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入南宋 >

第62章

乱入南宋-第62章

小说: 乱入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没回过神来,便被潘超的最后几句给雷到了。

    “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这是什么鬼?这怎又变长短句了?这搞什么?

    潘超吟完,众人皆看向赵汝愚,想要让他点评一二。

    老赵身子一抽搐,脸皮都是僵硬的。

    “额……尚可吧……”

    赵汝愚说这话的时候,脸都是黑的。

    李伯言可能没想到,自己又一个无心插柳的恶作剧,居然救了潘黑炭一条狗命!

0126章 上元佳节() 
元宵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

    唐代放灯时间为三日,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

    南宋淳祐之后,又增为六夜,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放灯。

    所以对宋人来说,上元佳节,远比春节来得热闹非凡。永州城自正月十三起,便上灯夜游。自十五日,赏灯夜游到达了顶峰。城外乡人,纷纷入城游玩,一时间,原本人口稀少的永州城,也宛若盛世大州,譬如苏杭。

    李伯言跟仇巾眉,从庄上出来,入城之后,便带着芳儿、七斤,在刘记吃了些汤团。今夜的月波湖,婉如少女头上的花带,五光十色,炫目动人。

    李康达与几位姨娘也都来了,除了身体还在康复休养的段七娘以及顾三娘未过来,一家子围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不过仇巾眉被这些姨娘们可折腾得不轻,光生辰八字,就问了不下三遍,最后李伯言见她招架不住了,便带着她下了楼,去月波湖边赏灯游玩。

    康头过来询问道:“少爷,什么时候开始?”

    “亥时差不多就开始吧。多派些人手,别挤在一块儿,变得引起骚乱。”李伯言当初是亲眼看过,在某广场上,因为争抢所谓的代金券红包,引发的踩踏事故。

    “放心,庄上的人过来了一千人,全城都有不少地方发放的。”

    李伯言点了点头,道:“那就好。我跟仇姐姐去湖边赏灯。”

    康头看了一眼仇巾眉,发现边上的仇巾眉一副神游的姿态,心想怕是引起尴尬吧。

    康帅博走后,仇巾眉才回过头来,问道:“这回你又要散什么财了?”

    李伯言将带上芳儿缝好的皮手套,笑道:“我又不是散财童子,哪里是散财,这回是聚财。”

    “那你这个聚财童子这回是搞什么名堂?”

    “猜灯谜去。”李伯言话锋一转,叫上边上还急着吃汤团的七斤芳儿,一道往湖边走去。楼上的唐睿张望下来,笑道:“伯言,等等我啊。”

    有女相伴,自然没有唐子睿什么事儿了,李伯言还想着不然芳儿七斤跟着呢,又怕仇巾眉尴尬,便唤过来,一道赏灯游玩。

    “快些走,别等唐子睿。”李伯言笑着冲进了游人堆里。

    从楼上匆匆下来,却不见几人的唐睿,气得咬牙切齿,“重色轻友啊!”

    柳子街的钟声响起。

    差不多已是酉时过半,庙中大概在举行什么祈福活动。

    湖边游人已经不少,在各个花灯的前头停足猜谜。

    李伯言对于这般热闹的场景,也是头一回见。这才是大宋应该有的盛世场景。

    “少爷,快来看看我这个,好难啊。”芳儿挽着一条灯下系着的谜语,看得直挠头。

    仇巾眉也探过头来,看了一眼,“五句话?”

    李伯言一听,笑道:“五句话,莫不是三言两语?”

    一旁的贾人拍手称赞道:“公子才思敏捷,佩服佩服。”

    芳儿喜道:“太好了,那这灯上归我了?”

    贾人摇头道:“小娘子说笑了,这若猜对一条就换一盏灯,小人还不折本到姥姥家。五条,五条换一个灯,若是猜错了,十文钱。”

    仇巾眉已经拿过了另外一条,有些不服气道:“两人十四个心,摊主,莫不是一个‘德’字?”

    贾人见到几人是一块来的,便笑道:“姑娘好生聪慧,不错,不错。几位若是想一块儿猜谜换灯,看看这几盏,本店良心之作。”

    李伯言扫过去,与普通的花灯不同,摊主指引的这几盏,工艺明显繁琐不少,光那一盏荷花灯,用到的细竹篾,就不下二十根。

    “这几盏,要用多少来换?”

    摊主搓了搓手,哈气道:“不多不多,十条足矣。”

    “多一半——夕。”

    “半部春秋——秦字也。”

    仇巾眉扯过一条,冷冷一扫,“今朝泪如雨,嗯……漳字,是否?”

    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摊主瞬间愣住了,大概是碰上狠茬子了,这李伯言跟仇巾眉左右开弓,一口气扯了他八条灯谜,还没有一个是错的,再猜下去……血本无归啊。

    李伯言拦住了仇巾眉拿起的灯谜,丢过去二十文,笑道:“芳儿喜欢哪一盏?挑吧。”

    摊主笑逐颜开,“公子大义!”

    芳儿拿过莲花灯,缓缓道:“仇姐姐也来一盏吧,反正公子猜谜如此厉害。”

    还在数钱的摊主手一颤,连忙堆起笑脸,道:“小本买卖,小本买卖,公子您看对头,那家伙,那盏子母灯好看吧,不多不多,猜中二十条足矣,您去那看看吧。”

    李伯言呵呵一笑,将刚刚买来的炸糖年糕用竹签挑起,塞入嘴里,笑道:“他是你死对头吧?”

    摊主赧颜一笑,“一个村儿的,一个村儿的。”

    “好,人艰不拆,仇姐姐,咱们再去对面再杀他一回。”

    仇巾眉淡淡地瞥了一眼,道:“我要那灯做甚,芳儿要一盏就好了。”

    “……”

    水柳木下,忽然传来一阵敲锣打鼓,舞狮队欢天喜地地游街而来。不少孩童提着花灯,跟在舞狮队的屁股后边,咯咯地笑着。大人们生怕这些娃娃没个当心,将他们手中的花灯吹灭了,让其拿着玩耍,反正这如此多的灯拱在一起,恍如白昼一般,也不差这几盏了。

    几人站在街道边,等着舞狮大队的离去,后头还有踩着高跷,带着上了漆的福娃童子,摇着蒲扇,一副喜庆地样儿。

    元宵佳节,就是如此地热闹。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忽然多了一道身影。七斤眼尖,笑道:“诶,公子,那不是庄子上的老张嘛,这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啊?”

    柳子街的钟声再次敲响。

    老张扯着嗓子喊道:“来来来,走过路过,瞧一瞧,看一看呐。一百文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一百文当永州第一豪门的东家啦!”

    “快来看一看呐,一百文变两百文,两百文变金元宝,错过就没了啊!”

    一声声的吆喝,让原本嘈杂的街道,瞬间变得安静起来,每个人都竖起耳朵,聆听着这有些不可思议的吆喝声……

0127章 抢疯了(拜求推荐票)() 
一百文变两百文?

    两百文变金元宝?

    这样的口号,如何能让在游湖赏灯的永州百姓不心动。古代储钱可没有利息一说,那些富人们储钱,就是堆在家中库房,就这样烂着,所以才有钱荒一说。

    什么时候可以一百文变两百文?有这样的好事情?

    “喂,你这个靠谱么?”

    老张将一张纸递给那人,笑道:“咱们永州如今谁家生意做得最大?”

    “自然是李大善人了。”

    老张呵呵一笑,道:“拿这纸,明日起去柳子街淘宝大卖场,骗你不是人!”

    “来来来,给我一张,给我一张。”

    “也给我一张!”

    “唉,别抢啊!”一看有人哄抢,那些离得远的自然心急起来。

    一有人起哄,这争抢的劲头就带动了那蠢蠢欲动的贪心。一百文,你赌钱还会输钱呢,若是放在勾银赌坊,输得概率更加大,但是按照这上边的意思,似乎稳赚不赔啊。甭管真的假的,反正现在那张纸不要钱,于是乎,都不需要老张传发,就这么捧着,路过人的人就随手来拿了。

    仇巾眉看向乐开花的李伯言,问道:“你又要使什么幺蛾子?作坊要卖了?”

    “我不是跟仇姐姐说了嘛,聚财,是聚财!”李伯言吃着红糖炸年糕,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一副很悠闲的样子。

    “反正是你李家的家业,与我何干?”仇巾眉知道劝不动李伯言,这亏钱亏的是他的钱,为何自己总是要操心?

    一边卖花灯的摊主,也是忙不迭跑过去,抢了两张纸过来,嘿嘿笑道:“这是发财纸啊。公子要不要也来一张?”

    李伯言笑道:“不错,这就是发财纸。我有,我有。”说着从怀里掏出几张,朝摊主晃了晃。

    整个永州城,凡是人多热闹之地,都有李家庄子上的人分发传单,这个不仅仅是传单,更是李伯言上市的股票纸,东风物流,能不能乘风而起,就看这一回了。

    楚礼芳父子,同样在柳子街收到了这样的单子。

    “明哲,这大郎又在搞什么鬼,前些日子弄了个永州商盟,这次又来一百文当他李氏的东家?这是演哪一出?”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句当东家是戏言,之后所说的一百文换两百文,才是噱头。

    楚明哲扯了扯嘴角,笑道:“爹啊,您可别被大郎骗了,我可不相信,这疯子会有亏本买卖,天上人间,当初咱们买了多少东西,您看看,如今永州城的琉璃,一跌再跌,真是赔到姥姥家了。”

    楚礼芳好歹也经手了十几年的贩盐买卖,笑道:“咱们顺带着卖到临安的琉璃瓶,换了多少银钱?所以啊,别说大郎黑心,只不过是双赢的买卖罢了。”

    “那您也要投这个一百文试试?”

    楚礼芳将传单折起来,塞入怀中,笑道:“咱们家要是跟他做买卖,那就不是一百文两百文的小买卖了。”

    不单单是楚家,永州城所有的有钱土豪,几乎都收到了这个消息。李伯言挑得时间真是太好了,上元佳节,这样全城出游的欢庆日子里,谁还会收不到?更何况事情太过火爆,别说没拿到李家分发的传单,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全城上下,几万人都有所耳闻了。

    在通讯时代不发达的大宋,能有这样的宣传效应,靠得还是人力,没办法,除了这个法子,要让李伯言挨家挨户去宣传,更加是费时费力。

    猜灯谜已经不重要了,赏花灯同样成了无聊的活动,大家都在抢着李家发出来的传单,有些没抢到的,仿佛像是自己丢了钱一样的难受。

    那些永州的大户们,有些搞不懂了,一百文换两百文,真的假的?不过他们都是出于观望状态,不敢贸然出手。

    淘宝大卖场之外,早已经围满了人,不过如今店门紧闭。大半夜的,开鬼个门。

    李伯言笑道:“该来的人,差不多也快来了。”

    永州商盟,自从成立以来,还没有正是会晤或者生意往来。

    年末都忙着清仓,自然不可能有商家在李伯言这里进货。天上人间的二楼阁楼之中,也有不少商盟之人得到了李伯言的这个爆炸消息。

    一百文换两百文?这特么还开什么店,做什么生意,直接给李大郎当牛做马算了。

    李伯言赏灯的兴致也散了,便问仇巾眉是否回去,只是仇姐姐似乎很不待见,直说要在看会儿,李伯言只好让七斤、芳儿跟着她,独自游玩总是无聊的,自己折返天上人间,准备庆元四年的第一波收割。

    “诸位,我们天上人间的玫瑰豆沙汤团,滋味如何?”

    “诶呦,李会长,可把您给等来了,我这正想跟您商量,进二十匹苏娟呢,这您再不来,我店里可就要卖断货了。”

    李伯言笑道:“好说好说。”方才吃了些零嘴,现在肚子正饱,李伯言也不再吃汤团了,坐在座子上,等着大鱼上钩。

    看着李伯言优哉游哉的样子,终于是有人忍不住问道:“会长啊,方才我听下人说,这一百文变两百文的事儿,真的假的?”

    “假的我敢这么发?”

    一群人立马就来了兴致,笑道:“怎么个变法,咱们商盟之中的人,是不是也能参与?”

    李伯言嘿嘿一笑,说道:“一百文变两百文嘛,咱们永州商盟的货船不是跑遍五湖四海么,如今这三条船,有些少了,怎么的也得三十条,你们说是不是?”

    “三十条?!”这些人吓得一哆嗦,心想你永州败家三世祖也真够是奢侈的,三十条千料大船,你这是要闹哪样?

    李伯言笑道:“没错,到时候咱们永州商盟旗下的东风物流,就不仅仅是服务于永州,各地都会有商盟,货物流通,便是我李氏东风物流的生意,所以,现在想跟着赚钱的,赶紧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那要是赔了呢?”

    李伯言笑道:“赔了就一块儿赔呗。不过也有稳赚不赔的,不知道诸位想不想?”

    “想啊,想啊。”

    李伯言笑道:“一百文,一年变一百零五文。”一百文变两百文,那叫投资入股,至于一百文变一百零五文,那就叫做贷款了。年利率百分之五,说实话,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那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但是在大宋朝,钱庄都还没有,所谓储钱,那是有钱的土豪放在自己家中,一百文过了一年依旧是一百文,跟现在的储蓄是两回事。

    吃着汤团的永州商盟中人,各有心思,都在考虑着李伯言这话中的真假利害。

    吉庆杂货的楼掌柜放下了手中的汤碗,问道:“李公子,万一这一百文,我中途有急用,又想拿回来,能拿得回来吗?”

    对头!

    当中不少人有些赞赏地看了楼掌柜一眼,这倒是问道节骨眼上了。他们当然不是缺这一百文,真要参与到其中来,必然都是几百几千贯的来。

    李伯言笑道:“放心,楼掌柜。哪怕就是存一天,都不成问题。”

    “那这个多的五文钱……”

    到底都是商人,谁心里不想赚个盆满钵满的,李伯言便道:“一天也有,只是若是存这样的随拿随取,一年十贯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