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

第42章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第42章

小说: 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手精准的好剑法,去后世当个大厨,雕个萝卜花什么的,那一定是妥妥的小意思吧。

    眼前的喂招热身,已经渐渐进入**,折依然的双股剑,和杨延昭的回文枪,化作两团寒光,护在两人身上,如有万道银丝一般。

    方仲永此时,忽然好生羡慕那杨延昭,毕竟历史上,杨、折两家皆是将门翘楚,世代结亲,关系非同一般。

    再看看场上的杨延昭和葛怀敏,两人都是将门子弟,也是有了恩荫世职的,来考武举,更多是一种自我证明。

    虽然,悲催的葛怀敏同志,按照历史,应该是在宋夏战争中一位因为轻敌冒进,且不听人言,搞得全军覆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衙内爷,

    但打仗归打仗,轮单打独斗,葛怀敏的真功夫,倒也是很不赖的。

    要是真的个人功夫就赖,他也就不敢轻敌冒进的狂追了,怕是这葛怀敏本身就只是个张飞之才,却没啥谋略,所以,用的对,是将才,用错了,却成了累死三军的傻叉。

    如今自己既然穿越而来,那么,将每个人摆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上去,就是穿越者义不容辞的逼格了。

    方仲永正想着,却见喂招已经进行完毕。

    抽下腰间汗巾子正拭去汗珠子的折依然,似是看见了自己,远远的,隔着纷乱的人群,她的眉目向这边看过来,夕阳勾勒着她曼妙的侧影,那微微一笑,真不知该说是倾国还是倾城。

    此时此刻,他不禁喃喃吟咏起汉代李延年的诗词: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她是在对我笑。方仲永觉得微微的幸福感,一阵阵飘荡在胸怀之间。

    旁边的简娇,第一次看到方仲永这般神情,她虽听不懂方仲永嘴里那些个劳什子诗词,但按图索骥,顺着方仲永的目光,也看到了那边的折依然。

    方才折依然的喂招动作,早已让简娇感叹:好英姿飒爽的一枚女将,杀伐果断,轻巧俊逸,心中早点了无数个赞。如今方仲永这般絮絮叨叨的惊叹,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

    崇政殿外,韩琦安安静静的站着,等待官家赵祯的传召,他闭眼算着时辰,估计约莫再一刻钟,就会有人呈上会试录取的名单,而到时候……官家一定会第一个传召自己这位兢兢业业的右司谏的……

    强悍如若韩琦,怎会轻易被局势所困?他强悍的人生,只有先下手为强,从来没有后下手遭殃这种行为发生过。

    于是,连夜拿着那些传单,韩琦就以右司谏的身份,向仁宗以风闻奏事为名,写了一本彻底弹劾奏章。

    将王随、陈尧佐、韩亿等老人集团宰执,以权谋私的种种行为一件件抖搂出来。力度之强,不在范仲淹的《百官图》之下。

    当然,真正的杀手锏,还是那张传单,那张未放榜,就已知道会试头十名的名单。

    赵祯看过韩琦的奏本,整个人生气的直跺脚。科考乃国之重器,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这等丑闻,赵祯用力按上了奏章,又问一问身旁的大太监:

    “此番会试的取中名册,呈上来了么?还不快去礼部,给朕取来。”

    太监领命而去,不多时候,捧着个小锦盒一溜小跑而来。

    赵祯打开那似模似样封印好的小盒子,直接将盒子丢在地上,又取出了那份取中名单。

    一一看下去时,直气的面如金纸。

    “去,传召右司谏韩琦觐见。”赵祯喘着粗气,对旁边的太监道。

    韩琦进来时,赵祯已经将那份礼部呈上来的取中名单扔到地上,自己则略略歪斜的坐在龙椅上,一脸郁闷。

    韩琦上前行了礼,又捡起那份名单,看过之后,心中更多了几分把握,只等待赵祯开口向他问询。

    赵祯见韩琦一脸气定神闲的样子,不免又有些来气,腮帮子鼓鼓道:“韩卿家,你给朕说说,这名单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情形?”

    韩琦略略清了清嗓子,开始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一番,将自己摘的一干二净后,基本合乎事实的叙述。

    这就是聪明人的说话方式,不是红果果的说谎话,而是有选择的说话,说出的,只是他愿意让你知道的那部分,但却又不是假话。

    而这种真话,一样会让你只看到部分的真相,起到诱导着你,走向他期待方向的判断。

第七十七章 革除舞弊() 


    韩琦侃侃而谈,讲明事实,梳理逻辑,介绍完毕之后,开始了最后一句结语:“以祖宗八十年太平之业坐付庸臣,恣其坏乎?”

    这话就是说,用太祖太宗辛苦创下的基业,八十年的太平天下,交给这些庸碌的,混吃等死的人乱搞,像话么?

    仁宗长叹一声,又认真的想了想,偏爱一团和气的他,一方面愤怒这批宰执的无能,一方面,对眼前直接捅出这一切难堪的韩琦,也有一刹那的火气。

    他默默看了看韩琦,略带怪调的说:“那都罢免了?”

    韩琦巍然不动,一贯的刚强,定定道:“陛下英明,都罢免了。”

    赵祯又一阵火气向上窜,毕竟这都是他亲自任命的宰执,如今这般啪啪打脸,滋味也不好受,但他并不是个昏君,明白黑白是非的,于是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长叹一声,问道:

    “那依你说,用谁呢?”

    韩琦心中反复掂量了夏竦那天的行径,也掂量过自己在赵祯心中的地位,于是,他大明大方的拱手一礼,用一种毫不含糊,毫无胆怯,甚至毫无谦辞的直爽,回答了这个问题。

    “微臣身为右司谏,中书省官员的任免,并非微臣应当开口的。但陛下相问,微臣不敢不答。”

    赵祯“哦”了一声,示意韩琦继续说下去。此时,他心中的火气已经渐渐平息,决定已经做出,只是想听听如何处理现在的烂摊子而已了。

    “微臣敢问陛下,陛下是想用正臣?还是想用能臣?”韩琦抬起头,用他那不大也不小的眼睛,看向赵祯。

    赵祯微微一愣,这个意料之外的话题,他并没有想过那么多。

    “如若想用正臣,请陛下选范仲淹、杜衍、孔道辅、宋祁、胥偃;如若想用能臣,请陛下选王曾、吕夷简、蔡齐、宋绶。无论哪一班上台,都比如今的强。”韩琦又给出了这一句答案。

    赵祯沉吟良久,又轻声问道:“韩卿家,你给朕说说,何谓之正臣,何又谓之能臣呢?”

    韩琦依旧是那般坚定,你有问,我就有答,丝毫没有畏惧的姿态:“正臣,就是指对自己,对他人,要求都很高,以道义苍生为己任,努力干活,也努力纠错的人。

    能臣,就是指活能干的不错,却并不纠错,喜欢将错就错,周边关系也处理的很好,但是并不能揭开老底看的人。”

    韩琦这个回答,原本还有后面半句,“用正臣,能兴天下,却苦了陛下;用能臣,天下凑合,陛下个人能轻松不少。微臣以为,正臣比能臣,更加是朝廷的脊梁、股肱。”

    他不说这话,是因着夏竦那件聚会之事的牵制,一旦自己将这样的话摆明了说给赵祯,实际上就是强迫官家,为着天下道义,为社稷苍生,选择范仲淹复相。

    但现在,韩琦把这个权力交还给了官家本人。

    赵祯犹豫良久,才做出决断。他叫住韩琦,轻声道:“你去,叫上包拯,给朕把晏殊等一干此番科考官员统统盘查一边,举子之中,凡与宰执集团有瓜葛的,一概黜没。”

    韩琦犹豫了半天,开口道“还请陛下给臣手诏。”他并不是不知道赵祯的意思,乃是此事低调处理,觉得科场舞弊之事,空前未有,太过丢人。

    但要查办那么多官员,还要开封府配合,这事儿还真低调不了,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韩琦还是坚定的请了手诏。

    ……

    那天从校场看完武举回来,方仲永就开始噼里啪啦的打鼓,吵得整个岳文书斋的人莫名惊诧。

    方仲永在后院中,将张亢送的小军鼓架起来,又将大军鼓立放在地上,把一根棍子插在地上,又放一片铙钹在身旁,

    一面用脚踢动地下的大鼓,一面用手打击上面架起来的小军鼓,鼓上的羊皮面子发出欢乐的响动。

    “还是太简陋了些,回头,得让陈七添上个踏板,再配几样趁手的打击乐器,这才有架子鼓的样子。”方仲永一面自语,一面将鼓声敲的震天响。

    柴麟从房间里出来,推开身边的一个绿衣小妾,大摇大摆走到方仲永面前,上下看了方仲永很久,却不说话。

    方仲永也不理会柴麟故弄什么玄虚,只继续敲打着他的“架子鼓”,宣泄着内心的情感洪流。

    “停——”柴麟一把将方仲永的手按住,“什么情况,你这又是玩什么?怎么和你教那颜如许的‘摇滚’有点儿像?”

    “这是‘爵士’,”方仲永本打算对柴麟进行新一轮的科普,谁知忽然脑子一热,冲口而出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我看上个妞。无论如何都想要得到的那种。”

    柴麟顿时大感兴趣,直接将方仲永手中打鼓的两个鼓槌抢过,给脑袋后面扔去,就要问个究竟。

    却只听得“矮油——”一声,后面一个小妾应声倒地,然后就是一阵哭哭啼啼。

    “二丫——,二丫你出来一下,照应一下小三——”柴麟冲着后面的房间大喊一声。

    方仲永这才知道,那个揉着被鼓槌砸到的脑袋瓜,正哭哭啼啼的小妾,被柴麟赐名“小三”。

    “她是小三,那另外两房妾呢?是小一?小二?”方仲永看向柴麟,一脸调侃。

    “真聪明。”柴麟也嘻嘻哈哈回了一句。

    马二丫从后面屋子出来,翻了柴麟一个白眼,快走几步上前,扶起地上的“小三”,一边安慰,一边将她劝离事发地点。

    “说吧,什么样的妞,能让我们仲永神魂颠倒的。”柴麟继续嘻哈。

    方仲永莞尔一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走到柴麟身后,捡起鼓槌子,重新打起鼓来。

    整个岳文书斋后院,顿时一股开封府升堂的味道,鼓声,打击声,不绝于耳。

    柴麟听着这动感而怪异的节奏,虽觉得违和感十足,却也同样觉得十分新鲜。

    当然,他所以在这里继续站着傻听,主要还是对方仲永这种奇怪的表现,和他口中忽然冒出来的这位,传说中被仲永老大看中的妞究竟是谁,表示好奇。

    奈何方仲永就是不肯说,一晚上只是吊着他胃口,让他可劲儿听自己打那叫“架子鼓”的东西。

    ……

    陈七娶亲这天,方仲永和马二丫都起的很早。虽是上门女婿,但整个婚庆的过程还是十分热闹。

第七十八章 砚侬的诉说() 


    富弼绕了七八个人的弯儿,拖了九十回合的人情,才把老丈人晏殊,从科场弊案里捞出来。

    回到家,女婿把老丈人安顿好,坐不坐一下,茶也不喝一口,就挥挥袖子,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离开。

    晏殊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亲自给自己选出来的好女婿,如今对自己的态度,内心也是好气又好笑。

    自己真的老了吗?何以眼皮子底下,出了这等事?

    ……

    包拯连同韩琦,两大铁腕人物的第一次联手,就是这次核查科考弊案的事。

    会试发榜,史无前例的因着弊案的牵涉,晚了整整一个月。

    柴麟忙于布置新宅院,方仲永忙于打听折依然,马二丫忙于写她的《甄嬛传》,陈七忙于跟着匠户老岳父学手艺。

    总得来说,大家都很忙碌,很充实。

    最忙碌的自然是仁宗赵祯,他短短时间内,撤换了所有的两府宰执,现在刚歇口气,又对着手中前后两份核查比对后的录取名单,眼神里云卷云舒、变幻莫测。

    最初交上来的一份,也是当时韩琦弹劾时,夹带进来的一份差不多的名单,会试的头名,是陈尧佐的儿子陈博古,而韩亿家四个不学无术的孙子,竟然全部命中,无一落榜。

    而之后一份,经过富弼,欧阳修等人重新核查过的名单,黜没了一干与老人宰执集团有关系的举子,又降级了一些关联暧昧的涉案举子之后,一个名字,清晰的在新取中名单的一位,跃入了赵祯眼帘:

    方——仲——永——

    赵祯忽然对这份新名单,表现出了一丝赞许之色。尽管,此时的他,孤身一人坐在龙椅上,没有人能看到,他这抹笑容。

    可惜,笑不到一会子,门外就又传来急匆匆的脚步。

    花容失色的张贵妃,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一面跑,一面对赵祯娇喘着,手捂着胸口道:“陛下,不好了——”

    说着,她径自拉起赵祯的手,将赵祯拉出了南薰殿外。

    黑压压的天幕边上,一场璀璨缤纷的流星雨,星星般不断的划过天际。

    赵祯登时白了脸。

    这流星雨,在现代社会,人们明白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兼之流星滑落天际时浪漫诗意,所以还被作为爱情偶像剧的背景啊,摄影爱好者的比赛作品啊什么的,广为套路。

    但在古代,流星雨,那是不详之至的天象啊。

    钦天监连夜就行动起来,花白胡子的老司谏们一个个呼哧呼哧跑来,进行一大篇,一大篇的,各种关于时下热点的强行联系,试图解读出上天是在示警何事。

    ……

    而此刻,经过了方仲永现代观念洗脑的马二丫和方仲永两人,却坐在凉风习习,秋意飒爽的院子里,看天上“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的星星,陨落如雨。

    和仲永哥哥肩并着肩的马二丫,觉得自己这一刻幸福极了。

    然而下一刻,岳文书斋的门,却被笃笃笃的叩开。

    满脸泪水的砚侬,忽然出现在岳文书斋后院。她一进来,就半带哭腔的对方仲永道:“方公子,快去看看我家小姐吧,我家小姐她,她怕是不好了——”

    这一句把方仲永和马二丫,都听得一脸懵逼。

    方仲永赶忙让马二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