邦对他有兴趣。

    听皇帝陛下问话,季布呲牙一笑“陛下,我是一个粗人,哪里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刘邦道:“有什么就说什么,又不是非得军国大事才能说。”季布挠挠头“陛下,那我现在是说行吗?”

    “当然可以!”

    季布眼睛烁亮,他希冀地看着刘邦“陛下,我就一个要求,能不能给我加一加伙食?我总是吃不饱。”

    刘邦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男子汉,就应该五鼎食,姜义,过来。”叫过姜义,他问“你是怎么搞得,这么一员猛将,你竟然让他挨饿?”

    姜义看了季布一眼,面色古怪“陛下,他实在是太能吃了。”

    “有多能吃?”

    “他一顿就能吃普通士兵三天的饭!”

    刘邦张大了嘴巴,很不可思议地看着季布“真有这么能吃?”季布很不好意地嘿嘿一笑“那只是半饱。”

    听到他的回答,刘邦险些从马上掉下去,前生今世,他长这么大,还从未听说过有谁能有这么大的饭量,心里叹了一句,天下真是无奇不有。

    姜义叹了口气“陛下,他那么吃,一天两天还好,成年累月的,还了得?”刘邦重新打量季布,看他身材,似乎也还好啊不是很胖。

    “无妨,今后,他的伙食都从朕的饭钱里扣。回头朕就跟少府寺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