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好国舅 >

第251章

大明好国舅-第251章

小说: 大明好国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英这话肯定真心实意,心里肯定是不愿意老朱这么辛苦的,不过他想分忧老朱也得给他权利才行。

    马度对元生道:“公公让人给我俩搬个凳子来。”

    元生正要吩咐老朱却道:“不许给他搬凳子,年纪轻轻的站上一会儿死不了人。跟朕说说皇后的身子怎么样了?”

    马度凑过去正色回道:“娘娘的病情已经减轻了,只要悉心调养一定能够痊愈。”

    沐英也道:“来之前微臣正陪着娘娘说话,气色比从前还要好。”

    “嗯,玄重你就多费点心吧,等皇后痊愈了,朕重重赏你。”

    “这是微臣该做的,不敢要皇上的赏。不知皇上今天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明知故问,当然是为倭人的事情,元生去把太子请来!”

    马度不由得问道:“就在这里商量倭人的事?不到朝堂上讨论吗?”

    老朱不耐烦的拜拜手,“这些文臣武将连倭国在哪儿都不晓得,给他们能商讨出个什么来。”

    沐英笑道:“皇上说得是,玄重对倭国知之甚深,是收拾倭奴的行家。”

    老朱不屑的道:“他算个屁的行家,出海剿倭被人家俘虏小命差点都给丢了。虽说杀了些倭寇那也是廖永安功劳,与他何干?”

    真想很想揪住老朱问问他说这种话良心不会痛吗?老子不是行家,干嘛大老远的从乡下把我揪过来。

    “行了!行了!说你两句还当真了。现在倭国南北朝的两个使团都到了应天,到底该如何处置。”

    马度一拱手道:“微臣觉得应该拉一家打一家!”

第531章 银山() 
    “拉哪边打哪边?”

    马度拱手回道:“当然是拉北朝打南朝!”

    老朱闻言严肃的道:“火器是我明军战力的保障,怎可流落番邦,况且倭人曾在我大明沿海肆虐,若是把火器卖给他们还不知道又多少子民要倒霉,朕绝不会卖火器给倭人。”

    说话间朱标进到殿中,给老朱见了礼才道:“父皇误会舅舅的意思了,舅舅说不是卖火器给北朝,而是直接出兵帮北朝作战,这样火器就不会流落到倭寇的手里。”

    马度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他给足利义满出的主意,不过足利义满和朱标却一同回绝,果然老朱也不同意,“你当我大明的军队很闲吗?明年草原上可还有一场大战呢。”

    沐英在老朱跟前半点节操也没有,老朱说出来话他立刻没口子的附和,“皇上说的是,倭国与我大明并不接壤,既然他们自己要打自己就由得他们去,就算打成一锅粥与我大明何干,玄重我看你为倭人的事情操心过头了。”

    这话听着似乎似乎有理,可是日本的战国时代打成粥的时候大明也跟着倒霉,若是倭国南朝借着火器统一了日本那才是麻烦。

    马度一本正经的道:“微臣出海征讨倭寇的时候,犯了错还请皇上处罚。”

    老朱鼻子里面哼了一声,“哼,你犯的错多了,朕不知道是哪一件,你倒是说说。”

    “微臣在南海不幸被俘,当时有六门火炮被陈友定的余孽金子隆盗走流落到了倭国南朝,金子隆已经仿制出了不少火炮,正是借着火炮之利,倭国南朝才能反守为攻。”

    老朱捻着胡子不以为然的笑道:“这事儿朕是知道的,毛骧安插在倭国的检校,已经把情况告诉朕了。金子隆就是个废物,这么长时间才弄出来几十门火炮而已,威力小射的也不远还常常的炸膛不足为患。”

    既然知道了还能能笑得出来,看来是打心眼里瞧不上倭国,马度只好硬着头皮相劝:“皇上倭国的火器确实差劲,可我大明的火器从前也不怎样,还不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若任由倭国的火器在战争中壮大,必成我大明心腹之患。”

    朱标也道:“虽然孩儿不建议劳师远征,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倭人火器发展壮大,毕竟他们曾在沿海烧杀劫掠害我百姓,又和陈友谅、张士诚的余孽勾结在一起,虽来纳贡称臣不过一时之策绝非是真心,若继续放任可能真的会像舅舅所说成我大明心腹之患。”

    “我儿说的有理!”老朱嘿嘿的笑了笑,可随即又绷起脸来,“可眼下草原上战事在即,朝廷所耗甚大,自己还顾不上,朕那里还抽的出兵拿得出粮去帮倭人打仗。”

    “其实也不用多少兵马,只需要抽一船海军过去,帮着北朝压制南朝的火器就行了。至于他们的粮草军饷,火器弹药的消耗自然要倭国人出。”

    国际主义精神马度没有,老朱更没有他连连摇头,“不可不可,还是先扫自家门前雪。既然倭国南北两朝都向我大明称臣纳贡,朕话他们自然要听的,让他们不要再打就是,南朝的火器自然也发展不起来,何苦让我大明好儿郎为倭奴流血。”

    朱标和沐英立刻送上马屁,“父皇英明!”“皇上英明!”

    中国的历代王朝几乎都是内向性的,地大物博,自己偌大的国土都治理不过来,才看不上番邦蛮夷的那些东西,只要你不来招惹我才懒得去管你。

    没点好处很难让他们迈开自己的腿,马度觉得是该亮大杀器的时候了,“皇上圣裁微臣没什么好说的,为弥补让火器流落番邦的过失,微臣有一物献给朝廷,以赎罪孽。”

    老朱呵呵的笑道:“好啊,又鼓捣出来什么新玩意儿了,快拿出给朕瞧瞧。”

    “东西太大拿不了,而且路途遥远取之不易。”

    沐英道:“玄重别故弄玄虚了,赶紧的拿出来!”

    “好吧!”马度冲着老朱一拱手,“微臣想献给皇上一座银山!”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老朱这个财迷更是激动的站了起来,一把揪住马度的衣领子,“银山在哪儿!”

    不要怪老朱这么激动,银子什么时候都是好东西,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缺银子的国都,铜钱才明清之前所使用的主流货币。

    在商贸发达的宋朝甚至因为铜钱紧缺而出现了纸币。到了洪武年间也发行过宝钞,当然老朱发行纸币有剪羊毛的嫌疑。

    至于海外同样缺少银子,千万不要以为海商都是拿丝绸换金银,以物换物才是主流,沈万三天南海北的开这么多铺子最主要的还是消化这些海外来的商品。

    要是真有一座银山,不仅仅能解决朝廷四处开战大搞建设的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对明朝日后的货币流通商业发展也是有利。

    马度举着手道:“我说!我说!微臣的脖子都给您勒断了!”

    沐英和朱标忙去抓老朱的手,老朱笑呵呵的松开马度的衣领子,帮他整了整衣服,还在胸口拍了拍,“是朕手重了,朕跟你赔罪,”

    我擦!钱这个东西除了不能吃果然是无所不能的,竟然能让老朱开口赔罪。马度自然不敢借此装大,忙回道:“皇上言重了。”

    沐英迫不及待的问:“玄重你说的银山在哪儿?”

    朱标则道:“舅舅说得是银矿吧,要是银山怕是早就被人搬空了。”

    “殿下英明就是银矿,不过不在大明。”

    老朱的眼中露出一抹得意的笑,“你说的银矿盖不是在倭国吧?”

    马度一拱手道:“正是在倭国。”

    老朱哼了一声,“你比朕还抠门,想钓鱼又不舍得撒饵料,朕就知道你这无利不起早家伙不会白白的要去帮倭人打仗的。”

    呃……又中了老朱的奸计了,当年张士诚把老朱比喻成唐僧是错的,应该比如成如来才对,马度就是孙猴子总感觉跳不出他的手掌心。

第532章 小色鬼() 
    老朱拿出一张地图扑在龙案上,拿了一支朱笔递给马度,“给朕把那个银矿标出来!”

    马度无奈的接过毛笔,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点了点,还顺手写了三个小字,“石见山”。他说的银矿正是闻名日本,不,是闻名世界的石见山银矿。

    这处银矿位于日本的山**的岛根县,发现于十六世纪一直开采了四百年,其银产量在巅峰时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足见其储量之丰富。

    储量丰富的石见山银矿也是战国时代爆发冲突的一个焦点,银矿附近的诸侯、大名为之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落入丰臣秀吉的手中。

    石见山银矿一直支撑着倭国贸易,从中国获得丝绸瓷器从西班牙获得火器,让倭国一度壮大,甚至让丰臣秀吉产生从朝鲜打到印度的狂妄念头,当然他自不量力最后在梁鸣海峡折戟沉沙。

    “这里的银子多吗?”这是老朱最关心的,银矿大明也有不少,若是储量少了可不值得他下血本出兵倭国。

    “应该很多,爷爷和我乘飞机途径此地,绕地三圈爷爷才说这里有银矿,能入得爷爷的眼想必品质储量不会太差了。”

    老朱闻言一笑,“老居士观山望水的神奇手段朕自然是知道的,就如太平铁矿量多质好,可惜这样这样的堪舆之术你是半点也不会,到现在还是吃他老人家留给你的老本。”

    老朱对不学无术的小舅子摆明了看不顺眼,不过得了一个大银矿,他心中自然还是高兴的,一拍桌子“这事朕准了,不过出征倭国乃是大事,少不得朝堂走一趟,众臣要是反对你和文英可不能当闷葫芦。”

    出兵倭国去抢银矿这样的龌龊事自然不好在朝堂上明言,即使臣子们知道了也未必支持,尤其是那些文臣一定会大吼一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然后跳出来反对。

    马度笑道:“微臣倒有一计,可让满朝文武支持皇上出兵倭国。”

    “又有什么坏主意说来听听,朕给你参详参详!”

    ~~~~~~~~~~~~~

    野田佳良子把口中乳白的液体吐进痰盂里面,顾不上给自己净口,就拿了一条干净毛巾,跪在地上伸手在足利义满的胯间轻轻的擦拭。

    她服侍过的男人不是一个两个,倭人一般比较短小,可是这位将军大人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雄伟之物,目测一下估摸着有四寸两分(14厘米),果真是非常之人。

    待她擦拭干净足利义满随手提上裤子便问道:“这几天细川松之都在忙些什么?”

    野田佳良子放下手中的毛巾恭敬回道:“细川松之依旧带着厚礼在明国权贵的府邸奔波。”

    此番倭国北朝出使大明,其实不是天皇的旨意,也不是足利义满这个幕府将军做的主,而是幕府管军细川赖之,北朝现在真正的掌权者,担任正使的细川松之则是他的族弟。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川松之也算是足利义满的敌人,抵达大明之后一直把足利义满的看得很紧,上次能到方山是他死缠烂打才才跟着去的。

    当马度提出大明派兵给北朝助战时,他知道自己只要答应就能得到大明的帮助,可他却下意识的一口拒绝,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那张笑脸后面藏着一股深深的恶意。

    现在他却有点后悔了,南朝使者同样到了大明称臣纳贡,若是让他们成了则北朝危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别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足利氏不行,后醍醐天皇的后代不会饶过他。

    “细川松之可有进展了吗?”

    野田佳良子道:“进展还是有的,自从方山回来之后,细川松之总算能进的去那些勋贵的门了,只是他们收了礼物却从不承诺。不过细川松之还碰到几次南朝的使者,他们也在积极奔走,估计想早日面见大明天子。”

    足利义满鼻孔里哼了一声,“细川松之纯粹是白费功夫,大明太子的承诺都没用,那些勋贵的话又有什么用,实在不行本将军少不得还要偷偷的跑一趟方山。”

    野田佳良子抬头问道:“殿下见过大明太子?”

    足利义满冷声道:“这不是你该问的,时辰不早了,细川松之该回来了,你赶紧回去不要被他发现了。”

    足利义满年纪虽小却不是省油灯,不然日后也不可能夺取大权统一日本,这野田佳良子就是他安插在细川松之身边的奸细。

    野田佳良子缓缓的起身,刚刚的走道门边上就听见屋子外面新右卫门低声呵斥,“是谁!不要过来!”

    野田佳良子忙转过头推开后窗身子一跃就窜了出去,足利义满关上窗户,打开房门只见他的贴身武士新右卫门正带着一个人从院门处过来,不就是前几天他见到那位江宁侯,心头不由得一喜,他下了台阶便远远的恭迎。

    马度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进屋再说。”

    刚一进屋子马度就闻见一股淫靡的气息,就呵呵的笑道:“足利将军真是好兴致呀。”

    小小年纪就开始玩女人果然是个色鬼,后世传言他把天皇后宫占为己有,室町之后的日本皇室都他的血脉,八成是真的。

    足利义满倒是脸不红心不跳只道:“在下困在鸿胪寺实在苦闷,唤个侍女做娱乐消遣罢了。早就听闻秦淮河上白花争艳,不知道侯爷可愿一同前往。”

    马度找个椅子直接坐了,冷笑道:“哎呀呀,足利将军真是好雅兴,死到临头了还想着逛秦淮河。”

    足利义满闻言不由得脸色一变,“侯爷此言何意!”

    “哦,你还不知道,我大明洪武皇帝已经决定召见倭国南朝使节了。”

    足利义满连连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马度反问道:“为什么不可能?”

    “南朝海盗在大明沿海烧杀抢掠,而且还和大明的敌人勾结,明国上下对南朝应该是同仇敌忾才是,怎么会先召见他们。”

    “你推的还真是干净,好像你北朝就没有海盗参与似得。”马度随手捡了茶几的上的倭扇子摆弄,“南朝比你们可有诚意的多,除了称臣纳贡缴纳岁币之外,还送来了不少在大明作恶的海盗,甚至愿意把金子隆交给大明处置。”

第533章 不速之客() 
    马度并非是虚言哄骗,这确实是倭国南朝开出条件,不用奇怪他们会出卖金子隆这个南朝功臣,金子隆在南朝上蹿下跳争权夺利,南朝上上下下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反正铸炮的技术他们已经到手了。

    历史上金子隆也正是因此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