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84章

非和平崛起-第84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总督这个该死的大胡子并非死于传染病也不是gay,我想我在他反复用他的大胡子欺负我的脸颊的时候,也许会忍不住给他做个从公鸡变母鸡的小手术。不过显然大胡子总督把我当成他胸前的十字架上那个半裸的圣人,一边行贴面礼一边还不住的嘟囔着感谢上帝之类的赞美,如果他把赞美的对象改成我的话,我也许可以原谅他身上那呛鼻子的腥臊体味。总之,在我们进城宿营后,我惊奇的发现平时开饭如同母猪拱槽一般的小伙子们居然把整理内务当成比吃饭更重要的头等大事,上帝啊,伟大的爱国卫生运动也许就起源于这次小小的人质拯救行动。于是乎我一边赞美上帝一边唱着歌冲着澡,心神俱爽的把外面某些急等着进来冲刷的家伙们的叫骂当成了伴奏,呵呵看来此刻快乐的定义就是你在浴室里痛快的洗澡而某些急匆匆脱了光腚的家伙裹着被单哆哆嗦嗦的在门口骂街加转圈。

第七十二节 銮驾南巡东昌府() 
一阵阵如同烟火表演的镁光闪过,我和一帮高靴高帽的洋鬼子一起合了个影,在一群穿着各式十九世纪军礼服的洋人中间,我的铁灰色红领军大衣也就不算太另类了,实际上比起和一帮头插孔雀翎的衣冠禽兽(清廷官员的补子是文禽武兽)来,我更适应这里的打扮。虽然一个个挺胸腆肚的老外胸前叮叮当当的零碎一大片,但是我的二战德国国防军风格的军大衣简朴而不简单。胸前和左臂上的鹰徽也保留了下来,不过这里面的万字是正的。没有军衔的我只好在肩章和领章的位置上装饰了金绣底色的板板,上面各别了一枚红色的宝石星,象征我的顶子已经正式迈入大清国的省部级公务员队伍。

    这一切还得从一个月前,老佛爷驻跸东昌府说起。当时四家勤王大军汇聚小县城怀来,可是离着京师不足百里,实在是不太保险。于是老佛爷拍板,众军听令,起驾巡游。不过历史上的慈禧西狩并没有如约而至,反而是决定一路向南巡视,经保定府向东,迤逦而行,在北京城里尘埃落定的时候,我的两个支队加上几千勤王的武卫右军、山西绿营、蒙古八旗才护送老佛爷一行到了运河边上的临清州,为了避免太过靠近运河被得了消息的联军沿河南下一锅端了,老佛爷决定再向东走了百十里地,最终驻跸东昌府。听到打前站的本大人送来的消息,本来以为东昌知府会惊喜万分,没想到居然让东昌知府直接昏死过去。醒来后,这位刘老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我这个还没走马上任的上司(山东布政使)诉起了苦,实在是怕小府小县的接待不好老佛爷和众位宫里的主子,到时候官帽子变不变大不好说,鞋子只怕会小上几号了。我也没办法变出一座行宫来,虽说东昌府本来四面环湖,堪称江北水城,但可惜地瘠民贫,缺乏大户,连个像样的园子都没有,而且当地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酒店魁星阁在年初闹拳匪的时候就被人一把火给点了,连东家带几个掌勺都不知下落。硬件条件有限,难为不了我这个刚刚掌勺的巧媳妇。多亏了刘知府之前向济南商会申请开办大观园分店,现在已经建成了酒店部分,虽然只是个三层的铁丝框架混凝土的洋楼,三十二间客房实在是小的可怜,后世的如家7天估计连看都懒得看,但是现在也别无选择,好在楼体内外已经装修完成。里面的标准间就算了,凑合着招待宫里的贵人们。一天时间足够把仅有的四间商务套房给换装一遍了,东拼西凑的算是八仙桌子、条几书案、锦塌绣床等的配了一屋子,反正这会儿只求凑数不讲究了。加上征用的几处临湖的宅子,总算把临时住处打对好了。派了三班衙役把从临清州、高唐府、东阿县等地的名厨子都一股脑的抓来应差,不用我提醒,刘大父母就把附近的名医都搜罗一空,落难的贵人们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到时候抓了瞎可就算是把自己的前程给交代了。至于没开业的酒店正门的牌匾,我灵机一动,让人挂了个空白的牌匾在上面,到时候能诳一副老佛爷的墨宝也算是没白饶。留下老魏的一个支队警戒,我带着七小福和度娘又飞马赶回临清州,准备明天和銮驾一起行动,驾临东昌府。

    骑了一天的马,连带替刘大父母想辙,一天水米没沾牙,草草喝了碗牛肉面就打算睡下,突然想起房间的分派问题,没办法一咕噜起来,深夜叨扰我新拜的把兄弟。李莲英李大总管让我从被窝里掏出来,听到我的问题总管大人哭笑不得,“我说宸轩兄弟,你狼蹿了一天,大半夜的还把老哥哥我给提溜出来就为了明个房间安排的问题?放心吧,宫里的人还分得清高低贵贱,不用你老弟费心。”

    “那是在宫里,这可是老佛爷头回到我山东地界上,你老哥也知道我是个生意人,这官府的规矩都一知半解的,宫里面规矩更大,万一闹个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让我这还没上任的父母官多秫米的上啊。”

    “山东地也是大清国啊,无非是个正房偏房、东厢西厢的事儿,还能错了不成。啊,哈希,你就饶了老哥哥我吧,一路上都快散架了,明个还得伺候主子呢。”

    “嗯,最后问一句,平日里住楼房,没人敢住老佛爷头顶上吧?”

    我才发现李大总管也是个武林高手,一把把我扯进屋,反手就掩上了门,还开了条缝,左右观瞧后,稳了稳心神才开口“嘟,你说什么呢,这可是大不敬啊。要让人听见了,老哥哥我都得跟着吃瓜落。什么人敢如此大逆不道?”

    “这个,明天,东昌府的行在就是大观园商旅酒店,是我们家刚建好没开业的买卖。这个是三层的西式楼房,老佛爷的套房在二楼,这个楼上还有几间客房,我就怕安排上有什么忌讳才问问你老哥的吗?”

    “西式楼房倒也不好讲究规制,这个明天我先看了房子再定夺。你老弟也加小心,万不可如此孟浪。老佛爷的房间上面自然不能安排的,其他琐碎我自有人手安排,叫你的人和当地地方都听管事刘的人传话就行。也就是咱俩投缘,老哥哥可是担了干系才说你两句的。”

    “那是那是,老哥哥您请安歇。对了,这有一块我自己厂子出的金表,还有个定时功能,比起马蹄闹钟可轻省多了,声音也不吵,伺候主子的时候戴在手腕子上一点不耽误事,请您老哥收下,您要是不收那就是还怪罪小弟。”

    “得了,要说起来,就是个缘分。不错,你厂子里的东西,上回管事刘也孝敬过,不过还是这个精致,带腕子上,抬手就看了时辰,省的扣扣索索的掏了。行了,你放宽心睡吧,主子呢,我去回话,老哥哥就再替你卖卖老脸,不会让你坐蜡。”带上金表的李大总管也是喜得见牙不见眼,几句话自个都抬腕子看了两回表了。见这位爷心满意足了,我也松了口气,好歹有李大总管在前面顶着,接驾方面不会出啥大篓子了。

    接下来的二十天,把个东昌府差点给拆了,弄得是鸡飞狗跳,天怒人怨。慈禧到还好伺候,毕竟新鲜的玩意和吃食都不少,又有李大总管的照应,一时间也不会从吃穿用度上挑我的理,可跟着一起来的这帮龟孙子可就嚣张的没边了,好不容易出了四九城,到了地方上一个个都是“见官大三级,见民大两辈”。好在一个个没了卵子,这才让东昌府的大姑娘小媳妇得以保全,可这周围的鸡鸭猪羊的就遭了秧了,待銮驾迤逦前往济南府的时候,东昌府已经是“白骨露于城,千里无鸡鸣。”据我们保险团的促狭鬼说“这皇宫里出来的就是厉害,地皮比过蝗虫还干净,这下东昌府的和尚尼姑该高兴了,为啥,全城人都改吃素了呗。”

    不管这些了,反正在大总管的一手安排下,老佛爷似乎心情不错,还特意给我的酒店题了字号“清雅居”,没办法,天大地大,大清国未来七八年还是老佛爷最大,我的连锁酒店只好改名叫“清雅连锁酒店”连商旅二字都因为不能和老佛爷的题字并列而被迫删去,看了还是让清雅系走高端路线的好,至于商务酒店就另起炉灶吧。此时已经驻跸大明湖畔的老德王府的老佛爷,没有急着去找大明湖畔的容嬷嬷,反而是在游湖赏景,自在悠闲,当然这些都是外人眼中的景象,但是从李大总管的嘴里透露出,老佛爷倒不担心赖在京城的八国联军,反正左右不过是赔银子割地开口岸而已,总有谈妥的时候,但是“东南互保”名义上是爱国保清,实质上是汉臣在挖大清国的命*根子,谁都知道这个“东南互保”牵扯的五大总督,两江、两湖、两广、四川、云贵,整个南中国要是都独立了,大清国八成的税负,七成多的口粮就算交代了,不立马散伙也得打回原形,这可是要了三百万满人的亲命了。现在看来“宁予洋人,不予家奴”还是有道理的,三五万洋兵占个京师就算顶天了,就是给个百儿八十的城池,他也管不过来,但是南方的汉臣各个一手握刀把子,一手掌钱袋子,一个不对付满人就是亡族灭种的祸事。慈禧忧心,李大总管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满人里倒也没有几个成器的,荣禄还在保定吃驴肉火烧,鬼子六爷已经追随先帝了,余者碌碌,倒是庆亲王弈劻前日里从京城投奔而来,还带出来几车宫里的珍玩,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主。于是李大总管陪着小心推荐了庆王爷,慈禧也是表面镇定,心内惶惶,正想找个体己人商议一番,也就顺势在秋柳人家召见了弈劻。

    慈禧和李大总管万万没想到,这个千里寻老佛爷的庆亲王居然是被我接出来的,而且他哪有能耐带出几车宝贝,都是我的两个支队在京师一晚上扫荡的收获,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但是这一番奏对,却是慈禧下决心建立武翼新军的契机,也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只不过当时的三个参与者都没意识到,从此以后,大清国的国祚算是进入倒计时了。至于,慈禧弈劻密谈的内容为何能影响到历史的走向,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三节 君臣对建军武翼() 
回到泉城,自然是一番迎来送往的场面。老佛爷临时行在设在袁大巡抚的衙门,袁大巡抚倒也不至于流离失所,不过马上就要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大头也不能随便起居,现在太后和大半个朝廷都在济南,万一出现个闪失,可就鸡飞蛋打了。本来想去住南门军营,在我的力邀下,倒是痛快的答应入住我在大明湖北岸魁星阁旁的一座宅院,我也在此暂居,毕竟过了湖就是巡抚衙门的后堂,方便的紧。此时在太极阁下湖畔遛弯消食的我们,正在一起闲谈。

    “项城公,此番救驾,在太后和朝中大臣面前,项城公的武卫右军战力彪悍,军威赫赫。如今武卫诸军皆灭,唯余武卫右军,想来今后朝廷必然依为心腹。”

    袁世凯摆摆手,一脸无奈“宸轩不是外人,老夫也无不可言。此时朝廷外忧内患,北洋也是四分五裂。亲贵不信汉臣,南方诸君又宣言东南互保,恐怕我此时署理北洋是两头不落好,这几日也曾和菊人他们商议,总没有个万全之策。老弟洞察先机,远见卓识,可有良策教我?”

    “项城公过誉了,不瞒明公,此前也是一场豪赌,北上救驾纯粹是个做派,好让商会在朝廷挂上个忠君报国的印象罢了,也算是天赐良机,才有了此番境遇,其实小弟这个布政做的很是荒唐。”见袁世凯脸色没有啥变化,但是一直盯着我的脸,显然不抖露点干货是混不过的了,“明公此番署理,是老佛爷对明公站队的肯定,也是看中了明公的武卫右军,毕竟此番南巡,朝廷威势必然大不如前,如果没有一支虎贲镇宅,恐怕西边的也觉得不安稳。至于东南互保不过是几大总督不明情况的明哲保身之策,只要朝廷不存心拔除异己,相信不会有什么大事。说到当今朝中形势,明公只要盯着两人就行。”

    “宸轩说的是老佛爷和少荃公吧”袁世凯早有计较,也明白北洋是李鸿章淮系的天下,他这个北洋大臣能不能坐稳屁股,决定权除了太后就要看现任两江的李鸿章的意思了,而李鸿章是天下汉臣之首,如果朝中真的出现满汉对立,特别是两个**oss要是斗法,恐怕就是他袁世凯站队的问题了。“如果两边意见不合,到时…”

    “现在八国占据京师,但也无力继续瓜分大清。下一步左右不过是和谈,我私下猜度西人能接受的和谈对象恐怕不是朝中的亲贵,而是非少荃公不可,这谈判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到时朝中汉臣群龙无首,自然不会有事。谈判之后,大清国恐怕少不了割地赔款,少荃公也无颜再把持北洋,到时大家都能接受的恐怕就是维持现状,所以项城公只要能做好定海神针,绥靖维稳,北洋这杆大旗非公莫属。”我分析道“武卫右军拱卫京师是必然的,现在的武卫右军兵强马壮,但是数量太少,朝廷新败,人心不稳,不若趁此良机,上书扩军,重建北洋。”

    “上书扩军,重建北洋。”袁大头自然听得明白“重建北洋新军自然是好的,但是现在朝廷度支困顿,如何才能弄到银两呢?”

    “北洋既有自己的工商事务,不妨改组为股份公司,杏荪兄、周学熙等人都是商业奇才,善用人才,开放投资,山东模式不正是明公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吗?”我想老袁的心思老惦记朝廷的那三瓜俩枣,还不如自个儿开生意挣钱呢,毕竟开滦、招商等生意在国内也数得上,之所以入不敷出不过是官办企业的通病,要是让盛宣怀他们按照股份公司的方式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北洋作为后盾,按照英美工商界的方式鼓捣一番,就凭这天时地利人和还不大把搂钱啊。

    “宸轩所言深合我心。”袁世凯权衡一番,也觉得现在不死不活的经营下去倒不如放手让盛宣怀他们折腾,毕竟在商言商,这一点他自知不如我们这些商人。如果有了银子,武卫右军,哦,不,是北洋新军自然能招兵买马,钱袋子刀把子在手,北洋自然是要姓袁了。此间无非是和淮系官员特别是李中堂协调好关系,官场上没有赢者通吃的道理,大家无非是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