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小书生 >

第64章

极品小书生-第64章

小说: 极品小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是货币与商业的范畴了,这是个大问题,就说到这里,只需按着这些去做就行了。”

    “第四,治水。治水也不是说一声治就能治的。同样需要大量的钱粮与人力。这一点——”

    这时杨老叹息一声,道:“沈慕,你是有所不知,朝廷这些年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国库早已空虚,要想大举治水肯定是不可能的。”顿了一顿,他接着道:“不过老夫会向陛下力陈其中利害。哪怕是发动百官商贾捐款,也要把这个河好好修一修。”

    杨老打定主意,表情也很坚定,可沈慕却知道这其中的艰难,悠悠道:“若是让百官商贾捐款,那这河恐怕就更难修了。”

    杨老也知道,若是如此,那么百官肯定都恨死他了。你杨老头若是能把河修好,史书上肯定大书一笔,青史留名不在话下。可他们呢,捐了钱财,却什么好处也捞不到,于是心生不满,便会横加阻挠。而商人逐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是不大会做的。即便被逼着做,能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反正老朽已经致仕了,倒也不用惧怕他们。”杨老沉声道。

    “那杨坚呢,他可还在朝中为官呢?”陈老提醒道。

    杨老默然。

    场面一度有些静默,忽地沈慕一拍大腿,道:“有了!”

    二老愕然望来。

    沈慕却神秘一笑,道:“陈老,我记得你家里有个炼铁作坊吧?”

    “是啊,怎么了?”陈老反问。

    “我想借用一下。”

    ……

    第二日雨停,一大早,就有一个小厮等在沈府门口,这是昨日就约定好了的。

    沈慕丢给他一个小册子,就离开了。

    昨日谈话时,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没说,那就是此次水灾之后,定有许多土地买卖,甚至卖儿卖女的。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纵观历朝历代,之所以王朝灭亡,虽然都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其中最根本的,其实还是土地兼并。

    百姓靠地吃饭,没了地,就没了饭吃,于是就要造反。当烽烟四起之时,灭国也就不远了。

    只是这个问题沈慕现在没法说,也无法解决,因为朝廷根本无法遏止土地的买卖,不管明里暗里。

    摇了摇头,沈慕将这一切都丢开。

    另一边,接到册子的二老,此时可真是既幸福又烦恼,幸福的是宁州出了个沈慕,不仅有才学,还是个能干实事的良才,这种人自然是要放在合理的位置上让他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做出贡献的。可烦恼的也是这小子,偏偏没个正经,不喜科举之路。

    “罢了,兴许真的是时机未到吧!”

    “杨老,你这是糊涂了吧?那小子说不要在折子中提他的名字咱就不提?只要陛下知道是他献的良策,却不说出来,可不就行了?简在帝心啊!只要陛下记住他,以后这小子想飞也飞不出去!”

    “唔,”杨老立马眉头舒展开来,满是褶子的老脸绽成了一朵菊花,“还是陈老这招阴险。高,实在是高!”

    “去,你才叫阴险,我这叫良策!”

    “如此看来,这折子需要小儿面呈陛下了。”杨老道。

    “这不正好?看来你家那小子又要升官了。”

    沈慕这几日经常出入于陈家的炼铁作坊,总是早出晚归,那边的老工匠看着他“瞎忙”,也不敢多说,毕竟这是东家那边派了人来交代的,说需要什么就提供,他便也不敢多问。

    有时见到那书生拿了石灰石和粘土什么的,用了秤称量,又用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的,他见了就直感叹,到底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写的东西他竟然一个也看不懂。

    他有时一天要开好几次炉,但多是烧成一炉的黑灰,有时一天也不开一炉,就在那写写画画、皱眉思考。

    期间陈老来过一次,但见他在忙,也没打扰,看了一眼就走了。

    宁州城里都知道了梁州遭了水灾的事情,热议纷纷,州府里有贴出告示,号召大家捐钱捐物施以援手。州学那边,有学子捧了箱子募捐,但其实所获甚微,不过区区四百两,但到底是一番心意,做了表率,州府很赞成,很是表扬了一番。

    如是又过了数日,沈慕终于兴奋着从炼铁作坊提了一袋子东西去找杨老,当着杨老陈老的面,道:“我可以治河,而且不需要朝廷出一文钱。”

    二老大惊,“沈慕,此事可开不得玩笑!”

    沈慕便抖着手中的袋子道:“有了此物在,治河就简单多了。”

    二老诧异着问:“这是何物?”

    沈慕道:“水泥。”

    接下来,他便让人找来沙子和水,为他们演示了一番,然后便坐下来下棋,等待水泥的凝结。

    当最后,二人拿着锤子使劲敲,也只是敲下来一小块的时候,彻底傻眼了。

    “此物不但可以用来治河,还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修路叠桥,用处多多。”沈慕道。

    “若是用于筑城呢?”杨老问。

    “自然也是可以的。”沈慕道。

    二老兴奋地直搓手,来回走动。

    沈慕道:“汉水我可以不用朝廷花一文钱来治,但是朝廷那边得给我派懂水利的人,另外,汉水治理好后,朝廷要允许我设卡收费。”

    “设卡收费?这是何道理?”

    “河是我修的,花了大笔的银钱,若要通过,我收点费用也是很合情合理的吧?不过谁若是不想给,也可以不走嘛,我也不勉强。”

    “那官船呢?”

    “官船……免是可以免,但是不得假公济私,暗藏私货。”

    “陈老,你看呢?”杨老问。

    “我看可行。”陈老思索一番道。

    “这样吧,沈慕,”杨老道,“此事我们先给皇上上个折子,看那边怎么回复。当然啦,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肯定会极力促成的。”

第117章 红唇印记(求订阅)() 
梁州被淹之事,引发宁州热议,州府那边号召大家捐钱捐物,百姓穷苦,助益不大,所以州府主要针对的还是宁州的那些商户们。

    宁州商会的会长贺民全被萧德叫去训话,出了府衙之后,贺民全就是一脸阴沉,可也不敢阳奉阴违,于是召集了商会之人,商量捐助之事。

    另一边,李孝礼与萧恩虽也是宁州商会之人,但自从与沈慕合作醉仙酒以来,便很少去那边了,贺民全奈何不得二人,便也不管。

    此时,三人坐在一起,沈慕鞠躬施了一礼道:“此事未曾与二位伯父先行商量,慕自行做了主,还请见谅。”

    李孝礼道:“沈慕你既然有主意修河,使汉水两岸百姓免遭水患,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与你萧伯父虽为商人,但到底是大武子民,能有所为,自然义不容辞。”

    这一番话说的慷慨大义,使得沈慕都不由为之喝彩。

    萧恩也道:“是啊,沈慕,这是件大功德,我们二人全力支持你。我想我大哥那边也是喜闻乐见的,毕竟以后别人一提起沈慕,他就能说上一句‘哦,那沈慕是我宁州出去的。’看,多有面子!”说到后面,竟打趣道:“说不定,到时我大哥一高兴,将我那如花似玉的乖侄女嫁给你,你就偷着乐去吧!”

    沈慕嘿嘿一笑,“是吗,那敢情好!”

    李孝礼又问:“对了,沈慕,你所说的那个什么水泥,真有那么神奇吗?”

    沈慕便为二人演示一遍,小半天后,二人也是啧啧称奇,对于修河一事更是信心大增了。

    沈慕又问:“二位伯父,你们可知哪里盛产石灰石?”

    “这个简单,”萧恩道,“据我所知,城东二十里有座荒山,专产石灰石,是陈老家的,凭着你与陈老的关系,要想低价、大批量买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沈慕又是嘿嘿一笑,“那还买什么,直接拉陈老入局不就行了?”

    二人想了想,都是极力赞成,萧恩道:“陈老以前官至学政,虽说如今退了,但桃李满天下,有他这个官身在,咱们做起事来也方便许多。”

    李孝礼有些担忧道:“只怕陈老爱惜名声,不愿参与这等商事啊!”

    沈慕道:“李伯父这就说错了,虽为商事,但到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足以载入史册,后人称颂。况且,陈家也家大业大的,开销也大,有银子送上门干嘛不要。这事我来与陈老说,二位伯父无需担忧。”

    之后,沈慕便去拜访陈老,将事情说了,陈老思虑一会,到底还是答应了,可见其人并没那么迂腐。

    “我预计将水泥作坊就建在山下,这样开采完便可直接利用,而且那里人迹罕至,即便有些许污染,也不会影响到太多人。”沈慕道。

    陈老点头。

    两人又大致商量了下细节,沈慕便起身告辞,道:“这几日我便将作坊草建起来,萧伯父那边已经购买了些粮食,我们打算给送到梁州去。”

    “这是好事啊,沈慕,”陈老捋须道,“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安心去梁州吧,这边若有什么事,我会为你照料。”

    “那就多谢陈老了。”

    ……

    多日绵绵细雨以来,天上难得的艳阳高照,沈慕跨坐在高大的黑马上,纵马狂奔,倒也有几分英姿勃发。

    此次前往梁州,除了沈慕外,还有安大小姐、李世杰、萧文山同行,王二虎也去了,任务还是以保护沈慕为主。

    他们这一行除了有四十余车的粮食外,还有十车的衣物被褥,远远拉出了好长一段距离,这些物资看着不少,但对于五十万梁州百姓来说,还是颇显的杯水车薪的。

    梁州虽距宁州不过三百余里,但路面经过雨水多日浸泡,极难行走,又是车拉马拽的,每日最多也不过行五六十里,看着日头西斜,便要找镇子吃饭、留宿。第三天的时候,便因错过时辰,而不得不露宿荒郊野外,人们便拿出雨布遮了粮食衣物,以免被露水打湿,又点燃了数堆篝火,烤熟了干粮吃。

    王二虎也不知哪儿打来了一只肥硕的野兔,清洗干净后,急忙忙地找到沈慕让他烤,沈慕摊手,“我也没作料啊!”

    王二虎嘿嘿一笑,将随身的包裹打开,里面除了几件衣物外,竟还有七八个瓶瓶罐罐,乃是精盐、白糖、生姜、孜然等物。

    沈慕瞠目着接过,在篝火边架起木架翻烤,很快,那野兔就变得油光闪亮、香气四溢起来,闻着香味的萧文山、李世杰流着涎水而来。

    一烤熟,王二虎一刀划过,直接斩了只兔腿,也不怕烫,蹲在那就啃起来。

    萧文山和李世杰倒斯文多了,用小刀切着吃,还拿出了一小坛醉仙酒浅酌。沈慕想了想,找来盘子切下一小碟肉来,端了走到马车那边,彼时安玉清正捧了本书,对着灯光细读。

    沈慕走过去,“看什么呢?”

    安玉清一慌,赶紧将书本藏到背后,若无其事道:“哦,没什么,怎么了?”

    沈慕也不言破,因为他刚刚注意到那本书好像是他的诗集,笑着递过去盘子道:“二虎那家伙也不知道从哪打来了一只野兔,蛮肥的,刚烤好,送点给你尝尝。”

    安玉清摆手道:“我不饿。”

    沈慕道:“吃点吧,我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而且,天气潮湿,这晚上其实还是蛮冷的,吃点保暖。”

    安玉清便不再推辞,接了过来,转身从车里的一个小匣子里取出了一双筷子,这时听见沈慕肚子咕咕的响,犹豫了下,又从里面取出了一只叉子,将叉子递过来,道:“一起吃点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话如此说,却已然笑嘻嘻地接过了叉子。

    此举惹得安玉清翻了个白眼,在沈慕叉了块肉即将送到嘴里的时候,忽地叫道:“哎,你等等!”

    “嗯?怎么啦?”沈慕将肉送进嘴里,边咀嚼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哦,没……没事了。”安玉清垂下眼睑。

    沈慕却注意到她脸色有些红,又叉起一块肉的时候才发现,在那叉子上竟有一抹红唇印记,心里不由一震,难道是……

第118章 霹雳腿(求订阅)() 
安玉清显然知道沈慕已经发觉了,娇嫩好看的脸蛋愈发红润,轻启红唇道:“要不你还是用筷子……”话未说完,又觉不对,自己刚用过筷子呢!

    沈慕便好笑地看着她纠结的神色,安玉清被他看得有些窘,到最后,索性将筷子一放,瞪了他一眼,冷冷道:“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吧!”

    沈慕阻止道:“别啊,你这才吃几块?!”将盘子往她怀里一放,“你慢慢吃,我刚刚好像听到二虎在叫我了。”

    不容安玉清多说,转身就走了。

    安玉清望着他的背影,不由轻轻舒了口气,过了一会才想起来,他竟然带走了她的叉子。

    回到篝火旁,萧文山和李世杰却对他神色古怪地笑,李世杰道:“沈慕,你这去时端的明明是盘子,回来怎么变成了叉子?告诉我们,这是哪学的戏法?”

    沈慕也不理他,大快朵颐。

    接下来的数日,虽然偶尔也下雨,但梅雨季已经渐渐过去,离梁州也越来越近,已可以见到洪水肆虐过的痕迹。

    良田悉数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歪斜,甚至有几棵大树拦腰折断。他们还看到一些人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走过,身上也只有些简单的行李,面有菜色,一脸凄凉。

    “明日午时差不多就能到梁州了。”安玉清从马车上探出头来朝沈慕道。然后便见到了那群难民,轻叹了一声,“梁州太大,数十万人,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顾得过来。这些人家园被毁,举家迁移,要么是去往其他州县,要么是投奔亲戚而去。”

    越往梁州走,便遇到更多的难民,安玉清望见那些衣衫褴褛之人,总是通红着眼眶,却也不敢随便拿出粮食和衣物来。

    这些人能走出梁州另谋生路,显然还是有几分自信的,最难的反而是城内那些人,想走都走不了。

    到了这天夜里,一行人燃了篝火,驻扎在荒郊野外,沈慕嘱咐那些护院多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