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非和平崛起 >

第154章

非和平崛起-第154章

小说: 非和平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看到这样一双赤足大脚,唐明吓了一大跳:敌人!唐明猛一转身,对方显然察觉了,那双脚倏地缩了回去。唐明退后一步,习惯性地向腰间一摸,却发现自己连枪都没有带。惶急的他一面向后退,一面对着还在俄式大车上乱翻的司马登喊:“司马登,我的枪,我的枪!”司马登的枪也放在车厢上倚着了。他的耳朵被俄军的炮弹震过,听不清楚,一边接着乱翻,一边漫不经心地问:“你说啥?”

    我说啥?!唐明气得七窍生烟,却顾不上和他废话,如果敌人出来,自己赤手空拳不是找死吗?敌人,还真出来了……但令唐明吃惊的是,出来的是个看着胡子拉碴的毛子兵,脸色灰白,高高地举着双手,手里没拿枪。接着又出来一个,留着长长的络腮胡子,也高举双手,手里也没拿枪,接着又出来一个……一块大石头后面,竟然出来了5个俄国兵!

    这回唐明改词儿了,他不再喊司马登,而开始叫:“姚显儒,姚显儒,有情况,快来!”姚显儒耳朵灵,听见这话,他扔下菜布袋,一手提着六子炮,一手举着刺刀,一下就蹿过来了。唐明乘机一个箭步从还在发愣的司马登脚边拾起自己的秦弩步枪来,高呼:“缴枪不杀”。

    看着凶神恶煞一般的姚显儒,5个毛子兵毫无抵抗之意,只是在那里哆嗦,手举得越来越高。义勇军有一种说法,讲战场上长大胡子的毛子兵最专业。打仗专业,投降也专业,没有明确命令他绝不会把手放下来,以免给你造成误会。

    唐明这才注意到这五个俄国兵的眼睛都暗淡无光,深深地陷在眼窝里一点儿生气都没有。这样的兵,已经不能打仗了。

    后来才知道,这5个俄国兵是西伯利亚步兵第二军的辎重兵,在辽阳被打散后失去和部队的联系,车辆毁坏只好藏在这个溪谷里,但因为周围经常有日本军队和红胡子路过,他们最终也没胆量出去看看。日子一天天过去,食品吃完了,五个走投无路的俄国兵一门心思等待来俘虏他们的人,并不把被俘当作多大的一回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被俘前他们把自己的枪支都砸坏丢弃在溪谷之中。是表示自己绝无反抗之心?还是不愿武器落入对方手中?大约怎样解释都是说得通的。

    这五个毛子兵只有三个能走,唐明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压缩饼干分给剩下两个毛子兵一些,带着另外三个返回了部队。不过老唐也没客气,把那两个毛子兵的大衣缴了,算是战利品。“他们冻不死,车上有雨布帆布,再说眼看就打春了……”唐明想得很“周到”。

    在返回的途中,当晚,这三个中国兵和三个老毛子兵的奇特队伍,又在一座看山林的独立房子遭遇了一支同样是掉队的俄军部队。

    唐明他们半夜去摸了俄国兵的哨。在俄军军大衣的帮助下,俄军哨兵被轻易摸掉。接着,审问哨兵得出结论(这个审问,纯粹是用手势和画图交流,其中,俄国哨兵在刺刀威胁下的主动和超强的理解能力,给老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国俘虏虽然极为不堪,但此事上拒绝作任何帮助),屋里一共有五个俄军,都在呼呼大睡。

    剩下的事儿就简单了,五个俄国兵在被窝里就当了俘虏。老唐他们还缴获了一些罐头,干酪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就这样到了手。“可惜没缴获伏特加,听说让他们的军官给喝完了,不过后来尝过了老毛子的伏特加,才知道还不如辽源烧锅的小烧好喝。”唐明回忆的时候还抿抿嘴唇,似乎在为自己的缴获没有酒感到惋惜。

    但是,俘虏怎么办呢?老唐不敢带着他们,这帮老毛子壮得跟牛似的,恐怕不会象两个风一吹就要倒的老毛子辎重兵那样老实。但是要他真的杀俘,这种事儿,作为一个真正的军人,他也实在干不出来。“老毛子一个赛一个的老实,那么大的个子,就没有一个有点儿反抗的意思……都是在战场上吓破了胆子了的,跟阉猪一个揍性,下不去手啊。”老唐苦笑。

    还好,老唐最后发现这房子有个地窖,于是把所有的俄国兵都缴了械,关进地窖里,在房子外面插上一面白旗,就任他们自生自灭了。若是日本人说不定会好心的给他们点上篝火暖和暖和,可惜老唐他们对大烤活人不感兴趣。

    后来得知,这帮俄国闭关是因为兵员不足,刚从哈尔滨占领军中抽调来的。因为在冰城过惯了太上皇的腐朽生活,这些刚到辽东的占领军对艰苦的战场很不适应,在俄军中的声誉极差,被戏称为“趴下打枪之前要先铺毯子”,老唐自嘲是碰上了软柿子,对方连暗哨都不设,难怪一抓六个。可他就不想想自己一共只有三个人,还带着三个俘虏就敢去摸俄国人的营,胆儿也有点儿肥得过分。“我开始也就想摸个哨,可谁叫他们都在睡觉呢……”唐明回忆这一段经历的时候表情很无辜。

    不管怎么说,当二营到达指定的辽源外围阵地时,侦查小队的战友们肚子里都有了些老毛子的洋货,队伍中还多了三个扛着箱子跑步的大胡子兵。

第一百七十五节 战场高唱英雄颂() 
《 =〃〃id=〃agecotet〃》

    二营的三人侦查小队俘获三个老毛子辎重兵,还端掉一个俄军哨所算得上是进军途中的一段小插曲,毕竟他们碰上的都是一些俄军溃兵。百度搜索给力网攻击长春的中镇一标贺永清部就是在啃骨头了,驻守长春的是俄军西伯利亚第九步兵师,这个师一开始就没有进入辽东战场,所以建制完整,火力强大,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战场让士兵精神得到了升华,更能涌现出平时都无法发现的英雄人物。这里要说道说道的就是一名普通的士官的英雄壮举,吕盛友是莱州牟平县人,原先是一个油坊的伙计。油坊被当地的土匪给洗劫后,老板一家死于非命,油坊也开不下去,恰好武翼新军招兵,他便毅然参加了武翼新军,新兵训练后分配到中镇一标,在一个步兵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头兵,握着枪杆子让他感到第一次可以自己掌握的命运!

    长春外围西南十多华里的地方,四周都是逐渐高大的山巅,中间有一块五六华里的开阔地,开阔地的中央,是一条横贯南北的通敌公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从西南的边缘,通过开阔地,向东流不到一华里的河**上,有一座桥梁,这就是官道与桥梁交叉的地方。在这个交叉点的西南开阔地的地区里,有两三百个第九师的毛子兵,沿着官道的两侧,构筑着工事,在主要工事的出进口,还用两门山炮在那里作挡箭牌,公路上停着三三两两的骡马大车后面,还拖着长长的野炮炮身。白天里,还有哥萨克骑兵在四周巡逻掩护。

    这月五日快接近黄昏的时候,几天来人喊马嘶的阵地上,呈现一片沉寂。“碰!”一声响,一颗流星似的火光,从地面飞舞到空中,又指向一个地方。这就是一部分人的眼睛和耳朵所盼待已久的响声和光亮——攻击信号。

    随着火光而起的炮火,从四面八方像雪花一样的飞向敌人的阵地上。毛子兵现在都像失掉灵魂一样!有的伏在地上,头恨不得埋到地下去,有的钻到大车底下,有的爬进工事去,头也不敢露。有的跑掉了帽子也不顾,这真是一幅难以形容的狼狈相。

    从远处不到一千公尺的山地里,有十多个身手敏捷的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通过了敌人机枪的封锁线,很快地便接近到开阔地边缘的河沿里。这就是攻击部队最先头的一个突击小队。小队前头的第一名,便是突击小队里第一战斗小组组长吕盛友同志。这个小组的任务,是要直接攻击敌人中心公路旁的一个核心工事,正好像一把尖刀直刺到敌人心脏一样,然后兄弟部队再把整个地区的敌人分割消灭。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因为突入敌人心腹时,是会受到敌人各方面的火力制压的,不但补给有困难,伤亡也会大。可是,这些问题,他们无暇考虑,突击小队在小队长的指挥和吕盛友的领导下,很快而安全地接近到距离桥梁不到一百公尺的地方,这正是距攻击目标最捷径的地方——三百多公尺。

    吕盛友没有丝毫犹豫地爬上了河**,一边鼓励着:“弟兄们!冲锋的时候到了!跟我上!”大家在他的行动和鼓励下,便一起翻身跳上开阔地,向敌人展开决定性的攻击!这时候,给自己掩护的炮火,和敌人从各方面打来的枪弹,在开阔地上冒起一阵阵的灰尘和烟雾。突击班的战士们,冒着弹雨,穿过尘烟,在战斗中前进,迅速接近敌人的核心阵地!

    英雄们有了火炮掩护,好比老虎长了翅膀!敌人的枪弹,那能挡得住他们的前进!在前进中一个两个……五个战士先后都躺下了,负伤了,可是他们知道:这是敌人的垂死挣扎!愈接近敌人,胜利便愈有把握。一声:“前进!”敌人的核心工事,就摆在英雄们的面前了。

    奇怪!工事里一个敌人也没有,只有一匹遍体鳞伤的死马和一辆四轮朝天的大篷车仍然躺在洞门口,地面上看不出一点异样,也找不到一个敌人逃跑的踪影,只有路旁一辆盖着帐篷的大车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小队长长走向大车,想搜查一下。其余三个人正搜索着工事的周围,“哒哒哒……”一阵重机枪的声音,吱吱作响的子弹便扫过大车周围,小队长的肩头负伤了,吕盛友中士端起麦德森轻机枪,“拍拍拍……”来不及瞄准便给敌人一阵威吓的射击!果然,不过十多公尺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敌人,头缩到地里面去了。吕盛友情急生智,不等敌人抬头,他便抢上前去,接连一阵痛击!这两个敌人倒下了。吕盛友同志一见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心急发忙,满头只冒汗!

    原来他面前是一个十多公尺长方的一个工事——休息掩体,从地平面掘下两公尺多深,上面盖着帐篷,和薄薄的一层土,伪装得同地面一样。这两个被打死的敌人,正在这个工事的进出口,洞里面满是毛子兵,“哇!哇!”的叫。吕盛友眼瞅自己弹夹的子弹快打光,如果射击中断了,说不定敌人就会往外冲,他急忙换右手端枪一发一发的点射封锁住洞口,左手掏出手榴*弹,用牙咬开弹盖,又咬住拉火圈,这样齿手合作的把手榴*弹投进洞口去。轰的一声,只炸得敌人乱叫唤。趁着手榴*弹爆炸的一刹那,又迅速换上了新弹夹,一阵枪响连着的便是一声手榴*弹。没有间断的一颗两颗……他身上的四颗手榴*弹投完了,工事里面的敌人还在乱咕噜!这时候他只有最后喊:“快掩护!快掩护!”

    可是,在公路那边的两个战友,正在应付几个敌人的反击,根本无法分身,只有肩头负伤的小队长爬起来依托在大车的车厢板上,一枪一枪的向洞口射击,替他掩护,为他助威!他在瞬间,从自己战友的尸体上,找到了四颗手榴*弹,他照样地一阵枪一阵弹的投到第七颗手榴*弹,在帐篷缝的远处,伸出来一条白色的毛巾,——投降的记号。吕盛友中士右手端着满匣子弹的轻机枪,左手拿着手榴*弹,用大拇指顶起拉火圈,作好了应变的准备后,才停止了射击,用半生不熟的俄语招呼着:“ctatьopyжnehey6ью;ntn3amhon!!”几声招呼后,敌人很有经验地把枪托朝上从帐篷缝里一根两根……数十条莫辛纳甘步枪都丢到工事外,接着举起双手一个两个……三十几个同一姿势的毛子兵鱼贯地走到洞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到官道上。最后还有几个特别胆小的怕死鬼,眼见一颗揭开弹盖的手榴*弹在他手上挥动,吓得吞吞吐吐,抖抖擞擞的不敢走出洞外。这时候,吕盛友太兴奋了,他站了起来,用手去招唤他们,猛不防,“嘶!”的一声,从旁的阵地上飞来一颗子弹,正打中吕盛友同志的左臂上,他眼睛疼得直冒金星,顿时汗如雨下,他镇静地端着机枪坚持着,一直把最后几个俄国兵叫出来,交给跟上来的兄弟部队后,他已经支持不住地昏倒了。等醒过来,四围的枪声响得很利害,他知道这是兄弟部队在最后地歼灭敌人,他好容易挣扎了起来,离开火线,由部队里的民夫把他抬下来交给战地救护所包扎。

    在另一个战场上,进攻通化的是武翼新军的后镇一标,而日军第三军这时候也已经从后面赶上来了,所以几乎同时进攻的通化城。一个俄军老兵回忆起那段经历来还记忆犹新,在通化城外围的一次战斗中,他和20多个战友被穿着臃肿的羽绒保暖服,套着白色伪装服的武翼新军给打垮了,不得已缴了枪举起手当了俘虏,他们看着这些梳着大辫子的清国士兵,想着他们见过的清国官府对抓住的红胡子当街砍头的情形,都在心里想,这回一定死定了。但乘胜追击的武翼新军顾不上管理他们,只是把他们交给了后面来的一些日军官兵后,又一路进攻通化城防去了。

    他说,当他看到这些日军军人们军容整洁、装备良好、举止行为很明时觉得有了一些安全感,然而当他和被俘的战友们在这些日本人的驱赶下离开了公路,押到一个无人的山洼里,勒令站成一列时,他偷看了一下,发现这些日本人在另一边架起了机枪,眼中露出了仇恨的目光,他突然明白了:妈呀!他们要屠杀俘虏了。

    正当他在心中绝望地不停祷告上帝时,上帝真的出现了,一个小组偶然路过此地的武翼新军战士发现了即将发生的这一惨剧,这三个战士也是衣服臃肿,拖着大辫子。有两个战士的情绪似乎很激动,嘴里不停地说着俄国俘虏和日军谁也听不明白的话,但他们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他俩就站在日军机枪口下,用身体挡住射界,保护着这二十多个老毛子俘虏。那些准备杀掉他们的日军士兵在这两个武翼新军的战士不停地挥舞着自己的步枪干涉下,而且还有一个拿着带镜子的步枪的武翼新军士兵已经卧倒在远处的山坡顶端,步枪正在瞄准这边的日军机枪手,日军的两名军官商量了一下,似乎觉得不宜和武翼新军起冲突,让士兵收起机枪,看起来不得不放弃了行动。那两个救了他们一命的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