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真是皇帝 >

第124章

我真是皇帝-第124章

小说: 我真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你们其中有人战死了,朕亦会免去他们的税,直到你们的孩儿长大成人!”

    当刘邦大声吼出这最后几句话后,所有人都跪伏于地,天地之间顿时变的寂静一片,也不知谁喊了一句“陛下万岁,愿为陛下效死”的话,场面再次沸腾了。

    得到皇帝陛下赏赐的钱财固然让人欣喜,但和接自己的家人来京,并且给予优待一比,眼前这点好处就算不得什么了。

    试问一下,这些年打打杀杀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吃那口军粮,给家里节约点粮食,好让,老父老母,婆娘娃生活的好点吗?

    如今他们有了皇帝陛下照顾,自己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汝妻子,吾养也,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一句流氓话,而是有大义在里面的。

    自己跟着这样一位皇帝,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就是死了那也值了。

    刘邦看着群情激奋的场面暗自点头,这样的局面是他最希望看到的。至于士卒们的心里的想法,他不知道,当然,也没必要知道。

    事实上,他这样做的目的最主要还是出自私心。

    家国天下,家才是一个人的根。北府军只有少部分人是从难民中挑选的,绝大数都是从各个藩王的私军里抽调而来。

    这些人的家眷分散在各地,人心难定,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异常,日子久了,难免出乱子,始终是个隐患。

    现在就没问题了。只要将他们的家人握在手心里,就不怕他们起二心。而这还只是刘邦的第一步。

    等这一步完成之后,刘邦准备再在军中加派指挥使,类似于后世的政委,专门负责监视大军的思想动态。

    牢牢握住刀把子,让军队始终听皇帝的,军队不得参与行政,仁宗皇帝的这些思想,不但不能撇除,而且得加强。

    怀着这样的心思,刘邦一直等所有人都领到了自己的那份钱财之后继续说道:“除了这些,朕还打算给军中最勇猛的人给一点特别的赏赐,王忠,拿朕的剑来!”

    “陛下——”

    刘邦从王忠手里接过剑,这是一把真正的百炼钢打造出来的宝剑,吹毛断发,削铁如泥,虽然比不上高祖用陨铁打制的那五把御剑,但也相差无几。不然也不可能被珍藏在大内宝库中。

    他拔出剑,剑身如一汪秋水,上面万朵梨花盛开,在太阳下,反射出夺目的光辉“蒋成!”

    “末将在!”被点到名的蒋成上前一步。

    “你今日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既是今日的胜者,理当得此奖赏,上前来!”

    蒋成脸色潮红,昂首挺胸走上点将台,单膝跪于前。

    刘邦将剑交到他的手里温言勉励道:“此剑名曰斩虎,乃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兵刃,朕平日里用它练习剑法,已经多年未曾饮血,着实是有些委屈了,朕今日将他赐予你,只盼你日后谦虚上进,再立战功!”

    蒋成嘴唇哆嗦,皇帝陛下的贴身佩剑,如今赏赐给了自己,这是可以天大的荣耀啊!

    他双手捧住剑,随后站起来面对众士卒,拔剑出鞘,在自己的手心上轻轻一抹,将血抹在自己的脸上大声道:“末将蒋成,今日对天起誓,此生绝不辜负陛下之期望,若有违背,天人共弃!”

    说罢,举起斩虎宝剑,他手底下的青锋营欢呼起来“陛下万岁,将军威武!”自家校尉大人获得了这份难得的殊荣,他们作为下属,自然也是脸上有光。

    青锋营在欢呼,其他大营的人尽是一脸艳羡,唯有破阵营的人都低下了头,如果自己今天再努力一下,如今站在点将台上的应该是自家人才是。

    魏鞅握紧了拳头,他回头看着有些羞愧沮丧的下属大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我们败了,那是技不如人,怨不得他人,只要我们以后奋发图强,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荣誉!”

    刘邦欣慰地点了点头“没错,朕虽然穷,但是像这样的宝剑还是有几把的,只要你们日后立下大功,朕同样会赏赐给你们!”

    蒙雄站在刘邦下手位,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很是平静,可是他的心里却泛起了丝丝涟漪。

    男儿本重自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脸孔,蒙雄想到了自己刚进军伍的时候。

    那时的仁宗皇帝虽没有今上如此年轻,却也是英姿勃发,在平灭吴楚叛乱,犒赏三军的时候,仁宗皇帝亲自将自己的佩剑挂到了魏无忌的身上。

    也是在那个时候,魏无忌的名字便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从此光芒万丈,一跃天下名将之列。

    而那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率。他不服气,甚至有些妒忌,仁宗皇帝告诉他,只要他能和魏无忌一样出色,他将得到比魏无忌更隆重的奖赏。所以更加勤修苦练。

    可是当他与魏无忌能够并肩而立,被世人称之为大渝双子星的时候,那个英武睿智的大渝天子早已撒手人寰。

    不久,梁,秦,楚三国进犯,先帝刘跃于邯郸城下签下罢兵盟约,一蹶不振。朝中风云激荡,魏无忌被罢官夺爵,最后郁郁而终,自己心灰意冷之下,也退出了朝堂,不问世事。

    三十多年了。时隔多年,本以为是看透了世间百态,没想到竟然在仁宗皇帝孙子的身上,还能再一次感受到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愫。

    这副场景何其眼熟,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已是垂垂老矣,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自古将军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美人变老,英雄迟暮,世上最可悲之事也。

    ————————————

    刘邦看着蒙雄一脸落寞,眼圈中似乎还泛着泪花,心中不由有些诧异,他让副将解散了队伍,走到蒙雄面前道:“蒙卿,眼见一群乌合之众正在精锐之师蜕变,您的苦心有了成果,却为何悲伤啊?”

    蒙雄回过神来,苦笑了一声拱手道:“回陛下,老臣看到陛下与诸将心念合一,默契相投,不由想起了一些往事,让陛下笑话了。”

    “往事?”刘邦疑惑道。

    “是啊,老臣当年刚入伍的时候,正赶上仁宗皇帝御驾亲征,平灭吴楚之乱,当年,仁宗皇帝当着三军的面赏赐魏无忌的场景,和您今日赏赐蒋成简直是一模一样。”

    刘邦了然,看着蒙雄满头华发,也是唏嘘不已。他的便宜皇爷爷为人和善,对待下属,百姓都报以最大的宽容。

    就是有时被朝中大臣气的够呛,顶多也只是生闷气,自己事后发泄,从不在明面上训斥,更不会穿小鞋。

    行军作战的时候,他也是和士卒们同吃共主,故而,那一辈的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亦或者是普通士卒,百姓,都打心底里尊敬他,爱戴他。

    就是现在,民间还有不少人家供奉着仁宗皇帝的神像,四季供奉,一日不辍。虽然刘邦经常腹诽他那位老好人皇爷爷,留下了许多隐患。但笼络人心这一点,刘邦自认拍马难及。

    刘邦握着蒙雄的手笑道:“斯人已逝,皇祖父已经仙逝多年,可他留下的基业却落到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的手中,我们可不能让它衰败下去啊。”

    蒙雄笑着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只要老臣还在这世上一日,就必当尽心竭力,这样日后到了九泉之下,老臣也能坦然面对仁宗皇帝当年对老臣的殊遇。”

    刘邦拍手道:“那就一言为定,我们君臣一起守护这如画的江山,一起让这个死气沉沉的帝国重现往日的辉煌,不,要比过去更加壮丽!”

    (本章完)

第189章 卿本佳人() 
    和那些军伍上的人打交道,不需要权衡再三,不需要仔细揣摩,只要你真心对他们好,他们就会为你办事,不像朝堂上那些老奸巨猾的家伙,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总是摆出一副‘我是忠臣,我说的话都是为你好’的模样,让人反胃。

    回到养心殿,刘邦连干两碗酸梅汤,这大中午的,说了半天话,喉咙就跟着了火一样。

    按照往年规矩,这个时候,皇帝一般会去天牛山或者其他地方的行宫避暑,届时,看看歌舞,喝喝酒,打打猎,日子过的是相当惬意。

    只是如今,刘邦初政,堪堪稳住局面,朝野之间仍然风波不断,再加上太后孝期未过,全国都禁止娱乐活动,他没工夫也没那个心情去享受。

    小憩了片刻,刘邦问王忠“卫青的师兄,就是那个叫范睢的,最近在干什么?”对于这个人,刘邦从未放松过注意。

    “回陛下的话,据皇城司那边传来的消息,范睢如今正在听雨楼当仆役,还债呢。”

    “哦?”刘邦饶有兴趣地问道:“卫青不是已经帮他付过风流账了吗?怎地又跑去那里了?”

    王忠莞尔一笑“您有所不知,自从上次他勒索了新安候世子五两金子后,他在金陵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不管是地痞流氓,还是乞丐戏子,见他就跟见鬼一样。

    城里待不下去,出城又不许,他只好又跑到听雨楼,听说,整日里,是酒不离身,浑浑噩噩,要不是锦衣卫那边给打过招呼,听雨楼怕要赶他出门。”

    “这么惨?”

    “是啊,陛下,您说他好歹当年也是一军教习,为何就沦落到今日这步田地了呢?这样下去,迟早会变成废人一个,您看要不要把他召进宫?”

    刘邦活动了一下手指道:“老虎天生就是老虎,哪怕活的像只野狗,那也改变不了他是老虎的本性,都说请将不如激将,激将不如压将。

    范睢如今虎落平阳,就让他再委屈一段时日,待他尝尽人间心酸事后,再将他放出去,这只饥肠辘辘的老虎一定会让百兽惊惶的。”

    王忠心悦诚服“陛下英明!”

    刘邦点点头,嘱咐了王忠两句便不再谈,这种小事还用不着他费太多的心思,让王忠去办就好。

    “哦,对了,那个韩玥烨是怎么回事?她爹没有给她再找夫家吧?”

    魏鞅马上就要随大军去东海平乱,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作为朋友,上司,刘邦觉得还是有责任替他看好他的女人。

    说句实话,刘邦对韩家尤其是他们的家主韩敬很不满意,这家伙是个典型的墙头草,那边强就往那边靠。

    以前太后党得势的时候,韩敬为了巴结蔡商,不惜自降身份,把女儿往蔡府里塞,光凭这一点,刘邦就能把他和其他十七族一并论罪!韩府有此遭遇完全是咎由自取。

    清算的时候,刘邦看在他们还知道进退,没有和蔡顾几家越狱逃跑,再加上魏鞅求情,就放过了韩家,不过死罪能免,活罪难逃。

    韩家的家产被尽数没收,族长韩敬被罢职夺爵,如今只不过是金陵一农户,靠着变卖家里仅存的一点家当度日。

    要说他们家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如今为了重整家业,少不了又得干出卖女儿这种丢人的事情。

    王忠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还真让您给说对了,这个韩敬死性不改,半个月前,他去了吴尚书的府里,打算将韩小姐许配给吴大人的次子吴修,结果被人家给拒绝了,奴婢听说,现在他又经常往平阳府跑,看来是瞄上霍府了。”

    “霍政的几个儿子不是都已经娶妻了吗?平阳王的长孙,今年也才八岁,难不成,他是想将韩玥烨送到霍府当妾?”

    刘邦一口酸梅汤差点喷出来,怎么也想不到,这世上竟然会有如此厚颜无耻的人,想起坊间对韩玥烨的评价,刘邦不由为她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悲哀。

    “谁说不是呢?现在城里都已经传遍了,哎,为了重整家业,韩敬连他那张老脸都不打算要了。”

    为了家族,势利到这种地步,这个韩敬也是不容易。刘邦想了想对王忠说道:“你派人去北府军,将这个消息告知魏鞅,让他去解决吧。”

    “呃,万岁爷,平阳王德高望重,魏侯爷现在恐怕还招惹不起啊。”

    刘邦冷哼道:“有什么惹不起的,平阳王是霍政,可不是他那些儿子,再说了,魏鞅如今也是堂堂宣威候,手握一营兵卒,论身世,论官职不比霍老头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差,他要是连自己的女人都看不住,还是趁早回去种地吧!”

    王忠心中一个激灵,他可是听出皇帝语气里的不满了,这是要借魏鞅之手,敲打敲打霍政啊。

    想通了这一层,王忠就明白,此事已非霍魏两家的私事,而是事关权谋,王忠不敢多问,当即领命应是。

    ————————————

    布平坊。

    韩玥烨正和丫鬟在一家名为‘上福轩’的店里,挑选衣料,准备做嫁衣。这是父亲叮嘱的。

    对于父亲将她许配给霍家二少爷霍逸风做妾这件事,她也曾反抗过,甚至以死相逼,只是当她看到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她答应这门婚事的时候,她便知道,此事已成定局。

    父亲的话犹在耳边“为父知道对不住你,可是如今我韩家走投无路,祖宗留下的基业眼看就要在我手里败落,为父只要你这一条路可走了!”

    一切为了家族。自己也是韩家的一份子,为韩家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她母亲说的那样“我的儿啊,这都是命。”

    母亲泣不成声,韩玥烨也认命了。

    女子总归是要嫁人的,可是为什么要选择这么没有尊严?大街小巷,议论纷纷,频频对她指手划足,就连裁缝店里的掌柜,看她的眼神也是道不清,说不明。

    “做人家小妾,还准备什么嫁衣啊,洗干净了,被人抬进去不就完了吗?真是的。。。”

    “那可不一样,霍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王府,你当王府的门是那么好进的?就是当妾,也得准备嫁衣。”

    “规矩再大,那也是小妾!还亲自来裁料子,做嫁衣,简直是没皮没脸。”

    听着周围人的窃窃私语,冷嘲者有之,热讽者有之,不屑者亦有之,丫鬟小绿的脸涨得通红,想和那些人辩解,却被韩玥烨给拦下了。

    “嘴长在别人身上,她们想说就让她们说去吧。”

    “可是,小姐,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