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霸贼 >

第11章

大明霸贼-第11章

小说: 大明霸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堂拥有了上千年制刀史的大中国,其刀具在战场上竟然拼不过才几百年制刀史的倭刀,这种丢人的事情都会发生。

    之所以会这样,这并不是工匠们技不如人,或者是工艺不过关。

    连《天工开物》里都提到过腰刀的制造技术:

    “凡铁兵,薄者为刀剑,背厚而面薄者为斧斤。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若非钢表铁里,则劲力所施,即成折断。其次寻常刀斧,止嵌钢于其面。即重价宝刀,可斩钉截凡铁者,经数千遭磨砺,则钢尽而铁现也。”

    由此可以表明,在明朝的制刀技术,不仅炒钢法、百炼钢、包钢法等先进锻造技术已完全应用成熟,连后世都鼎鼎有名的大马士革钢也被元朝的成吉思汗虏了过来,成工匠们所熟练掌握的技术。

    按理说,拥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那么丢人的事不应该发生才对,可偏偏就发生了。

    原因很简单,这是由于官僚的贪腐造成的。

    因为明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们是由官府集中管制的,明朝的官吏上下贪腐成为,管兵器制造的官员成本以满足其贪欲,便千方百计地让工匠们在制式刀具的制造上偷工减料。

    在这种情况下,含硫量很高、很容易蹦脆的煤炼钢铁就在制式刀具上使用,工艺也被偷减,这使得制式刀具中看不中用。

    这样的垃圾武器自然是不能满足陈耀祖的需求的。

    所以在上午打斗的时候,陈耀祖就又有了一个小目标:为自己准备趁手的武器。

    在他的这个小目标里,不仅包含了刀具,甚至还考虑到了枪支。

    作为一名现代军人,看到火绳枪之后,不想为自己弄一支合用的好枪是不可能的事。

    陈耀祖的这个小目标必然需要了解工匠们的技艺和工艺,因此陈耀祖现在是在装,其实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去工匠区占便宜了。

    真的很不要脸,竟然用替袁大小姐做烤箱来当幌子!

    就这样,心怀不轨的陈耀祖就在袁二的带领之下,跟袁咏怡一起向千户所的工匠区走去。

    千户所的工匠房本身就归袁二在,现在又有袁咏怡当幌子,什么都好说。

    工匠区在千户所营区的南边,和家属区离得并不远,陈耀祖一行很快就到了。

    因为千户所是基于明朝旧的卫所体制,因此其大部分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包括武器和工具等,因此工匠对千户所来说也是非常的一块。

    基于这个原因,千户所的工匠区规模还是并不小。但明朝现在还处于作坊手工艺时代,所以这些工匠房是一家一家隔开的。

    陈耀祖不禁摇了摇头。

    1600年,这是世界历史格局改变的一个分水岭。

    在此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尚未开始,但因为封建主义的走向没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格兰等国已步入大航海时代。

    因为扩张的需要,欧洲很多国家已开始科学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相结合,作坊手工艺也开始技术革新。

    可以说,在1600年以前,中国的作坊工艺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话,那在1600年以后,因为闭关锁国,缺少对外交流,工艺水平也逐渐转向落后。

    这正是中国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世界的本质水平。

    这是陈耀祖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在袁二的引领下,陈耀祖和袁咏怡走进了一家铁匠铺。

第23章 杀人放火利器() 
铁匠铺内,一老三小四位工匠正在忙碌着铁砧上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见到陈耀祖他们走了进去,手中的活计先停了下来。

    不停不行,因为到的是袁二和袁家大小姐,他们的东家和管家。

    袁二先为袁咏怡和陈耀祖引荐:“这是唐老汉,千户营手艺最好的铁匠。”

    “唐老汉,这是袁小姐和陈公子,他们有东西让你打制。”袁二又转向了唐老汉吩咐道。

    唐老汉准备上来和袁咏怡见礼,陈耀祖却出言制止了他:“不慌,先忙完手中的活计再说。”

    他的这句话一下就博得了唐老汉等人的好感。

    原因很简单。

    打铁时,是必须先用炉火将铁块烧得通红才能锻打成型的,唐老汉这一停,他手上原本已烧得通红的铁件很快就会冷下来,又得重新煅烧。

    所以,陈耀祖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举动,却能让唐老汉避免做无用功,这是对劳动者的尊重。

    所以唐老汉等人对陈耀祖报以了感激的一笑。

    其实陈耀祖之所以叫唐老汉,还有很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对唐老汉现在手上的活计很感兴趣。

    他又想起了《天工开物》里的那句话:“凡锤鸟铳,先以铁梃一条大如箸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

    没错,陈耀祖一眼就看出了,唐老汉正在就是一根枪管的粗坯,采用的就是天工开物里所描述的工艺。

    只见唐老汉此时正和一个年轻小后生在对着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进行反复的锻打,在他们的锤打之下,铁块慢慢地变成了扁长条状。

    而在旁边,还有另外两块已经锻打成型的扁长条铁。如果陈耀祖没有料错的话,接下来唐老汉要干的活,就是把这三块扁长条铁打合成为一块枪管长的扁长条铁了。

    陈耀祖之所以对这份活计很感兴趣,当然是因为他想为自己造枪。

    在一阵锻打之后,唐老汉手里用铁钳夹着的扁长条铁块终于冷却下来了,唐老汉也停了下来,上前来跟袁咏怡以及陈耀祖见礼:“见过袁小姐、陈公子。”

    陈耀祖稍稍打量了一下,发现唐老汉其实并不是太老,但天天在铁匠铺辛苦地劳作,看起来非常的沧桑,确实像个老头。

    陈耀祖回礼道:“唐师傅,无需客气,我有些东西还得劳烦您。”

    谁知道陈耀祖的多礼反而让唐老汉变得诚惶诚恐了:“陈公子折杀老头了,贱匠一名,岂敢称师傅!”

    一边的袁二也插嘴道:“陈公子无需跟他客气,有事吩咐即是了。”

    在袁二看来,陈耀祖确实无需跟唐老汉如此客气。

    在明朝,士农工商,工匠的地位仅在于商人之上。而到了晚明,因为商业的兴旺发达,商人的地位实际上已有所提高。与之相比,工匠的地位反而落后了。

    再加上唐老汉等人还是很低贱的匠籍,又属于袁府的雇工,所以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陈耀祖这位后来人自然是不干了,他对袁二说道:“不可这么说。在我看来,每一个有着精湛手艺的匠人,都具备改变历史的能力和本事,这样的人是需要大家来尊重和礼遇的!”

    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惊世核俗的说法。

    对此,袁咏怡和袁二是不以为然地想:有这么夸张吗?

    可对唐老汉等人来说,这却是一句无比暖心的话。

    每一个有手艺的工匠都会为自己的技艺而自豪,但地位低人一等的他们何时受过这样的礼遇?

    所以,此时的唐老汉等匠人对陈耀祖已是感激涕零,对这位陈公子的好感又进了一步。

    又一番客套之后,陈耀祖说起自己的要求来:“第一样是一个敞口铁箱,长约二尺,高宽各八寸……”

    然后,陈耀祖要过了纸张和笔,开始画起了烤箱的形状,以及配套的简易铁支架以及一个覆在烤箱上面的简易铁栅。

    “公子画得很是惟妙惟肖。”唐老汉赞道。

    这是自然的事情,陈耀祖使用的是后世常见的立体画法,这在明朝应该还是新鲜事。

    “这是西洋的立体几何画法。”陈耀祖又说了一句让唐老汉等人觉得很新鲜的话。

    这几样东西并不复杂,唐老汉立即就应承了下来。

    “第二样东西为几个铁盘,厚约半寸,盘子大小,边上带沿……”

    陈耀祖又画出了铁盘的草图。

    袁咏怡在一边瞪大眼睛看着陈耀祖画着,她有点弄不明白他要做这东西干嘛。

    陈耀祖抽空向她眨了眨眼睛,说道:“这是做另一种美味的利器哦!”

    袁咏怡的胃口又被这家伙给吊起来了。

    不过唐老汉等人听了却微微地摇了摇头。心想,这些公子哥们就知道吃喝玩乐。

    因此,几个铁匠刚对陈耀祖有所好感,此时却又有了几分失望。

    不过这些东西并不复杂,加上袁咏怡又是袁府的大小姐,唐老汉便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陈耀祖的要求还没完。

    他既然已经有了要为自己造刀枪的想法,现在到了铁匠铺,自然就要趁袁咏怡和袁二都在时来占便宜。

    “第三样东西为一把匕首,刃长八寸,柄长三寸,一边开刃,一边为锯齿,需要用最好的百炼钢来……”

    这是陈耀祖后世所熟悉和习惯的的虎牙军匕。

    此时的陈耀祖还没什么趁手的武器,虽然因为习武的关系,他对各式刀剑的使用也非常的熟练,可刀剑携带起来毕竟还是不方便,因此陈耀祖更为中意他后世用惯了的虎牙军匕。

    另外,陈耀祖还知道,明朝此时的制造工艺水平还是领先于世界的,他这把匕首的目的,也有考究一下铁匠们的真实水平的意思。

    这一次,陈耀祖的图画得相当的仔细。

    袁咏怡看了陈耀祖所画的草图之后,不解地问道:“这么小的匕首,有用吗?”

    在她看来,陈耀祖需要武器的话,还不如直接打制一柄戚家刀。

    她倒是大方,可陈耀祖并没领情:“不懂了吧,这把匕首一到我手里,就能变成杀人放火、偷鸡摸狗的利器。”

    逗小萝莉开心,陈耀祖甚至连偷鸡摸狗的话都说出来了。

    袁咏怡又心动了。

    她立即想到了陈耀祖那些稀奇古怪的新招式:说不定配合某些招式,这把匕首还真有大用。

    而且,杀人放火、偷鸡摸狗这种事对袁大小姐来说,可都是很刺激的事。

    于是她立即说道:“我也要一把!”

第24章 吹牛的小子() 
这把匕首总算是给唐老汉添加了一点难度。

    难度来源于几方面。

    一是匕首的形状。

    其它倒不算难,关键是刀背上面的利齿就有点复杂了。这排利齿的存在,不仅在工艺上有一定的难度,在用钢材质上也对唐老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是陈耀祖所要求的百炼钢。

    据《天工开物》记载,早在明朝以前,中国就已经掌握了炒铁技术,这其实就是炒钢技术。古人使用炒铁炉,可以将生铁中过多的碳和杂种去除,从而得到熟铁以及不同的碳钢。

    陈耀祖之所以提出要用百炼钢,其实就是要求用炒钢来反复锻打,以进一步去除炒钢里面的氧化物和杂志,并且使得钢块更加的均匀、致密,从而使得打制出来的匕首更加的坚韧、结实和锋利。

    百炼技术对工匠来说其实就是一个苦力活,它要求工匠反复地把钢块烧得通红,然后再锻打,打成薄片后又折叠,再次烧红后又重复锻打,如此要反复很多遍,直到打炼成为所谓的精铁,也就是后世的精钢。

    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

    陈耀祖说得倒是很轻松,可站在唐老汉的角度来看,却不是一般的有难度。

    作为一个制刀行家,唐老汉所考虑的可是要多多了。

    这把匕首虽小,但如果要想让其成为真正的杀人利器,那刀刃、刀身、刀背都必须使用不同的钢质,分别锻打后再进行打合,然后打制出陈耀祖所需要的形状,实在是有点复杂。

    再加上陈耀祖所要求的百炼,那就足够唐老汉等人费上一番心思的了。

    好在这两把匕首的尺寸还比较小,如果是同样的工艺要做成腰刀那样的尺寸,那十天半月也未必能完成。

    而且,因为这是袁家小姐所要的东西,唐老汉自然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他可不想在东家面前弱了自己的刀枪行家名头。

    仔细看了一下图纸,唐老汉慎重考虑过后,他说道:“陈公子,这把匕首与常见的刀剑式样有很大区别,在老汉时,能否劳驾公子再次亲临指点,以免出错?”

    陈耀祖自然也不希望他想要的匕首被打制成稀奇古怪的模样,于是他说道:“明日午后我再过来,你们先准备材料可好?”

    唐老汉应诺了下来。

    见陈耀祖没有再提别的要求,唐老汉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这公子哥儿的要求总算提完了,于是又开始忙碌起之前的活计来。

    让唐老汉感到惊讶的是,这位陈公子似乎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陈耀祖当然还不会走,因为他还有一项最为的要求没有提出来。

    在又看了唐老汉等人忙碌了一阵之后,陈耀祖又开口了:“唐师傅,你这是在打制火枪的枪管吧?”

    “陈公子好眼力劲。”唐老汉随口夸了陈耀祖一嘴。

    陈耀祖当然不是来找夸的,他顺势说出了自己的用意:“我有新式火枪,不知道唐师傅能否打制得出来?”

    唐老汉还没接话,他对面那位抡大锤的年轻后生却不乐意了。

    “我父亲是千户营最好的造枪师傅,别说是我父亲,你要造什么枪,我都可以打制出来。”

    这位年轻后生自然是有点不乐意,因为陈耀祖那话明显有小瞧他们的意思。

    陈耀祖看向了这位突然插嘴的年轻后生。

    “这是小儿唐二牛。”唐老汉连忙解释道,他担心自己儿子出言不逊得罪了陈耀祖,连忙使眼色制止。

    可唐二牛还是有点不服气:“我说的是事实。”

    唐二牛当然不服气。

    作为唐老汉的儿子,在他刚拎得起铁锤时,就已经跟随他父亲在铁匠铺学艺,这么多年下来,他已尽得他父亲的真传,所以现在别看他才20出头,却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铁匠。

    对于袁咏怡这样的大小姐和陈耀祖这样的公子哥,血气方刚的唐二牛自然没他父亲那种敬畏,虽说陈耀祖先前对他的敬重已博得了他的好感,但现在陈耀祖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