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解放军 >

第71章

三国之解放军-第71章

小说: 三国之解放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德抱拳说:“王老将军,我们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这时,张飞也凑上来说:“陈将军,刚才都是我太冲动。希望你不要见怪。”

    陈德说:“张将军,刚才的事我没放在心上。不过,张将军的道歉应该不是对我才对。”

    张飞明白陈德所指,向着张宝的方向躬身施礼。“兄弟们,我这人脾气不好,这几天多有得罪。请大伙儿原谅我。我保证,以后一定修身养性,绝不乱发脾气。”

    张飞表个态,张宝也不好再说什么。“张将军知错能改,我们也不是鼠肚鸡肠的人。大家以后还要共事,希望到时候我们能精诚合作。陈德,几个月不见,你小子真出息了。行!好样的!”

    陈德忙对张宝抱拳说:“谢师叔夸奖。”

    张宝说:“陈德,这就快到临淄了,给我说说你们那个生产建设兵团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张宝问起兵团的事,周围几个人都提起兴趣,听陈德慢慢道来。

    张让这帮人办事的效率还挺高,没几天就说服刘宏,下诏接受张角投降。并且派何进的弟弟何苗和常侍蹇硕一同前往广宗传旨。

    孙乾将赵光受封青州刺史的消息带给赵光后,赵光却提出一条奇葩的要求。觐见皇帝时不下跪,否则不见。赵光在临淄实行的新政废除了跪拜之礼,从临淄出来的官员都知道。可是如今是面见皇上,洛阳可没实行临淄那一套。孙乾说服不了赵光,只好服从命令,硬着头皮去找张让商量。张让听到这个要求,气乐了。要搁别人给张让提出这样的要求,准保是乱棍打出。可是对赵光,张让还真没这个底气。这些天,赵光四处拜访洛阳的名士,大谈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夫一妻制之类的东西,就连深宫内院的皇后娘娘都听说了,让张让打听打听一夫一妻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于赵光的胆大妄为,张让算是彻底福气了。对赵光提出的这个要是也就见怪不怪了。

    张让又找到赵忠,说明赵光的要求。赵忠听了,不由苦恼。“这小子还真能找事儿。老张,你说他到底图什么?”

    赵忠的问题让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张让说:“我不知道他图什么。可是这小子绝对有不臣之心。上次见面的情形你还记得吗?当时他对皇上直呼其名,我还只当他是年少张狂。现在想想,他说消灭太监制度,恐怕不是光嘴上说说。”

    赵忠叹气说:“所以他的图谋才让人想不通啊!消灭太监制度,除了皇上的利益,其他人好像都没什么损失吧。”

    张让说:“想不通就别想了。还是想想这次的要求给不给他办吧。”

    赵忠说:“咱们的条件这小子基本上都答应了,按说他的事儿咱们也不能失信于人。可是总觉的给这小子办事有点儿不放心。”

    张让说:“这小子口口声声说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答应了咱们的条件,可是失去特权庇护,咱们能落着好吗?”

    赵忠说:“真要是如他所说,他也在法律之下,也不享受特权,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咱们捞不着额外的好处,也不用担心无妄而来的坏处。”

    张让说:“就怕他得了势,翻脸不认人。”

    赵忠说:“这小子到处宣扬法律的平等性,最重要的一条不就是避免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背地里搞违法勾当吗。他要是得了势就翻脸不认人,谁还信他那套?那他如今的作为还有什么意义?”

    张让说:“当皇帝的不都这样,当皇帝之前一切好说,当上了皇帝哪个不是随心所欲!”

    赵忠说:“好像不太一样。当皇帝是向一部分人许诺好处。这小子说的法律平等针对所有人,没有向任何人许诺额外的好处,反而断绝了所有人享受特权的机会。至少表面上是这么回事儿。”

    张让说:“看起来你对这小子那套很有点儿兴趣啊。”

    赵忠说:“我是有点期待。想看看这小子都能整出些什么花样来。”

    张让说:“你这么一说,也勾起我的好奇了。就看看吧。”

    赵光的洛阳之行比想象的顺利,留下搅动的一池春水,带着青州刺史的官印,赵光急赴广宗。何苗等人已经走了两天了,收到圣旨后,受降行动会立刻全面展开,随后便要转战各地,争取其他地区黄巾军投降。经历了洛阳的事,赵光对十三名未来战士更有信心。赵光相信,有他们加入,劝降黄巾军的过程一定会减少杀戮。

    一路疾驰,何苗率领的钦差队伍抵达广宗时,赵光也率队赶到。经过一系列的繁文缛节,传达圣旨的仪式结束。卢植一面传令招待钦差一行,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广宗面见张角,请他出城拜见钦差,并且开始受降的下一步行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七章() 
有了圣旨,一切行动都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卢植、张角这边早已准备多日,有了正式授权,立刻大张旗鼓的行动起来。屯田的区域已经选好,临淄派来的官员也已经到位,张梁、杜远、裴元绍各领五万余人组建三个生产建设兵团,由卢植派遣军政官员领导,分赴广宗至临淄一线,正式拉开生产建设的帷幕。卢植留下大半人马进驻冀州和青州各地,担负起当地治安以及应急援助的职责。只留两万人马,准备开赴长社。而张角也派出多名信使,奔赴各地,劝降各路黄巾军人马。一通行动的还有卢植及何苗的信使,配合张角的信使行动,有愿意投降的,联络当地官员,促成受降,避免多造杀戮。

    朝廷新派驻的冀州刺史王芬此次也随何苗一同抵达冀州,王芬到任后,迅速进入状态。首先将因战乱而瘫痪的各级官府重组,收纳流民,安抚百姓,鼓励生产。并奏请朝廷免除冀州一年税负,减轻百姓负担。在卢植、何苗、蹇硕的共同推动下,王芬免税的奏章很快得到朝廷批复,同意王芬所请。这个消息传到冀州,冀州百姓大受鼓舞。

    冀州的局势基本稳定后,卢植的大军终于出发,前往长社。此时长社的战局,朝廷兵马正处于劣势。朱儁所部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与来援的皇甫嵩部共同退守长社。波才率军十余万将皇甫嵩和朱儁的四万人马围困于长社城内。

    赵光随卢植大军一路南下,抵达新郑时,没遇到波才的军队,却遇上了又一位让赵光激动的人物,曹操。曹阿瞒在历史上的头衔可多了,又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的。能见到正主,赵光兴奋不已。曹操的个头不高,不超过一米七。肤色不似戏文里说的白脸奸臣,而是略显黝黑,身材匀称,看起来颇为精干。

    曹操向卢植汇报了长社一带的战况,与先前赵光收到的消息基本一致。目前双方隔着城墙对峙,黄巾军人多,朝廷兵马有城墙防护,占据地形的优势。双方都没有尽快解决战斗的办法,目前都没有大行动的迹象,战场比较平静。而卢植带来的两万援军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这两天,波才的人马调动频繁,显然在为应对卢植的援军做准备。此时战场上的事要紧,赵光无暇与曹操多聊,自请率手下十三名战士保护张角前往波才大营,会见波才。

    新郑距离长社不远,快马加鞭,不足一个时辰就抵达波才大营。波才听说来的是张角,心情顿时不淡定了。张角之前已经派遣使者前来传达了停战投降的意图,此时突如出现在长社战场,八成是投降朝廷了。波才猜想。那么他来的目的也就不难猜测。见是不见?波才犹豫片刻,还是亲自前往迎接张角。

    两人见面,说了几句客气话,都沉默下来。波才领着张角来到中军帐,遣退左右,张角这边儿也只留下赵光。波才再次开口。“天将军,据我所知,卢植正率军接近长社,你这会儿出现,不会是和他一起来的吧?”

    张角说:“你猜的没错。我们是一起来的。而且我的来意我想你也明白。我希望你认真想想,继续打下去,这帮兄弟日后的命运会怎么样?”

    波才闭上眼,沉默片刻后,说:“不必说了。你背叛了我们从前的誓言,背叛了这么多兄弟。你我从此恩断义绝。”

    张角苦笑。“波才,你我相识有三十多年了吧。咱们这么多年兄弟,我一向如何为人,你还不清楚吗?我是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人吗?我承认,我这次所为的确有背誓言。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愿意以死谢罪。可是请允许我把话说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一切的行动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的。如果我们的军事行动不能带给老百姓好日子,甚至适得其反,我们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波才说:“不要为自己的失败和软弱找借口。我们不坚持,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吗?即便最终的结局注定失败,我们也要用我们的鲜血告诉那些掌权者,我们也有血性!不会任他们欺凌压迫!”

    张角说:“如果有其他方法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好日子,我们还一定要这么多兄弟跟着我们一起流血牺牲吗?”

    波才说:“什么方法?那些权贵的承诺?利用欺骗,分化消灭了我们手里的力量,到那时,百姓又将成为他们砧板上的肉。如果可以信任他们的良知,老百姓的日子也不会成为今日这个样子。大哥,你清醒一点吧!他们是靠不住的!”

    张角说:“你说的没错,权贵们的确靠不住。我也没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老百姓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关键在于制度。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让整个社会走上良性发展,才能长久的保障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我之所以选择投降,就是因为我知道了一种新的制度,而探索建设这种新制度,显然比战争更能带给百姓好处。”

    波才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你天花乱坠的吹嘘了些什么。我只知道任何制度都要人来执行。无论制度有多好,到了那帮权贵手里,最终都会成为压迫百姓的工具。”

    张角苦笑。“波才,这么多年你的性子还是一直这么倔强。我知道我说服不了你。我希望你到临淄去看看,亲身感受一下。这种制度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监督官吏的机制,让法律取代皇权成为最高级的社会准则。在法律的框架之下,任何人欺压别人,都会付出相应代价。相比于皇权,这种制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有效避免身处高位的人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波才冷笑一声,说:“现在我军占了上风,正是战斗最紧张的时刻。等我把长社城里的朝廷官兵都歼灭了,一定抽空去看看。”

    这时赵光插口说:“波将军对这场战斗的胜利很有信心吗!我用十四个人,跟将军的千军万马比试比试!看看你的部队有多少战斗力。将军敢吗?”

    波才斜眼看着赵光说:“小子,你是什么人?够狂的啊!”

    赵光说:“我是赵光。自己觉得为人不算狂妄。敢于做出这种挑战,只是因为有点儿高级装备而已。”赵光说着,从背后取下长刀。“波将军,可否取些兵器盔甲来,让你见识见识我的装备。”

    波才看着寒光闪闪的长刀,暗暗喜欢,对于这把刀的锋利程度也好奇起来。命帐外卫兵取来几把刀枪、几面盾牌。赵光将刀柄对着波才,把长刀递给他。波才持刀在手,仔细观看。不一会儿,卫兵拿着刀枪盾牌进来,波才迫不及待的试了试。刀枪无一不是一刀两断,就是盾牌也被轻易劈成两半。“好刀!”波才大声称赞,恋恋不舍的将长刀递还赵光。

    赵光接过刀,对波才说:“将军,用你的刀砍我几下试试。”

    对赵光的要求,波才略感吃惊。‘难道这家伙还身着厉害的铠甲?’波才抽出随身的战刀,没用太大力气,在赵光肩头砍了一刀。好像没什么伤害。又加大了点力气,在赵光胸口劈了一刀。刀锋划破赵光穿在外层的布衫,却一点儿没损坏里面的宇航服。波才惊讶之余啧啧称奇。

    这时,赵光说:“将军,我们现在可以比试了吗?为了避免真的杀伤你的士兵,长刀我们就不用了,换上等长的木棍即可。你的兵就真刀真枪的上,看看你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打败我们。不过,被我们用木棍打中的士兵就不要再上了。要是真正的战场拼杀,一刀下去,大概没人能留下性命吧!”

    “好!咱们就比比看!你等着,我去调遣兵马。”波才火气上涌,怒声说。

    波才离开之后,赵光也让属下十三名通信兵每人拿枪杆做成一把木刀。不久之后,波才组织了两千士兵,在营外摆开阵势。这支队伍看起来像是波才的一支精锐,人手一把正规兵器,而且都穿有胸甲。

    组织人马的过程中,波才的火气也慢慢消了。琢磨着这场仗怎么打,却毫无头绪。对方兵器的犀利程度远超波才的想象,铠甲的坚固也让波才无力。面对打不动,防不住的对手,正面交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要真是两军对垒,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其恐怖的杀伤力必然极大的打击己方士气,同时又将鼓舞对方的士气。只要双方兵力不是太过悬殊,正面交锋怎样才能取胜,波才想不出。对一时恼怒答应比试,波才已颇有悔意。这样一场比试下来,对自家士兵的信心必然会有打击。可是折腾半天,又临阵退缩,面子又挂不住。波才一时骑虎难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八章() 
波才这边磨磨唧唧,赵光看在眼里暗自得意。十四个人挑战千军万马,看似波才占了莫大的便宜。可是除非波才决意杀了赵光一伙。否则,必然无法彻底放开手脚。加上赵光的附加条件,被木棍打中的士兵退场也将极大限制波才队伍的发挥。被打中的当然是最接近赵光一伙,身处战斗第一线的士兵,他们退场,必然压缩一线的战斗空间。那么赵光一伙直接面对的战士肯定不会太大。而赵光相信,波才手下肯定找不出关羽、张飞级别的高手,即便真有一两个,也不会对大局产生多少影响。“波将军,准备好了吗?我看人有点少啊!要不要再叫些人过来?不过你放心,大家玩玩吗。我们会手下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