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真是皇帝 >

第105章

我真是皇帝-第105章

小说: 我真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大权独揽,不肯归还于陛下,本就是有违天理,陛下掌权后,非但没有怪罪于她,反而依旧以母亲之礼待之,太后去世后,陛下伤心欲绝,吐血晕厥,臣妾去看望您,那时才知道您为了社稷每天三更睡,五更起,勤勉于政,竟连自己的身体也不顾了。

    亲政后,陛下前脚主持完太后丧事,后脚又拖着病体去外访查,探望灾民,与灾民同食一锅饭,令闻者落泪,百姓无不感念陛下之恩德。

    寻常和您一样大的,在这个年纪都是不问世事,一心玩乐,可陛下陛下年方十二,却要撑起这万钧重的江山,您看看这双手。。。臣妾的心都快要碎了。

    这些事情,臣妾都是亲眼所见,试问,如果这样一个有礼有节,恪守孝道,勤勉于政,宽容大度,爱民如子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谁还是呢?

    臣妾能嫁给您,这是臣三生修来的福气,大渝能有您这样一位明君,也是百姓之福。”

    事实证明,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喜欢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男人拍马屁,你或许还有点抵抗力,但女人如果拍起马屁,就是再理智的男人也会不由飘飘然。

    林嫣絮絮叨叨说着,在她的口中,他的夫君,大渝的新皇是这样的伟大,几近完美,就连刘邦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形象竟然这样伟岸,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照耀着人世间。

    刘邦很清楚,人无完人,他自然是没有这么伟大的,不过,这至少能够证明,林嫣的心中是有他的——谁家的妻子不夸自己的男人是天底下最优秀的男人呢?

    情人眼里出西施,林嫣站在妻子还有刘邦人品的角度评价了刘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这是不客观的,所谓关心则乱,林嫣这样看待他并不代表天下百姓都这样看待他,而且,有时候,人品好只能证明,这个人是个好人,却无法证明,这个人是个好皇帝。

    曹阿满,一个能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自大狂能说是个好人吗?可他作为皇帝,无疑是合格的,相反,那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陈后主,人品,文才俱佳,可他作为皇帝,合格吗?同样的例子还有西楚霸王项羽。

    人品与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刘邦此时其实更想问的是,他有没有做皇帝的能力。

    不过,虽然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听完林嫣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刘邦心里还是有些暖暖的。

    “傻女人啊。。。”刘邦笑着叹了口气。

    林嫣抬头看着刘邦久久不展的眉头,出言安慰道:“臣妾不懂政事,也帮不上您什么忙,可是如果您有烦恼了,不妨来和臣妾多说说话,或者,让臣妾陪您出去走走也成啊。”

    “出去走走?”刘邦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当皇帝这么久了,去过最远的地方也莫过于天牛山,大渝的壮美河山他竟然都没好好看看,这未免有些遗憾。

    自己最近这段时间日夜筹划,费尽心思想要清除大渝旧疾,苦思冥想着怎么和朝堂官员周旋,神经崩的太紧了。

    “秦王说的对啊,大渝的官员早就烂了,这些问题积攒多少年了,根深蒂固,又岂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得了的?何不出去走走,一来放松放松心情,二来。。。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出自地方,也该去地方找答案才是啊。”

    刘邦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松开林嫣,正身问道:“朕记得,高祖当年起事好像是在七月吧?”

    林嫣点头“萤月初四,说起来,也快到了。”

    (本章完)

第157章 膨胀() 
萤月,也就是七月,一百四十三年前,高祖皇帝于渝州起兵,诛无道,匡天下,南征北战,创下不朽基业,平定天下后,高祖用自己的封地作为新朝国号,由此之后,渝州,就被当做刘氏的龙兴之地。

    每年的七月,朝廷都会举行庆典,其中有一项就是去渝州城给当年高祖旧宅里的神像上香,这份工作本该是由皇帝亲自做的,但渝州地远,皇帝又要处理政事,往往抽不开身,所以会派使者代替皇帝去。

    刘邦想要出去走走,用这个借口再好不过,他沉吟半晌对林嫣说道:“朕今年打算亲自去渝州给高祖神像进香。”

    林嫣有些讶异,随后便反应了过来“陛下亲去祭拜先祖,这是尽孝道,理所当然的,只是。。。”她又有些忧虑“陛下要是离开,这朝廷上下的政务该怎么办啊?”

    “是啊。”刘邦轻叹了口气,平常百姓出行尚且要考虑家中高堂,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皇帝又怎能说走就走呢?这事必须得仔细谋划,既要将朝廷的事务安排妥当,又要做好访外计划,比如时间,随从人选,路途花销等等。

    这两方面,没有一个能轻松就能办好的,先不论朝堂上那些大臣会用那些借口阻拦,眼前还有一大摊子事急待他解决呢,慕容安南不日就会进京与他商量合作的细节。

    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除了刘邦,没有任何人能做这个主,还有新来的那些迁调士卒,他已决定再设一军,统帅,训练方案,这些都不能拖。

    “陛下,要不还是等过些日子再做打算吧,这朝堂好不容易安定下来,陛下如果此时离开,臣妾怕再生变故。”

    刘邦拍拍她的肩膀“朕明白,最近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此时离开金陵却是不是时候,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不过,不去不行啊,朕的心中有一个死结,怎么解也解不开,这让朕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不快活的紧。。。”

    林嫣点点头,似懂非懂道:“陛下只有出去才能解开这个心结吗?”刘邦点点头“也许吧。。。”

    “可是陛下。。。”

    “你不用再说了,这次渝州之行,朕去定了!”

    林嫣见刘邦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她明白,皇帝虽然年纪小,但心性坚毅,他决定的事情,别人很难再说的动。

    看来,这次皇帝亲自去渝州祭拜祖地是势在必行了,她现在只盼着,一切顺利,不要再出什么乱子,不由得,她为刚才说让皇帝出去散心的话感到有些后悔。

    见林嫣一脸忧郁,刘邦笑着安慰道:“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事关国本安危,孰轻孰重,朕心中有数,况且。。。朕又不是周幽晋灵之辈,那些别有用心的宵小想趁朕离京时兴风作浪,想的也未免太简单了些。”

    说做就做,事不宜迟。

    刘邦想好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后,便离开养心殿去秦王府,找刘柯商议此事,秦王听说刘邦想要去渝州这件事后,久久不语。

    半晌之后,他才开口说道:“为君者,最忌刚愎自用,不是人间疾苦,你想借着这次机会去了解世情,这很好,可是,你想过没有,朝局初定,人心不稳,你此时离京,朝臣的意见如何?就算朝臣同意,难免会有人会动不该有的心思。”

    刘柯说的与林嫣一样,的确,在这个微妙的时候离京有些不合时宜,稍有不慎就会步前世隋炀帝的后尘,但刘邦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对秦王鞠了一躬“这正是侄儿来找您的原因,说实话,这事要是放在以前,侄儿肯定是不会想的,可如今,皇叔回京,就好比大厦有了一棵巨木支撑,有您在朝坐镇,侄儿不相信谁还胆敢放肆。”

    “你是想让我替你暂理朝政?”刘柯惊愕道。

    “正是!侄儿命苦,父皇走的早,母后也音讯全无,皇叔是侄儿如今在这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血亲了,还望皇叔帮侄儿一次!”

    将朝政交于秦王之手,不得不说有些冒险,但通过这些时日对他这位皇叔了解,刘邦还是愿意相信秦王的为人。

    他不是一个痴迷于权力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当了这么多年的建安王,更不会离开皇宫去外归隐。

    更重要的是,如今金陵所有的武装力量都集中在刘邦的手里,卫青对他忠心耿耿,锦衣卫,皇城司无孔不入,就算有个风吹草动,刘邦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并做出应对。

    所以让秦王代他暂理朝政,刘邦还是比较放心的。

    刘柯是个聪明人,有些事刘邦不说,他也心里清楚,他不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这一点刘邦并没有看错,事实上,刘柯之所以答应刘邦复出,也是出于他对这个有资质成为一代明君的侄儿的爱护。

    虽然知道刘邦另有后手,但当听到刘邦想让他代理朝政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感动。

    皇权惑人心啊,皇室之中,哪一个不是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看的比命还重的?为了权力明争暗夺,甚至不惜手足相残,谁会轻易将权力交于他人?当时他之所以要远离朝廷,就是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在他和他的兄弟身上。

    可饶是他如此退步,刘跃,这个和他一同长大,亲如手足的兄弟还是时常警惕于他,心灰意冷之下,他索性去外地远游,十几年不归。

    人是拿来对比的。

    血浓于水的亲兄弟猜忌他,可他这个很多年都没接触过的侄子,才和自己见了几面,就封他为秦王,如今更是连总理朝政这种大权都交给他。

    这种信任无异是在刘柯冰封了十几年的心上浇了一股暖流。

    见刘柯楞楞出神,半天不给答复,刘邦解下腰间的天子剑放到桌子上“皇叔不要有所顾忌,侄儿相信皇叔的为人,也请皇叔相信侄儿的决心,皇叔如果是怕有人不服,皇叔便用这把天子剑,先斩后奏!”

    秦王没去理会桌上的天子剑,而是一脸严肃地看着刘邦“季儿,你老实告诉皇叔,你此次去渝州祖地,是不是想探查地方,摸清大渝现状?”

    和聪明人讲话就是轻松,刘邦点头道:“皇叔今早对侄儿所说的那番话,让侄儿如梦初醒,侄儿一直以为治理朝政,最大的困难就是制衡朝堂,所以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与朝堂上那些人周旋。

    皇叔说的没错啊,大渝的官员早就烂了,如果只是那些已经趴到高位的人烂了,烂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倘若连地方上的也烂了,大渝也就彻底烂了。

    有道是上行下效,上面的人烂了,下面的人想不烂都不行,可如果没有下面那些人支持上面的人,他们又怎会猖狂至今呢?这是一个无解的怪圈,怪不得英明如仁宗者,也束手无策,只能维稳。”

    刘柯欣慰地看着刘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看出事情的关键所在,非资质卓绝的君主所不能。

    “既然你明白这是一个无解的怪圈,还要冒着风险去解吗?”

    “侄儿不知道,可是侄儿身为一国之君,守护祖宗社稷,为百姓创造一个朗朗乾坤,这是侄儿的本分,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将不国,社稷衰微,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侄儿总要做点什么,这也是侄儿此次出去的另外一个目的,侄儿想看看,百姓究竟需不需要这个朝廷,需不需要侄儿这个皇帝,更想看看,百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朝廷,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说的刘邦是热血沸腾,这些话,一半发自肺腑,另一半是为了感化刘柯。

    要忽悠别人,让别人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忽悠自己,让自己相信。

    前世,公司每周开三次动员大会,主持人那洗脑般充满蛊惑性的语言,有好几次都差点让刘邦觉得,连自己身体也不顾,拼命工作,丢掉一切做人的底线与尊严,提高业绩,这样做是对的了。

    这一套演讲的套路,刘邦早就烂熟于心——什么访查民情,为了江山社稷,这都是顺带才做的事好吗?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当皇帝当久了,心里不畅快,想出去旅游一下,顺顺气。

    自古真情无人理,总是套路得人心,在刘邦一顿大义凛然的猛侃下,刘柯宽慰地笑了“你能有如此想法,足见你没有被权力迷失本心,很好,很好,既然想去,那就去吧。

    去外面好好看看,看看你的江山是如何的壮美,看看你的子民是如何的勤劳,至于,朝堂上的事,皇叔就先替你守着,本王虽然远离朝政几十载,但好歹也活了这么长时间了,我就不信,谁还敢在本王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本章完)

第158章 示弱于人() 
前世的时候,刘邦曾听人说过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去旅游,其实不用带太多,几条狗就足以,一条看家犬,一条导盲犬,一条猎犬。虽是笑谈,但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看家犬用来看家护院,导盲犬用来引路,猎犬用来觅食。

    秦王无疑就是充当了‘看家犬’的角色,刘邦心道,要是他这位皇叔知道,他此时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直接将他踢出去。

    最主要的事情搞定,接下来,刘邦又和秦王讨论了一下行程安排——此次前去渝州,名为祭拜祖地,实为视察地方,不管出于那一方面的考虑,出发时间,路线,事无巨细,都得提前准备,面面俱到。

    出发的日子最后定在了下个月初七以后,离今天还有半个多月,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这段时间,足够让刘邦解决完眼前的事情,访查的期限不能超过一个月,也就是说从出发到办完事返回,刘邦总共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是刘柯的底线,也是必须昭告天下的一条,虽说他同意刘邦此次外出访查计划,但有些问题还是得考虑,他代理朝政,一个月还行,要是再拖,先不论大臣怎么想,天下百姓就会以为是秦王把新皇给架空了。

    一个月,说短不短,说长却也不长,光赶路就要花费大半时间,更别说访查当地民情了——这不是飞机汽车满世界跑的后世,即便是皇帝,出行也得坐马车。

    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路线的安排便尤为重要。

    刘邦对金陵以外的地区不甚了解,好在刘柯曾在大渝各地游览十几载,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发展状况知道的都很详细。

    他在地图上标出了一条路线,看着途中的州县,刘邦沉思片刻对刘柯说道:“皇叔,侄儿有一事不明,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