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

第78章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第78章

小说: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阵子,因着戏班子的关系,方仲永和吴育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最后一天“北宋好戏曲”大赛时,方仲永更是带了王安石、柴麟等一众人前往捧场。

    金明池畔的大戏台子已经搭好,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个个脸上皆是兴奋的光芒。

    古代人民在娱乐方面确实可怜见的啊,戏曲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平时只有那些个传统的小事儿可以玩玩,而对于苛求娱乐的大宋,对于极富娱乐精神的汴京人来说,任何热闹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说。

    吴育不仅自己不管官员身份,宁可被弹劾这些个无聊的私事,也要参与,实在是与其资深票友的热爱戏剧分不开。

    自然,决赛当天,吴育自己包了一处有隔间的戏棚子,将自己家的老夫人夫人小姐们,也都叫出来看戏。

    吴老夫人精神矍铄的,穿着大红织金云霞外衫,胸前是陈绣狮子补子,领间有一道极窄的牙子花边的领子系着金银扣,加在身上的霞帔在熠熠闪着光芒。领着诸位夫人坐定了,就开始看戏。

    秦芳倌今儿的猴头装扮结合了武生的特色,十分英俊,他的额头饱满,下巴尖巧圆润、微微突出,嫣红的樱唇微微地抿着,凤眼清若秋水,灿若朗星,还隐隐含着淡淡的悲壮之气,引出无限旖旎。

    “好一个美猴王,”王安石在一侧,略略偏头对方仲永道:“这吴大人也是真心喜欢看戏,瞧着这是不怕谁人参他的架势,也要追戏呢。”

    方仲永唇边含笑,轻声对王安石道:“介甫兄有所不知,吴大人不必害怕这等小事私罪上的弹劾,靠的,是他为朝廷搞交子和钱庄的本事。他是个经济人才。”

    “哦?”方才还一脸淡然的王安石,忽然间目光中多了许多好奇,他微微侧向方仲永,饶有兴趣道:“原来吴大人有这等特长,倒还真是难得。”

    方仲永前世,对于王安石那些喜忧参半的经济改革政策掀起的波澜学的十分认真,可以说,王安石是个经济理论家,而他缺的,其实就是一个像吴育这般了解确切经济运行和国家财政运行的能臣做副手。

    前世的吴育,后来也做到了参知政事的高官,只是可惜,(。)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步步为营() 


    前世历史中的吴育身患心脏病,又酷爱听戏,后来就渐渐的与戏子间有些不好的断袖风闻,大宋言官向来有风闻奏事不受惩处的特权,也就是上传八卦弹劾官员无罪,

    于是自然,这等火爆的料就在吴育升任宰执后被有心人大作了文章,最终吴育被弹劾贬官,死在路途之中。

    而那个时候,王安石未崛起,所以这两人虽然同是经济改革的肱骨之臣,奈何失之交臂。

    这一世有了方仲永,这两人自然要提前相遇,方才不枉方仲永一番心思了。

    方仲永兀自这么想着,旁边的王安石看在眼里,却觉得方仲永格外有趣,放佛一首古琴曲,优雅而淡然,像个孩子,却又透着不动声色的寒芒。

    两人说话间,就看着扮美猴王的秦芳倌在台上翻飞蹁跹,生动的表情凝在俊美的面孔上,猴头的妆容带了几分滑稽之色,风鼓衣阙,满头的黑发不绾不束,直欲飘飞起来,背上的金箍棒随意的插着,不时配合动作剧情,做出生动的姿态。

    而台上转过了身子的吴育双眸熠熠发光,摇曳不定的烛光将他瘦长的身影投在地上。

    《大圣归来兮》表演完毕。

    十六名身着白纱的戏子随着乐声偏偏起舞,舞曲是深沉的调子,领舞的女子步态轻盈,姿容绝色,身上白衣胜雪,任谁都不能不多看她一眼。

    她发上不带任何钗环,披肩乌发与白衣相映,身后十多名伴舞女子在她身后聚成半圆,领舞的女子将长长的水袖散开,后面的伴舞女子也一一将水袖飞出,一时间白袖翻飞,如若广寒仙子在台上起舞浣纱一般,

    裙摆在她臀部的摇摆之中,璀璨的丝线绣似欲飞出,嵌着明珠的舞鞋猛的一踢,整个人身姿如若一轮明月,璀璨夺目。

    王安石也不由被台上美丽的舞娘伶人吸住了眼球,全场上最淡漠的,大概只有吴育和方仲永两人了。

    方仲永所以淡漠于如此美貌舞女,是因着他忙于观察吴育,而吴育那种对美人的淡漠,和他方才看向秦芳倌的炽热眼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直将方仲永惊呆了而已。

    方仲永心中暗暗叹一声不好,搞不好这吴育还真有几分断袖之痞的意思,将王安石介绍给他做朋友,让他们琢磨经济改革的事儿,不会搞出什么事情吧?

    ……

    西军军帐外,种世衡对着篝火,将一只全羊一片片用刀刃切入薄薄的片子,片好的羊肉薄片子在盘中一点点摊开了,又取了一只羊毫刷子,命副将李琦端来佐料,料粉撒上去,腌制一会儿,然后就架上篝火,烤的哔哔啵啵。

    旁边的嵬名山遇看着种世衡这许多个环节,心道宋人真是麻烦,吃个烤羊也有这些个讲究,要片的这样小块,却也不由得好奇味道如何?

    正当此时,一名面带金印依旧年轻英俊的禁军教头,从不远处驱马而来,滚鞍下马后就直直向种世衡行了一礼,接着恭恭敬敬递上一封信道:“种相公,废柴来信。”

    嵬名山遇的宋语词汇量还没有那么大,但听着那“废柴”二字,似乎也并不是个什么好词儿。

    种世衡接过狄青递过来的秘信,微微冲狄青点头挥手,狄青领命退开一边。

    自从将与方仲永有所关联的这几人调来,种世衡很快就发现了狄青的不同凡响,这英俊小伙子虽然是贼配军出身,难得却是个识字的,而且十分聪明灵光,尤其对兵法一道,算得上闻一知十,是个好苗子了。

    打开方仲永寄来的密信看过两边,确认了情形之后,当着嵬名山遇的面,种世衡就将那信丢进了篝火中烧的干净。接着,继续招呼嵬名山遇尝尝自己烤好的羊肉片。

    热腾腾留着油,喷着香的烤羊肉片递到嵬名山遇手上,不多时就半盆子不见。

    嵬名山遇用他的吞食速度和好胃口,高度赞扬了大宋的烹饪技巧。

    种世衡却心中盘算着方仲永所言的,希望他与密谍司一同安排出三条不同线路,假作护送嵬名山遇的家眷进京的样子,监视这三条线路过手人员的情况,然后留下引子,看哪一路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问题。

    顺藤摸瓜,把暗藏着的军中西夏斥谍给揪出来。

    然后偷偷用一路家兵,不动声色的将嵬名山遇的家属偷偷送回京中。

    是个好法子,但也确实要细细安排才好,免得中途出了问题。毕竟也是个不小的局。

    心中虽然想着种种事儿,种世衡面上却依旧热情殷勤的和嵬名山遇天南地北的聊着。

    “说起夏竦夏大人扣了你的那些金银财宝,你可有账单,老夫倒可以试试去问,看能不能领会一二成。”种世衡听着嵬名山遇抱怨起损失的家财,顺着嵬名山遇的意图,劝慰道。

    “哎,原本来这里,也就是图个保命安乐罢了,你们宋人有一句话,叫‘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倒也是对的,若是能寻回,将军帮忙寻回自然是大好,若是寻不回,也就罢了。”嵬名山遇馋呼呼看着继续在烤制中的羊肉片,爽利说道。

    “哎,可惜军中没有那种最上好的辣酒。说起来,老夫也只是在汴京尝到过柴家酒庄里弄出来的辣酒,入口气势如若吞龙,三碗不过冈,说得都是好的,就是平日里军中豪饮的大将,那辣酒三碗下去,也是能醉人的。”种世衡瞅准了嵬名山遇的心性,投其所好,引得嵬名山遇十分好奇。

    ……

    风荷殿窗台下,五福捧寿梨花木桌上,供着一个暗油油的银错铜錾莲花瓣宝珠纹熏炉,丝丝缕缕,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刚刚侍寝完毕的张贵妃伺候赵祯梳洗完毕,目送着赵祯前去上朝。

    宫中的生活,全然就是刀尖上跳舞,流着鲜红的血,剧痛着也要顽强的支撑下去,并且一定要舞蹈到最后,那些明争暗斗的人们,鲜衣怒马的表象,锦衣玉食的背后,是寂寞残忍的搏杀。

    许是小日子来了的缘故,张贵妃心虚格外烦乱,良久,才唤过身侧的宫女,轻声询问着:“外间最近,可有什么好戏么?”

    身侧的宫女显然是张贵妃的心腹,她并不抬头,只是轻声回复张贵妃道:“娘娘,外间向来和这宫中一般,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娘娘想问的,是哪一桩事呢?”

    “本宫听闻,最近皇后娘娘为陛下悉心甄选了一批新的秀女进宫,有位冯美人,似乎很是得宠。”张贵妃面上倒也并不露出什么神色,只是探问着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 议婚() 


    “不过是一时新鲜罢了,若论陛下的恩宠,谁还能越过娘娘去?”那宫女也是当差当老了的,应对很是得宜。

    “苗美人因有孕刚刚封了妃,如今,又新来了这位冯美人,依我看,”张贵妃伸出玉手,轻轻指一指皇后椒房殿的方向,接着,继续浑不在意,如若看笑话一般,随意道:

    “说起来,那一位,如今倒是懂得‘以夷制夷’的法子了。”

    张贵妃靠在软榻上,身着一袭天蓝色暗鱼纹缎面裙,发髻梳的很简单,只用两枚对簪别住,面上浮现出一层如夏花般美丽的笑容,那笑容中却又透出几分苦涩。

    那宫女眼观鼻,鼻观心,忖度着张贵妃神色,试探的小心翼翼:“娘娘说的是。大宋后宫,向来是皇后主持大事的,先前的刘娥皇太后可以隐瞒陛下真正生母是何人至死,如今的皇后,只要有那个想头,收拾这些人,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儿。”

    “宫中的女子,是开过一水儿又一水儿的花儿,只有那些有长盛不衰可能的尖儿,才值得那一位去掐。却不知最近苗妃的胎养的如何,回头备一份厚礼吧,咱们也要去瞧一瞧,是个礼数。”张贵妃说着,手中的绢扇已经掩过脸孔。

    ……

    赵祯来到宫中修葺一新的迩英阁,垮入群贤毕至的延义殿,顾名思义,延义殿是给皇家延习经义的地方,偌大的屏风上抄写着《书·无逸篇》——这是一章讲述士大夫不可好逸恶劳,要时时刻刻勤奋的地方。

    赵祯作为从小被礼教培养长大的皇帝,自然十分认同圣人之言,于是,他将这种勤奋,化作力量,开展了一件“大事”——集诗书,修礼乐。

    这件事儿的开头,正是方仲永中状元当年的科考殿试题,之后就化作行动,开始动用大批人力物力进行。

    中华之礼乐,自西晋五胡之乱时散逸流失,残缺不全,到了盛唐时已经掺入了大量的胡风,再无纯正的古乐。再经过五代十国之乱,本来的面目就更加无法追忆,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而大量的藏书,在真宗年间八贤王府上失火时,就烧了整个大内左藏书库,崇文馆,秘阁中的珍藏图书也是悉数一网打尽,八贤王堪称火王,总之,算是彻底废掉了唐末经历五代之乱后硕果仅存的一批藏书,所谓“文化余脉毁尽”,就是指此次火事。

    于是到了现而今,赵祯和吕夷简等人皆深深认为,赵宋立国,文化鼎盛,如今已经七十多年了,取材全国,准备集成新礼乐,修书藏书,是国家极要紧的一项文化工程。

    赵祯召集了崇文馆,秘阁的馆阁学士们,翰林院,知制诰的两制官们,重修经、史、子、集,尽量复原古书。

    方仲永等一干馆阁学士们,拿到参知政事们依照赵祯心意,拟定出的一份工作量浩大的修书任务,也是很懵圈的:

    前世写个博士论文考证出个十万字已经是要亲命了,这倒好,一年半时间,竟然要重新编修《乐书》,校勘经、史八千四百三十五卷,子、集一万二千余卷。

    所谓的盛世修书,吃饱喝足了没事儿干,就整整这些没啥子实用的精神文明建设,马斯洛需求的上层建筑,倒也是无可厚非。

    但让方仲永比较无语的是,眼下宋夏开战迫在眉睫,黄河水患年年不除,经济弊端诸多凸显,兵匪不分冗员众多,无数积弊要去干一把的时候,自己竟然要被安排辅助参知政事宋祁,在馆阁之中终日吊书袋子,扒拉故纸堆。

    什么鬼?方仲永的内心白眼都要翻到后脑勺去了。

    想是想着这些,但方仲永起身随着众人一起迎接赵祯圣驾前来的礼数一点不少,外表风度翩翩,从容如水,只眉心之间的一抹嘲讽之色,暗暗在涌动。

    赵祯让大家免了礼,继续干活,宋祁陪在赵祯身侧,在各处巡视一番。

    范镇正拿着一副号称是张旭的墨竹图,摊开在众人身前,大家趴在上面,引经据典的品鉴真伪。

    “张旭本就是草圣,传世的书法虽多,画作却极是罕见。依着他的札记来看,他偶尔兴致来时涂鸦,画必定是醉醺醺的,这种不拘小节的性格,让他画上的题款都是一反常规,正统章法从右向左,写在画面空白处,

    而他从左向右,题字在竹石空隙之间,书体是隶书与行楷结合,行款不是直书到底工,而是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看起来逸趣横生。

    这一幅画作,题款却和普通画作一模一样,是从右向左的,依我瞧,怕并非真迹,还是不要收录为妙。”

    方仲永见众人争执不下,就也说了几句看法。

    赵祯正好经过,就递了方仲永一个眼神,示意方仲永跟着自己走出来。

    方仲永自是一脸疑惑,但也只能缓缓的退出来,跟着赵祯的向外走去。

    一行人走到御花园,春光明媚中,赵祯一脸小沈阳微笑的看向落花下的方仲永。

    方仲永青色的官袍在风中微微的下摆,带着一种流水般的翻滚,英俊的脸庞日渐成熟的带上了棱角分明的线条,眼眸中澄澈的如若要让人陷进去一般,真是造化钟情的人儿啊。

    赵祯招呼一声,自己在御花园的凉亭中坐下,又唤过方仲永,脸上带着笑道:“朕这几天让你去修书,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