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解放军 >

第75章

三国之解放军-第75章

小说: 三国之解放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嵩说的随意,显然很看好孙坚。不过赵光却对管亥、周仓很有信心。这俩家伙现在的功夫不输关羽、张飞,战胜孙坚应该不成问题。“几位前辈,我们赌点什么好呢?几位都是不缺钱的,赌点钱财没什么意思。不知几位前辈敢不敢赌点新鲜的?”

    皇甫嵩笑着说:“明阳这是将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军了。你倒说说看,怎么个新鲜法?”

    赵光说:“我们赌将来制定法律的时候,输家无条件支持赢家的一条提案。第一场比试,我提议废除太监制度。我赌张教主胜。要是我赌赢了,将来我提出这个提案的时候,输家必须无条件支持我。第二场比试,我提议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口买卖。我赌自己赢。同样,要是我赌赢了,将来我提出这个提案的时候,输家也必须无条件支持我。几位前辈同意吗?”

    皇甫嵩和朱儁对望一眼。目前来看,张角和赵光可以说是一伙的。卢植也很大程度上和赵光建立了联盟。这个赌局可以说是专门针对皇甫嵩和朱儁二人。皇甫嵩说:“明阳很有自信啊!看来对这次比试势在必得了。好,我就看看你的手下到底有什么本事。不过你输了,将来也要无条件支持我的提案。”

    赵光说:“这是当然。朱将军呢?要不要赌?”

    朱儁哈哈笑了。“赌!当然赌!”

    张角说:“别忘了我。我也赌自己和明阳胜。”

    卢植说:“义真兄、公伟兄,这个赌约你们可要吃亏了。我也赌张教主和明阳胜。你们要是输了,要面对的可是支持六条提案。我们要是输了,只需支持四条提案。”

    连卢植也笃定张角和赵光胜,朱儁有点儿不自信了。想起赵光那身神奇的装备,连忙说:“愿赌服输。不过比试要公平才是。咱们比的是本身的功夫。不得依仗装备占便宜。”

    赵光说:“当然。公平是比试的前提。我保证遵守。”

    张角说:“咱们说了这么多话,这帮小子都等的不耐烦了。我选周仓出战。皇甫将军派出那位将军应战?”

    “李云!”皇甫嵩大声点名。“你来领教周仓将军的高招。”

    “是!”李云越众而出,对周仓抱拳说:“周将军,请指教!”

    周仓将背后长刀交给管亥。“我家大人让我公平比试。那位将军借兵器一用?多谢了。”

    旁边一人将佩剑递给周仓。周仓接了,连忙道谢,随后也向李云抱拳说:“李将军,请!”

    这个李云虽然名不见经传,可是功夫相当不错。招式虽不华丽,但是凌厉狠辣,显然是沙场老手。周仓自打输入了格斗程序,这些日子每天刻苦修炼,已经是绝顶高手。面对李云的凌厉攻势,应对起来并不吃力。几个呼吸间,两人已经交手二十余招,周仓的反击越来越快,攻守之势逆转。在场的都是些行家里手,心里都知道李云要败了。可是同一阵营的还是努力给李云加油,期望奇迹降临,突然逆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一三章() 
期望经常伴随着失望。这一次也不例外。李云满脸沮丧,和他一样沮丧的还有同一阵营的战友。沮丧之余,大伙儿又把希望寄托在孙坚身上。作为皇甫嵩、朱儁两军中的第一高手,孙坚拥有很高的人气,这时又肩负为朝廷军队找回面子的责任,还没开始比试,一众朝廷的将领已经大声呼喊起孙坚的名字。

    孙坚的主场优势并没有吓着管亥。一声令下,两人迅速纠缠在一起。管亥的战斗风格和周仓又不一样。周仓更善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而管亥则是抢占先机,疾风暴雨的狂攻。孙坚的功夫虽然在李云之上,可是从两场比试的场面看,反而像是李云更厉害一点的样子。至少李云有攻有守,前半段还旗鼓相当的样子。可是反观孙坚,却被管亥抢攻,一上手就失去先机,然后一直被压着打,一直苦苦抵抗,觅不到一丝反击的机会。

    皇甫嵩和朱儁面面相觑。手下两个功夫最高的都完败!这让皇甫嵩和朱儁颇觉没面子。可是想找回场子也无计可施。只得郁闷的向张角和赵光道贺。赵光又不忘提醒二人兑现赌约。这时再想赵光提出的赌约,皇甫嵩和朱儁都觉的不简单。第一条,要对抗皇权。第二条,要对抗大多数世族豪强。这两件事上表明态度,无异于向世人宣告和赵光在一条船上。不经意就上了贼船的感觉让皇甫嵩和朱儁颇觉郁闷。而和他们同一阵营的朝廷官兵也郁闷着。其中最郁闷的大概就数孙坚了。孙坚少年成名,十余年来未遇敌手。没想到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朝廷官兵的样子赵光看在眼里,来到孙坚面前说:“兄弟们,比试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大家不必放在心上。咱们都是大汉的热血男儿,都是在大汉的疆土里长大的兄弟。兄弟之间打打杀杀算什么英雄?有本事就学卫青,学霍去病!保我大汉子民安康,扬我大汉天威。大家都端起酒来,我敬大家一杯。预祝各位兄弟都成为保家卫国,服务于民的真英雄!真好汉!”

    喝完酒,赵光又拉着孙坚说:“久闻孙将军大名,今日终于有幸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我欲邀请孙将军同席,咱们好好喝上几杯。不知孙将军是否愿意?”

    赵光虽然年轻,却是钦命的青州刺史,位高权重。孙坚虽然有点不服气,可是却不便表现出来,恭敬的说:“大人相邀,末将受宠若惊,岂有不从之理。”

    赵光笑着说:“孙将军请。”

    孙坚随赵光加入卢植等人的小圈子,略感拘谨。赵光请他入座后,对在座诸人说:“几位前辈,文台兄少年英雄,相貌堂堂,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若是镇守边关,必能成为大汉栋梁,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将星。几位前辈还敢不敢跟我打赌,赌我说的对不对?”

    张角笑说:“明阳,你和我们打这种赌岂不是太不公平了!要不我们调换赌约再赌如何?”

    朱儁说:“我同意。我素来看好文台。我们年纪已经大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以后就靠你们年轻人啦。”

    孙坚顺着话茬说:“将军正值盛年,正是大汉的中流砥柱,岂可轻易言老。”

    赵光说:“是啊。这次随卢将军前来长社的路上,在新郑也遇到一个将来了不起的人物,曹操曹孟德。此人也是个志向远大,气度不凡的家伙。他认为人的年龄不能成为心怀壮志的障碍。我很赞同这一点。几位前辈身负大汉江山社稷兴衰的重任,此时言老,不是坠了志气吗!”

    皇甫嵩大笑。“明阳,看来你是铁了心要把我们这把老骨头拖下水啊!也罢,为了大汉江山稳固,百姓平安,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拿出几分余力。”

    朱儁笑着说:“义真兄,你起了个坏头啊!你这么一表态,我这把老骨头也不好意思躲起来享清福了。”

    赵光说:“前辈们这是为我们压力啊!要我们年轻人多努力,尽快撑起咱们大汉江山的脊梁。文台兄,为天下万民,为江山社稷,你是否愿意与我同心协力,共同奋斗?”

    赵光的话里有黎民,有社稷,唯独没有君王。是忘了?还是有意为之?孙坚有些怀疑。“赵大人是年轻一代的楷模,我当以大人为榜样,为吾皇恪尽忠诚,为大汉江山社稷马革裹尸。”

    赵光说:“文台兄怎么看待对皇上忠诚的问题?无条件的服从皇上的旨意,还是有条件的服从?”

    孙坚对这个问题有些反感,可是赵光明确提出来,不回答又有些不妥,只好无奈的说:“王命不可违。当然是无条件的服从。”

    赵光说:“如果皇上受奸佞之臣蛊惑,以莫须有的罪名降罪于朱将军,并且下旨孙将军执行命令。孙将军是执行还是不执行呢?”

    这是个更令孙坚反感的问题。“赵大人,你将这种莫须有的猜测强加在皇上头上,有诽谤皇上的嫌疑。请赵大人慎言。”

    赵光说:“谢谢文台兄的提醒。不过你说我对皇上不忠诚,我接受。你认为我诽谤刘宏,我要抗辩一下。的确,我做了一个假设。可是文台兄觉的我们的刘宏陛下真的不会干出这种事?这个问题文台兄不必回答。但是我相信文台兄心里一定有客观的答案。对我来说,知道文台兄心怀社稷就够了。”

    ‘这家伙到底想说什么?’孙坚警惕的看看赵光,没有答话。

    此时,张角说:“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时至今日,我们连自己内心对待忠诚真实的态度都不敢说,实在是我们政治制度的悲哀啊!”

    卢植笑着接口:“时至今日,公然讨论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尴尬。今日是个欢乐的聚会,我们还是说些轻松欢乐的话题吧。明阳,你在军中推行的娱乐活动就很不错吗!不如你给大家聊聊。”

    “好啊!”赵光说:“说不如演。我们给大伙儿表演军歌合唱。先让大家见识见识,有个直观映像,然后再聊。”

    赵光说完,就招呼一起来的几个人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军歌等曲目。

    第一次见识这种表演,皇甫嵩、朱儁等人颇觉震撼。赵光表演完重新入座时,皇甫嵩说:“明阳,你将军规军纪融于歌曲,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比起生硬的背诵有趣的多,也好学的多。对宣传军规军纪大有好处!这个主意不错!”

    赵光汗颜。“这在我的时代是很平常的事。我完全是剽窃。”

    朱儁说:“不管怎么说,对我们都是新事物。明阳,你做的不错。还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也给我们瞧瞧。”

    赵光说:“的确还有些新鲜的,不过现在人手不够,也没有合适的场地和装备。我干脆卖个关子,等咱们的军队合兵一处的时候,再邀请大伙儿一起观看。”

    皇甫嵩说:“你这小子倒会吊人胃口。公伟兄,看来我们得加快速度了。我现在是很有点儿好奇,这小子还有什么花样。”

    “我也很好奇啊。”朱儁说。

    几个人的对话让孙坚听的有些茫然。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几位将军大人都对这个赵光很感兴趣。一直以来,孙坚都是天之骄子。可是这个赵光不仅更年轻,而且处处压孙坚一头。这让孙坚有点儿不痛快。

    赵光不知孙坚的小心思,却对这位三分天下的吴国奠基人充满兴趣,能与这样的人物称兄道弟,也让赵光充满兴奋。等晚宴散了,赵光还不肯放过孙坚,一定要拉着他再单独喝几杯。盛情难却,孙坚只好应允。而赵光选择的地方也让孙坚很无语。好好的地方不待,非要爬上房顶。

    “文台兄,你一定对我说的一些话感到很奇怪吧。其实,我不属于这个时代,我来自未来。”

    赵光的话让孙坚产生了古怪的心里反应。既觉的荒谬,又似恍然大悟。“赵大人,你的话实在高深莫测,让末将难以明白。”

    赵光说:“文台兄,你相信吗,大汉的天下再过几年就就将彻底没落。各地的势力纷纷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的。经过数十年军阀混战,最后剩下三大势力,分别建立称为魏、蜀、吴三个国家,你二儿子孙权就是吴国的第一代国君。你也被你儿子追封为皇帝。对此,文台兄有何感想?”

    “不可能!”孙坚下意识的说。“赵大人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赵光说:“我告诉很多人,说我是来自未来,可是其中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来客,知道历史上的许多悲剧。我觉的我神奇的出现在这个时代是背负着责任的。我觉的我的责任是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一位你的后辈我的前辈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的发展就是痛定思痛,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改善社会制度的过程。未来的许多东西都是历代付出许多痛苦的代价得到的经验。限于生产力的水平,生搬硬套到这个时代未必合适。可是我希望找到更多这个时代的英豪,听听我讲述我所知的未来。我相信能够认真倾听我讲述的英豪一定会做出更好的选择,让未来发生改变,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文台兄,你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之一,我真诚的希望你能听听我讲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一四章() 
虽然什么未来来客之说孙坚不相信,可是赵光自认晚辈,又送上一顶让孙坚十分受用的高帽子,孙坚不禁想听听赵光能发出什么奇言怪论。“赵大人的赞誉末将愧不敢当。不过赵大人的确成功引起了末将的好奇,末将想听听未来都会发生些什么。”

    赵光说:“就像过去,有许多值得我们称颂的美好,也有许多让我们沉痛的灾难。未来也一样,有喜剧也有悲剧。在我所知的历史里,悲剧远多于喜剧。在未来的两千年里,我们的国家不断的经历着由兴到衰,由衰到兴过程。就好像一个家,最初家里一穷二白,家里的所有兄弟姐妹们都能团结一心,不为私利,努力付出,力求让这个家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壮大。可是慢慢的这个家富有之后,有些人就开始贪图安逸富贵,各种矛盾也开始纷纷呈现。于是争权夺利,各种争斗。家也就渐渐分崩离析了。等到大家都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除了生命,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这时又幡然悔悟,重新团结起来。可是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一次次重复着悲剧,其过程真的很惨痛。文台兄,你见过被奴役的人吗?你觉得他们的日子怎么样?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吗?”

    孙坚断然说:“当然不愿意!”

    赵光说:“文台兄,在这里我不想跟你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只想请文台兄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大汉的江山彻底沦为异族的牧场,大汉的子民都沦为异族的奴隶。面对这样的情形,文台兄将何去何从?接受命运的安排还是奋起抗争?”

    “这”孙坚有些茫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赵光说:“会!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一定会。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太多人自我感觉良好,意识不到危机存在,才热衷于内斗,以至于国力衰微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成为皇帝和成为保家卫国,名垂青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