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197章

非和平崛起-第197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中原因,书本中所读到的理论是由于光子是粒子,也是波纹,但现在才发现那是谬论。光子其实既固定同时又四散,杜治认为单一的光子能造出条纹,是因为附近另有肉眼看不见的光子,我们看不见的光子是另一个空间的光子,这宇宙在我们附近撞击原有的光子,令它们改变方向,这实验结果是杜治所见过最古怪的。它充份证明了世上不止有一个宇宙空间而是有非常多的平行宇宙空间存在,否则不会有以上的实验结果。”一口气说上了这么多话,王子衿早就不是坐在窗前看海浪了,她手里的钢笔飞快的舞动,在拍纸簿上写下了许多速记符号和单词,显然打算拿回去仔细研究,吴宸轩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录音机递给王子衿。

    “别记录,船舱里光线不行,对视力不好。”

    “这个是?”看着火柴盒大小的机器和几个按键,王子衿觉得这位夫君实在是个神秘人物,如果她是百年后看着日本动漫长大的小女生,她一定会认为自己嫁给的是哆啦a梦。

    “微型录音机,按下这个键是放音,同时按下这两个键是录音,这个是快速倒带,呃,也就是回放。这小家伙没有音箱,用这个吧。”吴宸轩从口袋里掏出一副耳机插好递给王子衿。很快女博士就闹明白了如何使用,可惜的是她不仅对使用有兴趣,对录音机的原理也很感冒,害的吴宸轩不得不恶补一番磁带记录的原理,幸好度娘在出国前给他植入了一块提词芯片,让吴宸轩可以隔空看到一块全息的提词屏幕,而且没有中国移动可以因为欠费停止他的网络服务。度娘在另外一个舱室里,轻松的通过纳米波传输提供给他资料库服务。

    实际上,吴宸轩和戴鸿慈的德国之行本来只需要十五天,但是因为吴大人的喜事,整个代表团推延了回国时间,一直到两个月之后,吴宸轩大人在莱茵大学的一间音乐厅里举办了一场音乐会暨订婚仪式。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德国政府和军方还是给予了重视,不禁委派一位副外长代表政府出面,军方也派出了符腾堡公爵在内的四五位德军高级将领出席,容克商人们更是积极,克虏伯、法兰克福财团、拜耳、西门子、梅赛德斯本茨等企业都是老大亲自到场祝贺,连英国皇家科学院和法兰西科学院都委派了各自的代表前来祝贺。吴宸轩的男傧相是阿尔弗雷德这个家伙,老阿回国向家族述职,听说吴宸轩订婚,兴冲冲的带着家族的大批礼品前来贺喜,顺便给吴宸轩当起了傧相。阿尔弗雷德早已不是当年为了寻找机会而远去海外的吴下阿蒙了,身价过千万英镑的他不仅是蒙塔古家族内定的下一任族长,而且在夫人伊丽莎白的娘家也有了发言权,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对这位从未看好的纨绔子弟另眼相看。

    一场盛大的订婚仪式后,如胶似漆的吴宸轩和王子衿却被一封急电打断了恋爱生活。“兹有骠勇巴图鲁、一等子爵、赏穿黄马褂、赏单眼花翎、实授山东布政使、武翼新军总统制官加兵部侍郎衔吴讳宸轩,勤于王事,政绩显卓,不恤亲躬,出洋考察……特除山东布政使、武翼新军总统制官职衔,升任邮传部尚书,军机章京上行走,克日返国赴任。钦此”

    看来老娘们已经下了决心,尚其亨和荫昌对山东的渗透已经在这次登州青州的兵变中变成了笑柄。如果她不采取措施就意味着朝廷已经放弃对山东的控制权,可以想见早已经在庚子国变中离心离德的东南各省也会有样学样,大清的江山分崩离析也就是眼前的事情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如此明显的明升暗降才会被祭出来,说真的如果吴宸轩扯旗造反,大清国也没奈何他的办法,但是吴宸轩同样也有顾忌,如果西方列强在为一战做准备了,而吴宸轩完全可以慢慢统一全国,排除异己,就算是日本来干涉也不过是打上几次保卫战,反而容易团结全国共御外辱,可惜的是老娘们这一招虽然风险极大,但是也掐算准了吴宸轩不会公然造反的命脉。

    发完了谢恩的回电,跟戴鸿慈和王晟一番寒暄,吴宸轩也就订了返回大清的船票,戴鸿慈还有一个意大利没去,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山东方面,尚其亨已经颜面尽失,躲在巡抚衙门做个逍遥巡抚。而荫昌则在德州焦头烂额的处理闹饷。荫昌一面恨死了那些个提笼架鸟的贝勒贝子们,一个个红眉毛绿眼睛的就跟没见过银子似得,到了手的军饷出度支部大门的时候本来就是打了八折的,再让这帮孙子七折八扣,到了当兵的手里一下子就剩下不到四分之一,再去掉原来商会贴补的津贴和伙食,这帮骄兵悍将能咽下这口气才怪,偏巧副统治肖明峰父亲去世,回家丁忧,这队伍里的枣林军校生们一合计,联系上情调处的那班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才导致了南皮和德州的军营闹饷罢练,最后荫昌不得不求助于铁良,这位刚上台的陆军部尚书手里也没几个兵,全凭着面子求袁世凯从保定发来了一个标的兵。

    没想到的是,两下里一碰面,三句话不对付就动了手。本来嘛,一边是北洋陆军这支大清第一武力,一边是刚刚和日本人一起打垮老毛子的凯旋之师,谁服气谁啊。动了手之后,不知道谁先开了枪,武翼新军中镇毕竟是上过战场,见过大阵仗的兵,既然开打了就不含糊,士兵们早就准备好了堑壕和火炮,等弟兄们已脱离接触,这边就火力全开,一个营的步兵加上一个队的骑兵,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个北洋第二十二镇的标给打散了,溃兵如溃堤,根本收拾不住,好在中镇没有趁火打劫的意思。等标统王兴泰一清点人手,差点没哭了,就这么一阵子接火,自己的一个标三千多人,就剩下全须全尾的不到一个营五百来人,当然也不是都战死沙场了,大多数是被吓得四散奔逃,甚至趁机托枪离营去干山大王这种更有前途的职业了。袁世凯一看报告也吓了一跳,三比一的比例,就算是对方先动手,也不至于打的如此惨烈。这个标其实已经可以撤编了,林林总总回来的不到两千,枪械军火损失过半,收拢的伤兵不下三百,后来从对方还回来的北洋军遗体也有三四百具。杨士奇出了主意,打算去京城告御状,让朝廷看看武翼新军跋扈到如此程度,北洋何等的忠心国事,却落得身死军残的下场。折子还没润色呢,徐菊人就给袁世凯带来了一份抄本,感情武翼新军已经恶人先告状,到陆军部告状说北洋军偷袭中镇营寨,中镇官兵被迫还击,但是寡不敌众,死伤枕籍,请朝廷发兵平灭乱党云云。

    对方声称被北洋打死打伤过千人,如此的嘴脸差点没把袁世凯给气崩了,心里话说这一个营的武翼新军加上一个队的骑兵就算加上些民夫也不过六七百人,还伤亡过千,加上你们营房里的牲口能不能凑个整数都还在两可呢。但是朝廷的态度就耐人寻味了,陆军部一面饬令武翼新军不得擅动,接受朝廷的整顿,一面命令北洋军脱离接触,不得擅起冲突,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让大头同学清楚的意识到朝廷对他的北洋也是心存疑虑,只怕是有二桃杀三士的想法。铁良万万没想到一个中镇的闹饷导致了北洋从此袖手旁观,朝廷也失去了最后可以依靠的武力。

    。。。

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 
“老段还真下的去手啊。”船到了上海,吴宸轩携准夫人王子衿到十里洋场暂作休憩,择日入京,看着眼前的电报,吴宸轩满意的笑着“这下子项城兄不会再死心塌地的给人当枪使了吧。”

    “恐怕北洋上下都寒了心,谁还替这个朝廷卖命啊。”张绍增现在已经是浙东编练使,总兵衔的大员,手下记名的将士就有万余也算是东南的一大势力,但是他手里的基层官兵都是枣林军校的毕业生,加上轮训制度,可以说官兵心思都在武翼新军一边。武器弹药更是来自山东军械的供给,7。62的口径可不是现在从市面上随便能买得到的。军饷更来自于江浙商会的赞助和当地士绅的筹措,吴宸轩一句话就能让张绍增粮弹两缺、军心全无,张绍增也不是什么有野心的军阀,他能在士官学校毕业不到五年的时间就爬上*将军的宝座,手下更是万余精兵强将,早已经是踌躇满志,只希望能在吴宸轩麾下再建功勋。“这下子咱们是不是考虑一下向北向西扩张。”

    “我看可以,但是动作要轻柔,不要出现大动作。扩张的主要方向是西面,重点要巩固六府的地盘和临近地区,向西到浙赣边界一带,我会让情调处和统调处来配合你的行动。在城镇要依托商会,交好乡绅,稳定地方,对于乡村则建立保甲,扩张后备兵员,严防会党和革命势力的渗透。”

    “好的,我会按照总座指示行事,如果会党和革命势力打入新军,我该如何处理?”

    “会党的人坚决清除,就当成乱党交给清廷处置。”吴宸轩毫不犹豫,作出指示“至于革命党的人吗,发现了就礼送出境,若是革命党不识时务的话,交给情调处处置。”

    “是,总座。那北面怎么办?”

    “派出一部分兵力警戒太湖方向即可,今后长江方向可能不素净。你们就不要搀和了。在六?合安庆方向,我会让苏北的蓝天蔚向南发展,找机会打通交通线。另外控制好宁波港,保持海上交通线的畅通。”

    “总座,我担心您此次进京会不会有什么风险。要不我们在浙东造点声势出来,也好。。”

    “敬舆的好意我心领了,此次进京是朝廷和我们的一次妥协,我的姿态做出来了,朝廷如果不打算全国大乱,他们是要对我的安全负责任的。一句话,你们在外掌住兵权,我在京城稳如泰山。政治敬舆还是不要掺乎了,搞好军事就是对我的最大帮助,我先谢谢敬舆了。”

    “总座,何出此言。”张绍增赶忙站起身来“总座知遇之恩,敬舆没齿难忘。总座将上万虎贲交与敬舆,钱粮器械一应俱全。敬舆若不能为明公练出一支铁血精锐,如何能对得起总座。总座但请放心,翼镇上下皆翘首北望,明公但有召唤,我翼镇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晓得,晓得。”吴宸轩赶忙扶住就要下拜的张绍增,“敬舆,这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你行事沉稳,遇事不慌,将浙东交与你手我很放心。有事及时通过电台联系我,另外要多和人杰兄商议,人杰兄才干胜我数倍,又多有急智,你要多和人杰兄沟通才是。”

    “谨遵总座教谕。”张绍增起身敬礼,然后对着坐在一边一直没有吭声的张南江也敬了个礼,“还请人杰兄多多提点小弟。”

    张南江扶着拐杖艰难的站起身来,“我说你吴大官人火急火燎的招我回乡,感情是早已经安排好了工作给我。也罢,就当是为乡梓做做善事,免得几年后战火焚城。”

    “人杰兄坐镇,江浙无忧矣。”吴宸轩大笑道

    “少来这些三国的腔调,整点真格的才是。”张南江整天在山东接待各方豪杰,处理内外交道,这方言习惯都被传染了不少。

    “人杰兄,放心吧。江浙商会理事会里有了你张家的一席之地,山东那边的标准纺织厂也和张家联营,整个胶东加上日后的东三省都是你的专售范围。”吴宸轩当然明白张南江的意思,本来想让马儿跑就一定要先把好料准备齐整,空头支票谁跟你玩啊。吴宸轩见窗外王子衿正在拉琴,不禁技痒,反正事情也交代完成了,不妨多陪陪娇妻。张南江和张绍增也知机的告退了。

    “人杰兄,你这是?”离开了山东商会在上海的会馆,推着张南江的轮椅上了马车,在车上张绍增忍不住问道。

    “敬舆兄,你是不是觉得我张某人见利忘义,是个十足的见钱眼开的小人?”

    “不敢,先生大才,此中必有深意。”

    “什么深意啊,王翦李靖的故技,不足挂齿。”张南江叹了口气,“敬舆兄,你是军人,不妨建功立业,反正上面还有段总参和五大金刚,怎么样也轮不到你头上。我就不同,张家,呵呵,若是个小门小户的也就罢了。敬舆兄只需记得不要给南浔张家任何特殊照顾就算是帮了老哥我了,我在此先行谢过了。”

    “这个…”张绍增还第一次听说有人拒绝给自家开绿灯的,刚才明明是个索财纳贿的小人行径,这回儿却成了一派清廉大夫的模样,张绍增摸不着头脑。“好的,谨遵先生吩咐。”

    “木秀于林而根基庞大,绝非善缘。”张南江见张绍增为人方正,忠厚诚恳,也不禁多说了一句“张将军多读读曾文正公的文章自然会有所心得。”

    等到了地方,张南江被他的管家推进门,张绍增在转身上车的一瞬间听到了若有若无的一个叹息“君心难测啊。”

    张绍增摇摇头,上了马车,直奔军营而去,可惜的是张南江和其他人一样并没用看到张绍增脸上一闪而过的鸡贼一笑。

    清廷其实从庚子年后就开始了新的一轮变革改制,光绪二十六年八月,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九月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枣林军校也是趁机转正为山东武备学堂的,不过大家熟悉了枣林军校的叫法,一直以来也没改口而已);次日就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至此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底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光绪二十九年九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次年也就是吴宸轩等宪政考察大臣们出洋的时候,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当然他能指挥的不过是陆军部站岗放哨的那几百名卫兵而已。到了今年年八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