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好国舅 >

第123章

大明好国舅-第123章

小说: 大明好国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宋濂这么一说,马度先是吓得一个哆嗦,差点以为老朱要杀他,难怪刚才没有人给他祝贺呢。可仔细一想才觉得不可能,这才哪儿到哪儿呀,大明还没立国呢,老朱才不会杀功臣。

    宋濂一看马度的脸色,就知道马度想歪了,“别胡思乱想,王爷跟我说你还年轻,爵位赏得高了怕你骄傲不思进取,可有功也不能不赏,就只好给你封小一点的。”

    不思进取?不得不说老朱把他看得挺透彻,先封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爵位,让他尝尝甜头,拿爵位吊着他,继续的卖力干活。

    就像是给驴子眼前头栓个胡萝卜,为了这个胡萝卜,驴子就要不停的走,不知不觉的就把磨给拉完了,最后能不能吃到胡萝卜还不好说,而马度就是那头驴子。

    马度不迷信,就算是被封到死人堆里他也不觉得不吉利,可是这爵位也太小了吧,好像是最小的了。

    宋濂哼了一声,“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王爷就只给四个活着的人封了爵位就有你一个,还不够你得意的。”

    “还有廖永安呢。”

    “廖永安那个国公其实也是给死人封的,谁曾想让你们给救回来了。现在王爷改元,要是不封赏几个就显得太不公平了。行了,老夫走了!”

    “您慢着点,待会儿我就和标儿他们几个去给您拜年。”

    宋濂道:“那好,记得带上新妇,你师母还没见过呢。还要多带些香皂,老夫很喜欢,家里的人越来越多,总是不够用。”

    我擦,什么时候老实人也可以变得这么不要脸。

    宋濂走了,李善长等人又过来恭贺他一番,他们都是老朱的近臣,多少能猜到老朱一点心思,眼皮子没有那么浅。

    回了家马度带上宋霜拉着礼物到各家转了一圈,下午便匆匆的回了方山和二爷爷一起过年,还是乡下舒坦,至少放孔明灯的时候不用再担心烧别人房子了。

    不等过了正月十五,老朱的大军就开始动起来,汤和被授以征南将军与副将军吴祯领常州、长兴、江阴诸路兵马征讨方国珍。

    马度也被老朱催着赶紧的改良手榴弹,年还没有过完,马度就开始动工。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玻璃粉这种原料,当然顺便发财的事情,马度也是要干的。

    这可是一块大蛋糕,马度自认吃不下,只好拉上别人一起干。朱标、李善长、常遇春、汤和、李文忠、朱文英这个组合绝对够牛,应该没有人敢招惹了。

    分出去六成股份,马度自己也不过只占了四成而已。马度没有找徐达,在他那个单纯的夫人没有成熟起来之前,马度不会找他家做生意,不过生产东西还是能给他家卖的。至于沈万三则不在乎股份,只要代理权在手商家不会比厂家挣得少。

    于是方山脚下又多建了一个大炉窑,至于请来的工人都是家里的佃户。佃户们说给地主干点活是应该的,只要管饭,农忙的时候不耽误种田就行。

    多朴实的人哪,心肠稍微坏一点的一定照佃户们说的来。还好马度良心未泯,许诺管一顿干饭,每人每天二十文的工钱,干得好做得多加工钱,上不封顶。

    这一下子所有的佃户都来了,等他看到一个还在不停的把溜到嘴边的鼻涕抽回鼻孔里面的半大小子,马度觉得还是让他继续到学堂里面念书的好。

    这些人也是奇了怪了,宁愿让家里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来打工,也要把那些精壮的妇人留在家里洗衣做饭。

    他可是亲眼看见有妇人搬着斗大的石臼满村子走的,力气还是挺大,而且做起事情来更比男人精细,绝对是很好的劳动力。

    细问之下竟然还是男女之防在作祟,马度没有办法,这可不是他一个人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了的。可能只有像沈万三的纺织作坊那样,全部都是女子,才有可能把女性劳动力解放出来。当女人能挣钱养家糊口,有更多的社会价值,地位自然也回水涨船高。

    没有想到签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佃户们找了袁九黎来看合同和协议,等袁九黎解释完,立刻就炸了锅了,觉得主家不信任他们,觉得似乎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在这个生产力和农业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大多数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并没有后世里宣传的那么恶劣,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有的几辈人下来,相处出来真感情的也不是没有,要是给蒙古老爷家里当佃户可能要另当别论。马度这么做,确实是有点伤人了。

    老崔的小儿子咋咋呼呼,“俺们全家种着爵爷家的地,给您干活您还给发工钱,要是背着您跑去别家干活还泄露你的方子那俺还是人吗!”其他人纷纷附和。

    马度反问:“要是人家给你银子呢?”

    “就是人家给俺十两不,一百两俺也不干!”

    “人家给你一千两怎么办?五千两、甚至一万两呢?”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人再说话。

    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最终没有签,这些平头百姓禁不起这样的诱惑,如果道德束缚不了的东西,合同和协议也没有用。

    不过没有关系,就算是被人挖走了墙角,李善长一定能让他开不起来。马度能做的就是在狠赚一笔之后,然后把玻璃卖成白菜价。

    玻璃作坊最终还是开起来了,石英石被磨的粉碎混着纯碱放进锅炉里面烧化,经过不停的搅拌倒进事先准备好的模具里面,当看到那一个个的晶莹透亮六棱玻璃杯子从模具里面拿出来佃户们惊呆了。

    这一个个的都是宝贝啊,是东海龙王水晶宫里才有的宝贝,难怪要和自家签什么保密协议。这样的方子就是无价之宝,让自己在这里干活本身就是最大的信任。

    玻璃杯子的成品率很低,不足三成,一是因为少量的不成型,二是因为玻璃杯子里有比较大的气泡,最大的原因就是开模具的时候造成的损坏。

    三成足够了,反正没多少成本,至于残次品可以重新扔回锅炉,也可以敲成了渣渣卖给老朱的做拉弦的手榴弹,赚他的银子。

第248章 罗复仁() 
打开后盖,用手指缠住木柄下方的细麻绳,猛地的一拉,一小截黄澄澄的铜丝从木柄里面被拽了出来,还带出来一些细碎的玻璃粉末,同时下放的小孔冒出来一股淡淡的青烟。

    “着了,着了,没有用火竟然点着了,你快看啊爵爷!”张五六拿着拉了弦的木柄手榴弹递到马度的眼前,“好神奇,快看啊爵爷!”

    马度都快疯了,他挥舞着手臂,“我知道!你他娘的能不能赶紧的扔了!”他赶紧的拉过老朱背过身去。

    张五六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马度清楚的听见木柄手雷掉落在地壕里面的声音,接着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微弱的闷响。

    老朱扭过身来挥挥手,韩成就把架在张五六脖子上的刀拿了下来,他捡起地上那个只没有完全被炸开的木柄手榴弹问马度,“就这点威力吗?”

    “当然不是,这一只仅装了一点火药而已,是为了给王爷展示一下点火的效果。不然也不敢让这样的笨蛋来扔不是。”

    老朱看看跪坐的地上的张五六,呵呵的笑道:“那倒是真的,可有装足了火药的吗?”

    焦玉又递了一个上来,“王爷这个是装了足火药的。”

    老朱接过来,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突然的打开后盖,猛地拉出铜丝,一抬手就扔了出去,一番动作很是流畅,害的马度白白担心了一番。第一次扔手榴弹因为心里素质不过关,直接扔到自己脚底下的人多了去了。

    老朱扭过头来问马度,“怎得不响?”

    他话音刚落,就听见嘭的一声轰响,老朱从地壕里面出来,看着手榴弹落地的地方腾起的大股烟尘,大笑道:“好,真好!用着真方便,威力也不小。”

    焦玉道:“马爵爷专门让臣下换成了颗粒火药,虽然说装得火药少了,但是威力半点不减。关键是用着方便,就连哑火的数量也减少了。”

    老朱点点头,“有了这个东西,士卒攻城的时候就不用咬着火折子爬城墙了,赶紧的做一批给汤和送去吧。对了,这个东西的造价不菲吧。”

    焦玉回道:“确实要比从前的那种霹雳弹的造价高一些,但是最终的造价还没有确定。”他看了看马度,“因为琉璃粉的价格还没有商量好。”

    老朱看看马度,“哦?你准备什么价格卖给孤啊!”

    马度嘿嘿的笑道:“臣下自然不能向王爷狮子大开口,不多,不多,一两银子一斤而已,一斤可以做上一百多个手榴弹了,算起来每个手榴弹不过增加十文钱的成本而已,就算是一万枚也不过是一百两的成本而已。”

    老朱闻言哈哈的大笑,“孤让你改进霹雳弹,你却趁机发财,现在连几文钱的利润都看在眼里,要挣孤的银子。哼!可真是好样的!”

    说起来老朱这边其实没什么赚头,用后世的话说马度只是尝试一下能否与老朱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真心的希望老朱能改改“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强盗逻辑,别动不动就要帮他保管什么东西,不然他真的没心劲儿去搞什么发明创造。

    “王爷只说让臣下改进霹雳弹,并没有让臣下制作琉璃器。所以现在这种改良的手榴弹是您的,琉璃作坊是臣下和几位同僚的。”

    谁知老朱竟然点点头,“你说的没错,不过你忘了那个能产出白石头的矿场是孤的!”

    马度继续的在脑海最深处挖坑,把之前那种荒唐可笑的念头埋进去,然后向老朱雌伏,并用琉璃作坊的股份试图收买老朱。

    庆幸的是他失败了,老朱注定是要做帝王的男人,全天下都是他的,才不会把这一星半点的看在眼里。

    老朱离开了方山,却把朱小四留下来了,说是学不会算学就不让他回去了。马度觉得以朱小四的学风,这块狗皮膏药算是甩不掉了。朱小四不光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两个人。

    一个叫罗复仁,据说原来是陈友谅修编,后来觉得陈友谅不靠谱就转投了老朱,被老朱留在身边做了幕僚。

    他来马度这里也是为了教朱小四读书的,老朱不想朱小四学了算学却荒废了经学,就派了罗复仁过来。罗复仁每一旬来教三天,其他的时间还要回城里去给老朱打工。

    能被老朱看上眼的绝对有真才实学,可是这位罗先生半点也不像是个大儒,不管从面相还是衣着打扮都活脱脱的是一个老农。

    若不是他言辞讲究礼仪得体,还时不时的蹦出来一句听不明白的之乎者也,马度真的要当成冒充的撵人了。

    既然是老朱派来给朱小四上课的,马度自然要好生的招待,就让他在家给朱小四上课。可罗复仁听说马家有学堂,就说:“教一个人不如教众人!”

    不管他学识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就已经值得马度敬上三分。能有这样的大儒给学生们授课,马度求之不得,他欢欢喜喜的把老罗请到学堂,然后对老罗的好感戛然而止。

    老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布帘子扯了,然后把女学生撵回家,然后大骂袁九黎伤风败俗、不知廉耻,竟然让男女坐在同一间学堂里面上课,不配为圣人门徒云云。

    袁九黎大呼冤枉,立刻指明马度才是罪魁祸首,要不是他出钱连中间的这一道布帘子都没有。罗复仁闻言立刻调转炮口对着马度一阵狂喷,火力十分的强大,马度连还嘴的机会都没有,憋了满满的一肚子气。

    朱小四在一旁幸灾乐祸,拍拍马度的肩膀,“舅舅不用觉得委屈,父王也经常被他气得吃不下饭呢。”

    我擦,原来是面对老朱都敢犯颜直谏的牛人,他心里顿时平衡多了,可老朱把这么个人派到我家里来不是故意整我吧。

    朱小四带来另外一个人名叫花炜,乃是东丘郡公花云之子。一听这爵位马度就知道这是一位没爹的孩子,谁想到竟然连娘都没有。

第249章 求学() 
(对不起,今天卡文了)

    花云乃是老朱麾下骁勇绝伦的战将,曾和老朱的义子朱文逊驻守太平。陈友谅率军来攻,一路上势如破竹,当时太平可以说是应天最后的屏障。

    花云和朱文英殊死抵挡,多次挫败陈友谅的进攻。陈友谅趁着大雨江水暴涨之时,使得巨舰和城墙平齐,最终攻入城中,花云受伤被俘。

    陈友谅见其骁勇便要招降,花云叫骂不绝,“你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要投降的是你们,不然,我大军一到,你们必将粉身碎骨。”竟挣断绳索后夺刀连杀数人,最后寡不敌众被绑在桅杆上射死。

    花云之妻郜氏在得知丈夫被俘后,把年近三岁的孩子交给侍女孙氏,自己则投水自尽。侍女孙氏和孩子则是被汉军掳走,历经九死一生方回到应天。老朱念及花云英勇壮烈,便取名花炜,把他和孙氏二人留在应天供养。

    花炜有一个叫朱标的好友,受朱标影响对算学起了兴趣,听说朱小四来方山学算学,就一起跟着来了。一家子的忠烈,连侍女都让马度心生感佩,当然不会拒绝,而且马度巴不得有人跟他学数学呢。

    花炜不像他老子又黑又壮,长得斯文秀气,据说像他的母亲,那是一位书香门第的小姐。咋一看他文文弱弱,却有一手不错的箭法,马度清晨一睁眼就能听见院子里面传来箭矢入靶的声音。

    马度去看了一回,原以为只是小孩子的玩具,谁知他手里却是一张正儿八经的短弓,而且制作十分的精良,用来杀人足够了。

    马度好奇问他,“你如此刻苦也立志向你父亲那样征战沙场吗?”

    谁知花炜却道:“不,学生练箭是为了替父亲报仇的。”

    马度闻言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向谁报仇?陈理吗?其实他那时和你一样都不过是个孩子”马度很担心这孩子一时脑热闯出大祸。

    陈理拱手道:“先生多虑了,父亲只有学生这一根独苗,我自然不会做傻事的。学生报仇的对象是张定边,父亲是被他暗箭射伤才被俘的,后来也是被他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