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到清朝嘉庆当皇帝 >

第58章

穿越到清朝嘉庆当皇帝-第58章

小说: 穿越到清朝嘉庆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杨麟当然知道,乾隆时期,清廷为了筹措军费,实行捐银赐官的制度,实际上就是官方公开买官鬻爵,敛财而已。

    不过,身处于这个清朝年代,杨麟觉得,乾隆之所以实施捐银赐官政策,无非就是打击汉人官员在朝中的地位。买官之人的增加,不仅大大降低了汉官整体的素质和团结性,还拓宽了他乾隆的财源之处。

    就像二十一世纪,有一个观点,乾隆时期之所以那么多的贪官,是皇帝故意而为。打击贪官,不仅可以提高皇权的威望,还可以通过收拾贪官,增加财政收入。不然,乾隆查抄贪官的钱财,历史上有讲述过还诸于受害者,还诸于百姓吗?

    杨麟点头表示明白的同时,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刘师爷,海关署有一个叫李莲英的官员,你认识吗?”

    刘渤启心里一惊,很是意外,没想到自己决定追随的大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对方底细,更谈不上了解,一丝忧虑划过心间。

    “启禀大人,小的认识,你说的那个李莲英,他是巡抚大人的小舅子,他姐姐格外得宠,因此广州府很少有人敢惹他。”

    此时,杨麟想起了自己到海关署的当天,第一次见到李莲英之时,那名衙役好意提醒的一句话,监督大人见了李莲英也会想礼敬一二。

    现在,杨麟才明白这句话,才知道李莲英的身份不简单。同时,心里也在嘀咕,监督见自己之时,态度那么好,谈到李莲英之时,言语总是遮遮掩掩,不愿意多说什么。

    “看来,那个监督大人之所以对自己那么好,完全是出于丰绅殷德的原因,人并没有那么好。”

    思及于此,杨麟的万般思绪再次回转回来,不再淡然,完全是一副郑重的神色,认真对待,朗声说道:“刘师爷,我接受你的效忠!”

    “当然,你之所以效忠于我,也知道你所图什么。我现在不用将来向你允诺什么,但我可以承诺你,只要你做的好,真正效忠于我,我绝不会亏待你,让你的效忠得到应有的回报。”

    声音不大,但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听得刘师爷胸中澎湃,兴奋不已。同时,也没想到杨麟单刀直入,将其中的利益交换挑的那么明朗,但心里很是喜欢,觉得痛快。

    有了杨麟的名言承诺,刘师爷心里更加放心,更加臣服,说话更加的有动力,有底气。

    “启禀大人,小的从此以后就是你的人,生死相随,如有背叛,甘受任何处罚!”(。)

第一百一十章 纵横广州府大势(二更)() 
杨麟很满意刘师爷的表现,微笑频频点头。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目前有一个敌人正在时刻盯着自己,想要对自己不利。因此,他杨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他的敌人,了解广州府的情况,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徐徐图之。

    “刘师爷,你知道,我刚来广州府没几天,根本就不知道此地盘根错节的各方势力都有哪些?你是不是该向我介绍一下,现在都是那些诸方势力有利益纠葛?”

    刘师爷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眼前的大人,没有年轻人的那种冲动,听到有人敌视自己,没有立刻详细打听对方的底细,只是粗略的了解一下,就不再询问,接着就是关注广州府的利益各方,表现的格外沉稳。

    不再猜测,不再思索,不再判断行长这个人,刘师爷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一开始讲述起来。

    “大人,要说广州府的各方利益势力,不得不讲整个广州府的权势划分。”

    “喔,你不是说了吗?不就是那三个人,总督、巡抚和监督吗?”

    “大人,那是大方面的外部调任广东省的,他们的任期并不长,最多的也就是三年而已,最短的当属咱们监督大人,若无意外,一年一任。”

    “听你的意思,还有本地的势力?”

    “恩,是的,本地大一些的有将军府、广州知府衙门、布政司,盐政司等等,他们都代表了本地的一方势力,各自都在京城有靠山,背景都不简单。”

    “不过,他们的权利都没有上面那三位大,一直被压制,属于强蛇压不过过江龙。但那三位大人也不敢做的太过,也会分出一些利益让给这些地方势力。”

    “比如现在的将军府,粤海关署的七个总口委员都是将军府委派任命的,又听命于监督大人。根据监督大人的需要和业绩考察,监督大人可以要求将军府换人,派其他的八旗子弟担任总口委员。”

    这时,杨麟才明白为何宋大人那么畏惧监督大人?为何对待自己的态度大变?

    “照你这样说,将军府也算隶属于粤海关署,听命于监督大人了?”

    “大人,不是的,将军府只听命于两广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而且,将军府派去的七名总口委员,有时候可以决定监督大人是否连任,为皇上陛下的决定提供参考意见。”

    “因此,出于利益交换和品级上的相等,三位大人是相互制衡,相互掣肘。小的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这三个职位的人选,变换很频繁的原因。广州府这块油水太大、太吸引人,一旦三位大人的任期太久,就会达成长期的共识,皇家获得利益将会大幅减少。”

    杨麟认同的点点头,很是赞赏这位刘师爷,不仅清晰地知道广州府的各个利益攸关方,还对一些事情有独特的见解。这一刻,杨麟觉得,这位刘师爷对自己的作用,绝不会熟悉各方势力划分那么简单,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师爷,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与此同时,一个疑惑在杨麟的心里油然而生,反而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不问明白,心里就十分难受的样子。

    “哎刘师爷,我只听到了你广州府的行政部门利益划分、盘根错节,怎么没有听到你提部队方面呢?我可是听说,广州府乱的很,海盗匪寇很猖獗,利益划分怎么会少得了军方呢?”

    “呃大人,你说的不错,事实也是如此,广州府确实很乱。大人,有一点你应该知道,军队是受总督和巡抚节制的,应该明白两位大人任期不长,要想获得更多地利益,就管不到军方这一块了。”

    “况且,军队是没有地方行政权力的,只能负责防卫,打击海盗匪寇。军械、物资和饷银又是地方直接拨付的,所以面对分不到利益,军队方面也只能是接受也要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不然他们的吃喝拉撒就要出问题了!”

    “难道地方上还敢克扣军队的饷银和军需,冒着杀头的危险不发?”

    此时,刘师爷不禁嘀咕道,这位大人还是太年轻了,经历的太少,没有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想的太简单,于是解释道:“克扣军饷倒不至于,但地方上可以拖延个把时间,一旦这段时间出现什么事情,嘿嘿。。。。。。”

    杨麟本就是一个聪明之人,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和接下来的话,那就是没有军饷和物质补充的这段时间,一旦广州府出现什么大的海盗匪寇霍乱,那军队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就是见皇帝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刹那之间,杨麟这才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彼此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永不翻身。思索着,不禁沉默起来,回想穿越而来的种种,觉得杨氏族人的那些阴谋就是小儿科,完全无法和官场的争斗相比。

    这时,刘师爷变成一副小心翼翼神色,小声说道:“大人,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到广东水师那里看看,就会知道,军队那面远比你想象的糟糕的多,为何广州地界的海盗匪寇横行,越打越多。”

    如果不是来之前做了很多的工作,查阅很多的资料,这一系列的消息,将会弄得杨麟脑仁都疼。就那还持续了一会儿时间的平静,杨麟才完全消化所有的消息。

    随后,杨麟整理思绪,转而问道:“刘师爷,按你所说的,现在的广州府应该处于一种平衡之中,所有的利益划分都已经完毕,那牙行这一块又怎么处理的呢?”

    “恩大人,你来之前,广州府是处于平衡之中,现在就不一定了。”

    “哦。。。为什么?”

    “大人,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但根据个人认为,牙行原本是属于监督大人管的,既然之前准备委任巡抚大人的小舅子到这里供职,海关署被插了一脚,那么监督大人一定答应了,有所得,应该有某种交易。”

    “现在大人来了,就意味着这次交易没有成功,原本的平衡应该是被打破了。不过,不管怎么变化,咱们牙行还是处于监督大人管辖。”

    关于两名大佬达成的某种交易,杨麟心里涌现一丝震惊的同时,脑海里出现了一丝明悟,明白了当初监督为何对自己热切,但态度为何又那么微妙,只是大概嘱咐自己的职责,稍稍提醒不要招惹李莲英,又不告知为什么?现在看来,一切的因果原因都在那不知的交易上面。

    与此同时,杨麟心里出现一丝警惕,不仅仅是对李莲英的,还有那个监督大人。尽管没有在官场混迹过,但杨麟明白,既然进行了某种交易,使得监督大人舍弃牙行这个充满油水的职位,那么这项交易绝不简单,绝不是一枚玉佩就能解决和摆平的。

    因此,以后的为人处世儿上,要格外小心谨慎,免得遗人把柄。

    天已黑,临近晚饭的时间,杨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一下子不可能将广州府的所有事情都弄清楚,需要徐徐图之,慢慢了解,根据以后的情况预先了解,不仅更具有针对性,还省得刘渤启出现动摇,认为他杨麟就是一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而反水。

    一番家长里短之后,杨麟邀请刘师爷一起吃晚饭,表示亲近之意,增加两人的关系。

    酒桌之上,杨麟不再谈工作和广州府的事情,使得几次想要谈这些的刘师爷反而郁闷无比,有一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遇火灾(三更)() 
嘉庆元年,农历四月二十二的当天,杨麟的办公书房里汇聚了许多人,但是房间里却是极其安静,显得那么诡异,有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味道。

    在刘师爷的建议和一番安排之下,广州十三行的所有商人全部集聚于杨麟的书房里,都是各个商业领军人物,数一数二之人,尽归牙行管辖。

    书房里,虽然各个富商巨贾占据一个位置,但却呈现一种趋势,隐隐的犹如众星捧月般,一人居于其中,担当着会首的角色,领头羊。

    杨麟坐在上座,书桌旁,依然是那副懒散之样,气定神闲之色,静静地看着下方众人,一一扫视而过,面无表情,脑海里却是思绪翻滚,结合着资料室的登记卷宗以及刘师爷的回报信息,进行一一对号,回荡着每个人的讯息。

    最后,目光停留在正前方,眼睛直勾勾的看了一会儿后,随之假装无意、全神于案上的呈文,眼角的余光还是有意无意的瞟着正前方,那个端坐于中央的年轻人。当然,年轻二字,是相对于其他的十三行商人,看着也就三十几岁的样子。

    与此同时,杨麟的心里也在回想着关于那个年轻人的信息,以及刘师爷的提示,言语之中,尽是对那名商人的敬与畏,不敢说对方的坏话,更是流露出一丝钦佩之色。

    “大人,广州十三行的众行商,其他人可以不管不顾,任意训斥,但其中一人不可不重视,若是可以,尽量结交一二,方为上上之策。”

    想到刘师爷之前说的极为郑重,提醒的意味非常,杨麟情不自禁的嘀咕起来。

    “伍秉德,十三行的会首,众行商的领头人物,活跃于洋商与清廷之间,行事很有风度。无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外国的商人,都是对他好评非常,争相与他做生意。。。。。。”

    “看来,在这个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能够混的风生水起,两者之间游刃有余,这个伍秉德不简单啊。”

    许久之后,那些行商依然不急不躁,没有任何紧张之感,对于这个新来的牙行行长并不感冒。见此情形,杨麟知道屡试不爽的招数失灵了,不由得心里暗叹一声。

    “不是招数太老旧,而是这些行商太精明,精于算计。”

    因此,杨麟不再磨蹭时间,打破一直的安静氛围,轻松说道:“各位,之所以让你们前来,因为过几日就是每年交易的频繁季节,本官到任不久,你们是不是应该讲一下,都有那些事情,是不是让本官提前了解一下?不然,不只我麻烦,你们与洋商的经商往来也会被掣肘。”

    然而,众行商还是没有人答话,有一丝触动,情不自禁的瞟向一个方向,放佛心有灵犀般,看向伍秉德的位置。似乎感觉到众人的目光,出于一个会首的担当,伍秉德理了理衣服,从容不迫的说道:“启禀大人。。。。。。”

    就在这时,书房门突然被打开,打断了伍秉德接下来的话语,一个衙役连滚带爬的闯进来,气喘吁吁地连连道:“大人,大人,出出事儿啦!”

    刹那间,被打扰到,所有人都是生气的蹙起了眉头。不过,杨麟只是持续了瞬间,就舒展开来,催促道:“快说,出什么事情了?”

    与此同时,杨麟心里涌现了莫名的快感,看到伍秉德那副装逼的样子,就很不爽,搞得好像他才是牙行的老大,书房里的主事儿者,都要听他的似得。现在刚说了开头,还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被人打断,一副吃瘪的模样,杨麟看着就心里舒坦,嘎嘎的。

    “启禀大人,珠江上的货船出事儿了,全部被烧了!”

    “什么?全部被烧了,怎么回事儿?”杨麟一副难以相信的样子,暗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总是碰到火灾,还和自己有联系。

    “大人,小的也不知,也是听其他衙门当差的兄弟说的。”

    这一刻,书房里的所有行商瞬间死一般的寂静,接着都坐不住了,因为珠江上不仅有和他们进行生意往来的洋商,还有他们自己的货船,价值无法估量。如果不是杨麟这个他们的顶头上司还在,恨不得多长两条腿,立刻到各自的货船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