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好国舅 >

第199章

大明好国舅-第199章

小说: 大明好国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书!你还不知道我,我可不是读书那块料!我爹那边你就更不用担心了,这次就是他让我来的,他说有好处自然要便宜自家人。”

    “谁给你说有好处,你又不是没上过战场,无论在哪里打仗都是要死人的。”

    常茂不屑的道:“大舅哥你糊弄谁呀,我还不知道你,没有好处你会这么上心。再说剿倭之事还是太子总理,我是你妹婿,太子是我的妹婿,这个时候我要是不出来占便宜,那才是傻蛋!”

    “别说,这次对你还真是个捞功劳的好时候!”

    “就是,你也不能看着我文不成武不就吧,我没出息大鱼儿也憋屈不是,她可是盼着望夫成龙呢!”

    常茂搬出来了大鱼儿,马度只好捏着鼻子认下了,不过他不觉得大鱼儿会有这样的心思。

    那两千人回炉被马度回炉重造,几年的时间他们已经把当初的军训都忘光了,不过瘪头他们一定会让他们尽快捡起来的,这些老兵收拾起人来下手可狠着呢。

    让马度意外的是,这些人竟然一直在咬牙挺着,从他们凶恶的眼神看得出来,他们并不是害怕这些老兵,而是不想再回去过那种土里刨食的苦日子,他们是真的爱上了大海这个冒险乐园。

    老朱新送来的两千士卒,并不是战阵上的新丁,全都是从水师里面挑选出来的年轻的精干士卒,看得出来老朱对海军很重视,不过他是因为马度的重视而重视。

    这些来自水师的士卒,都没有接受过新兵的系统训练,马度把他们一起回炉,还好他们都年轻接受能力很强。

    像戚祥这么年纪大的,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好歹也是指挥使却常常被单独拎出来,让士卒看他同手同脚的走路,没少被人笑话了。

    马度还劝他不必如此,到时候用不着他亲自持枪杀敌,只要指挥就好。他却固执的像头驴,“俺当您手下就要守您的规矩,若是自己不懂,难以服众不说临阵也指挥不好,到时候吃了败仗,把兄弟们搭进去还要连累您。”

    戚祥这么想也是好事,马度也只好由得他去了,这就是做人的差距,同样是老朱的亲兵,戚祥却给子孙挣了一下世袭的官职,还出了一个名传千古的后代。老刘却被老朱早早一脚踢开,只能给马度当长随兼管家,还招了一个那样的女婿。

    想要建海军,军舰自然是重中之重。陈友谅的那种巨舰只能在长江、内湖航行,而且还需要长桨助力,到了海上八成也只有侧翻的份,说到海船还是要数大名鼎鼎的福船。

    顾名思义,福船便是福建制造的船,福建自宋代起便是中国造船中心,这种船在海上可以说是久经风浪考验,绝大数海贸船只都是这种船,没有比它再合适的了。

    很遗憾,现在的福船还不是三宝太监用的那种放大版的百米巨舰,最大的还不到五十米长,排水不到一千吨,不过对付倭寇的舢板小船也是绰绰有余。

    当初汤和与李文忠攻下福建之后,曾奉命在福建造船往北方运粮,遇到风浪船沉了不少,还剩下五艘一直闲置在应天,马度不客气的讨了过来。

    如果只是装人的话,这五艘福船足够装下四千人了,可马度又不是拿来运奴隶,到时候甲板上人挤人,装弹药都伸不开胳膊,这仗便不用打了。

    他一艘大船只安排几百人,船不够老朱不舍得掏银子,造船也耗费时间,不过马度有现成的。因为倭寇闹得凶,马度和沈万三用来海贸的商船都没有出海,为了防止被劫走,都开到了长江里面,马度又选了一些小号的福船和哨船作为补充。

    对于马度要去打倭寇的事情,沈万三举双手双脚支持,还赞助了马度不少的钱粮。原因无它,谁叫倭寇耽搁他捞银子,他做海贸日子久了没少吃倭寇亏,更没少交了保护费。

    他握着马度的手激动道:“记得把这些杂碎杀个干净,一个人头我出五两银子悬赏!”

第421章 无助() 
    马度甩掉沈万三的手低声的呵斥,“胡说什么,你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商人,朝廷的军队轮得到你来悬赏,皇上的龙威你也是见识过的,他可不是张士诚。你管不住自己的嘴要是哪天掉了脑袋,我可救不了你。”

    为了沈万三免遭厄运,修城墙的事也只让他出银子而已,具体事物根本没让他沾手,就怕他犯糊涂跑去给老朱说帮他养军队,没想到他还是这么的不谨慎。

    沈万三连连点头,“侯爷说的是,沈某日后谨言慎行就是。”

    “怎得?你是跟倭寇有仇吗?”

    “侯爷说的哪里话,沈某一个做海贸的怎么可能跟倭寇没仇,被他们不知道抢了多少的货物,勒索了多少钱粮,早年沈某还有一个远房的侄子死在倭寇手里,常常为此心痛不已。”沈万三说着眼圈还红了。

    马度觉得莫名其妙,“一个远方的侄子就让你这般的难过?该不是私生子吧。”

    沈万三唏嘘道:“本想着在海上给孩子谋一份家业,谁曾想却让他丢了性命,沈某对他们母子亏欠良多。”

    “那你可把银子准备好了,到时候割下来的人头,保证让你亏的血本无归,到时候直接把钱捐给书院,捐资助学没人会挑你的毛病。对了,你让我把倭寇杀干净,该不是想自己当海盗吧,听那些人说你可没少劫了商船,这无本的买卖你做得可痛快?”

    沈万三面上稍稍的尴尬,“侯爷误会沈某了,我可是正经的买卖人,可是茫茫大海之上没有王法,会劫掠的不只有倭寇,只要下了海人人都是海盗,我不想抢别人,别人却来抢我,我总不能束手就擒吧。”

    “说的有理,你做海贸多年,对倭寇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把你知道的情况都整理一下给我送来。”

    沈万三嘿嘿的笑道:“侯爷放心,一定让您满意!”

    有了人有了船就差兵器,马度不得不再次求到老朱哪里,他虽然是火器局的监正,可是没有老朱的手令根本就别想大批的从火器局拿出火器来。

    老朱再次发挥吝啬本性,兵部给了海军一堆替换下来的火绳枪、盏口铳之类的,还说对付一群化外野民足够了。

    这在马度看来就是开玩笑,后世的海军会用陆军淘汰下来玩意儿?海军的装备从来都是最好的,即使是军舰上不起眼的一根电缆,也是用极严格特殊的标准生产的。

    老朱不给力,但是马度还有一个好领导,这可是朱标发挥作用的好时候,他开口比马度磨破嘴皮子都管用。

    老朱没好气的道:“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朕就给你拨一点好使的。”他拿了笔墨低头写了长长一份单据,马度接过来一看各种最先进的火器都有,只是数量却少了一点,比如燧发枪只给了一千支。

    “皇上,您是不是弄错了,海军可是有四千人呢,您给微臣这点火器可不够用!”

    老朱搁下笔,笑道:“好的不够用就用差的凑,朕手底下也就只有这么点了,你若想要好的,尽管拿银子来朕让火器局和工部加班加点的给你生产。”

    “皇上微臣的那点家底,您还不知道,十之八九都贴补了书院,要不是家里的婆娘嫁妆丰厚,全家人都要吃糠咽菜了。”

    马度无奈的摊摊手,“再说这也不合情理不是,海军到底是朝廷的军队,让微臣掏银子算怎么回事,太子快给微臣评评理吧。”

    马度显然是找错了人,虽然朱标也为老爹的无耻感到脸红,可还不得不出言维护,“舅舅别急,既然父皇这么说了肯定是有道理的。”

    老朱也道:“你不是说有了海军市舶司就能收上银子来吗?到时候收了税,再到朕这里来买火器。你看看朕有多关照你,连主意都给你想好了,到时候一定给你好折扣。”

    这样关照马度觉得还是少一点的好,把老朱的给单据塞进袖子里面,马度拱了拱手,“那微臣就告退了。”

    “着什么急呀,朕还有几句体己话要给你聊聊。”老朱的满脸的亲热,“玄重啊,你跟朕说说,你为什么对倭患如此上心。”

    “微臣真的是一片公心,只为我大明百姓免遭灾厄……”

    老朱不耐烦的打断,“行了,这里又没有外人,跟姐夫难道还没有半点实话。皇后为此整天的犯嘀咕,梦里都在想这件事,睡觉都不踏实。”

    马度看看老朱的黑眼圈,心知这睡觉不好的八成是老朱自己,看来自己不找一个合适的由头,老朱心里肯定会越发的猜疑。

    “回皇上,微臣之前所言句句属实,当然还有那么一点点私心,清剿倭寇也是为了海路通畅,有一日可以出海寻找夏威夷。”

    老朱眉毛一挑,“玄重要走?!”

    朱标也急道:“舅舅你不能走呀,母亲会伤心的!”

    马度笑道:“我回夏威夷做什么,那里早就是一片荒芜,我的亲人、家人都在大明!”他伸手拍了拍朱标的肩头,“只是爷爷在夏威夷还有很多的遗物,我想取回来,至少也得给他老人家里一个衣冠冢。”

    “呵呵……原来如此。”老朱呵呵的笑道:“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待朕扫净天下,自会派人帮你寻找。”

    “那微臣就先谢过皇上了!”马度巴望着老朱派人去找,不然他怎知天下之大。

    “对了,顺命公把宫殿的模型送来了,朕觉得不错,准备动手施工了。这可是一件大工程,朕准备交给你来做。”

    “皇上您就别再给微臣加担子了,您让微臣干这件差事,说到底还不是想省一些银钱,微臣倒是可以给您出一个主意。”

    老朱就是这个德行,宫殿想要盖得气派又不舍得花银子,一听马度说有可以省钱的法子,他立刻来了兴趣,伸手把马度招到跟前,“快给朕说说!”

    “微臣的主意是这样的……”

    片刻之后,就听得殿中响起老朱的一阵咆哮,“混账玩意儿,竟然拿皇家的名头借给满身铜臭的商贾用,置朕的脸面于何地……你别跑,给朕站住!”

    接着就见马度捂着额角,从殿中冲了出来,一口气跑了到了宫外,回头见没有人追出来,这才停下了脚步,心道:“真是吝啬,连个名头都不肯借,谁会给花钱给你盖宫殿!”

    老朱盖不盖宫殿马度不管,他自己还有很多房子要盖,很多很多。

    城墙扩建了,于是在新城墙和旧城墙之间就有了大量的空地,这些空地在将来就会变成新的城区。在城墙没有开建之前,马度已经让沈万三悄悄的把那些好地段都买了下来。

    什么是好地段?靠近皇城的自然都是好地段,不仅繁荣而且治安好。如果换成别的都城,这样的好地段,马度未必有机会弄到,可能有很多原有的居民,以古人的固执想让他们放弃祖屋根本不可能。

    可应天就不一样了,刘基把应天规划的很奇怪,内城并非是传统的四四方方,而像是一个歪着的葫芦,皇城不在正中央的位置,而是在东南一角。

    这里都是大量的无主荒滩,应天府的官吏,听说有人要高价买走,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大笔一挥就给衙门增加了一笔的税收,听说为此还小小的升了一级。

    在后世的长安街搞房地产会不赚钱吗?答案显而易见。马度不担心没有人买,朝廷已经筹划着迁数万富户填充应天、凤阳了。

    这样发财的买卖,马度没打算搞得大张旗鼓,免得引起老朱的主意,先悄悄的弄一个小小一期,房子少价格才能提着上去。他已经开始幻想,一个个的腰缠万贯的土豪拿着小板凳守在售房处排队摇号是个什么情景。

    至于另外一处工地则是在方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学区房,虽然利润不会太高,应该也不愁卖不出去的,在书院附近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小商人,大多都是摆摊子,或者临时搭建一个草棚子,盖一些门面房也是很有市场。

    至于盖房子的人手,自然也是不缺的,他手下可有四万民夫,想用都用不完,只能从其中选了五千个手艺好的。

    原本农忙时节是要回家帮忙的,一听说管吃管住,每天给六十文的工钱工资日结便没口子的答应。这个说家里兄弟多种田不差人手,那个说有这么多工钱干上几个月就算收成少一半也划算。

    家里的佃户听说地主在盖房子,便找上门来说他们也要盖房,还重点强调不是要沾主家的便宜,拍拍鼓鼓的荷包说自己有钱,就是每天在作坊里面干活没时间操持,请主家帮帮忙一起盖了。

    这样朴实善良的好员工哪里去找,马度二话不说满口子答应下来,连老房子都不用扒,就在方山附近给他们重新划定居住区,还答应给他们修一条连同官道的水泥路。

    在接受了佃户千恩万谢之后,无良奸商马某人立刻回到书房,把他制定的福利分房政策付之一炬,明亮的火光之下,俊朗面孔阴影重重,显得极其的奸诈。

    都说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可到了马度这里老话就不好使了,刚刚做了一点没有良心的事情,立刻就受到了报应。

    小冬梅不知道怎么突然发起烧来,来得十分猛烈,喝了汤药没有用,无奈之下马度给她喂了一丁点阿司匹林。这药被常遇春吃的所剩无几,而且已经过期了,喂下去半点用处也无

    听诊器下可以清楚的判断,她是上呼吸到感染,想到这个时代恐怖的夭折率,马度简直如坠冰窟。宋霜像个疯婆子不停的捶打着马度,哭着骂道:“你不是神医吗!赶紧的把闺女的烧给退了,不然就是治好了也要烧成傻子!”

    自穿越以来,马度上蹿下跳,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现在才发现自己除了一点对历史的先知,还有一点点的专业知识,似乎没有多大的能耐,没了后世先进的药品,他连自己的闺女都救不了。

    看着闺女通红的小脸,马度扭身就朝着门外走去,宋霜一把揪住他,泪眼婆娑的问:“这个时候,你要去做什么!先把闺女治好,不然我就死给你看!”

    “还能做什么,我现在就进宫请太医。”马度现在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楼英的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