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海纵 >

第13章

海纵-第13章

小说: 海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哗哗”的拔刀声响成了一片,周航明显可以听出这种哗哗声音中存在的不同,像是他们,作为总兵的亲卫,使用的是军中的制式军刀,这拔刀声音显得更加沉闷,因为军中的武器都偏向厚重坚实,而锦衣卫的拔刀声则显得格外清脆,作为皇家亲卫,自然不会上战场,武器也侧重外观,肯定要比军中武器轻薄小巧不少。

    “锦衣卫捉拿犯人,军队不得干涉,这是铁律,否则视如谋反!”这次领头的已经不是之前被殴打的锦衣卫千户,而是一个从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按照锦衣卫内部的编制,应该仅次于锦衣卫指挥使和两个副指挥使之下。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国字脸,长的颇为俊朗,只是略显细窄的眉毛破坏了此人沉稳忠厚的形象,看上去反而有些冷峻狡诈,俗话说面由心生,这样的长相,那其为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的话确实没错,当年太祖陈三泰因为某些不足道也的原因,授予了锦衣卫相当高的权限,可以进军队抓捕犯人,当然这种的超出其他朝臣接受能力的权利自然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束缚,为了不让锦衣卫成为皇室迫害大臣与武将的工具,太祖也对锦衣卫制定了严苛的抓捕条例,只是两百多年多年下来,太祖再英明神武,也挡不住一群疯狂钻空子的子孙作践他的心血。

    “锦衣卫要进军队抓人必须有兵部和皇上的批条,这是太祖爷爷定下的规矩,你们有吗?”千总大人并没有拔刀,他很清楚,这些锦衣卫绝对不敢出手,只不过是想吓唬他们罢了,只是,吓唬杀人如麻的水师官兵,真不知道最后到底是谁吓唬谁。

    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没有想到一个军队的千总居然如此熟悉锦衣卫的办事条例,不由得眼眉皱了起来,原本就显得刻薄的眉毛,此时就更加冷峻。的确,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大人并没有批条,兵部的批条他有,但是皇帝的批条可不是那么好搞,如果是在天子脚下,自然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就可以从锦衣卫北镇抚司直接拿到皇上预先放好的批条,而在这星岛,虽说天高皇帝远,自在逍遥,但是这有些事情,利弊两说啊。

    当然,作为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怎么会被这点问题难倒,神色变幻几下之后,这位指挥使同知的眉毛终于捋平了,这才缓缓开口回道:

    “按照正弘七年的特别条例,身处海外的锦衣卫遇到紧急案件,可以先捉拿要犯再补批批条。”听到这个指挥使同知说出来的条例,千总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条特别条例,毕竟他不是锦衣卫,能知道锦衣卫的一些条例还是因为自家总兵大人的缘故。

    “那郭璞,你准备抓谁呢?”这时候,众人上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周航抬头看去,只见那李秋实,端着一个小小的酒杯,脸庞通红的盯着那锦衣卫指挥使同知,看样子,他还认识此人,只是两个人的眼神实在谈不上友好,看起来应该是结怨颇深啊。

    “李大人,您作为帝国的总兵,怎么能够收容锦衣卫要抓的犯人,这可是不忠的大罪啊!”郭璞一脸严肃的看着李秋实,大声的痛诉他的罪行,周航都觉得这家伙在唱戏了,别看这郭璞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官居三品,但实际上,这个品级是虚的,按照惯例,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四品的参将或知府,见到总兵大人是要行礼的,当然,官员之间不提倡跪拜礼,但相应的礼法还是要遵守的,向郭璞这样直接撕破脸皮说上官犯法的,非常罕见。

    “我手下可没有你说的犯人,郭同知过来其实只是想讨杯酒吃吧。”李秋实嘴角勾出了一丝弧度,他十分清楚这时候,郭璞过来的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郭璞也是出了名的贪,只不过他在对外情报上非常有一手,这才被委以重任放在星岛,整合南洋以及印度地区的情报事务。

    “我带这么多兄弟,可不是为了区区一杯薄酒,我是替朝廷办事。”郭璞大义凌然的样子让李秋实微微上翘的嘴角出现了一丝颤抖,他很清楚之前他与郭璞对话的内容,之前郭璞说他要抓捕犯人,而李秋实收容犯人就是不忠,言外之意就是他能够直接上奏皇上,说李秋实收容天命者,意图谋反,这个罪名就很重了,而李秋实则说郭璞是来讨酒吃,自然是想用钱财堵住他的嘴巴,只是郭璞贪欲难填,居然说薄酒不要,兄弟很多,替朝廷办事,这是要李秋实大出血,不然闹到朝廷,李秋实肯定得不到好。

    李秋实虽然熟悉天命者,但他也没有想到锦衣卫居然会这么快找上门,还不惜要自己大出血,看来码头上那一次试探,肯定让这郭璞知道自己很在意那个天命者,只是,难道他真的不怕自己掀翻台子不玩了吗?

    “朝廷法度严明,我自然遵守,如果我的手下真的有你们锦衣卫要的犯人,不要你说,我自己就把他扭送到锦衣卫诏狱之中,只是我手下的确没有,要不稍后我去郭同知那边解释一下缘由?”

第二十九章 锦衣夜行() 
李秋实的话明显已经是服软了,对于他来说,周航是必须保下的人,他也清楚锦衣卫肯定有一套独特的抓捕天命者的办法,只是他虽然被陛下任命为锦衣卫副指挥使,但这个职位更多的只是给予他调去锦衣卫对外情报时候的权利,真正锦衣卫内部事务上的处理,李秋实是不敢过问的。

    作为一个领兵大将,万万不能粘上的就是锦衣卫,不过,眼看战事兴起,作为总兵的李秋实又离不开锦衣卫完善的情报网,皇上也专门给他一个锦衣卫副指挥使的兼职,管理整个东南亚与印度的情报网络,这不仅意味着皇帝的信任,更意味着一种沉重的负担。

    “如履薄冰。”对着闪烁的油灯,李秋实无奈的说出了心中的话,在这宽阔的房间中,只有周航在静静的听着李秋实的倾诉,也许是因为出身相同,李秋实更愿意在周航面前吐露一些心声。

    周航不知道说什么,他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封疆大吏的心情,大权在握却又如履薄冰,他只是一个小兵,一个想要自由自在活下去的海盗,他当然也清楚,岳飞那种事情肯定不是孤例,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朝廷的制约,这在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

    “你安心在水师学堂好好学习吧,我保下你也是希望你以后能够成为我们李家的擎天之柱,我现在四十又八,到了知天命之年,刀枪无影,谁知道还能再苟延残喘几年,家中后辈也没有太出彩的,我还指望自己颐养天年的时候,有人替李家保驾护航。”李秋实这话看似是要周航替他保护李家,只是周航觉得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按道理,以李家现在的实力,不,应该是以李秋实现在的权位,要找个能够帮助李家的同僚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找自己肯定是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总兵大人的恩情没齿难忘,不管是李家还是总兵大人有难,我必会倾力保之。”周航并不确定李秋实的心愿,不过想来应该是和李秋实本人有关,天命者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周航隐约有些感触,李秋实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应该和皇帝的恩宠分不开,如果当今圣上驾崩,那么李秋实恐怕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了,当然,这些都是周航的猜测,一丝丝的证据都没有。

    “我倒希望没有那一天。”李秋实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然后让周航退下了,空旷的房间中,只有李秋实一个人对着油灯静静的发呆,大概又过了一刻钟,李秋实这才转头对向窗户,沉声喝道:

    “躲了那么久,还不肯出来?”

    “哈哈,不愧是李大人,还是那么敏锐,这么快就发现了我。”这时候,透明的窗户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要是周航在这里,怕不是要被吓的半死,这样子,简直就和鬼一样,只是,随着外面的人影推开窗户,跳进房内,借着摇曳的灯火,那模模糊糊的人影上立刻浮现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所有人都想不到,这个半夜三更爬窗户的人,赫然就是之前和李秋实发生冲突的锦衣卫指挥使同知郭璞。

    “郭大人好雅兴,这么晚还喜欢爬窗户。”李秋实脸上依旧带着笑意,只不过这笑容,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掩饰。

    “比不上李大人,按说现在的高级官员不都喜欢用煤油灯,也就李大人兴致缺缺,喜欢用这老式油灯。”郭璞脱掉了黑色披风,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

    “人老了就不免念旧,说吧,这次来又有什么事?”李秋实的目光从油灯上移开,盯着郭璞,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得,你还是这种老脾气,那我长话短说了,皇太子薨了。”

    “薨了!”郭璞细小的声音宛如天雷,一下子把李秋实从座位上惊了起来。当今圣上和李秋实差不多大,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太子殿下,这太子明摆着就是皇上的心头肉,在皇上和众臣的呵护下,好不容易到了十五岁,怎么会……

    “听说是得了急病,夜里病死的。”郭璞从桌上拿了一个茶杯,倒了一杯清茶,不温不火的讲太子的死因讲了出来,就好像死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而不是这个帝国唯一的继承人。

    李秋实没有说话,他很清楚郭璞话里的意思,所谓急病,那肯定是见不得人的理由,太医院里面中医西医应有尽有,每周都会给皇亲贵族检查身体,只要不是绝症都能救得回来,而现在,太子居然是因为急病死了,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太子死因秘而不宣,那肯定要引起新的宫廷争斗,当今圣上,唉!李秋实想到那个熟悉的陛下,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中年丧子,这份痛苦,怕不是要逼的他要发狂了。

    “我要上折子!这时候朝廷万万不能乱。”李秋实有些坐立不安,只能站起来,在空旷的房间总来回踱步,他很清楚,当今圣上雄心壮志,非比寻常,可惜被祖制束缚了双手,本就心情积郁,如今又绝了后,这不是让圣上下决心加快他宏图伟业的步伐吗?

    “李大人,这时候,沉默是金,万万不能上折子,真的要上,最好是用锦衣卫的渠道,而且言辞一定要得体。”看到李秋实急躁的模样,郭璞也有些惊讶,他本以为李秋实是那种波澜不惊稳坐钓鱼台的深沉角色,却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忠君爱国的人。

    李秋实皱着眉头,他自然知道郭璞的话是对的,只是郭璞作为一个常年在外的锦衣卫,并不了解朝堂中的点点滴滴,这个时候,通过锦衣卫渠道上的折子和通过通政司上的折子,这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党同伐异这种事情,可不仅仅发生在文官之间。

    “我现在就写个折子,麻烦郭大人帮我递上去。”李秋实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从锦衣卫的渠道将折子递上去,他还是不想参与到朝堂的斗争之中,但是作为皇上的兄弟,他必须说些什么,反正只要皇上在,他的总兵还是稳稳当当,等皇上不行的时候,估计自己也该回去颐养天年,政治投机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

第三十章 南洋水师学堂() 
五月的星岛有些闷热,即便在夜晚,周航依旧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在冒汗,躺在竹制的凉席上周航有些迷茫,真的要成为一个水师官兵吗?他此刻扪心自问,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周航知道自己并不是那种能够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伟人,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何况现在的世道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终究还是个普通人。”周航闷骚的喃喃自语道,他本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系统,加上穿越者的优势,肯定能够轰轰烈烈做出一番事业,现在看起来,自己真的不过是个小虾米,李秋实给他说过很多天命者造反的例子,全部都是秀才造反,无疾而终,不仅没有实现天下共和的梦想,反而把天命者的这个称号弄得声名狼藉,朝廷不得不重用锦衣卫,追查每个天命者的踪迹。

    “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不定以后就浪迹天涯当海盗了。”周航只能自我安慰一下,毕竟不是有句老话说过,不是个好水师将领的海盗不是好海盗。

    清晨,伴随着嘈杂的鸟鸣声,周航睁开了沉重的双眼,此时晨曦微露,周航揉了揉眼睛,估摸着应该快要六点钟了,也就没有继续睡回笼觉,今天他就要去南洋水师学堂报告了,每年的五月末都是老生毕业新生入学的日子,作为整个南洋最大的水师学堂,自然是人才济济,李秋实也告诫周航,进入学堂之后要踏踏实实,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李秋实就可以调他去印度洋水师任职这也算是一条平步青云之路,毕竟现在三大水师舰队中,印度洋水师舰队的作战任务最重,能够在这里任职,自然好锻炼自己,积攒战功。

    洗漱完成之后,周航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他穿的还是南海水师舰队的军服,这也是李秋实手下亲卫的常规军服,这次到了星岛,他们还要集体换印度洋水师的军服,不过周航暂且还是只能穿着这老军服了。

    李秋实今天没有出现,周航也就只能一个人背着一个包裹,从港区坊的军队营地出发,前往了军用港口。

    为什么是去港口,很简单,南洋水师学堂并不坐落在星岛上,而是在星岛的附属岛屿武进岛上。从码头向西南边眺望,就能看到远处武进岛的轮廓,按照南洋水师学堂的介绍,武进岛距离星岛不过二十公里,周边还有数个大岛,面积和星岛都差不多大,岛屿上都驻扎着陈朝军队,可以说,这一块区域就是整个东南亚核心,东南亚的任何地方发生叛乱,从星岛和星岛旁边廖内群岛上的驻军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土著人的暴动,不过这也是老黄历了,最近几十年,随着国内移民的逐步加大,整个东南亚都快要看不到土著人居民了,叛乱自然也无从谈起,所以廖内群岛上的驻军也逐年减少,最后直接变成了南洋水师学堂的训练用地与印度洋水师的辎重仓库。

    验证过身份以后,周航挤进了码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