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入南宋 >

第7章

乱入南宋-第7章

小说: 乱入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伯言看着吃得一包欢乐的刘封,心里暗笑,这红烧牛肉面的味道,能不经典?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之所以面汤如此鲜美,主要还是当中的味精起了作用。

    一碗山寨康帅博,完完全全地征服了刘封。略带丝丝辣味,混合的香辛料,刺激着味蕾,这样的滋味,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食材本身之味可比拟的。

    刘封放下手中碗筷的时候,周围不少食客都聚集在边上,盯着面汤吞咽口水。

    “好你个滑头小子,昨日问你此味从何而来,你还支支吾吾,如今都供上了,是嫌我等掏不起钱?给我也来一碗!麻溜的!”

    伙计站在一边为难道:“客官,这真不是本店菜色,是这位公子自带的,不能怨我啊!”

    食客之中,忽然有人说道:“不对,这味道!今日我在庆云食铺对面的摊子上闻过,这是国士无双面!天呐,居然有人破题了!”

    李伯言见到客栈之中顿时热闹起来,便道:“借一步说话?”

    刘封点了点头,道:“李兄,请。”

    两人出了客栈,到了庆云食铺。

    跟来的七斤有些战战兢兢,生怕刘记的人把他吃了似的。

    酒菜上来之后,刘封才开口,说道:“家父去了潭州,未能会见,望弟海涵。”两人一来二去间,已经兄弟相称,对于刘封这样的脾气,倒是很对李伯言胃口。

    别人敬他李伯言一尺,他便回敬一丈,所以尽管知道刘封这样的姿态是为了得到那秘方,李伯言还是不介意到庆云食铺赴宴,因为他压根就无法拿出秘方。

    “贤弟家中排行第几?”

    李伯言微微一笑,道:“弟排行第一,不过家父尚在努力,估摸着年末,家中添丁数量应该不少。”

    “哈哈,大郎说话真是风趣。”

    李伯言微微一笑,他可不是胡说八道,自打家业全权交给他之后,他那老爹在滨湖庄子上造小人的进程,可是一刻不停。

    “大郎之前所说的一万贯卖秘方,此话当真?”

    李伯言瞥了眼,试探地问道:“若是当真,刘兄觉得如何?”

    刘封沉默了片刻,有些手抖地拿起了桌上的酒,缓缓道:“一万贯,这个愚兄当真做不了主。五千贯,若是大郎愿意,五千贯!”

    见到刘封咬牙切齿,一副心疼的样子,李伯言哈哈大笑,道:“比之刘掌柜,丘山兄真是下了血本啊。”

    刘封面对李伯言的调侃,不得不苦笑两声。刘钰的眼界终究是小了,这碗面汤的价值,绝不仅仅一百贯两百贯的小钱。

    “大郎莫要取笑愚兄了,五千贯,若是大郎肯割爱,丘山就是砸锅卖铁,也将这五千贯凑足!五千贯,足够大郎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李伯言微微一笑,道:“五千贯,很多吗?”

    一句反问,便把刘封噎住了。

    五千贯啊!换做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估计都被乐晕了吧。然而刘封反观李伯言,脸上丝毫没有什么动容,仿佛五千贯,仅仅是九牛一毛罢了。

    刘封收起失望的脸色,叹道:“早该知晓,大郎并非一般人啊。”

    “永州李半州,不知丘山兄可有耳闻?”

    刘封忽然一怔,吃惊地看着李伯言,结结巴巴道:“你……你……永州败家子?”

0012章 钱景() 
“呵呵,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李伯言摇了摇头。

    刘封立马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便尴尬地回道:“一时失言,望大郎见谅。”

    李伯言倒是没什么介意不介意的,道:“所以,丘山兄还觉得,五千贯很多吗?”

    “呵呵,大郎是李半州的后人,五千贯,怕是真看不上眼了。”

    倒不是说五千贯对于李家来说无关痛痒,毕竟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而是李家会不会在乎的事情。一个急了连祖业都敢变卖挥霍的二世祖外加三世祖,你跟他说五千贯够用一辈子?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丘山兄莫要见怪,之所以不卖这个秘方,是有原因的。”

    “哦?大郎尽管说来。”

    李伯言从怀中掏出三包调料来,“这三包,便是面汤真正的秘密。”

    刘封盯着桌上的三包东西,问道:“冒昧一问,一碗面汤的成本几何?”

    李伯言眉头一挑,微笑道:“兄台可算是问道点子上了。一碗面汤,成本大致在五文钱左右。”

    “五文钱!”刘封惊得大呼起来。

    “可能还要更低一些。”李伯言参考一包泡面的价格,这点破调料,成本一两毛?三四毛?可能一文钱的成本就已经顶破天了吧。

    刘封眉头紧锁,缓缓道:“大郎可知,庆云食铺的一碗面汤,成本多少?”

    “不知。”

    刘封说道:“刘记能够在荆湖路名声远播,用料讲究占了一大半原因。不少菜色、面食当中,所添的皆是上好鸡汤,单单衡州一家刘记,一天要消耗二十只老母鸡。光熬鸡汤,刘记一日的成本,已经在三贯钱左右了。”

    “三贯钱,确实够奢侈的。”李伯言暗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难怪刘记食客络绎不绝,这开销成本也忒大了。

    “所以,在下才会如此在意这个面汤秘方。”

    李伯言笑道:“丘山兄还是未见到这一包小小佐料的前景。若是此等提鲜的佐料,不光是面食,就连平日炒菜都能添入,就像食盐一般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当中的利润有多少,能想象得到?”

    刘封瞳孔一缩。

    像盐一样?

    我的天老爷!这……这得有多大的需求量啊!

    刘封被李伯言说得有些震惊了,一包小小的调料,居然能够有如此大的利润!不过他再如何觊觎,那都不是刘记的。

    他有些试探性地问道:“大……大郎,既然这秘方还没兜售,能否先供给刘记?我出双倍的价格!”既然秘方收购不起,但是刘记若是能第一时间拿到货源,不失为抢占市场的先机。

    李伯言淡淡道:“不能。”

    刘封脸色一变,疑问道:“为何?”

    “因为这个秘方,还没研制成功,无法量产。”

    “什么?没有秘方?”刘封一阵无语,搞了半天,这永州败家玩意儿是来戏弄他的不成?他又问道:“若是没有秘方,那这些汤料,大郎从何而来?”

    李伯言看了眼有些激动刘封,缓缓道:“这个丘山兄就无需多问了,我只能这么说,在荆湖,还未能有第二人知道此秘方。”

    刘封糊涂了,问道:“大郎之前还说未研制成功,怎又说无第二人知晓此秘方,这不是前后矛盾?”

    当然不可能有人知道,味精那得到二十世纪才发明,这个世界上,自然只有李伯言知晓了。当然,他手头的这些个泡面,那是乱入后的产物,李伯言只能解释道:“这些佐料来自一个神秘藩商,不过已经离去了,所以秘方的事情,除了我,就没有其他人知晓了。”

    刘封沉默片刻,道:“大郎说了这么多,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李伯言哈哈一笑,“本来倒是没有,不过跟丘山如此谈得来,倒是可以考虑合作。”

    “什么条件?”

    “丘山兄快人快语,弟弟也就不遮遮掩掩了。在下也想在永州开食铺,不过白手起家,食材、厨子以及口味,这些都要不断摸索,所以想跟丘山兄合作,将食铺开起来。”

    刘封苦笑一声,道:“这件事,兄台可能找错人了。”

    “为何?”

    “永州、衡州毗邻,刘记分店按理早该开到永州,只不过太难了。”

    李伯言一愣,问道:“难?这有何难的?”

    在大宋当商人,怕是最幸福不过的了。如此乐土,还有难开的铺子?

    “大郎居在永州,难道不知有句顺口?”

    李伯言摇了摇头,“不知道啊。”他哪里知晓什么顺口溜。没穿越前吃喝玩乐,当个败家纨绔,穿越过来,才一个月,哪里知晓什么顺口。

    “李家田地好捞,何家生意难赚。”

    “……”

    李伯言呵呵一笑,这永州败家子,看来是臭名远扬了。他缓缓道:“何有单,月波楼?”

    刘封点了点头,“刘记食铺,三入永州,皆无所获,何家立了首功。”

    李伯言点了点头,永州这块蛋糕还没做大,一共才这么点人,一个月波楼,若是刘记食铺再添一脚,自然会让月波楼客源流失。

    “又不是什么官营生意,月波楼都吃不下,丘山兄想要做大刘记的志向,怕是要止步于此了。”

    刘封盯着李伯言,严肃地问道:“大郎,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你问。”

    “李家田地千顷,又有那面汤秘方,何必要在永州开食铺?”

    李伯言微笑道:“缺钱。”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也让刘封无可反驳。缺钱,天底下谁会嫌钱多呢?

    刘封沉默了片刻,道:“刘记入驻永州的事情,还需等家父回来,再做商定。不过,大郎你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如果家父不答应,我便自掏腰包,跟你合伙!”

    李伯言微微一笑,道:“丘山兄豪气,说实在的,凭李家的财力,要在永州开食铺,自然轻而易举,不过就是我嫌麻烦,想找个现成的合伙人罢了。”

    “哈哈,合伙人,倒是新鲜的词儿。大郎小小年纪,却已掌家,将来定然能有不小作为。”

    李伯言拱手笑道:“彼此彼此,不过眼下,丘山兄还需帮在下一个小忙。”

    “说,只要我刘丘山能办得到的,定是尽力而为!”刘封并不是看重李半州的家业,最关键的,还是那神秘的汤料,一旦刘记率先掌握,将来刘记的食铺,将会在大宋天下皆知!

    这个想法并不夸张,加了味精的菜肴,就是碗白菜汤,都要鲜美不少,本身的起点就比别家食铺高了一等,何愁没有客源呢?

    “钱知州,丘山兄可否引荐引荐?”

    刘封一愣,旋即大笑,“大郎真乃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必来回周折,为的是钱知州吧?”

    “差不多吧。”李伯言微微一笑,自己心中的宏图,必须有一个领路之人,赵汝愚,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封点了点头,道:“这个好说,钱知州好面食,不知道这国士无双面,大郎还有存货?”

    李伯言点了点头,“自然是有的。”

    “有就好,一切都好说,好说。”

    李伯言心中暗笑,若是刘丘山知晓他这次来衡州面见钱鍪的目的,乃是党禁之首的赵汝愚,估计就笑不出来了。

0013章 谋面() 
钱府别苑

    暮春花落,庭中虫鸣不断。钱鍪整了整衣裳,深吸一口气,才敢轻扣房门。

    “子直公,可曾入睡?”

    房中传来一声沙哑的回应,“门未锁,年丰进来便是。”

    钱鍪长舒一口气,推门跨入房中。见到面无几两肉,眼神却已经迥然有神的赵汝愚,上前作揖,道:“子直公,病体可曾康复?”

    赵汝愚侧头看向钱鍪,笑道:“侂胄跟年丰,不是巴不得老朽病死在此吗?”

    钱鍪尴尬一笑,说道:“赵相公为人坦荡,在下敬佩。”

    赵汝愚摇头笑道:“坦荡?不若愚直二字,来得贴切,你说呢?”

    钱鍪忙呼:“不敢,不敢。”

    “吾已罢相,如今仅挂了闲职,年丰不必拘谨。”赵汝愚见到有些紧张的钱鍪,笑着让他坐下来。

    钱鍪擦了擦汗,不得不说,他不惧韩侂胄,不惧朱熹,唯独面对赵汝愚,仿佛整个人在这位的面前,都被洞悉得一清二楚,偏生……偏生你还拿他没办法。

    “韩相公来信,托我问候您。”

    赵汝愚眼中满是笑意,道:“节夫又干了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想要告知于某?”

    钱鍪短叹一声,缓缓道:“去岁晦翁落职罢祠,今岁韩相公来信,伪学之人乃逆党,仲至公、晦翁、子充公,皆……皆未幸免。”

    赵汝愚眯缝着眼,旋即闭目良久,继而又落泪。两手搭在椅把上,有些无力地耷拉着。

    钱鍪在边上不敢出声。朱熹、留正、周必大,这些人一个个的都被韩相绊倒,他这小小知州,何敢不从?只能在旁静静地等待赵汝愚。

    “侂胄这么做,就不怕背千古罪名?他究竟要干什么!晦翁、子充公,皆已致仕,何苦一再咄咄相逼!真要赶尽杀绝吗?!”

    钱鍪缓缓道:“子直公莫要动怒,免得病体加重。韩相力主伐金,此举必有深意。”

    赵汝愚只是摇头不说话。借伐金之口,排挤政敌才是真吧。

    “年丰啊,我那门生可曾过来接我?想走了。”

    钱鍪一滞,摇头道:“未曾谋面。子直公病体抱恙,出行怕是加重成疾,还是休养好了,再赴永州吧。”

    赵汝愚看着漆黑的窗外,久久不语,最后长叹一声,“难啊……”

    ……

    ……

    国士无双面,终究还是把钱鍪吸引过来了。

    翌日暮时

    一碗山寨康帅博泡面,在刘记的厨子手下,添了些笋丝、扣肉,味道更是上了一个档次。受邀前来的钱鍪一碗面下肚,大呼过瘾。

    “丘山,汝家这面,鲜美浓香之极,老夫平生吃过的面食,当属此面为最,为何如今才拿出来?”

    刘封也算跟钱鍪见过几回,如今刘父不在,自然由他来谒见。见到钱鍪吃得大呼过瘾,便觉时机成熟了,说道:“不瞒知州,此面并非刘记所做,乃一位后生所做,恰好被晚生发掘,知晓知州您爱吃面食,便留下来,特地等年丰前来品鉴。”

    钱鍪大喜,忙道:“那人可还在食铺中?速速招来引荐引荐。若是可以,来钱府当个厨子也是极好的。”

    刘封嘴角一扯,让李半州的后辈当厨子?想得有些多了。

    “在下这便请他过来。”说罢,朝外边的刘钰使了个眼色。

    良久之后,李伯言才跨入厢房,见到略显富态的中年男子,朝刘封使了个眼色,得到肯定之后,便知是钱鍪无疑了,才上前一拜,“草民拜见钱知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