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292章

非和平崛起-第292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上,农工党内发生了重大分歧,弗朗索瓦坚持由农工党夺取政权,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却反对弗朗索瓦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把这一分歧公诸于众,1917年10月,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党外杂志《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不赞成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的声明,不过在监视他们的特派员的及时汇报下,中央委员约瑟夫。扎伊采夫挺身而出,带领一队工人卫队包围了《新生活报》报社,以报社诋毁农工党的名义,收缴了报社的办公设备,最后干脆一把火把印刷车间和存稿都付之一炬,赶来的警察在全副武装的工人卫队面前毫无作为。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行为让他们受到弗朗索瓦的严厉谴责,而弗朗索瓦对于那个神秘的中国人和他那神秘的预言更加好奇了,不过建国初期千头万绪的工作让他也无心无力去追查事情的真相,直到有一天那位神秘的中国人再次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这次可是真正的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而对方的身份也让弗朗索瓦大吃一惊。

第三百七十节 红色革命的余波() 
read_tent_up;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共和九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弗朗索瓦和农工党领导下在彼得堡的街头再次举行武装起义。而日俄战争中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的祥瑞“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射了空包弹,以她的炮声为信号,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农工代表*大会,宣bu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农工代表*大会。第二天,弗朗索瓦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弗朗索瓦为主席的第一届代表*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彼得堡武装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农工代表*大会政权胜利前进的基础。从共和九年年10月到共和十年2月,革命扩展到俄国各地。

    可惜的是当俄国毛子们为了推翻他们的小爸爸而兴奋的时候,一向温和的中国*政府突然照会人民委员会人民外交委员列夫??布隆施泰因,宣bu因为俄国国内形势的恶化,中国决定撤侨。一个快速反应师的远征军从北海的北冰洋航线乘船抵达摩尔曼斯克,急行军开赴彼得堡,然hou在彼得堡郊外的西蒙诺夫兵营驻扎。

    这一万多中**队的到来并没有改bian双方的对峙形势,中**队也开着装甲车在俄国的乡村城镇穿梭,不断护送华人和一些请求避难的俄国人到西蒙诺夫兵营集结,然hou送上开往赫尔辛基的国际列车,芬兰方面的中国使馆全力以赴的办理着接待和签证,一批一批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金发碧眼的俄国贵族、深目隆鼻的鞑靼人、乌克兰人、犹太人、格鲁吉亚人甚至还有一些茫茫然跟着上车的俄军军官士兵,不过在国际列车上他们的身份都是难民,一个月之后,他们就将乘坐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慈济会联合租用的各国邮船从芬兰开往上海和青岛。这场被称作“世纪大营救”的拯救行动,从共和九年11月21日至共和十年4月13日,一百五十天的时间里一共撤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侨民42。3万人,接纳俄国避难人员87。9万人,其中就包括多位沙皇家族的近亲和俄国的科学家、艺术家、家等优秀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了巴甫洛夫、齐奥尔科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人。没有人知道的是,这次撤侨行动还得到了弗朗索瓦和农工党的配合,除了大批的人员撤退之外,还有一千七百吨的货物被转移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了240吨沙皇皇家和俄国政府的黄金储备还有大批的流落俄国的中国文物。

    “世界的希望在东方。”这是时代周刊在1918年3月的期刊上开篇的一句话,因为中国*政府和远征军组织的这次有史以来li时最长耗资巨大的人道主义拯救行动,让很多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概念的美国人终于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中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最先进最文明的老欧洲们在泥泞中像是野兽一样屠杀同类的时候,当我们的威尔逊总统把一船一船的美国小伙子送上西线绞肉机的时候,遥远的东方,一个距离欧洲比我们还要遥远的国度,为了拯救被暴徒威胁的生命,派出他们最精锐的士兵,向各方支付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千辛万苦的把一列车一列车的求助者从已经陷入疯狂的俄国护送出来。一个十年前还拖着猪尾巴的国度所作的一切努力仅仅是基于人道主义的光辉,这足以让每一个自命为文明国度的列强国家羞愧不已。”

    辛辣的文字正好契合了英法美国内的反战情绪,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在欧洲、在美国迅速掀起,拒绝征兵、拒绝加班生产军火、甚至拒绝追捕那些逃兵和逃避兵役者,这些协约国家的混乱差点让西线崩溃了,如果不是英法美的联军司令部及时取消了新一轮的进攻计划,或许现在德国人已经可以唱着歌扛起枪回家过情人节了。

    “总座,我们正在监视的大学和报社对于俄国人的国内内乱没有多少反应,这是我们发现的几乎全部的有关俄国革命的宣传文件。请您过目。”统调局的调查处处长一身皮衣站在吴宸轩的办公室里。平日的稳重和辛辣都不见了踪影,如果仔细观察,他的后颈部汗水已经流成了小溪,并拢在裤缝的双手指节已经有些发白。

    吴宸轩当然没有注yi他的异样,他在翻看着这些报告。熟知后事的他当然不能放任弗朗索瓦在中国发展他的信众,不然中国就算成立一个农工党,也是毛子的附庸。

    “世界什么问题最da?吃饭问题最da。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反对强权政治,实现民众的大联合,这种思想的体现已经非常接近朴素的无产阶级思想了。看着笔名“潇湘农人”的文字,吴宸轩的笑容有些苦涩,出了一个蒋正清,再出一个洪世藩,这个世道还真是英才辈出啊。

    “继续监视,把这些作者都列入c级控制对xiang,如果他们出现串联或者成立组织,则立即采取行动,但是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明白了吗?”吴宸轩还觉得现在毕竟才是懵懵懂懂的阶段,如果自己能把劳资对抗的矛盾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扩大中国的福利受众,增强中国国力,保持一个良好发展的态势,不断增大的蛋糕和政府介入的保护性措施足够让多说有一技之长的工人逐步富裕起来,成为有恒产有恒心的中产阶级

    不过考lu到西线的形势,撤侨完成后。那个快反师并没有立即撤到法国,而是用一些理由滞留在芬兰。虽然一万多人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别国领土上让别的国家总是有些顾忌,但是看在十五吨黄金的面子上,国小兵弱的芬兰还是明智的没有对远征军快反师采取驱离措施。

    弗朗索瓦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他对于“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终于在中国撤侨行动完成后,手里拿着中国“赠送”的两万多支莫辛纳甘步枪三百多门仿制克虏伯的100毫米以下山炮野炮,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力量的农工党,再也不畏惧任何人。弗朗索瓦呼吁中国要实行“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并指出“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

    这时候中国国内其实对于俄国的关心并不多,不要说忙于大笔捞钱的工商业资本家,忙于加班加点的工人、忙于在二五减租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体系下多收三五斗的农民,就算是思想最活跃的大学生和文化界人士也都把俄国革命当成是一场类似法国大革命那样的贫民暴*动。除了以前小有名气的反对派陈少秋接过了章疯子的铁笔把弗朗索瓦的俄国革命当作一种新鲜的革命思想介shao之外,也只有少数敏感的知识分子才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同。

    新华党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李维常和这位陈少秋两人在报纸上打得火热,私底下见面次数多了。倒成为一对见面就对骂的欢喜冤家,两人这种别样的友谊持续了很久,堪称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对另类的伯牙子期。

    很多传统文人也都纷纷发表文章,谴责弗朗索瓦搞乱了俄国不说还企图祸害中国,一直留着辫子的辜振甫辜老就在山东大学的课堂上说:“我们承认强权者都是人,都是我们的同类。滥用强权,是他们不自觉的误谬与不幸,是旧社会旧思想传染他们遗害他们。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而且竟无效力。”大多数文人认为欧洲的“同盟”、“协约”战争,我国的“南”、“北”战争,都是这一类。所以我们的见解,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在对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主张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

    显然,多数文人是反对所有的暴力革命,当然也包括弗朗索瓦的阶级斗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总是很鄙夷的,并不认同俄国农工党他们拼命的在国内同胞间的自相残杀。这样一来,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倒也没有了必要,因为中国既没有了深刻的劳资矛盾也没有了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相反倒是租界都被一一撤走,连香港都确定了战后的回归,青岛干cui就是中**队自己打下来的。一个没有五四的中国将走向何方,或许答案只有在青龙山南麓的那个神秘的基地里才有答案。

    思︽路︽客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

第三百七十一节 烂尾一战贡比涅() 
共和10年10月,德**队在美**队主力抵欧前,对英国法**队多次发动攻势,却未取得重大突破。 。。美军主力抵欧后,协同英法和中国远征军实施反攻和总攻,德军全线崩溃。同盟国中的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等国先后投降。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的人都知道那场曾经被认为能持续三到六个月的战争在打了四年多之后终于要落下大幕了。

    一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但威廉二世和德军上层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终于在10月25日,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德国海军出洋决战其实主要是希望能够给英国海军造成一定伤害,使德国在日后和谈上更具优势。然而,当时德国战败的局面基本注定。德国海军参谋部的决战计划能为日后谈判换回多少好处,这恐怕很难说。水兵起义造成后来席卷全国的内乱,其影响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对于德国海军本身而言,起义还是不起义,结果不会有太多不同,仅仅是被击沉和自沉的区别。除此之外,倘若出洋决战能够实行,或许可以给英国海军造成一定伤害,就二战英德的海军兵力对比而言可能有些好处。这种为了虚无的面子问题和死的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心态让基尔港的水兵们已经无法忍耐下去了。

    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但是德国海军并没有发现其中的遥控组织者竟然是他们为了搞乱俄国而故意放过境的那位秃顶大叔。

    于是在德国农工党的组织下,11月3日,水兵走上基尔街头游行示威,抗议海军当局,要求释放被捕者。游行示威随后发展为武装起义,水兵们解除了军官的武装,迅速占领了战略要地,控制了全城。工人也举行武装起义响应,并建立了工兵代表农工代表*大会。至4日晚,基尔及附近郊区均为起义者占领。5日,基尔全城总罢工支持水兵起义,这场兵变终于变成了一场席卷德国的全民起义。

    基尔港水兵起义成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信号,革命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一直集聚的对战争的悲观情绪得以宣泄,到处是参加革命的工人士兵和警察。到11月8日止,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城市中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兵代表*大会。11月9日,从前线归来的士兵挥舞着红旗进入柏林,加入革命队伍。11月上旬,德皇威廉二世退位,避难荷兰,一直享寿到二战开始才去世。

    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协定签订当日即生效。

    该协定包括对德停战条款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德军在15天内撤出所侵占的比利时法国卢森堡及阿尔萨斯——洛林;德军在31天内撤出莱茵河左岸地区连同右岸的桥头堡,由协约**占领;凡仍驻留在战争前属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土耳其领土上及在东非作战的全部德军应立即撤回到1914年8月1日的德国疆界以内;驻在战前俄国领土上的全部德军,在协约国认为时机适当时也应返回德国境内;协约**队战俘应立即遣返,德军战俘由协约国以其认为适宜的办法进行安置;废除《布加勒斯特条约》和《布列斯特和约》;德军应完整地交出其陆海空军主要装备和运输工具。该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战结束了,我们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了。”陆外长叹了口气,这几年几乎是他这个中国外长最舒坦的日子,英法都有求于共和国,一方面是远征军的战斗力被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威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