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解放军 >

第55章

三国之解放军-第55章

小说: 三国之解放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就从这两个小家伙开始。”赵光指指两个小家伙说。随后将自己所知关于幼儿园的一切全部说出来。

    听完赵光的一大堆的话,洛芸尚未发表意见,吕苓却先开口说:“赵大人,原来养孩子还有这么多花样呢!那我把我女儿也送来幼儿园行不行?”

    “当然行啊!”赵光说着,又转头对龚兴说:“大少,原来你已经是当爹的人了!那你以后玩的时候可要悠着点。毕竟当爹首先意味着责任。我知道这个时代比较重男轻女。可是父亲对孩子的责任是相同的,都要养育孩子成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吕苓接口说:“听到没?赵大人都这么说!以后你要是再敢不管女儿,我就找大人告状!让大人拿军法处置你!”

    “啊?”龚兴惊叫一声,说:“不会吧!这也要拿军法处置?赵兄,你可千万不能答应她!”

    赵光一本正经的说:“我觉的少夫人的提议很好啊!只有首先从法律层面提高妇女地位,保护妇女儿童权利,他们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保障。这是未来必定要实行的制度。我们完全可以先从自己,从身边做起吗!”

    龚兴苦着脸嘟囔:“这哪里是保护妇女儿童?分明是欺压男人吗。”

    大伙儿都被龚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逗笑了。洛芸说:“大人,我愿意试着办一个幼儿园。可是除了这两个小家伙和龚公子的千金,还有谁家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呢?”

    赵光说:“芸姨,这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现在的社会条件对幼儿园也没有实际需求,所以要被大家接受和认可肯定还需要很长时间。我们没必要着急,完全可以慢慢来,创立适合这个时代的幼儿园。等幼儿园以事实证明了他的优势,自然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就好像郑老。现在哪个学子不是争着抢着想成为郑老的弟子?等芸姨名声在外的时候,还怕没有人带着孩子来?”

    洛芸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大人对我的信心比我自己还足的多。可是民女从来都只会操持家务,真的很忐忑呢。”

    赵光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更多的女性走出家门,一定能带来社会的进步。郑老正在组建书院,秦老也在一同组建医学院分部。芸姨的这个部门就是幼教学院分部。有这么多人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可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是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怕芸姨让世俗的风气挡住了有所作为的脚步啊!”

    一个女人,还是个寡妇,扎在男人堆里,这的确让洛芸不易接受。“大人,我一个妇道人家成天抛头露面,恐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二章() 
赵光说:“芸姨,我理解你的担忧。可是作为母亲,你不想让子义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吗?我们身处群狼环伺之中,该怎样让和平降临?等待群狼良心发现吗?我想,这大概是最不靠谱的方法吧。我以为,只有我们自身足够强大!足以威慑群狼,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收起獠牙,将是战是和的选择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和平。否则和平只能是空谈。而我们怎样才能强大?我以为只有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懂得思考,并且愿意为建立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强大,才能在和平中生活。否则我变强了掠夺你。你变强了掠夺我。在仇恨当中争斗不休,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洛芸思索良久,郑重的说:“大人,我愿意试试!”

    赵光开心的笑了。“我就知道芸姨一定行!”

    随着春暖花开,能找到的食物也渐渐多起来,可是临淄面临的粮食压力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因为临淄和平的环境,对流民实行救助的做法,流亡而来,就此滞留的流民越来越多。带来粮食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各地战乱的消息。临淄城中的矛盾也因人口的增多而增加。各种治安案件,鸡鸣狗盗的事时有发生。赵光让这些事搞得头痛不已。不过想一想到了二十一世纪,难民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难题,也就坦然了。其实,在这个时代,难民问题更容易解决。无非是简单粗暴。因为这个时代,自己的生存也得不到保障,又有几个人会关心难民的死活。只是赵光却没办法战胜自己的心。身处难民之中,看到一双双恐惧又渴望的眼睛,赵光没办法做到熟视无睹。自古便有慈不掌兵一说,赵光现在算是深深的理解了。再想想各地规模庞大的黄巾军战争,赵光心里更苦恼。许多地方今年的春耕肯定是耽误了。造成的直接后果必然是冬天粮食的极度匮乏。难道真的没办法避免选择让谁死让谁活?苦恼之中,似乎闪现一个让赵光不敢直视的念头,战死的人多了,冬天需要粮食的也就少了。

    ‘解放区呀么呵嘿,大生产呀么呵嘿’在大生产的口号中,越来越多的流民被组织起来。采取远交近攻策略下,莱芜的世族豪强首先成为牺牲品。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最好办,翻出他们曾经的罪行大做文章,既能收回土地,又能大快民心。没有重大恶绩或者难以收集罪证的,在此大势之下,经有心人的劝导,也都‘深明大义’的捐献余粮土地。让更多的难民有地可种。土地给了人民希望,治安问题也因此得到一定缓解。莱芜传来的消息让临淄的权贵们更加震动。有庆幸及时加入赵光集团的,当然也有更惶惶不安的。

    帮龚兴借了几个工匠,龚兴兴冲冲的去玩他的了。可是赵光却不得闲暇。两个时代差距这么远,想潜移默化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做的事太多。而当前最关键的还是保住临淄。否则刚刚闪起的一点儿火星必然被这个时代的大潮扑灭,甚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丝痕迹。

    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开一次总结会,已经是这只东汉末年的解放军的惯例。而这一天稍有不同,因为临时加入了王义和贺飞两个人。会议的第一项内容就是通报卞喜的事以及处理意见。通报完之后,赵光又对龚相等人说:“因为这次事件,一师空缺出十八个团长的职位,解放军内部一下子也挖掘不出这么多人才。你们谁家有青年才俊,能够胜任团长的工作,赶快报上来,好安排到各团去。经过一段时间考核,确实合格,就正式下达命令。一个团一千号人没有人管理,很快就乱了。这件事大家上点心,抓紧办。

    “是!大人!”听到赵光的这项命令,众人喜笑颜开。赵光借此机会将权力分配给他们,说明更进一步的接纳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最高兴的大概就数贺飞了。要是晚一步投诚,这杯羹就没他的份了。

    说完这件事,赵光继续说:“目前聚拢到临淄的流民越来越多,临淄的资源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流民。好在我们在莱芜的工作有所进展,解决了一部分土地问题。可是这些难民流亡而来,身无长物,组织他们生产自救已经刻不容缓。这件事上也希望大家多出力。动用家族的力量,尽快安置难民,组织难民进行生产。如果我们的动作足够快,还是很有希望把耽误的春耕时间抢回来的。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看,各地的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今年很可能都要颗粒无收。今年冬天我们恐怕要面临比去年更严峻的形势。大伙一定要抓紧时间,尽一切可能多储备粮食!希望大家把目光都看长远一点,不要太计较当前的个人得失。土地问题是关系到所有人生存的问题。我们只顾着自己所得,一心想把土地据为己有,最终必定是要出大问题的。失去土地,失去生存的希望,带来的必然是难民暴动。这种事早已不新鲜。是!这种暴动很多次都被镇压了。可是谁能保证自己不是其中的受害者?面对黄巾军这种规模的暴动,谁又敢说自己依然能够安然无恙?夫子曰:食色,性也!在食色上获得更多的享受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只把目光盯在土地上,希望从土地上获得财富,即便我们成功了,也是一时的。就是没有在自己有生之年受到灾祸,也会祸及子孙。其实获得财富还有很多途径,包龙就是一个例子。在和平的环境里,我们才有机会创造更多财富,更重要的是在和平的环境里,我们才能安心享受财富带来的快乐。龚大人,你主政莱芜有一段时间,对莱芜比较熟悉。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莱芜的情况,让大家也好有所准备,尽早展开行动。”

    “是!大人。”龚相施礼说。“说来惭愧,我主政莱芜时,并无建树。所想不过是交好当地世族,一起搜刮民财。如今在大人治下,莱芜的三大家族已经获罪,已经为大家在莱芜开展工作铺平了道路。剩下的无非是组织人力物力,划分大家各自负责的区域,尽快开始生产。我建议以一百亩为一个单位,大家按照自己的能力决定自己负责多少土地的生产。我先表个态,要哪个片区,大伙先选,剩下的我来负责。除了现有的土地之外,莱芜临近山区,还有大量荒地,以及山地可以开发。为了应对今年冬天以及来年可能涌入的大量难免,我以为我们也应提早准备。有余力的时候,可以先期开垦荒地,在山林里收集食物,以备将来的需要。具体生产的实施,大伙家里都是常年在土地上耕种的,我就不献丑了。”

    龚相说完,鲁迪说:“我有一个建议。以前大家都是各顾各的。如今是一个集体。我觉的生产的时候应该向生产兵团学习,统一规划土地,统一建设灌溉及公共用地,避免浪费,也避免争执。”

    苏亮说:“我觉的生产兵团集中力量啃硬骨头的做法也值得借鉴。我建议集中流民里劳动力最强的青壮种最好的地,这样更能争取今年的收成最大化。”

    听着众人讨论,赵光暗暗高兴。一个具有民主性质的利益集团渐有雏形,让赵光对临淄的未来多了一份信心。经过一番讨论,商定的方案有点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合作社的意思。这种制度已经被证明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在生产力进步,人性的自私,资源不均衡等等条件下,这种制度最终还是走向没落。对当前而言,这种制度还是很合适的。而其中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赵光也知道一些。可是,他并不打算说出来。一来,在不同的环境中,未必会产生相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总结经验,这个团队才能够迅速成长壮大。

    卞喜被关押起来的消息,很快传到尹涵耳中。如末日来临一般,尹涵瘫坐在地,脸色苍白。不知过了多久,林娇在一旁呼唤,尹涵才清醒过来,声音空洞的说:“夫人,有什么事?”

    林娇忐忑的说:“老爷,不好了!门外来了好多官兵,把整个宅子围了起来,禁止出入。这可如何是好?”

    “什么?”尹涵惊呼,随后又颓然自语:“完了完了”

    林娇看着尹涵的样子,更加惶恐。可是她只是个弱女子,一家之主尚且茫然失措,她除了惶恐,还能怎么样呢!

    从黄昏,到入夜,围在尹府外的官兵并无进一步行动。可是笼罩在尹府的愁云却更加沉重,并且慢慢扩散,传播到临淄数家权贵。

    贺飞思量再三,还是决定亲自到尹涵府上,提审尹涵。此情此景下相见,自然难免尴尬。可是等到庭审时再相见,谁知道尹涵会不会作出过激的行为,那时恐怕更尴尬。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见面,让尹涵把情绪发泄掉,庭审时,他大概就不会太激动了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三章() 
一夜难眠,尹涵双眼赤红,形容憔悴,精神几近崩溃。可是见到贺飞。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破口大骂,恨不得把贺飞撕成碎片。贺飞这会儿却巍然不动。身边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怎么能让尹涵伤到贺飞。一切尽在掌控,贺飞心情大好。见士兵控制住尹涵,大度的制止士兵们准备掌嘴的动作,任由尹涵咆哮。

    咆哮这事儿其实挺累的。尹涵渐渐的也就偃旗息鼓了,只剩大口喘着粗气。“尹大人”“尹大人若是累了,可否听下官说几句?”“尹大人,事已至此,大人想必也清楚罪责难逃!赵大人一向反对连坐之法。提倡法律惩戒的是违法行为,是责任人。不要殃及家人,更不要殃及无辜。尹大人是想承担起自己的罪责还是想拖着尹家一起死?还望大人早做决断!”

    尹涵似是看到一丝希望,急切的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贺飞说:“尹大人,赵大人一直以来都在说,希望建立一个法律至上的制度。并不打算针对某个人。下官侥幸及时理解了赵大人提倡的法律精神,并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下官也衷心希望尹大人能够理解这种精神。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法律的公正性。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负隅顽抗,置整个家族于法律的对立面。”

    片刻,尹涵似乎失去全身的力量,颓然说:“你想要我怎样?明说吧。”

    贺飞正色说:“尹大人,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大人身为青州要员,上不思报效国家,下不思拯救黎民,反而为了一己之私,以财色贿赂,拉拢收买军中将领,图谋不轨。如今事情败露,希望大人主动认罪,不要再心存幻想,以免牵连无辜。”

    这是死也得顶着所有的屎盆子死啊!尹涵无限悲凉。可是又能如何呢?只能寄希望于赵光言而有信,不要对尹家大开杀戒。

    这一天大概是临淄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青州太守府衙门口的广场上,搭起一座临时平台。所有临淄大小官员,无数临淄百姓共同见证了临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公审。审判的对象自然是尹涵。从收买单福意图破坏临淄政局开始,假冒为孟怀报仇,夜里杀单福灭口。随后因见调查逐步深入,唯恐事情败露,又连续制造意外,杀害派去杀单福的杀手。尹涵本以为死了的尹力竟然也作为人证出现。尹涵深知这次死定了,死寂的心再无波动,随后,贺飞问什么便承认什么,很快结束了审讯。贺飞早有准备,发表了一番结案陈词,便向赵光请示是否立即问斩。

    赵光面容严肃的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