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54章

非和平崛起-第54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洋水师功底的郑汝成、为人势利但是善于经营的稽查先锋官李纯,也算是武卫右军中的骨干分子。

    转过天来,我先到厂里安排好公事。接着叫上苗二哥一起去明湖居找孟大掌柜的,现在明湖居已经成了孟大掌柜的第二个家,平日里瑞蚨祥的事情都是他在明湖居里遥控指挥,反正小厮们有我的标准自行车,往返一趟不过两盏茶的功夫。现在早上出门后,孟大掌柜的就到湖边遛鸟,然后到明湖居喝茶听曲,时不时还请几个吕剧名角来进行票友切磋,过得神仙日子。不过我和苗二哥很清楚,旧军孟家的扩张势头如火如荼,不光济南本埠已经是独步武林,连山东的十府两州都以瑞蚨祥的字号作为当地绸缎布匹商号的领头羊,年底估计北京的老少爷们也就有机会见识瑞蚨祥的威力了。

    “我说孟老大,你把工程转包给我,我是不是得表示表示啊”我坐在湖边的长凳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嗑着瓜子,看着孟老大和苗二哥在湖边钓鱼。“要不今天我让明湖居从锦盛楼请两个厨子,工钱算我的,鱼就请您二位受累了。”

    “你小子得了便宜卖乖,你不是看上袁世凯的势力了。”孟洛川见惯了风雨,自然我这点小心思不会视而不见。两次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是孟老大给的,他最清楚我的打算,既然他不反对还帮忙帮衬,也就体现了他的支持态度。“说真的,我么想到咱们的大观园起的如此快,一转眼再有三个月就能完工了。这混凝土加钢筋,费钱了点,但是确实结实也确实神速,这么大的一片楼几乎是看着他长大成人的。我看你给老袁的那万把人盖的军营,不妨就用这个办法吧。至于队伍吗,你看。。。”

    “你放心,孟老大,贤弟什么时候掉到过地下。”苗二哥对我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队伍从鲁西南招吧,那里的曹州、沂州都遭了春旱,流民不少,就当救济灾民了,招个五六百就局够使得。对了,既然又要开工程,不妨让老四去盯着,省得这家伙在家里闲的五脊六兽的。”

    “哈,我哥又说我坏话了吧。”神出鬼没的苗老四从明湖居的院墙上探出个脑袋来。一扭脸就从月亮门绕道湖边。“今天我可是公事,宸轩你看,这是小杜姑娘给我的蓝图,请你送到巡抚衙门的,我顺便给你捎过来。别谢我啊。”苗老四一副惫懒模样,我们几个都已经对此束手无策了,好在老四也不是真的游手好闲,他前天刚刚从青岛送阿尔弗雷德他们回来。“宸轩,你要是非得谢谢哥哥我呢,我也不矫情,就让小杜姑娘教我怎么使枪好了。”

    “其实不用,你跟着老魏老杜他们学学就会的。至于小杜吗,你还是别去招惹她了,她的脾气可不大好。”我一边翻看蓝图一边回答这个无赖,心里话说你小子要是看上小杜姑娘,大概就算是枉费一番春花秋月了。

    “好,好,这个图样果真是稀罕,不似英法军营,却也有独到之处。这下那些兔崽子们有福了,他们什么时候住过上下楼的房子”正好赶上段祺瑞也在巡抚衙门,向袁世凯请示武卫右军拔营移驻的事情。“都快赶上小姐的绣楼了。就是不知道这图样啥时候变成实打实的楼房,别让下个月就过来的弟兄们到了寒冬腊月还得住帐篷。”

    “芝泉兄,你可说道俺老张的心坎里了。”大大咧咧的辎重队指挥张勋也在座“大人,这个军营的承包商是何方神圣,设计的军营可是蛮大气的。朝廷拨的银子可成色不足,不知道能否支应的开啊。”

    “你个猛张飞也知道算细账了,有进步嘛。”袁世凯和他手下平素还是很是亲近,毕竟目前袁世凯也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二品巡抚兼军门,在朝堂上与“南张北李”甚至荣禄等朝堂亲贵比起来还是个小字辈,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开衙建府的资格。“要说这建造商倒也是个齐鲁俊秀人物,赶巧今个儿他已经在府上了。你两位一起陪我去见见这位少年英豪吧。”

    我在袁府的后堂,一位老家人陪着喝茶。不过一刻钟,远远的就见袁胖子带着两个军官一起进来。一位四十多岁五大三粗浓眉阔目的甚是雄壮,观之颇有樊哙遗风,另外那位看上去不到四十,倒是有些儒雅风范,但是眉目之间颇为严峻,不像是好打交道的人。一番介绍,原来是日后两位大名鼎鼎的冤家对头张少轩和段芝泉。张少轩老实不客气,劈头就问我这军营何日建成,造价几何。

    “张指挥问的好,在下且为诸位大人分说一二,不周之处还乞指正。”我刻意放慢语调,免得让人以为年少轻狂。“这南门军营规划占地6000余亩,可容纳军兵万员,火炮百门,位置距离济南府南关大概十里左右,有通往泰安府的官道在侧,交通颇为方便,大队人马从军营驱驰入南关两刻钟足矣。这里之前是乱石滩地和七里山的山坡地,周边村庄稀疏,占用农田不足200亩,且都已经用平整好的滩地置换或者给付银两补偿,断无扰民之嫌。除了军营占地,我还为大军在七里山山头规划了一处山顶的半永备工事,可以容纳克鲁伯75速射炮25门,甚至十公厘以上的重炮也可以部署12门。通过山顶的瞭望台,足够观察整个济南府的形势,北眺黄河,南控柳埠,是省城南下的咽喉要地。”见几位听得入神,索性打开蓝图,让身后的戈什哈张开,我用手指着规划图一一讲解。

    “军营内部共建设军兵宿舍四十二座,按照马步炮辎各兵种,每队一座宿舍楼,楼高两层,每层军兵宿舍十间,另有军官宿舍两间,楼上另有武器弹药存放间,楼下有禁闭室和杂物间。每层两头有楼梯和内外间的厕所和水房。每四座楼为一个独院,院内另设平房三进,里面是食堂、澡堂和会议室,另有一套东南两间的厢房可供营官住宿办公,每个独院的中间就是一个小广场,边沿设置健身器材,中间场地主要供军兵集结训话之用。营区内这样的独院有十座,东西成倒l型对称分布。在东半区顶南头的马队营区后设置了马棚和跑马场,西半区顶南头的炮队营区后设置了炮库和修械所。这是营区的中轴线,大门朝北,进门是个阶梯广场,正中是一所大礼堂,礼堂净高十丈有余,内可供三千人就坐或者八千人站立听讲。另在二楼设有宴会厅和大会议室,都足够容纳百余人,向南伸出露台,可以俯览南边的大操场。对,就是这个操场,占地足足800亩,可容纳万人会操。此外南向另设操场六块,靶场两块供大军平日操练使用。”

    “这个楼是干啥的?”段祺瑞不断的点头,其他两位也都差不多,不过细心的芝泉公发现了我没有讲解大礼堂东西两边的四座看上去不像宿舍的二层楼的用途。

    “回禀段统带,此处四座楼分别是东一号教习楼、东二号教学楼、西一号贵宾楼、西二号指挥楼。教习楼楼高三层采用西式旅馆形制,主要供应军中聘请的中外教习住宿。教学楼也为三层,设教室十五处,大讲堂三处,另外设置了室内武术馆、图书室、检讨室、军械讲解室、教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等大小十八间。”

    “莫非你与袁大人已经商议好了,开设我武卫右军的随军讲武堂?”段祺瑞一脸惊喜的看着袁世凯,却发现袁大头也是一脸错愕。不过转瞬间袁世凯的表情变为惊喜,肥胖的大手拍着我的肩膀,冲着张勋、段祺瑞说“看看,我说宸轩老弟是一代俊杰吧,与我等居然不谋而合。宸轩老弟不光专擅管蠡之术,而且对行伍之事也很有见地,更难得对政务吏治、外洋交际无所不精。唉,只恨我不能早年识君,否则三顾茅庐也必要请先生为袁某指点规划,我武卫右军早成大清之强军,外御敌虏,内安社稷,纵横江河淮汉,岂不快哉。”

    “袁大人,你又在调笑在下了。大人麾下文治人才有杨士琦、徐世昌等堪称国士无双,武功更是人才济济,就眼前这两位老兄可不都是袁大人您的熊虎之士。小子运气好了点,回国后就得到孟洛川大哥、苗二哥他们悉心提携,打拼了两载才有了一厂一店的家业,勉强糊口而已。难得袁大人错爱,给了小子这个为我大清第一强军服务的机会,小子自知肩膀单薄,多处求告,众人帮衬才有了份勉强能拿出手的预案,还请诸位大人不吝赐教才好。”

    “过谦了,过谦了。”袁世凯乐得弥勒佛现世一般。

    “这个贵宾楼是个啥规矩,莫不是像京城宴宾楼那样的酒楼,俺这些武卫右军的厮杀汉可没那个闲散银子去消遣。要是多搜罗点新罗婢女扶桑新妇,扬州瘦马米脂婆姨啥的,倒可以让弟兄们省得翻墙去城里到处找半掩门的白绣鞋。。。。。”张少轩童鞋指着图上的贵宾楼,一脸坦然的自说自话。段芝泉刚刚好喝了口茶,一下没忍住喷了自个一个满怀,正呛得咳嗽不停,我也一脸尴尬的看着憋得满脸红布正在扭麻花的两位戈什哈大哥,倒是袁世凯老大很有涵养的没啥动作,只不过一脸的紫气,颇有仙风道骨,唇边的胡子无风自动,二指如戟斜指张勋老兄,憋了半天终于从牙缝中挤出俩字

    “杀坯。。。。。”

第二十九节 借芝泉练兵腊山() 
巡抚衙门一行,袁大巡抚倒也没让我空劳往返。一纸敕令,我官身又升了一级,帽子又加了两顶:“大清国山东西三府团练巡检、挂布政使衙门工科主事衔兼南门军营总监造、又兼山东官营各馆整理专使”,理论上我可以管理济南府、东昌府、武定府三府内部所有团练、全省国资各工矿企业、以及南门军营军事工程的所有事务,相当于山东省人民武装部常务副部长兼大区主任(副厅级)、兼任山东省建设厅工程司司长(副厅级)、特大型国防建设工程南门军营的甲乙两方,还兼任山东省国资委主任(正厅级)、党委书记、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职务。晚上睡觉前在脑子里过龙,数数自己的头衔,要是换到后世,光副厅级以上的正职肥缺职务就三个,还有一个大军区大营房工程在手,给个副省长都不换啊。这要是还不能在卸任前到秦城监狱预定上个单间,那简直就是奢靡浪费之极,是对党和人民赋予如此肥的吱吱冒油的岗位的极端蔑视。

    可是谁知道,昨天对着没有苍老师的蓝图激动了半宿的三位大人居然告诉我,大清朝就给拨了成色不足的库银二十万两,算是给武卫右军尽快从京城拔腚,到山东上山下乡安家落户的全部盘缠。据张少轩老哥说光是路上这七八千人加上民夫的人吃马嚼,就得进去八万两,再留够了三个月的嚼裹,留给我造营房,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蚊帐被褥的银子不超过七万两,注意,这七万两最后到我手里的不过是扣三折五前的数字,最后能用的能超过5万两就算是京城该管衙门口给了袁项城天大面子了。我本来刚刚想说去掉那些礼堂、教学楼等耗资巨大的工程,哪知道三个人六只通红的眼睛看着我的手,吓得我愣是没敢把“拆”字往上写。在未来的洪宪皇帝陛下和国务总理、一等忠勇公三位的一番吹捧中,我终于发现我的马屁功夫实在自惭形秽,于是在恍惚之间拍胸脯打了保票,八月十五要是不能让袁大人在新建成的军营里吃上月饼就算是我犯了军令,认打认罚。还好我清醒过来,立即要来了整顿山东官营企业的差事,保证不出一年,武卫右军的轻武器和弹药不用外购,而且价格按照洋行价格的一半计算,两年后七厘五的大炮可以自造,价格不超过洋行价格。只要保证了以上两点,官办企业就交给我来管理,每年缴纳正税之外,巡抚衙门以下不再插手。从我的角度好歹算是有了个补偿,袁世凯则是把包袱甩了出去,顺带有望解决军械来源的问题,所以他对我的“冰块理论”特别的认可。烈日炎炎,你没有冰窖的话,不把冰块尽快卖掉,就只能化掉,所以这时候不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而是如何降低沉没成本的问题。最后,袁老大很大度的允许我们济南商会实行包税制,如果能确保济南府每年商税递增5%,则济南商会的成员以后不再直接向官府缴纳一切商税,而是由商会内部分摊税赋。一年多后等袁老大离开山东上任北洋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果没有最后的这个看似高明的包税制,他从济南府收的商税就可以供他建设两遍北洋三镇的。

    不管如何,本来商会就议定了要孝敬大军白银五万两,这下正好袁大头欠我偌大的人情,自觉亏欠的袁大人大手一挥,这笔根本没见过面的劳军费就成了南门军营的建设启动资金,加上我从阿尔弗雷德哪里收到的5万英镑垫底,南门军营和配套的固镇水泥厂、王舍人镇钢厂都快速建设起来。

    有了蒙塔古家族的延请和苗大哥他们在上海、香港、南洋的搜罗,人才勉强供应的上。度娘和从上海、南洋、倭国聘请来的十来位教师加上当地的几位留洋回来的青年在党家庄建成了“标准技术学校”,济南府这边识字率颇高,倒是省了不少事,第一批的一百四十名二把刀的技术人员已经有了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到我的各个企业半工半读了,第二批托了商会的福,各个买卖家的三亲六故加上老家的家人亲朋,居然给我凑了进四百多人,从十二三的半大小子到二十五六的青壮年,居然还有花白头发满脸菊花的楞充老青年的,反正子曾经曰过,有教无类嘛。我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到时候如果这些人通不过阶梯考试,被刷下来也不会浪费,大不了当商会的店员和工厂的工人,总比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强一些。加上面向社会招生,学杂费全免,吃住仅仅一年付二两银子,还能勤工俭学、争取奖学金、最不济还有卖身求学(别想歪了,是签订学徒身契,为商会的企业打工五年还账),居然到最后招生到了近千人规模,不得已按照识字水平分为两届,一部分人先进入私塾学习基本汉字和语法,识字率较高的可以直接进入技校学习,无形中比那些人早了一届,这也就是为什么标准技校第二届的四百人和第三届的七百五十多人(后来又陆续增补的学员)是同时入学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