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326章

非和平崛起-第326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都对他们毫无办法,大口径榴弹炮当然也可以,前提是你得有制导攻顶反装甲炮弹才行,要不就只好拼人品了,几千发炮弹不一定能碰上一发直接命中的机会,显然作为驻屯军的第20师团没有加强炮兵之前是没有那钢铁砸死中国坦克的土豪气魄。

    至22日先后占领修德山、上南淙、下南淙地区后,第三攻击波的机步第4师和机步第6师两个老牌劲旅终于有了上场机会,他们不逊色于装甲师的火力加上娴熟的空地配合,几乎是分分钟就歼灭了该地区的日军第78联队残部和靖**第5师一部,毙伤俘3200余人。随后快速反应99师继续发展进攻,占领加平、春川。在复**第三纵队的配合下、快反99师向洪川、横城、原州方向攻击前进。

    第4机步师和第6机步师在21日晨进至洪川西南新垈里地区、威胁二十师团后方,迫使其开始南撤。

    至11月23日,日军扼守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崩溃,汉城正面吃紧,日军东部翼侧完全暴露。大庭二郎中将为避免数万部队拥挤在汉江北岸背水作战,便下令全线撤退,只以小部队在汉城以北高阳、道峰山、水落山一线进行掩护,企图阻止国防军的继续进攻。11月25日,国防军第八集团军的六个师和仆从的三韩复**两个纵队转入追击作战。以38装甲师为箭头的右纵队在高阳以北碧蹄里击退日军79联队的抵抗后,进至高阳以南佛弥地截断了三韩靖**首都师团的退路,并于当晚全歼该师团的主力两万多伪军,俘虏队列漫山遍野。当时的38装甲师一位连长回答上级的询问,成为这场战争中的一个经典片段。

    “报告团长,棒子战俘太多,看不过来,请速派辎重兵和粮食补给,接手这帮棒子。”

    “到底多少俘虏?有个准数没?”

    “呜呜泱泱的数不清,反正光军官就有两亩多点,还有八十多亩的棒子兵。”

    第38装甲师在议政府西南回龙寺与80联队一个大队遭遇,顺便全歼之后,又在议政府以西釜谷里歼日军的一支辎重兵大队。

    第38装甲师追至议政府东南水落山地区,击溃日军二十师团第80联队和骑兵联队。左纵队第36装甲师主力和第6机步师1个团分别由加平、春川渡过北汉江向洪川方向追击。三韩复**第三纵队则继续在洪川、横城地区截击三韩伪军的两个师。由于国防军的攻势凌厉,日本驻屯军被迫在26日10时开始撤离汉城。

    尾崎义春中将千辛万苦的来到汉城看到的是士气低落的第二十师团,国防军的追兵马上就到。大庭二郎中将当机立断,批准了留守部队放弃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汉城,退到有利地形,筑防线严阵以待。11月26日,伪韩政府宣布”迁都”,汉城顿时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至少有一半市民(约15万,多数是日本侨民和为日本机构服务的市民)决定跟随大军逃亡。大庭二郎已经在去釜山的路上,而尾崎义春中将和他的参谋长寺尾务大佐站在汉江桥头看到:”几十万的难民背着包袱、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向汉江拥去。难民们纷纷从冰上渡江。紧抱着婴儿的母亲,背着老人、病人、残疾人的男人,扛着大包袱和推着小型两轮车的人们……没人去扶助那些跌倒的人。在这悲惨的逃难中,谁也没时间去帮助邻居。没有人流泪哭泣,只能听见在冰上走路的痛苦的喘息声。”于是已经无兵无将的第十九师团师团长尾崎义春中将几乎是最后一个撤出汉城的日军,也幸运的没有在汉城落入中国国防军之手。

    27日晨,第4机步师及第36装甲师各一部进占汉城。28日,第99快反师主力渡过汉江,继续追击,第99快反师于果川、军浦场歼日军第80联队残部和日本武装侨民各一部。第38装甲师、第6机步师和第8机步师等3个主力师在汉城东北地区集结待命。第99快反师29日进占水原、金良场里;三韩复**第4纵队收复仁川港。国防军第16机步师同日占领洪川、阳德院里后,继续追击,于30日进占砥平里,并在横城西北梨木亭再次歼灭三韩靖**一部,12月2日攻占骊州、利川。与此同时,复**第3纵队未等国防军的快反99师跟上就占领横城、原州,并向东线海岸开进。12月4日,日军两个驻屯军师团和从本土调来的第二师团在中韩军队的联合打击下,撤至北纬37°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鉴于日军第五师团已经从浦项登陆,而日军残部的后撤似有计划进行,企图诱使中韩军队深入后实施反击,也为避免前进过远而陷于不利地位,吴禄贞果断决定停止追击,战役遂告结束。东线也打得不温不火,第二师团的残部不足万人逃到了元山,被日本海军运输船接走,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但是东线糟糕的路况让杜子成挠头不已,到吴禄贞的第八集团军停在汉江南线的时候,第七集团军的前锋才抵达束草,而且在咸兴、元山、高城都部署了一两个师的国防军,提防日军利用日本海的海运优势来个拦腰一刀。

    此役,中国国防军三十万部队同十万三韩复**官兵并肩作战,迅速突破日军从南到北的数道既设阵地和纵深防御,粉碎其争取时间、整军再战的企图,毙伤俘敌6。5万余人(其中国防军歼敌6。2万余人),占领汉城,将战线推进到37°线附近地区。作战中,国防军伤亡3800余人。国防军的超越攻击战术让日军一旦被突破就再无喘息机会,将日军部署打乱,三个师团的日军加上十几万三韩靖**被迫全线撤退。至12月7日,日军残部已退至三七线南北之平泽、安城、堤川、宁越、三陟一线,会和了驻守大田的第四师团,作战过程中大批三韩伪军和少量日军因撤退不及被中韩军队歼灭,再次损失上千兵力。

    等日本军部调集援军,准备好粮草弹药和船只之后才发现,三韩65%的土地已经变了颜色,半岛上只剩下一个不靠谱的第四师团撑场面,幸亏中**队也是师老兵疲,不然一个月日军就丢掉整个三韩半岛的话,那场面简直美的无法直视啊。

第四百二十一节 十八勇士闯水原() 
共和十三年11月27日国防军兵不血刃地光复了汉城,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庆。但段总参是清醒的,前线的老吴老段也是二十年沙场纵横的老将,这点情势还是分辨的清楚的。吴禄贞在回国任职后回忆起夺取汉城之后的军事行动时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国防军打过汉江,一直打到平泽、安城时,我环顾左右,确实非常害怕。到了后期日军几乎是不战而退,国防军官兵都知道,这汉江并不是他们打过去的,几乎可以说是走过去的。但当时的国内报纸社论都在鼓吹,“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誓把日本鬼子赶下海去,光复属国三韩江山。”,这样的舆论环境或许对鼓舞士气民心,收复三韩归属很有好处,但是对于临阵指挥的几位大将并无一点好处。

    现在国防军一脚刹车,停在了平泽、原州,战线逐渐稳定下来,东线稍微落后,西线有点突出,在中央山脉里战线有点脱节,不过国防军那种叠浪攻势让日军驻三韩的司令官大庭二郎中将和参谋长大野丰四少将简直快透不过气来了。第四师团的不靠谱让精锐尽丧的驻屯军司令心虚的很,好在第五师团已经从浦项登陆,而且国内增兵的决定已经通过临时五相会议上奏天皇,估计到12月下旬从釜山就会有几个师团的帝**队赶来,而且海军也会封锁黄海、日本海,三韩未必会被中国夺走。

    在这一个月的战争期间,国防军的军报记者们编写报道了很多国防军英勇奋战,歼敌无算的新闻,可惜没有让铁流邹容看了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得不说在宣传战线上灵感有的时候比起笔头功夫更重要,可惜这份灵感却不是青干院和中国传播大学能教授的课程。

    “铁部长,您看这份报道,我觉得还是很有新意的。”一位宣传部的部长助理拿着一份新闻通稿送到邹容面前,邹容带上眼镜仔细的起来。助理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只好在一边伺候着。

    好不容易等邹容摘下眼镜揉揉眼眶,助理赶紧问道“铁部长,您看?”

    “这个孟兆颖可是南开政法学院的那个女生?”

    “是啊。”

    “嗯,是棵好苗子。总座几次提到宣传要面向大众,要接地气,要说人话。可我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名儒们呢?不用典故就不会动笔了,这样的文章放在部里都有看不明白的,,怎么能让老百姓理解呢?这篇报道朴实无华又富有感染力,文笔通畅又有韵律感。杨处长,你慧眼识英才,要好好关注这孩子,适当的压压担子吧。”

    杨书泉很有同感,他点点头,对铁流部长的话心有戚戚,是该在宣传部里提拔重用一些新鲜力量了,不然暮气沉沉的宣传部怎么能担负起为百姓鼓与呼,为新华党树新风的职责呢?

    很快这篇《十八勇士闯水原》的报道被多家报纸和电台采用,登在头绑,传遍了大江南北,第4机步师401团5连的这十八名战士成了家喻户晓的国防军英雄。

    水原,位于汉城市南44公里处。11月28日夜,第4机步师的“十八勇士”曾把这座当年三韩首都的卫星城搅了个稀里哗啦,把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驻屯军部队打得屁滚尿流。

    这次令日本兵胆颤的奇兵夜袭战,史称“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几天前,“十八勇士”之一王洪生,第4机步师401团5连1排排长,在汉城驻地,向记者讲述了夜袭水原城那生动豪壮的战斗场面。

    面对敌军的突然反扑,为查明敌情,打乱敌之进攻部署,11月28日下午,刚刚进汉城的第4机步师401团5连戴汝成奉命率该连和师侦察连的两名炮兵观察员、以及一个107自行火箭炮排临时编组,共计200余人夜袭水原城。任务是率部插入敌人心脏,把水原城搅他个稀里哗啦,杀杀第四师团的锐气,再逮个“舌头”回来,问问两个来月三次溃不成军的小鬼子究竟要搞什么名堂?

    水原,现有百万人口,当时没那么大,是一座空城,但对奇袭部队来说也不小了。25日上午,日军第四师团第61联队一个大队和宪兵一部进驻水原城,这也是为了接收从汉城溃退的日军驻屯军各部队,附近高地亦派驻了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演了“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

    “我们来到水原外围山上,已经是29日清晨,天亮了,第61联队的机枪中队和山炮中队向我们山上疯狂的扫射和没有目标的打*炮,我们以为敌人向我们进攻,实际上是敌人为了壮胆进入水原城后向外围没有目标的打*炮。我们做好向敌人进攻的准备。”王洪生排长说道。

    “天快黑了,各班把饭做好了,敌人的炮火过去,我们就往吃饭地点跑,敌人炮火来了马上就卧倒防炮,就这样几个来回才到了吃饭的地方。车辆已经被放弃在城外的树林里,没办法,目标太大了。

    吃完饭天也黑了,又是我们的天下了。我们一面往水原的北门走,连长戴汝成召集全连班以上干部快速到前边研究作战方案。他说:“我们的任务是抓舌头,了解敌情。师里安排一个火箭炮排配合我们,从侧面掩护我们连进攻水原城。”说到这里,王洪生狡黠的一笑。

    “突然,日军哨兵和一座商业楼上的敌人同时用轻、重机枪向我们扫射,我们马上卧倒向敌人还击,由于天黑,这时我们还不知道已经走到了城北门,走到守门的敌人哨位跟前了,我们已经被敌人发现,有一个战友

    是谁我不清楚,非常勇敢的冲上了敌人的哨所边上,想要向里面投手*榴弹炸地堡,但敌人火力太猛,他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戴连长高喊:“弟兄们压制射击!”我也马上高喊:“一排跟我上!”我们借着夜色,冒着敌人的子弹像猛虎一样冲杀着接近敌人机枪地堡,最后是马玉宁用一枚枪榴弹射进了碉堡的射孔才了结了对手。我们勇敢地冲进城里追打出一里多地。突然路右边学校里射出密集的子弹,我们马上卧倒向学校猛烈还击。

    戴连长命令让我联络后边的战友为什么没上来,我回到来时的城北门一看是敌人的增援小队又把守着城门了,我们的人没进来。这时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城里是敌人的天下,我们的队伍又没进来,敌众我寡,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我先向屋子里打了一梭子子弹,吴亮用手电筒在室内照射,在一个教室里我又发现书桌底下趴着一个敌人,手勾着扳机,趁敌人还没抬起头来,我迅速从侧面躲着敌人枪口猛地夺下他的枪。

    连长命令我用刺刀砍断电话线,命令机枪班长为巩固阵地,在学校外边路口用三挺机枪守住。连长在校外边树墙的地方指挥。

    我迅速砍断电话线后,向学校院内*射击和投弹,趁着敌人的炮火暂时被压下去的片刻,我冲进学校院内,迅速扫视发现院内停放一辆轿车,并发现轿车底下有一个敌人抱着枪还没缓过神来,我一个箭步跳到汽车上面,并迅速往车底下射击,敌人被吓得连滚带爬的从车底下往出滚。我迅速从车上跳下来冲上去一把夺下他的卡宾枪,我也同时说着学的朝鲜语:“缴枪不杀”。将他押送到在学校外面指挥的戴连长那里,经过连长用朝鲜话审问,知道他是日本第四师团宪兵队的三韩翻译。

    我看到学校里还不断射出子弹,马上又一次一面射击一面冲进学校。这时我们的一个机枪手也随我进了学校院内,我对他说:“你在校外把住路口,守住阵地防止外来敌人。”

    我带着两个战士为了隐蔽自己,贴着墙根向前走,在离一班长不远的地方发现一个敌人,我又用军队夜校老师教给我们的日本话喊话说:“缴枪不杀!”,我说完后,敌人嘴里也说着:“缴枪不杀”向我们走来,他没有举抢投降,我又不会说别的话,他不投降,我就向他射击打死了他(他可能是个辎重兵或者炮兵没有配备单兵武器,不过那种情况下谁也不敢担保对方是否是真投降)。接着,将一班长张培光抬回来,机枪也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