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史上最悲惨穿越之明君攻略 >

第137章

史上最悲惨穿越之明君攻略-第137章

小说: 史上最悲惨穿越之明君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垂下眼帘,轻声道:“侄儿刚刚看见蓬莱山那边风景极美,便催促撑船的宫女划快些,却不想小船失了平稳,船身摇晃间竟致侄儿与那名宫女双双落水。此时也不知那名宫女怎么样了,只怕如今也是凶多吉少。姑姑还是派人在蓬莱池中打捞一下,也好将她的尸首送还给她的家人。”

    李隆基顿了顿,又摇头叹道:“不过双十年华的妙龄少女,当真是可惜了!”

    暮朝看着年仅八岁的李隆基虽然刚刚经历生死大劫,如今便能收放自如的在众人面前演着戏,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怅然。

    恰在此时,宫人们已经将肩舆抬来。太平公主看着宫人们将李隆基扶上肩舆后,才携着暮朝登上肩舆,吩咐抬肩舆的宫人们向含凉殿行去。

    暮朝望着肩舆前行的方向,不禁劝道:“公主送我回蓬莱殿更衣就好,那里有我此次入宫带来的几件更换的衣裙。”

    太平公主打量了暮朝一番,撇嘴道:“你这人虽然医术高明,但穿衣打扮却太过随意!你的那些衣衫虽然质料尚可,但样式太过简单无趣。也多亏了你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否则只怕混迹于平民百姓中都不会有人注意到你!”

    暮朝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我可不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么?不被人注意到又有什么不好?反倒更加自在惬意呢!公主莫非以为我外出行医之时都要穿得华贵而隆重么?”

    太平公主夸张的摇了摇头,瞪大眼睛感叹道:“快别提你外出行医时候的装扮了!我只于机缘巧合之下见过一次,却险些被你吓死了!好端端的一个美貌的小娘子,偏要将自己弄得其貌不扬才肯作罢。有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那白嫩的肌肤,你偏就狠心将它染成暗淡泛黄的颜色!你的确应该庆幸你有一手出众的医术,否则只怕当你以这幅装扮匿名外出行医之时,根本不会有人放心让你诊治!”

    暮朝愣了愣,喃喃低语道:“哪有公主说得这般夸张?其实我……”

    暮朝尚未说完,便被太平公主打断道:“你就别用你那莫名其妙的理由狡辩了,仔细听我的话,对你好处多着呢!”

    太平公主侧头思索片刻,又建议道:“依我说,你何不请两个得力的护卫,有他们守护着,你也可以用原本的容貌与姓氏外出行医。如果这样,你的名气一定远比现在更为响亮,也好澄清那些质疑你自从接掌同济堂后便不再外出行医的流言与非议!”

    暮朝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蹙眉叹道:“也许,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当你享受它带来的好处时,也必须承担它所带来的麻烦。虽然这张面容曾经带给我不少好处,但一介女子孤身一人外出行医之时,这张脸孔非但不是助力,反而却是无穷无尽的麻烦!其实,身为医者,我更希望众人因为我的医术认可我,而不是我的容貌。”

    太平公主闻言微微一笑,拍了拍暮朝的手,“好吧,尽管你这番话听起来也有些道理,但是我却实在无法理解你的想法。在我看来,身为女子就该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不至于在年迈之时才慨叹岁月易逝、韶华已尽!”

    暮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公主所言很有道理,只不过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倘若每天让我总是盛装打扮,我反而会很不习惯呢!比如公主今日梳的这个精巧华贵的牡丹髻,我便十分喜欢。但是这样华丽的发髻梳起既费时又要小心护理,我一定会很不自在的!”

    太平公主无奈的笑了笑,坚持道:“你平时的发髻就是太过简单了些,今日既然与我一同出行,便要听从我的安排才是!等会儿你什么都不必操心,我一定会将你打扮得美艳出众、秀丽绝伦!”

    暮朝惊讶的望着太平公主,心里顿时生出一种不祥之感。

    因着太平公主的吩咐,宫人们抬着肩舆行得极快,不多时便到了含凉殿。

    太平公主先命宫人们备好热水,服侍暮朝舒舒服服的泡了个热水澡,又亲自将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汤灌入暮朝口中,才转头去为暮朝挑选适合的衣裙。

    太平公主命宫女打开衣箱,兴致勃勃的找出自己十四五岁时候穿着的衣裙,从中选了一套鹅黄色广袖小衣配浅紫色齐胸襦裙,让暮朝换上后,左右端详一番,微微皱了皱眉,随即又取来一条天蓝色霞帔披在暮朝身上,才满意的点点头。

    太平公主又命身边最擅长梳各种美丽发髻的宫女月荷上前为暮朝重新整理髻发。月荷用巾帕将暮朝发上的水擦干后,才动手将暮朝柔顺的长发梳成一个清新俏丽的惊鹄髻。太平公主端详片刻,又亲手将两支精巧细致的蝶形金步摇插在暮朝的发髻之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样才是小娘子应该有的俏丽模样!你应该常常做这样的装扮才是!”

    暮朝看着铜镜中华贵的发饰,便欲伸手将其取下,“公主的好意,我心领就是!只是这两个金步摇实在太过珍贵,又是公主的心爱之物,暮朝愧不敢受!”

    太平公主娇笑道:“你什么时候竟也变得这般婆婆妈妈起来?不过就是两个步摇罢了,又有什么打紧?我觉得你戴着好看,便送给你了,你只管戴着便是!”

    暮朝见太平公主坚持,也便不再推拒,反而问起另一件事,“公主将我如此盛装打扮,那么自己又打算做怎样的装扮呢?”

    太平公主神秘一笑,“我这便前去更衣,你切莫心急,我会做怎样的装扮,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片刻之后,暮朝愕然的望着一身月白色圆领长衫,头戴金冠、折扇轻摇,一幅风流倜傥、俊朗不凡的福贵公子模样的太平公主,默然半晌,抚额叹息道:“公主,其实比起我身上的这身衣裙,我反倒更加喜欢公主穿着的这身男装。不如,咱们两人换换如何?”

    太平公主却潇洒的收起手中的折扇,伸手轻轻抬起暮朝的下巴,笑眯眯的叹道:“如此标志的小娘子出门在外,自然要有一位郎君守护才是!今日,就让我陪伴照顾小娘子如何?”

    看着暮朝瞠目结舌的模样,太平公主又笑道:“小娘子不必与我这般见外,只唤我六郎便好!如今车马已经齐备,咱们这便启程吧!”

第191章 长乐少年游(三)() 
自从武后登基为帝以后;大周的女子比大唐初年受到的约束更加减少许多;长安街市之上随处可见身着女装;或女扮男装与男子并肩而行的女子。因此;身着男子服饰的太平公主与暮朝在街上同行,虽然由于容貌出众气度不凡而令人侧目,但却并不显得突兀。

    由于太平公主十分享受置身于熙来攘往的人群之中时特有的惬意与热闹,因此在醉仙楼用膳的时候,只在一楼靠窗处订了一张桌子,并未预定二楼或三楼装饰豪华的封闭雅间。

    醉仙楼别具一格之处便是以各种美酒佳酿入菜,烹制各种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而其中又以酒酿螃蟹为冠。

    由于太平公主所订的酒酿螃蟹用的是陈年花雕美酒,甄选的螃蟹又是最新鲜肥美的毛蟹,因此价格便比其他菜品昂贵许多。掌柜的虽然并不知晓太平公主的真实身份;却也看出这两位贵人身份贵重、气度不凡,因此,在上菜之时,掌柜的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将太平公主所点的菜品端到她们面前。

    太平公主豪爽的给了那名掌柜五十两银子作为赏钱,掌柜的笑眯眯的将赏银揣入怀中,絮絮的将起这道酒酿螃蟹的来历。

    “两位贵人想来应该听说过这道菜品的由来。相传,这道名菜正是备受汉武帝宠爱的发妻孝武陈皇后亲手烹制并于武帝生辰之时呈给武帝作为寿礼的佳肴,由于味道极佳、回味无穷而深受武帝喜爱。孝昭皇帝在武帝与陈皇后仙逝后,曾经多次命人在民间甄选名厨烹饪此道菜肴,并且褒奖过万和楼的方大厨,赞他烹制的味道与陈皇后的手艺最为相近。虽然万和楼早已于三百年前毁于战乱,但这道名菜的做法却是由方大厨的后人流传了下来。”

    虽然时过境迁,但此时此刻于长安城内听闻他人谈及刘彻与自己当年的往事,暮朝不禁垂下眼帘,心里一时间涌起各种滋味,复杂难辨。

    太平公主闻言却是微微一笑,“听掌柜的意思,莫非你们醉仙楼所做的酒酿螃蟹用的便是这方家的祖传秘方?”

    掌柜的顿时笑弯了眉眼,拍着胸脯自豪的说道:“贵人果然聪慧非凡,竟然一下子便猜到了答案!醉仙楼里的其他菜品也许都入不了诸位贵人的眼,但是仅凭这酒酿螃蟹一道佳肴,醉仙楼便可在长安城内屹立百年不倒!虽然长安城中不乏各色酒楼名厨,但是却总有醉仙楼一席之地。”

    太平公主目光微闪,疑惑道:“我怎么听说你们醉仙楼的东家姓王,大厨姓钱,又与那方家有何相干?”

    掌柜的笑眯眯的解释道:“贵人有所不知,我们东家的娘子姓方,正是当年万和楼方大厨的后人。”

    太平公主抿嘴一笑,也不再多问,挥手示意掌柜退下后,便招呼犹在愣神的暮朝道:“赶快尝尝这享誉盛名的醉仙楼招牌:极品花雕醉蟹。虽然我并不太喜欢陈皇后此人,但却对她酿制的各种美酒十分钟爱,而其中又以花雕为最;可巧,我自幼便爱食螃蟹,因此自从在醉仙楼品尝过一次此道佳肴,便以此菜为心头好,再难忘怀!”

    太平公主一边说,一边将掰开的螃蟹递给暮朝,“看到这些丰厚的蟹膏没有?赶快尝尝看,那美妙绝伦的滋味当真是能令神仙也沉醉其中呢!”

    暮朝接过太平公主递来的螃蟹,吸了一口蟹膏,果然十分美味,花雕酒的香气早已融入了蟹膏与蟹肉之中,却丝毫不显美酒的辛辣与螃蟹的腥气。

    太平公主也取来一支螃蟹品尝起来,只尝了一口便心满意足的叹息道:“醉仙楼果然名不虚传!这鲜美的味道从来都不会令食客失望而归!”

    太平公主望了望暮朝,又不禁叹道:“你说说,这陈皇后有此本事,何不走出宫廷自己闯出一番天地,偏要原谅那个曾经背叛过她的负心汉,当真是可惜了这份天分与才华!岂不知,天底下女子可做之事多着呢,又何必非要依靠男子?什么情情爱爱的,只当做生活中的调剂便好,万万不能当真将其放在心上。也怪只怪陈皇后生不逢时,让若她生在大周,其地位荣耀又何止于太后而已?”

    暮朝愣了愣,疑惑道:“陈皇后的本事也仅仅是烧得一手好菜而已,又岂能成什么大事?”

    太平公主却道:“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用膳看似普通寻常,其中却又蕴含着很大的学问。如何吃得既美味讲究又有益身体,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而陈皇后不仅对美食烹饪有独道的见解,更难得的是其慧眼识人,向武帝保荐秦夫人的同门师弟苏瑾,才成就了造福后世的一代名医及同济堂的百年辉煌。由此可见,陈皇后的见识心胸远不止胜任做一位贤后而已。”

    太平公主略微顿了顿,有继续慨叹道:“时至今日,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懂得以调整膳食强身养生,寿命竟比起汉代之时增长了近二十岁!而这其中,陈皇后与名医苏瑾居功至伟!你且看现在常常被百姓们谈及并感谢之人究竟是谁?自然是陈皇后与名医苏瑾,便是提及武帝之时,多半也是沾了陈皇后的光罢了。”

    听闻太平公主所言,暮朝却是想起那时候,刘彻虽然早已看出苏瑾入京行医皆是自己的安排,即便无法于天下众人面前褒奖自己的功绩,但却用另一种方式让世人铭记了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又想到刘彻曾亲手写下圣旨,赞许自己慧眼识人、举荐有功,暮朝不禁莞尔。

    虽然桌上皆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佳肴,但太平公主与暮朝两人却吃得极其优雅,一举一动皆可入画,竟是十分赏心悦目。倒是引得在此用膳的食客们纷纷侧目,悄悄议论着这对长相俊美、贵气不凡的青年男女。

    在醉仙楼享用了一顿美味佳肴以后,,太平公主便携着暮朝去街市上游玩。由于时值中秋佳节,街市上行人颇多,除了各色美味好吃的月饼,还有许多美丽的花灯,如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更有放天灯、点塔灯、放灯船、走月亮、舞火龙等活动,十分热闹有趣。各种叫卖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虽然有些嘈杂,但却并不会让人觉得烦躁,反而欣然参与其间,并且乐在其中。

    暮朝与太平公主并肩而行,忽然被一个摊铺上所卖的灯船所吸引。暮朝走上前去,将那个精巧细致的灯船拿在手中仔细观赏,只见其中竟然以极其细腻的笔法画着一幅母子行乐图,偏巧那其中的母子三人竟然与刘彻笔下的阿娇及蓁儿、据儿十分相似,因此引得暮朝多看了几眼。

    太平公主见暮朝拿着一个灯船,爱不释手的模样,不禁笑道:“娘子若是喜欢这灯船,我便将它买下送与娘子。”

    暮朝望着太平公主,眼中闪过狡黠之色,浅笑道:“六郎所言正合我意,我便在此先行谢过六郎了!”

    太平公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大笑道:“这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又怎当得起娘子的感谢!”

    太平公主随即对卖灯船的书生道:“这个灯船我买下了,需要多少银钱,你开个价便是!”

    却不想那位书生拒绝道:“在下的灯船只送与有缘人,并不要银钱。既然这位小娘子如此喜爱这个灯船,我便将它送给娘子。”

    暮朝听得这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不禁抬头望去,只见那位书生生的高大俊朗,一双璀璨的星眸漆黑如点墨,似有无数光华流转其间,竟是与刘彻有七分相似。

    暮朝望着这张熟悉至极的面孔,不禁心中一震,仿佛又看到了刘彻站在自己面前,面带微笑的向自己伸出手。暮朝轻叹一声,心中压抑的思念再次疯长,宁静许久的心中竟然泛起一丝涟漪。

    太平公主望着暮朝愣愣的望着那位年轻俊美的书生出起神来,不禁皱了皱眉,心中暗讨母亲果然深谋远虑,所虑之事竟然如此快便出现于眼前。

    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