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张家记 >

第97章

汉末张家记-第97章

小说: 汉末张家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看着他的兄弟们,等了好久,都不见有人站出来。

    只是张让刚才也只是发泄一下心中的恼怒,他并不觉得内奸是会自己站出来的,所以他也不在意自己的问话有没有结果。

    自从当上中常侍以来,张让再也没有今天这么憋屈过。他从来都是敢作敢当的,什么陷害大臣、抢夺别人财产、杀人全家,他什么时候需要让受害者们死得不明不白的?他就喜欢一边折磨别人,一边欣赏受害者痛苦的表情。

    可这一次,他明明都没私通黄巾贼,却反倒被人冤枉了。张让心请不好,连带着脾气就更不好。

    其他中常侍的心情跟张让差不了多少,平时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主,哪里受过这种冤屈?最终还是郭典忍不住,和张让吵了起来。

    郭典大骂:“张让!你什么意思?连你也相信我们是内奸?黄巾贼能给我们什么?你说!”

    张让原本很想和郭典对骂来着,但听到郭典后面的话,他也开始冷静下来了,因为郭典说的,正是他自己的想法,黄巾贼根本就拿不出收买他们这些升到顶的中常侍的代价。

    郭典见张让不说话,就继续骂:“你刚才为什么阻止我骂那杀猪的何进?要不是他说什么有内奸,要不是他安排人把矛头指向我们,我们会成为阶下囚?”

    张让对郭典摇摇头,心平气和地说:“何进他没说错,董卓中伏只能是朝中有人给黄巾贼通风报信。”

    “你就确定那个把火烧到我们身上的那个人就不是何进安排的?”郭典依旧愤恨地对着张让大叫。

    由于举报九常侍的大臣排得很后,离九常侍们站的地方很远,所以九常侍没有看清楚是那个举告者是谁。再说九常侍一听有人怀疑自己等人就是内奸,他们也顾不得去看那家伙是谁,早都跪下求饶了。

    张让原本不想再次动怒,可是还是被郭典的态度刺激到了,他也大声地回敬到:“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唯有大将军能救我们出去?你不知道刘宏一直想看着我们死?你要是得罪了大将军,我们就真要死了!”

第223章 张角会妖法() 
    上回说到九常侍在大牢中因为怀疑何进诬陷他们而吵了起来,张让点出他们的靠山是何进,不能得罪。

    郭典不忿,回敬道:“大将军?要不是因为他,我们能进来?他还会救我们?张让,你太天真了!”

    张让听见郭典直呼其名,就恶狠狠地盯着盯着郭典,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刚才要是何进没有点头,他们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此时不远处传来了一把声音:“你们这群死太监做的坏事还少吗?就算大将军不把你们弄进来,也大把人想要把你们弄进来!”

    狱卒们听到牢房里面吵吵闹闹的,被弄得心烦意燥。牢头对着里面大喊:“吵你娘的!再吵就把你们全阉了做死太监!”

    九常侍被别人严重地歧视了,但他们没有再说话,因为他们收买狱卒坑死大臣的事干多了,他们清楚在牢中绝对不能得罪狱卒的道理,不然自己就算能出去,但估计最低也会被脱一身皮。

    而另一方面,九常侍也明白了一个事实,就算何进不会收拾他们,但是朝廷上的大臣也仍有大批的人想要他们死,这是他们弄权多年和众大臣结下的死结。

    九常侍是安静了,但是刚才嘲讽九常侍的那人并没有闭嘴,他还很爷们地嘀咕了一句:“小人得志!”

    声音不算太大,牢头没听清楚,但靠近牢门的狱卒听见了。他对牢头说:“头儿!那孙子说你是小人。”

    牢头听了,一把掌打在给他打小报告的狱卒头上,大骂:“你才小人!”喘了口气,补充道,“他说的是你,不是我!去,把那孙子拉出来,教教他怎么当一个君子!”

    狱卒被抽了一把掌,但听到能折磨犯人,还是很兴奋地高呼一句:“得嘞!”说完,就招呼同伴一起走向了刚才那个多嘴的犯人了。

    那人发现不妙,他想要其他犯人声援他,于是大声呼叫:“你们想要做什么?我是朝廷大臣!我要见皇上!你们无权……”

    没等那个犯人说完,狱卒们已经发出了愉悦的笑声,带头的狱卒狞笑着说道:“嘿嘿嘿……你喊啊!大声地喊!喊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听到的。”说着,就拿佩刀敲了敲旁边的栅栏,凶巴巴地问里面那个犯人:“你刚才有没有听到什么?”

    那犯人缩在角落里,一个劲地摇头,连声说:“没有!什么都没有!”

    狱卒们已经来到了那个骂九常侍的大臣的牢房前,领头的狱卒对里面轻蔑地说:“我说,孙大人,你在这里住多少年了?七年?八年?你还算什么大臣呢?怎么就看不清楚状况呢?你的书都读到茅坑里头了么?”

    嘲笑完了姓孙的犯人,那狱卒对自己身后的同伴们一挥手,干脆利落地说:“去把孙大人请出来!”

    狱卒们快速打开了牢门,闪身进入漆黑恶臭的房间,随着一阵“清零哐啷”的铁链声响,狱卒们架着一个披头散发、邋里邋遢的孙姓犯人重新走了出来。

    那个孙大人看样子终于是认命了,像霜打的茄子,但还是保持着诤臣的气节,没有跪地求饶。

    狱卒们架着孙姓犯人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牢外间传来了断断续续的鬼哭与狼嚎的声音,好不凄惨。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九常侍们听着这些恐怖的声响,个个心里忐忑不安,暗自向神明祈祷着自己能快点离开这个地狱一般的地方。

    三天后,朝廷催促董卓再次进兵的圣旨传到了董卓手上,圣旨上写明了此前因为九常侍私通黄巾贼,才导致董卓军被伏。现在九常侍已经下狱,内奸已除,朝廷命令董卓立即帅军前去接替卢植。

    董卓对这道圣旨中的内容是嗤之以鼻,他是个固执己见的人,所以他更相信自己之前的判断:张角会妖法。

    张角会妖法这个论断,刚开始董卓只是用来做兵败的借口,但后来越想越觉得事实就应该是如此。所以董卓内心对和张角对抗很是抗拒,可惜贼船已上,现在想要下来已经不可能了。董卓只能硬着头皮,领旨谢恩。

    送走了传旨太监,董卓重新安排了行军计划,选了一条自认为偏僻的路线,这就需要大军绕不少冤枉路了,但安全才是首要的!

    虽然董卓本部是骑兵,但是这次行军的速度比步军还要龟速,步步为营。但很不幸地,董卓的部队在出发后的第三天,还是被伏击了。还好董卓走得慢,及时发现了伏兵,这才没有让部队白白损失。

    黄巾军的伏兵被董卓部队提前发现了,原本该受到损失的应该换成黄巾军一方的。只是再次出现的伏兵,更是印证了董卓的想法:张角会妖术。所以董卓未战先怯,很干脆地带领着部下们直接跑了。最终双方都很侥幸地躲过了一劫。

    董卓领着部下们非一般地往回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回到了他们出发的地方。

    董卓这次打定主意不再趟这次浑水,就算失去皇帝亲戚这个身份也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小命。于是他上了一道请罪折子,尽力渲染了张角的妖法,折子中说到:“我军路上突遇大雾。原本天空万里无云,雾起突然。雾中冲出无数黄巾贼子……微臣帅兵奋勇杀敌,但张角妖人撒豆成兵,微臣部队寡不敌众……微臣无能,有负圣上所托,付讫请罪……请朝中另择贤能……”

    除了请罪折子,董卓也跟上次一样,另外给女婿李儒写了一封私信,让李儒在京中帮他活动活动,保住董家。

    写完了,董卓先把私信送了出去,第二天再派人把请罪折子发往京城。

    不日,大汉君臣们再次因为黄巾贼的事情在朝会上吵成了一锅粥。

    不过这次的吵闹与上一次很不一样,因为大臣们被董卓奏章中的内容吓到了,终于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终于暂时放下了党派之争,开始了建设性地思考。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本故事不会太监,本故事不会太监,本故事不会太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之前家里房子的事情忙了一阵子,然后就偷懒放了自己几天假,久违的假期啊。

    假期中间也思考了后续的剧情,发现主角带来的量变,很可能在董卓乱洛阳之前就会导致历史面目全非,所以大纲也被改得面目全非了。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后续剧情要怎么走,麻烦有点大。

    本章完

第224章 新的统帅人选() 
    上回说到大汉君臣被董卓的请罪奏折吓到,终于暂时忘记了党派之争,开始正视黄巾贼的问题。

    有臣子说会妖法的张角太可怕了,建议朝廷招安黄巾军。但当被问到该给张角安排个什么位置的时候,那人却闭嘴不言了。能安排什么位置呢?能招安吗?光顾着害怕,连黄巾军是蓄谋造反都忘掉了。

    有臣子说董卓妖言惑众,要是张角真能控制气象、撒豆成兵,黄巾贼就不是现在这种主要活动在乡郊野外的流寇了。

    也有臣子说,或许只有张角一个人懂妖法,所以只有张角这边拿下了冀州,而其他地方的黄巾贼子都还只是一群骚扰地方的贼寇。

    大臣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发现按照董卓奏章所说的情况,朝廷第一批派过去的剿黄大军应该早就被消灭干净才对,因为没有人能顶得住撒豆成兵变出来的军队。但现在剿黄大军虽然受到了挫败,但是并没有全军覆没,依然像一颗钉子一般扎在了冀州。

    最终,刘宏又问大将军的意见了。这次他是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就是想让何进拿个主意。

    何进出班说:“陛下,臣建议同时让董卓、卢植一起进京对质,问清楚情况再做决定。”

    何进对董卓奏章中鼓吹张角的妖术是不相信的,要是张角真那么能耐,黄巾贼早就打到洛阳了,哪里还会被剿黄军拖在冀州。何进觉得董卓奏章中的内容都是为了掩饰董卓的失败的事实。但无可否认的是,黄巾贼在没有九常侍给他们通风报信以后,也仍旧获知了董卓的军事行动,最可怕的是竟然连董卓新制定的行军路线都能获知,莫非连董卓私军内部也出了黄巾贼的内奸?而且还是高层。

    这就有些太匪夷所思了。因为私军和家仆一样,都是隶属于主家的。家主荣,则家仆荣,家主衰,家仆更衰。而卖主求荣的行为,会被世人唾弃,所以很难想象董卓的私军也被黄巾贼侵蚀了。但现实就是如此残忍。黄巾贼的渗透力实在是太恐怖了。何进很怕自己的仆人也会有人经不住黄巾贼的诱惑而投贼,这样的内奸太难防了。何进也想不明白黄巾贼究竟拿出了什么样的筹码,才能收买董卓身边的人。

    刘宏不知道何进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个人是不想再见到董卓的。董卓那厮可是连续两次辜负了他的期盼。但既然自己问了何进的意见,何进也回答了,那就把董卓也叫入京来,好好问问他是怎么负的朕吧,也好让他死的明明白白!

    刘宏今年以来流年不顺,气受了不少却没地儿撒,这些情况都是董卓所不了解的。董卓原以为吹嘘一下黄巾贼的实力,能映衬出自己的无奈,能让朝廷同情一下自己,换一个轻一点的处罚,谁知道却正正撞在了刘宏的枪口上。

    刘宏又问:“爱卿觉得,该由何人代替卢植继续征讨黄巾贼?”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何进还在想内奸的事情,所以一时没有想到心仪的人选,正犹豫间,杨赐出班启奏:“臣举荐北地太守皇甫义真出任剿黄军主帅。”

    刘宏不知道皇甫义真是何人,睁大了眼睛,一脸询问地看着杨赐。

    杨赐领会,不疾不徐地介绍起皇甫义真:“皇甫义真单名嵩,出身将门,其父乃前雁门郡太守皇甫节。”

    杨赐说到这里,发现刘宏仍旧眨巴着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知道刘宏仍旧不清楚皇甫嵩是谁,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举荐皇甫嵩,于是继续补充到:“其叔乃前度辽将军、护羌校尉、大司农皇甫规。”

    听到这里,刘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刘宏知道这个皇甫规,大司农还是刘宏在皇甫规死后亲自给他追封的。皇甫规在刘宏心里是个能人、猛将,但刘宏还是不太喜欢他,因为皇甫规为人太直,刘宏可没少被这位老将军顶撞,就连刘宏的上一任桓帝,也被皇甫规狠狠地顶撞过。刘宏作为皇帝,对这种既有能耐,却又不听话的臣子,是既爱又恨。

    现在刘宏一听皇甫嵩就是皇甫规的侄子,那能力应该不用去怀疑了,而且草包在北地郡那种边疆地区也不可能待得久,但估计皇甫嵩的性格跟他叔差别不会太大,就跟举荐他的杨赐一样地油盐不进。

    但刘宏转念一想,觉得把皇甫嵩提上来兴许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毕竟这种人油盐不进,虽然不会顺着自己的意思,但肯定也不会跟何进走到一起,正好可以用这种人来平衡何进在朝中的影响力。

    刘宏突然发现了一种新的对付何进的办法,心头笼罩着的乌云消散了不少,连忙开口:“准奏!”

    杨赐见刘宏准了,并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是继续说到:“启禀陛下,现在朝廷正当用人之际,臣建议释放党人……”

    刘宏一听释放党人,脸色又变了,这次比刚才听到皇甫规名字的时候还要难看。因为抓捕党人是刘宏自己亲口下的命令,现在却要刘宏自己当庭推翻自己先前的决定,毋宁于说自己先前的决断是错误的,当着全天下人自打嘴巴,那自己的脸面不要了?

    想到这里,刘宏沉着声音说道:“杨爱卿,此事日后再议。现在剿灭黄巾贼才是当务之急。”

    杨赐不死心,继续呼喊:“此当用人之际,请陛下三思!”

    刘宏像赶苍蝇一般地把手一挥,警告杨赐道:“爱卿无需再言!”

    杨赐此举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