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好国舅 >

第51章

大明好国舅-第51章

小说: 大明好国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找书,马度原本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大鱼儿一听哥哥要找两本厚厚的书,就把自己的枕头抱了过来。打开包袱皮儿,赫然出现的两本皱巴巴书,不是大百科又是什么。

    大鱼儿解释道:“这两本书是我在皮包里发现的,我把它在石头上晾干就变得松松垮垮,就把它当枕头想着睡觉的时候能压一压,后来就忘了给哥哥了,没想到枕了快一年还是皱皱巴巴的。”

    勤快又懂事的小姑娘,比起贪吃的小鱼儿难缠的菱角儿,大鱼儿不知道乖巧了多少,马度给她拿了一可爱的布老虎枕头,她抱在怀里亲了一口,就欢喜的跑回自己的房间。

    大鱼儿很有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管家婆,到时候家里就不需要他操太多心了,可她需要一个好老师,原本马大脚是最合适的。

    可是吴王府跟皇宫又有多大区别,表面平静却暗流汹涌,马度没兴趣去挖里面的腌臜事,单单那些丫鬟、仆役和管事多变的面孔就足以让他倒足了胃口,明明刚才还满心欢笑和别人见礼说话,转过头去的表情恨不得掐死对方。

    马大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已经很忙很辛苦了,马度不想再给她添麻烦。这事儿马度暂且记载心上,寻思着遇到合适的老师再说。

    老泥鳅总算是听了一句劝,让四个小的都换上了新衣裳,是马大脚之前让人送来的,都是上好的衣料做的,穿在身上也合身,配上双丫髻,三个小丫头可爱到不行。

    小鳖除外,这孩子邋遢惯了,从每年的五月到八月就是一直光着膀子,穿上衣裳走起路来都不自在,从常茂那边坑来的玉佩挂在脖子上,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生怕别人看不见。

    傍晚的时候让侍卫门带上种粮、布匹、食盐还有给小孩子的糖果点心,全家老少一起出动去给乡亲们发放,乡亲们自然是满心欢喜,连晚饭都顾不得吃了。

    秦大伯把半袋子种粮扛在肩上,乐得露出一嘴的黄牙,“俺就说大……小官人是王府里出来的,出手就是大方。”

    老泥鳅笑骂道:“老秦你这是在说我小气穷酸咯。”

    秦大伯回道:“你这老泥鳅从来就是滑不留手,自打来了就分了点粮食,跟小官人一比实在是差了不只一星半点。”

    老泥鳅也不介意,只是嘿嘿的笑着,似乎“老泥鳅”这个称呼要比“老太爷”顺耳多了。

    马度打着圆场,“秦伯你误会了,自打我一进城爷爷让我给大家准备东西,实在是因为我瞧病给耽搁了,这不是今天才送来。”

    “小官人别替他照顾面子了,俺们跟他在一起住了好几年,还不了解他。”老秦扯着嗓子道:“大家听我说两句,自打咱们搬来应天,老泥鳅当了地主就瞧不起咱们这些穷乡亲了,咱们可不能给他瞧扁了。布匹、食盐就当是他接济咱们的,反正从前咱们也没少帮衬他,糖果点心也当是他这个长辈送给孩子的。但是种粮等明年夏收了就和租子一起还给他好不好!”

    “好!不能给老泥鳅瞧扁了!”

    “是哩,老泥鳅就是越有钱越扣门了!”

    ……

    众乡亲纷纷起哄,老泥鳅嘿嘿笑着,“老秦你这老东西,就会瞎编排俺,俺什么时候说过瞧不起乡亲了,要说抠门我可比不过你老秦,烧饭都不舍得放盐,拿着个盐疙瘩一顿饭就舔一口……”老泥鳅与乡亲笑骂着,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马度转过头来问道:“老刘、五六你们没有家眷吗?如果不远的话可以接过来,到时候我会在这里盖上一个大宅子,你们两个就在这里安家怎么样。”

    他俩现在都被除了军籍,可还是在给老朱干活,主要是在王府里帮着种红薯。老朱到底是有眼光的,对红薯看得那个紧呀,跟他的书房在同一个院子里面,这东西日后不一定能够保得住大明的万年江山,总让地里刨食苦哈哈好过一些。

    老刘喜道:“俺们两个就等着给大人当护院哩。小人老家在濠州,只有妻女两人,后来到了滁州,就一直在滁州做些小买卖,有军中旧识照应着,要是能接来身边最好不过。”

    “你家呢?”马度问张五六。

    张五六红着眼睛道:“俺家是和州的,家里就一个奶奶,后来俺从了军,奶奶就跟着姑母一起生活,俺都好几年都没见着她老人家了。”

    “别哭哭啼啼的,既然想得慌就赶紧的接来,回去我就给你们发盘缠。”

    张五六摇头,“不着急,你的大宅子还没盖起来哩,接过来也没地方住,在城里租房子贵着哩。”

    这小子就会说大实话,这会马度还真没有多少钱,虽然收了不少礼,可大多数都是实物,其中还以药材居多,药材这东西买的时候挺贵,可要卖出去就不值几个钱了。现银加起来不过数百两而已,和马度预想中的豪华宅院还差了不少钱。

    不过穿越前辈们已经给马度指明了方向,他可不是狗血剧情中被人退婚的庶子或者被夺了功名的穷酸秀才,他背靠王府又有本钱,再挣不到银子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马度拍着胸脯,“你俩就瞧着吧,要不了半年,我这大宅子一定能盖起来。”

    正说话间老泥鳅和秦大伯凑了过来,老泥鳅笑容满面,心情大好,“小度啊,你秦伯还有事情要和你商量。”

    “秦伯,有什么事情您直接说。”

    老秦难为情的笑了笑,“这事儿确实还要麻烦你,眼看着就要秋种了,咱们想弄些铁制农具,镰刀、锄头、还有犁头,要是能给每家弄打一柄菜刀,那就最好了。”

    “铁制农具?菜刀?”马度挠挠头,“难道城里的杂货铺子没卖的吗?”老朱又不搞蒙元朝廷那一套,可没干那种十户人家用一柄菜刀的事。

    老秦摇头道:“没有,就连铁匠铺子都关门了,偶然找到有人卖,也是贵的吓人,一把镰刀都敢要八百文。”

    “真他娘的黑!”马度也不由得骂了一句。乱世里粮食、盐、铁、布匹都算是战略物资肯定要贵些,但是也不至于这么离谱吧。从前大家在鄱阳湖打鱼时,一天收获卖给腌货行也就几文钱而已,八百文一把镰刀绝对黑到家了。

    老刘闻言拉着马度背过身去,小声的道:“大人有所不知,城中的里很多铁匠铺子都关门了就因为买不到生铁,已经快一年了,这个价格一点都不稀奇,即使这样也是有价无市。”

    “这是为何?这么高的价格那些商人就不过来卖?”

    “当然过来卖,只是还没进城就被王府买走了。”

    老朱四处征伐,地盘越来越大,兵将越来越多,盔甲兵器自然也就需要更多,光靠缴获是远远不够的,自然需要更多的生铁。

    可是这个时候生铁的主要产区主要在河北,那是大元朝廷核心地盘,自然会控制生铁外流。不过大元朝廷已经腐败透了,商人们多塞点钱就能过关,走海路南下又少了盘查可以轻松的赚取高额的利润。

    不过数量有限,江南生铁价格也是一涨再涨,直到去年从江西归来之后,老朱就开始大量制作火器。一支枪管虽然只有三斤重,可那是精铁,几斤生铁才出一斤生铁而已。对于应天奇缺生铁这件事情,马度有一定的责任,谁叫他搞出了火绳枪。

    老朱几乎买绝了生铁,但是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不大,对农民来说一把锄头或者镰刀可能会用一辈子,就算坏了拿去铁匠铺化了可以重新做。

    可惜这这些从江西搬过来的乡亲却没有农具,就是平常杀鱼也是用个薄铁片,每家弄一套新农具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件难事。

    马度蹙着眉问老刘,“难道一直都是用河北的生铁吗?太平府明明也有铁矿。”

    老刘直摇头,“小人没听说过太平府有铁矿,太平和应天离的这么近,要是有的话肯定知道。”

    马度一拍大腿,老子要发了!

    (谢谢OS的打赏谢谢欧阳博才孤风子傲煌煌明扬书友160220193926698 wwy751015大大胖 xitele os 天神一枚宇煜煜2015 书友160220193926698 真的像鬼飞天剡轩辕九黎四眼鸟人就多那一下老解放牌票fachang 冷月剑芒浮生皆空爆兮爆摸楼上的脸的票票我知道还有很多亲的名字都没有来得及看见,一样谢谢你们)

第101章 王大锤的财富人生() 
曾经煤老板的豪奢令马度十分的羡慕,眼下却有机会让他做个“铁老板”。后世里稍微有点地理知识的都知道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有两个名字相似的城市,而且都盛产铁矿。

    一个是辽宁的鞍山,另外一个是安徽的马鞍山。马鞍山虽然是属于安徽但是和南京很近。马度在南京长大,当然知道近在咫尺的马鞍山。

    不过现在的马鞍山可能真的只是一座山,那里丰富的铁矿还没有被发现,躺在地底下睡大觉呢。

    马度决心把它们都挖出来,换成钱充实一下自己的钱袋子,想想那高昂的铁价,马度做梦都能笑醒了,大宅子有着落了。

    这个时代的铁老板绝对不会比后世的煤老板差,而且这是个长久的生意,以这个时代的钢铁消费量,做到大明王朝终结也不是问题。

    马度急不可耐,第二天一早就去准备各种物资、工具和人手,不顾老刘和护卫的劝阻,当天下午就赶了几辆骡车,往太平府方向去了。

    同行的还有常茂和他的护卫,常夫人终究放心不下他,第二天一早就派人找来了,可他死磨硬泡的就是不回去,一起跟着马度来了太平。

    后世里繁华的钢铁之城还没有半点的影子,但是位置却很好确定。太平府有一座很著名的景点——采石矶。

    当年老朱就是在这里渡江登岸攻占太平的,还和蒙元的援军在这里大干了一场,陈友谅也是在这里杀了徐寿辉称帝的。

    看着远处青葱的翠螺山,马度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到了,就让车队停下。

    一听说这里就是采石矶,常茂的话就开始多了起来,“这里就是采石矶呀,我爹说过当年他就是在这里揍得海牙蛮子哭爹喊娘的。”

    常茂滔滔不绝,连说带比划,无一句不是在说老常的勇猛无敌。老常吹牛皮的时候也只是说给他十万精兵,他便能横行天下,所以人称常十万。

    常茂几乎把他老子吹上天了,仿佛当年采石矶的那场恶战是他老爹一个人打的,估计就是老常自己听了也得脸红,反正马度就当听评书解闷儿了。

    采石矶马度在后世里是游览过的,除了李白墓也没什么看头,现在更是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马度更没有心思去瞧,还是找钱要紧。

    从采石矶往南二十多里就是后世马鞍山主要矿区,马度还在巨大的矿坑边上拍过照。沿着采石矶一路往南直行了二十多里,马度就选择几个地点进行勘探。

    没有钻井,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进行深挖,有的还是在田地里面地主自然不许,马度只好拿银子开路。

    又让老刘雇佣附近青壮农户给他干活,可碰上农忙时节人家都不愿意干,马度只好出了一百文一天的高价,才雇来百十个人,若是在农闲时十文钱就能让一个青壮给你卖一天的苦力。

    亏了,亏大发了,几百两银子除了给家里留下一百两,又买了一些工具物资,刨去吃喝,工钱,赔偿的地钱,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剩下不到五十两银子,关键的是还没有找到半点蛛丝马迹。

    马度心塞呀,难怪国家搞勘探动辄都是几亿几十亿的资金,自己这几百两银子还真是不够看,勉强支撑着能回家就算不错了。

    可马度不甘心,马鞍山的很多铁矿都是露天铁矿,埋藏的并不深,怎么就挖不着呢。就着红彤彤的篝火,马度不停的翻阅着手里的大百科,希望能找到一点有关勘探的知识。

    一只烧得冒油的兔子腿低到他面前,马度正要伸手去接,又猛地被抽走了。常茂讨人厌的大脸凑了过来,“告诉我你在挖什么宝贝,这个兔子腿就给你吃。”

    马度头也不抬继续的翻着书,“你凭什么认为我再挖宝贝?我只是随便挖着玩的而已,你可别想多了。”

    “嘿嘿……还想骗我!你这么抠门的人,要是没有好处会白白花那么多银子?”常茂指了指马度手里的书,“你这本书里肯定有藏宝图对不对?”

    马度看了一眼他的大脑袋,还真是没白长,真是有想象力。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抠门吗?”

    “比你那家穷亲戚稍微好一点,但是绝对没有我茂太爷这么豪爽。”他又把兔腿递过来,“快跟我说说,有宝藏对不对?”

    马度接过来撕下来一口兔肉,外焦里嫩味道还不错,他点点头到:“算是有吧。”

    “我就知道有宝贝!”常茂兴奋的握紧了拳头,满眼期待。

    “唉……知道又有什么用,可是找不到。”

    “接着挖呀,一百个人不行,咱们就找一千个人,两天挖不到咱们就挖二十天!总能找到的!”常茂看来对寻宝的兴趣十足。

    马度知道有些话可以说了,他很无奈的摊摊手,“可是我没有钱了,只剩下五十多两银子,咱们明天只能回去了!”

    常茂拍拍胸脯,“你没有我有呀!”马度等得就是他这句话,“这样不太好吧,嗯,你有多少?”

    常茂深处两个手指头,“一百两!”不等马度露出失望的表情,他又补充道:“是黄金!”

    没看出来这小子还真是个有钱人,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黄金和白银的对换比还是很高的,一两黄金可以兑换十几两白银,这可就是一千多两银子。

    “你不是打算偷你家里的吧?”马度不太希望常遇春道时候打上门来向他要金子。

    “不是,前年我生了一场病,很长时间才好。我娘找了个道士来家里驱邪,道士说我五行缺金,我娘就给了我一百金子压箱底。你要是用的话,我明天我就让给护卫去拿。”

    “常夫人还真是位好母亲!”马度心想常茂要是五行缺火,他娘会不会给他弄一罐子火药放床底下。

    马度从来都不会亏待老实人,拍了拍常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