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张家记 >

第93章

汉末张家记-第93章

小说: 汉末张家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雄、何猛完完全全地玩弄于鼓掌之上。这种感觉让张角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与骄傲,他觉得自己问鼎最高宝座只是时间的问题。

    张角带领众将回到中军大帐,对他们通告了此战的结果,安排好了后续事宜,这才回去自己的帅帐休息。

    众人听说汉军东方雄战死,卢植会暂缓攻击他们,心中都是将信将疑。

    但封谞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不认识张角了。张角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恐怖的?简直和多年征战、运筹帷幄的老将没什么两样,连朝廷公认拥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卢植都被张角玩弄了。

    封谞在今天大军出发前的军事会议上,就获知了今天的军事安排。封谞不明白为什么东方雄会真如张角所料中伏,而卢植却来不及救援,就像张角很了解东方雄的性格一样。封谞在洛阳的时候,可没听说过这个死鬼东方雄,更遑论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这是其一。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其二是张角为什么掐时间掐得那么准?就像和卢植约好了一般,连着两次躲开了卢植的大军。难道是因为张角的占卜术?可张角的占卜术要真那么强,当初又为什么派唐周去洛阳联系我呢?这是封谞怎么想,也想不透的地方。封谞只能把这归结为张角的军事天分。只是此前攻打清河国的时候,也没见张角这么神机妙算来着。

    封谞越想越觉得自己看不透张角,他认为自己对张角的态度可能需要改变一下才行了,要是张角真的那么运筹帷幄,自己还是别跟这么恐怖的对手作对才好,就算混个开国元勋也总好过出师未捷身先死。封谞最终决定观察张角一段时间再作决定。

    另一边,汉军大营中。卢植正在写奏章。

    卢植很无奈,对于东方雄的死,即使他不上报,何猛那边也肯定会报上去的,自己想瞒都瞒不住。可是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黄巾军对汉军大营中的事情好像了如指掌一般,要不是张牛角连续打压东方家在汉军中的威望,要不是东方雄背后的皇帝和何猛背后的大将军互相对立,东方雄根本就不会轻易中计。

    黄巾军伏兵的地点那么明显,换了他卢植带兵,就绝对能识破。但东方雄的退路早就被张牛角给封了,他只能拼死一搏,只是伏兵有些强得不太像话了,半个时辰不到就消灭了东方雄的三千人,而且还跑掉了。

    后来黄巾军还戏耍了自己跟何猛,而自己连他们的影子都没有看到过,就像他们能知道我军的位置一般。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方的情况都被对方所掌握,自己怎样才能战胜这种恐怖的对手呢?卢植一点头绪都没有。

    最终,卢植停下了笔,心中感叹:或许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对我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吧?

    卢植心生怯意,在之后的等待朝廷对自己的处理结果到来的日子里,就没有继续组织针对黄巾军的军事行动了。

    黄巾军那边也是出奇地安静。按道理说,黄巾军新胜一场,还是大胜,理应一鼓作气,趁势把汉军赶出冀州才是。但他们好像是知道卢植的想法一般,配合默契,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卢植更坚定了自己要尽快离开此地的打算。

    张角此时正是在等,他在等汉军换帅,人心浮动之际,给予汉军致命一击。在张角的预想中,何猛会在大将军何进的安排下,接替卢植的统帅之职,届时就是发动进攻的最佳时机。因为东方雄虽然死了,但是东方雄还有两千部属留在了汉军大营中。卢植在的时候,这两千人未必会闹事,但要是换了东方雄的对头何猛上台,那汉军大营中就精彩了。兵变不一定会有,但破绽肯定会出现。张角就在等这样一个机会。

    本章完

    

第214章 朝中反应() 
    上回说到卢植思退罢兵,等待朝廷对自己的处理结果。而张角方面也暂停了攻击,等待汉军换帅。

    双方就此再次进入微妙的停战状态。

    但这里面有人却不愿意了,那就是何猛,他很想找回被黄巾贼子戏耍——放火了一把火就跑掉了的场子,他希望能通过再立一次军功,以巩固他接替卢植帅位的机会。

    何猛多次向卢植请战,请求卢植拨给他兵马。但是卢植为免何猛死在了自己任上,解决不答应。

    四天后,卢植和何猛的奏折都到达洛阳了。

    皇帝刘宏看完,气得摔杯子,大骂东方雄蠢货。

    大将军何进听到宫中的眼线禀报此事,也甚是吃惊。何进心惊的是黄巾贼的战力,就连多次成功镇压蛮族叛乱的卢植栽在了黄巾贼手上。难道朝廷对他们的判断出现失误了?黄巾贼看来并不单纯只是一群暴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啊。

    何猛除了写了奏折,也写了一封私信给大将军何进。但是何猛对战事后续发展所知有限。所以何进在没有看到卢植的奏折之前,不好对汉军输掉的这一阵作最终断定。

    何进连忙进宫,请求晋见皇帝,以求了解汉军战败的具体情况。他与皇帝刘宏之间的关系虽然势成水火,但是目前他的权力和命运暂时还是和大汉密不可分,要是黄巾贼真影响到大汉的统治,那还是要趁黄巾贼弱小的时候,就铲除掉才能使人安心。

    皇帝刘宏气还没过,听到讨厌的何进来找自己,就对传话的内士大力挥手,好像要远距离地赏那内士一巴掌一样,大喝:“不见!叫他别来烦朕!”刘宏怒火的声音之大,连门外的何进都听得见。

    何进没有因为刘宏的怒火而退缩,反而冷着脸,对着大殿里面大喊一声:“臣何进请求晋见!”说完,双手一伸,就想推开了挡在自己面前的蹇硕,可是没推动。

    蹇硕身材高大、武艺高强,而且还年轻。何进一时奈何不了他。

    何进恶狠狠地瞪着蹇硕,警告道:“小小黄门,也敢挡本将军?”

    蹇硕面无表情地对何进说:“陛下有旨,大将军请回吧。”

    “好!很好!”说完,何进气哼哼地转身大步离开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蹇硕见何进走了,这才返身进入大殿,见刘宏在大口喘着粗气,看样子是被气得不轻。

    蹇硕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到刘宏身侧,一边用手帮刘宏抚背顺气,一边温声劝慰到:“圣上请保重龙体。”

    刘宏感激地拍了拍蹇硕手臂,轻声说:“朕身边就只剩蹇卿家能让朕放心了。何进那厮绝对是听说东方雄死了,这是来逼迫朕换帅呢!”说着说着,刘宏又激动起来,连连咳嗽。吓得蹇硕在他身边给他又是拍又是锤的,拍打了好一阵子,刘宏才舒缓过来。

    此刻,刘宏的脸色有点潮红,不无担忧地自言自语到:“可是朕只能挡住何进一时,明天朝会上,何进一定会联合朝臣们向朕施压。”说到这里,刘宏突然毫无征兆地一拍桌子,大骂东方雄混蛋,卢植龟蛋,何进王八蛋,黄巾贼子乌龟王八蛋……

    大殿中,一时骂声不绝,最后又传来了连续的咳嗽声……

    何进离开了皇宫,就人仆人去通知陈琳到他府上议事。

    自从荀攸在崇德殿中没有给何进帮腔,何进就渐渐疏远了荀攸。陈琳是将军府的主簿,是负责起草文书的。何进见他文笔优美,头脑灵活,经常会问计于陈琳。何进疏远了荀攸以后,陈琳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何进的谋主了。

    可是何进和陈琳都不清楚战事的具体情况,所以最终也没议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给出了两套方案。

    其一,假如黄巾贼子真的很厉害,朝廷就需要另觅新帅,最好是派出朝廷最精锐的兵种——骑兵,去对付黄巾贼。

    大汉立国之初,最精锐的军种是步兵。但等到汉朝内部稳定,高祖对匈奴用兵之后,大汉最骄傲的步兵却被匈奴铁骑杀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后来汉朝吸收了匈奴铁骑的装备与战术优点,培养出了属于大汉的铁骑,到了汉武的时候,才能一扫前耻,北击匈奴,把匈奴赶跑了。从那时起,汉军最精锐的军种就从步军,变成了骑军,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组建骑军是很烧钱的,由于大汉近年的财政收入日渐萎缩,连卖官鬻爵这么荒唐的政策都被刘宏搬了出来用于创收,此时的朝廷已经养不起大规模的骑兵队了。只有并州、雍州、凉州因为是产马区,而保有大规模的骑兵队。幽州那边也有马,但是汉朝对幽州的实际控制面积不太大,所以幽州只有北平郡保留了骑兵队,以应对鲜卑人的威胁。

    而洛阳作为全国的首都,为了面子和里子,也必须保有与并、雍、凉相当的骑兵,但也只有二万骑而已。再多养一些的话,刘宏也要向上天申请破产了。

    第二套方案是:假如只是因为东方雄个人的愚蠢连累到战事失利,则只需让何猛代替卢植,继续讨伐黄巾贼即可。

    会出现两套方案,是因为何进很了解跟了自己多年的何猛就只是一个莽汉,要是黄巾贼不好对付也依然捧他上位,只会害何猛平白丢掉性命。何猛跟了何进这么多年,何进早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看待了。

    次日朝会,刘宏让蹇硕分别宣读了卢植的请罪奏折和何猛指责卢植指挥不力的奏章。

    待蹇硕宣读完毕,众臣哗然。他们哪里见过泥腿子造反是能和汉军对抗的,而且还是朝廷最最精锐的中央军集团。众臣工一时议论纷纷。

    何进邹了邹眉,综合卢植和何猛的奏章来看,东方雄的冒进是本次战事失利的主因,但这不能完全怪责东方雄愚蠢,何进心中明白东方雄为什么作出那样的选择。因为东方雄在朝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他想要出头,就不能犯错。

    本章完

    

第215章 廷议() 
上回说到蹇硕在朝会上宣读了卢植和何猛的奏章,众臣议论纷纷,何进也在思考奏章背后的意义。

    何进也曾年轻过,他不是一开始就坐在大将军的位置上的,虽然他的起点比东方雄要高很多。但何进认为,当时要是换了他自己处于东方雄的位置上,他也只能迫于无奈地选择赌一局。胜了,赢来光明的前途;输了,也只是他自己失去性命。皇帝刘宏理应会看在他已经身死的份上,放他东方家一条生路。

    这样看来,黄巾贼中,有人对汉军将领的情况是了如指掌,难道汉军中出现了奸细?或者是仍然有太平教余孽埋在朝廷中?伏要是有奸细的话,汉军就危险了。这事情,要让何猛仔细查清楚才行。

    而要是没有奸细呢?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吧!难道张角真能卜会算不成?

    何进只是听说过张角会法术,能用法术给人治病。但张角在洛阳活动的时候,何进还在地方任职,所以他没有接触过张角。不过何进身居高位多年,他早就不再相信鬼神之说了,要是算命能有用,现在朝廷上的大将军就该是街上的算命先生,而不是他何进了。甚至连皇帝都可能要换人来做了。何进除了刚开始是靠着妹妹进入了官场,后面哪一步不是他费心劳力地去运作与经营,这才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来?

    何进想了很多很多,大臣们也还在那里议论纷纷。皇帝刘宏只是坐在上面看着,一句话都没说。

    刘宏是麻木了,他在等何进发难。

    刘宏本想启用一些位卑的臣子,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保皇党的。因为只有地位相对低微的官员,他们对官位的渴望才会压过他们对大将军何进报复的恐惧。谁知道东方雄这种家伙这么不敷使用,他竟还有脸说他的祖上是东方朔。连东方塑的后人都这般无能,其他的小官呢,有多少是有真才实学、可堪一用的呢?

    现在刘宏依旧孤掌难鸣,没有有分量的人替他说话,他就难以对抗何进的势力。因为要是刘宏说的话被何进联合众臣否决了,他的面子就彻彻底底地完了,以后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臣子敢当着刘宏的面顶撞他。

    何进被大臣们吵得心烦,就出列,转身面向身后众大臣,大声喝骂:“这里不是菜市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这话原不该由何进来说,但刘宏也不去在意这些细节了,他还是沉浸在对自己处境的担忧之中。

    见刘宏依然没有反应,何进继续代俎越庖,对众臣工大声说道:“你们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一个一个地说。”

    众臣听大将军何进这么一说,都变得安静异常,一个个跟鹌鹑似的。

    他们这是不清楚大将军何进内心的想法,生怕自己说错话会引起何进的不满,所以个个都选择了沉默是金,不愿当那只出头鸟。

    何进看到臣工们保持沉默,他自己也犯难了。他虽然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也不能由他自己把想法说出口,他的原因和刘宏类似,就怕被人否决了,他以后说的话可能就得打折了。这就是权威们的烦恼,生怕自己说错话。

    而下面的人,也怕自己说错话得罪权威。所以朝会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大臣们好像都发现自己的鞋子很特别,个个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子,一动不动。何进气闷地看着这群不长进的家伙,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而皇帝刘宏呆呆地看着天花板,依旧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一时,大家各忙各的,朝会上安静得可怕。

    刘宏突然发现大殿中安静了好久,他以为事情已经议论完了,就有气无力地宣布:“就按大将军说的办吧。众爱卿还有没有其它事情要奏的?没有的话,就退朝吧。”

    啥?这是啥情况?怎么就退朝了?蹇硕很想提醒刘宏,但又不能当着众大臣的面说皇帝刘宏搞错状况了,只能假装咳嗽,“咳咳”了两声,希望刘宏能会意。

    但是刘宏的一门心思只在他自己的权位之上,对蹇硕的提醒毫不在意。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