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深宫嫡女 >

第332章

重生-深宫嫡女-第332章

小说: 重生-深宫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公主微微扬眉。

    高翎靠在祖母怀里,接口道:“我也不灵巧,绣活也做不好。看我这个绣囊,就是自己花了大半年才做出来的,结果还是针脚歪斜。”她将裙上挂的一个小巧囊袋举在手里给如瑾看,又问如瑾身上的绣囊,“你那个是自己做的吗?”作势向前伸鼻子闻了闻,“好像有点香味儿。”

    如瑾点头:“是香囊,却不是我做的,我绣不来这些东西,比你差得远了。”

    高翎被夸奖似乎很高兴,就打开了话匣子:“上次我进宫,听见有宫女说起你的香囊,她们说有人闻过,可刺鼻了,说你是为了掩饰身上的气味。但我现在闻着还不错呀,并没有她们说的那样浓烈,可见‘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实在不错。”

    熙和长公主皱了眉,“翎儿,适才说你什么,才一会便忘了么?念着你自小身子弱,大家没有严厉管教你,看来越发不成样子了。”

    教训这外孙女,长公主的眼角余光却瞥着如瑾,看她的反应。

    高翎说到兴头上,猛然受了外祖母训斥,又当着外人,不由愣住,像一只正在盛放的花朵瞬间打蔫,一下子萎顿了,“我……我没……”

    如瑾眼角眉梢未曾动一下,一直含笑听着,见长公主发脾气,便从椅上站了起来,“您莫要责备翎姑娘,她年幼天真,一派烂漫,心直口快的性子实在很讨喜。且她说的本也是实情,前几次进宫的时候天气还热,我这自幼的毛病,身上味道的确是重一些

    。近来天寒地冻才好些,翎姑娘并非虚言。您这样责备她说实话,岂不让她不知所措了。”

    见熙和长公主要开口,如瑾紧接着笑道,“若说言辞有度,客套守礼,您和国公府教导出来的姑娘在外人跟前定然不会错了礼数。但王爷原是您的亲侄,又是翎姑娘表舅,所谓姑舅亲,辈辈亲,皇族天家也是不例外的。翎姑娘定然没将我当外人,这才有了上头的话,不信您问问她,是也不是?”

    又朝高翎道,“既然说起我这毛病,我就厚着脸皮问一问,你可知道什么管用的偏方么?我之前用过一个,短期内挺好用的,可是后来又时好时坏,我正犯愁,到处寻摸方子呢。翎姑娘若是知道,可千万帮忙告诉我。”

    天光昏暗,侍女轻手轻脚进来点了灯烛。火光一亮,熙和长公主眼中便也有光芒闪过。

    室内渐渐亮堂起来,如瑾看见长公主露了笑容,皱起的眉头也随之舒展,说起话来,语气也比一开始亲近了许多,“你这孩子,长篇大论替她开脱,我若再当着你的面教训她,倒驳了你的面子。好吧,就等你走了,我再好好给她说道说道。”

    “外婆……”高翎咬着嘴唇,拉着熙和的袖子,可怜巴巴。

    如瑾弯唇含笑。

    熙和长公主伸指戳外孙女的额头,“蓝妃问你话呢,有没有偏方啊,你怎么不答?”

    高翎嘟嘴,“没有……”又将眼可怜巴巴地看向如瑾,“等我见着了,一定告诉你。”

    “那就先多谢翎姑娘了。”

    如瑾笑着,将话题引向了那日的及笄礼,郑重感谢了一番,又与熙和长公主聊起无伤大雅的内宅琐事。熙和的态度真正变成了慈祥长辈,一边听着,一边自己也说起来,屋中气氛就渐渐融洽。

    一直过了好半天,外头侍女进来禀报晚饭摆好了,长公主留如瑾吃饭,如瑾推拒着告了辞。熙和也没强留,命人好好送如瑾主仆出府。

    天已经完全黑透了,明亮的星子满夜空闪着,薄云随风而动。

    如瑾带着丫鬟坐在马车里,让将车窗开了一道小缝透气。冬日的夜风吹进来,又凉又洌,却正好可以冲散在长公主暖阁坐久了之后的些许头晕。长公主年高体衰,屋里火笼太旺,实在烤的慌。

    吉祥递过新换了炭火的手炉给如瑾,低声议论,“那位蔺国公府的孙秀……是真的年幼不懂事么?看她也有十二三岁的模样了,又是大家出身,怎会被宠成这般不知分寸。”

    如瑾隔着车窗的一点点缝隙遥望车外灯火。远远近近的华灯,或安静或嘈杂的条条街道,是她正在居住的京城。这样的夜景她看过的次数不算多,却也不少了,只是此时看来,与以前有了不同。以前那些灯火俱都渺远,像是隔江听寺钟的感觉,只是一团团虚光。最近,虚光却正渐渐变得实在,有了轮廓,似乎也有了温度。

    她自己明白这变化源于何处。明白,却也忍不住惊讶。

    从来不知道因为一个人的缘故,这两世里住了好几年仍是陌生的京城,也能让她渐生安定感。

    真是奇怪而又无法理解的感觉。明明那人做的事十分不安定。

    思绪飘得远了,听见丫鬟的话,回答便有些漫不经心,“十二三岁?……欣华郡主的女儿,算起来今年正是十三岁吧

    。”

    十三岁,正是她重生初始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的年纪。

    吉祥道:“十三?主子十三那年在青州,都帮着太太理家了。这位翎秀却是一副冒失模样。”

    冒失?如瑾微微眯了眼睛,隔了窗缝,将目光放得更远,“再被宠坏惯坏,长在国公府、公主府这样的地方,又时而进宫,十三岁的姑娘也该懂许多事了。若是真冒失到今天这种程度,长公主绝对不会随便放她去宫里闯祸。”

    大门户里长成的秀,哪有真冒失的。

    吉祥皱眉:“她果然是故意冲着主子乱说话。”想了想,又道,“头回见面,又没惹过她,她做什么要和主子过不去。”

    吴竹春在旁插言:“听说这位翎秀的确是自幼受宠溺,进了宫,皇上对她态度也颇不错,她性子是骄纵些,不过,今天这些话,确实超乎骄纵的分寸了。幸好主子应对得当,熙和长公主也是明理的人。”

    如瑾不以为意的笑笑:“或许是眼缘?有些人遇上,天生不对盘,许是我入不了翎秀的眼。”

    她经了这么多的事,岂会在意一个忻娘的言语无度。过去就过去了,一笑置之。

    认真说起来,今天还要感谢高翎的放纵,不然,长公主跟前她还要费力寻机表现。这下倒好,高翎给了机会,让她好好展现了一番什么叫宽容,冷静,老实规矩。

    这次出行的目的达到了,正该庆幸才是。

    回到家,长平王正在辰薇院里坐着,见如瑾回去,就吩咐菱脂去传晚饭。

    如瑾脱了大衣服,到隔间去洗脸净手,讶道:“你还没吃饭么?”已经过了府里平日晚饭的时辰了。

    长平王靠在隔间门口,只穿了一件家常软袍,笑说,“你没回来,我自己吃不下去。外头冷么?”

    这人,说起麻兮兮的话来倒是顺口,完全不用打腹稿。如瑾瞥一眼他的袍子,一边洗手一边道,“我不冷。倒是你,在屋里穿得单薄,一会出去小心被冷风扑着。”

    吉祥在旁边捧着帕子香胰服侍,长平王接了帕子,让她出去了,然后上前,“我来给你擦脸。”

    如瑾赶紧将帕子拿过来自己擦,笑道:“多谢王爷,妾身惶恐。”

    长平王腾开手,索性抱了她,“你惶恐什么,这半日不在家,惶恐的该是我。”

    “……吃饭了。”

    发现他的手有不老实的趋向,如瑾挣开,快步出了内室,听见他在后头低笑。

    如瑾不由发闷。两个人越是亲密,她越发现他的坏毛病。私下相处的时候,他一点王爷的样子都没有,要多不正经有多不正经。本来打算一回来就和他说说去公主府的事,被他这么一打岔,只好先吃饭了。

    不过奇怪的是,他之前还仔细告诉她熙和长公主的琐事,待她回来,却一句不问了。直到晚间快要就寝的时候,如瑾忍不住主动问起他来:“你不问问我去长公主府里的情形吗?”

    “哦,那你说

    。”

    “……你就不怕我惹了长公主不快么?”竟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长平王这才抬眼,“你有吗?”

    “没有。”

    “所以我还问什么。之前告诉了你那些,若你还无法讨熙和姑母的欢喜,那可不是我认识的你了。”

    他倒是全然放心。

    如瑾失笑。笑过之后,心底又有些暖暖的感觉。原来被人信任,也是件很高兴的事。

    便简略将过程说了说,长平王听说高翎言辞失度,只是笑笑:“顽童而已,不必理她。”

    如瑾也是这么想的,便将长公主府丢在一边,亲自去整理床铺了,一面接着之前的念头,盘算起做生意的事情来。

    ……

    隔日,钱嬷嬷亲自过王府来请安。

    如瑾命人接了她进院,看见后头还跟着素莲。因之前已经得了碧桃的传信,没觉得意外,让丫鬟给两人搬杌子坐。

    钱嬷嬷领着素莲先是给如瑾磕头行了大礼,口里连连告罪,说“姑娘大喜的日子老奴不在跟前”之类的话。如瑾让人扶了她们起来,再次赐坐,素莲才扶着钱嬷嬷在锦杌上坐了,自己却守礼站在一边。

    钱嬷嬷主动解释起自己来京的缘故,解释了半日,开始道歉,“……给太太和您都添了麻烦,所以安顿了两日,觉着能挣扎起来了,就赶紧跟您来赔罪。”

    “嬷嬷太客气了。”如瑾笑着让她安心,“既然来了,就在京里住下吧,有您陪着,老太太能恢复得快些。”

    钱嬷嬷眼圈就红了,抹泪:“这两天老奴一直在跟前伺候,看她老人家那样子……说句不中听的,要想真恢复,恐怕是……”左右看看屋里,见只有吉祥在跟前,就站了起来,“所以老奴这次来京,也是想把这些年替老太太打理的私产跟太太和姑娘交个底。因怕路上不安全,只带了各种契书的副本来,今早刚和太太盘过,统共田产房产铺面加起来,折算成银子大概有十一二万,太太和您愿意变卖也成,若想继续经营,老奴这里交出老太太的峪,以后就不插手这些了。”

    十一二万?

    如瑾吃惊,没想到祖母手里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私产。

    十一二万搁在别的大门大家里或许不算什么,可对于一直没什么盈余的襄国侯府来说可是笔大数目。这些年东府婶娘张氏打理着内宅,叔父蓝泯经营着公中产业,夫妻两个中饱私囊肯定有,但十来年捞的油水加起来肯定也超不过两万三万,因为蓝府的家底在那里摆着,底子小,再捞能捞多少?

    可老太太,不声不响在公中产业之外存了十多万私产,是怎么做到的?

    ------题外话------

    150948718988882588,rourou,13015065511,倩倩339,cj2010pbtxt520xs ……》

315难得糊涂() 
钱嬷嬷说起这些私产的来历,“……那些年削爵的时候,老太太跟着老侯爷住在京都,日常花销加上找门子托关系的耗费,府里的家底差不多都花光了,很是艰难了两年,比蓬门效还拮据。复爵之后,回了青州,收回一些充了官的产业,老太太就开始用往日的陪嫁经营攒家底。将近二十来年积少成多,这才渐渐成了一些气候。”

    如瑾便明白了,受过苦的人都会有一种执着,或者说是执念。就譬如她一心念着不要让蓝家重蹈覆辙,老太太经历过没钱的日子,热衷于攒钱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上一辈襄国侯府曾被削爵的事情,因是发生在先帝晚年,那时候情势比较乱,许多事直到现在朝廷上都讳莫如深,亲历过的人也不便随意乱说。另则老太太又很爱脸面,对曾经的落魄十分忌讳,因此,如瑾在家里从小长大到,从来没听人详细说过当年的事。秦氏那时候还未曾嫁到蓝家,所以也没什么可以告诉女儿的。

    如瑾只知道,当年蓝家削爵是那任内阁首辅的缘故,是跟着另外许多开国勋贵一起受难的。当今皇帝登基之后为当年的事平反,将已经过世的那任首辅打成罪臣,子孙永不许入仕,并将落难勋贵们一一扶起。蓝府这样只是夺爵的还好说,复了爵位回原府住着就是,像有些已经遭了抄斩的,只能得个死后的正名了,即便复了爵位,坐旧府的也都是旁支,与死去的人没什么关系。

    这便是勋贵人家的苦处。成也在帝心,败也在帝心,除了靠着皇恩,靠着姻亲纽带,再没有更可靠的倚仗了。

    如瑾非常理解祖母存私产的用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手里有点银子心中才踏实。

    她稍有感慨,沉默了一会。那边钱嬷嬷话说完了半日不见动静,看了看如瑾脸色,便会错了意,自己解释得还不够,连忙补充说:

    “本来一开始老太太也没想瞒着人,起初打理产业还都通过公中,老侯爷也知道。不过……后来几个老太爷和老姑奶奶家里总来打秋风,盖房、买地、娶媳妇,什么事都跑来侯府挪借银子,借的时候说得千好万好,银子一到手却整整成了他们的,从来不肯还。老侯爷念着手足情分宽容他们,可府里的日子却受了影响,老太太说了几次不见效,反而惹了老侯爷不悦,最后,才不得不将自己的陪嫁和公中的慢慢分开,暗地攒起了私产,防着万一再遭什么事,家中周转不开,又要落魄艰难。所以这些产业并不是刻意瞒着太太和您的,就连侯爷那里也不知道,老太太一直知道侯爷不善庶务,怕他知道了有银子就乱花钱。姑娘……您可别多心怨怪。”

    如瑾闻言,看着钱嬷嬷小心翼翼的样子失笑:“您老多虑了,这是祖母的苦心,我怨怪什么,就连太太和我也有瞒着侯爷的微薄私产,所以很能理解老太太。”

    钱嬷嬷见如此说,方才放心。又提起那日老太太嚷着要给蓝泯铺子的话,试探着商量,“……老太太糊涂了,她的话我也不敢全听

    。只是,东府那边毕竟……也是老太太的骨血,还有孙儿在,她念着也是难免……”

    “嬷嬷,东府大姐姐犯的事经了皇家,撵他们出去是必定的,没得商量。因此,侯府绝对不能再暗地给他们产业,不然很可能就有欺君之罪。”

    “姑娘……老奴、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