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张家记 >

第108章

汉末张家记-第108章

小说: 汉末张家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赐低着头,羞愧难当地说到:“国库空虚。”

    汉末的财政状况原本就差,社会的产出主要都集中在了士族大户手中,而现在的他们是免税的。大汉建国初期,只有一种人是免税的,那就是老人。对于没有后代,或者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有免税和优惠政策。但士人依然是要纳税的。只不过皇权随着一任任皇帝的传递,是越来越弱,此消彼长,士人们的势力越发壮大。既然他们能为自己代言,当然就会为自己制定优厚的政策。于是他们的税被免了(注一)。

    加上后面的这些皇帝们,个个贪图享乐,花钱如流水,国库更是入不敷出。不然刘宏也不会弄出个卖官鬻爵的政策来发财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再加上各地叛乱不止,不但加大了朝廷对守军的支出,还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的税收,更让国库雪上加霜。

    但刘宏打定主意一定要组建由自己掌控的军队,就很豪气地说到:“这钱由朕的内库出!”

    既然是刘宏自己掏钱,杨赐没有意见了,他也希望刘宏能通过这支新的部队,制约何进在军中说一不二的情况。只是不知道刘宏的内库能支撑得了多大规模的军队。

    何进一听刘宏自己出钱组建军队,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去反对了。他只能安慰自己,维持军队是很烧钱的,刘宏别把自己的内裤也搭进去才好。

    刘宏自己掏钱建的军队,领兵的人选也没必要问何进的意见,刘宏把建军的任务交给了蹇硕,就宣布退朝了。

    蹇硕追在刘宏的屁股后面跑出了崇德殿,他紧追刘宏,在刘宏身后急切地小声说道:“圣上,内库已经没剩下多少钱了。”

    刘宏一听到蹇硕的话,毋宁于遭到雷劈。他回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瞪着蹇硕问到:“怎么就没有了?你是怎么搞的?”

    蹇硕一下就跪到了地上,一边抽自己嘴巴,一边说:“奴婢无能,有负圣上所托。”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刘宏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样地渗人。

    蹇硕诚惶诚恐地说到:“内库以前是张侍中在管……”

    “你是说张让那个奴才私吞了朕的钱?”刘宏眼里射出了利剑一样的冷光,他想杀人。

    蹇硕很诚实地回答:“不是!是奴婢没有张侍中的能耐,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给圣上找来的钱。”

    听到蹇硕的答案,刘宏无语了。自从母亲董思君把蹇硕送给刘宏以后,刘宏一直对蹇硕很是放心,无他,蹇硕的为人实在是太实心眼了,刘宏很怀疑蹇硕看到地上有金子,会不会懂得把它捡起来。这么老实的一个人,想要让他给自己赚钱,确实难为他了。

    刘宏看着一直跪在地上的蹇硕感觉自己头痛。这下玩笑开大了,刚刚才在朝会上夸下海口,自掏腰包建新军,现在这钱要从哪里来呢?难道要靠张让他们吗?

    想到这里,刘宏摇了摇头,他坚决不会再次依靠那些背叛过自己的人的。这问题唯有靠他自己来解决,而为今之计,在还没有筹到钱以前,只能是装作忙着筛选领军人选等准备工作,避免大臣们看出自己没钱组建新军。

    除了朝堂上在封赏有功之臣,皇甫嵩这边也迎来了对付黄巾贼的胜利者。

    张飞脱掉皮帽,抖掉上面的积雪,骂骂咧咧地说到:“这个皇甫将军不知道现在外面很冷吗?一个鬼影都没有。这种时候召见我们做什么?”

第246章 皇甫嵩召见() 
    上回说到皇甫嵩召见刘备他们,张飞对大冷天要自己长途跋涉很不满意,刘备告诫张飞见到皇甫嵩的时候不要乱说话。

    张飞被刘备训了一句,就把心中不满的对象转移到了自己大哥身上,心想:当初真应该跟着四弟离开,现在就不用受大哥的窝囊气了。

    其实这也只是张飞的气话,张飞真正不满的,还是那个在大冷天依旧要在邺县召见他们的皇甫嵩,这明摆着就是皇甫嵩一直待在室内,太无聊了,想要找些人来给他消遣一下。

    关羽细心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胡须,见张飞仍旧气鼓鼓地样子,就说到:“三弟,大哥也是为了你好。”

    张飞刚才只是发发牢骚,他还是知道轻重的,不满地说:“知道了,我不是小孩子!”

    说到小孩子,张飞又想起他的四弟了。

    这次皇甫嵩点名要召见的是他们兄弟四人。听刘焉说,皇甫嵩是要褒奖他们上次全歼黄巾贼赵二狗部的功劳。

    不过张平早就已经离开了,就算张平还在,张飞也不会同意四弟过来见什么劳什子皇甫将军的。要是四弟被别人认出来就危险了。

    刘备领着关羽、张飞进到县衙大堂,见到堂中坐着三人。分别是皇甫嵩、朱儁和何猛。但是刘备他们之前没有见过这三个人,所以他们分不清楚谁是谁。但是常识告诉他们通常坐在正中主位的就是地位最高的人,所以刘备、关羽、张飞首先对主位上的那人行礼,口中说道:“职下刘备(关羽、张飞)见过皇甫将军。”

    坐在正中间的确实是皇甫嵩,他等刘备他们给自己见完礼,就指着自己左手边的人,给刘备他们介绍到:“这位是朱儁,朱右中郎将。”再指了指右手边的何猛,说到:“这位是大将军府司马,何猛,何司马。”最后笑呵呵地说,“你们也可以都叫他们将军。”

    待皇甫嵩介绍完毕,刘备他们重新给朱儁和何猛见礼:“见过朱将军、何将军。”

    何进听到刘宏打算组建新军,明摆着就是想要分薄他手中的权力,当下就想出来反对。但还没等他站出来,他身边就已经有人站出来反对刘宏的决定。何进定睛一看,发现那人是杨赐,于是他就乐得在一边看戏了。

    何进心里头认为杨赐这种人真的很搞笑,他们都看不惯别人擅权,可皇帝说什么,他们又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也不知道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杨赐恳切地说:“请陛下三思。”

    刘宏看到第一个反对自己的竟然不是何进,而是自己的老师,立马发火,凶巴巴地反问到:“这是为何?”

    杨赐低着头,羞愧难当地说到:“国库空虚。”

    汉末的财政状况原本就差,社会的产出主要都集中在了士族大户手中,而现在的他们是免税的。大汉建国初期,只有一种人是免税的,那就是老人。对于没有后代,或者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有免税和优惠政策。但士人依然是要纳税的。只不过皇权随着一任任皇帝的传递,是越来越弱,此消彼长,士人们的势力越发壮大。既然他们能为自己代言,当然就会为自己制定优厚的政策。于是他们的税被免了(注一)。

    加上后面的这些皇帝们,个个贪图享乐,花钱如流水,国库更是入不敷出。不然刘宏也不会弄出个卖官鬻爵的政策来发财了。

    再加上各地叛乱不止,不但加大了朝廷对守军的支出,还严重影响到了地方的税收,更让国库雪上加霜。

    但刘宏打定主意一定要组建由自己掌控的军队,就很豪气地说到:“这钱由朕的内库出!”

    既然是刘宏自己掏钱,杨赐没有意见了,他也希望刘宏能通过这支新的部队,制约何进在军中说一不二的情况。只是不知道刘宏的内库能支撑得了多大规模的军队。

    何进一听刘宏自己出钱组建军队,他知道自己没办法去反对了。他只能安慰自己,维持军队是很烧钱的,刘宏别把自己的内裤也搭进去才好。

    刘宏自己掏钱建的军队,领兵的人选也没必要问何进的意见,刘宏把建军的任务交给了蹇硕,就宣布退朝了。

    蹇硕追在刘宏的屁股后面跑出了崇德殿,他紧追刘宏,在刘宏身后急切地小声说道:“圣上,内库已经没剩下多少钱了。”

    刘宏一听到蹇硕的话,毋宁于遭到雷劈。他回头一脸不可置信地瞪着蹇硕问到:“怎么就没有了?你是怎么搞的?”

    蹇硕一下就跪到了地上,一边抽自己嘴巴,一边说:“奴婢无能,有负圣上所托。”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刘宏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样地渗人。

    蹇硕诚惶诚恐地说到:“内库以前是张侍中在管……”

    “你是说张让那个奴才私吞了朕的钱?”刘宏眼里射出了利剑一样的冷光,他想杀人。

    蹇硕很诚实地回答:“不是!是奴婢没有张侍中的能耐,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给圣上找来的钱。”

    听到蹇硕的答案,刘宏无语了。自从母亲董思君把蹇硕送给刘宏以后,刘宏一直对蹇硕很是放心,无他,蹇硕的为人实在是太实心眼了,刘宏很怀疑蹇硕看到地上有金子,会不会懂得把它捡起来。这么老实的一个人,想要让他给自己赚钱,确实难为他了。

    刘宏看着一直跪在地上的蹇硕感觉自己头痛。这下玩笑开大了,刚刚才在朝会上夸下海口,自掏腰包建新军,现在这钱要从哪里来呢?难道要靠张让他们吗?

    想到这里,刘宏摇了摇头,他坚决不会再次依靠那些背叛过自己的人的。这问题唯有靠他自己来解决,而为今之计,在还没有筹到钱以前,只能是装作忙着筛选领军人选等准备工作,避免大臣们看出自己没钱组建新军。

    除了朝堂上在封赏有功之臣,皇甫嵩这边也迎来了对付黄巾贼的胜利者。

    张飞脱掉皮帽,抖掉上面的积雪,骂骂咧咧地说到:“这个皇甫将军不知道现在外面很冷吗?一个鬼影都没有。这种时候召见我们做什么?”

    本章完

    

第247章 封赏() 
    上回说到皇甫嵩召见了曾经全歼过黄巾贼小队的刘备兄弟三人,皇甫嵩对小小年纪的梁旭好像很感兴趣,刘备害怕四弟身份泄露,尽量转移皇甫嵩的视线。

    最后皇甫嵩勉励了刘备他们几句,说朝廷很快就会有新的安排下来,让他们留在邺县等几天。

    听皇甫嵩话里的意思,是刘备他们将要升迁了,这对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族长还盼着刘备能振兴涿郡刘氏,关羽也盼着自己能挣到足够的资本去寻回筱筱,张飞也能向自己望子成龙的父亲交代了。

    虽然欢喜,但三兄弟也有遗憾,那就是他们的四弟。只是不知道要是四弟也进入大汉的官场,对于他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时候的大汉朝廷,又吵成一锅粥了,这是因为冀州那边出现了权力真空,说明白一些就是多出了一堆的空缺。大臣们的眼睛现在都紧盯着冀州,只有刘宏一个人例外,他在心里感叹着没钱的日子很难受。

    原本冀州出现大量空缺,按照刘宏颁发的卖官鬻爵政策操作,刘宏应该能赚很多很多钱才对。可问题是刘宏把卖官鬻爵弄成了国策,也就是说卖官鬻爵得到的钱,统统进入国库,跟他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国库每年都会拿出定额的钱财,划归刘宏的私库,以供皇室的开销的。可那笔小钱钱,和卖官鬻爵比起来,刘宏是提都不想提了。

    对于冀州牧一职,即原冀州太守,是争议最严重的。州太守这个职位在大汉让各地太守兼领民政以后,就改名了,改为了州牧。大将军一派当然是是推荐何进的得力手下去竞争,而以杨赐为首的保皇党一派,则推荐皇甫嵩继任。他们的理由很难反驳,大将军一派推出来的人选一直在中央负责领军,对地方民政不熟悉。而皇甫嵩在调往剿黄军以前,是北地郡太守,虽然不直接接触民政,但对地方的政务要相对熟悉。其次,冀州是皇甫嵩光复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再者现在黄巾贼躲在了冀州与并州交界的黑山地区,还需要皇甫嵩这样的宿将代朝廷镇守冀州。

    保皇党历数的理由中,最要命的还是第二条,冀州是皇甫嵩光复的。虽然是人都知道冀州是黄巾贼不知道发的什么愣,自己让出来,才让皇甫嵩白捡的便宜,但不管白捡还是怎样,冀州确实是皇甫嵩光复的,这么大的功劳,光是封个冀州牧都嫌小了。

    最终,皇甫嵩获封冀州牧,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既然皇甫嵩升迁了,他的副手们当然也各自有升赏。

    朱儁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调往南阳郡,负责统筹荆州、衮州的剿黄事宜。此前荆州和衮州的黄巾贼移动,令洛阳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近了。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天不到的功夫,他们就消失了。但也也给朝中的大人们提了个醒,自己的身旁睡着一只老虎,这也太不安全了,还是派人过去看着为好。

    而对于何猛的封赏,则是坐上了皇甫嵩原来的位置——左中郎将,调回京中护卫京城。

    卢植那边,就功过相抵,仍任尚书。

    而皇甫嵩的上一任剿黄军主帅董卓就比较惨了,因为寸功未立,还连折两阵,虽然不是因为他主观上犯错导致,但也扫了朝廷的脸面,最主要还是扫了刘宏的脸面,于是被人一撸到底,剥夺官身,让他回家种田。

    除此以外,冀州剩下来的位置,主要还是被大将军一派的人给抢去了。

    朝会以后,刘宏把将要离宫,派往各处颁旨的宦官们叫到面前,进行训话,告诫他们牢记朝廷卖官鬻爵的政策,该收的钱绝对不能手软。没钱的大臣,让他们筹钱,筹不到钱就快点报回来换人。

    刘宏自己不好过,他也不想让下面的大臣们好过。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填充国库,刘宏对国库不怎么上心,那里面的钱不是他可以随便拿出来用的。他的戏玉还在后头。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刘宏单独留下了去往冀州颁旨的宦官,嘱咐道:“卢尚书这次是戴罪立功才官复原职。也就是说卢植他之前是有罪的,他的官职被剥夺。现在是官复原职,知道官复原职是什么意思吗?”

    被留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