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贾环重生复仇记 >

第4章

贾环重生复仇记-第4章

小说: 贾环重生复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院?这个次贾环听到了耳朵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贾家的家学,还有他后来独立之后看到的其他正经书院,心下不由有些嗟叹,贾家败落早就有了征兆,看看这家学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可以传家立世的样子,正经的书院学风浓厚,里头的人即使满肚子坏水,可面上也绝对是风雅的很,绝不是贾家那样糜烂的外头都看的一清二楚的样子。真说起来,家中也就几个姐妹们看着还有几分世家大户的样子而已。

    等等,风雅,什么东西风雅?贾环突然想到了贾宝玉,还有那些贾宝玉每次从外头回家买来的一些古拙的东西,明明一两文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却分外受到那些姐妹们欢迎,那是不是说这些东西才是最能挣读书人钱的东西?这些东西自己这里也有啊,那些贝壳不就是好东西,不,不是贝壳,是海螺,五颜六色的海螺。一定能让那些读书人喜欢的,县城,听说离着这里可不近,既然不近,那就是不在海边了,那自然这样的东西就少,那岂不是就能卖钱了?

    贾环猛地激动起来,他好像看到了自己挣钱的路子了,作为一个曾自己做过生意的成年男人,思路清晰是必然的,对金钱敏感也是必然的,所以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让这个家改变现状的途径。

第8章() 
贾环满脑子都被这挣钱大计占据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愣愣的,让刚吃完了饭的兴哥儿看了个正着,忍不住伸手扯了一下贾环,小声说道:

    “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说道不舒服,他猛地想到了下午自家这傻弟弟两次下海游了那么多路,还潜水捞扇贝的事儿,心下忍不住有些心疼,一时倒是真着急起来,伸手就想要去摸贾环的额头,不过这个时候贾环已经被他刚才的喊声叫醒了,自是不会在让他平白担心,忙摇着头说道:

    “没什么不舒服,只是,大哥,你说那个书院,那些读书人平时都喜欢什么?要是咱们弄点海螺什么的过去,挑那些颜色鲜艳的,他们会不会喜欢?会不会要?那可是没本钱的东西,若是他们要,那怎么岂不是能挣不少钱回来?若是单个不要,那若是做成风铃呢?就像是咱们用瓢弧穿起来挂在屋檐下,看风大小那样,用海螺做了是不是会很好看,他们是不是也会喜欢?”

    风铃这个东西看着雅的很,可事实上一开始却是最早的气象用品,是观测风向和风级大小用的,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从古至今都有,所以这制作材料什么的,你还别说那是真的已经发展的足够全面了,可就是这样,好像也没有什么人想到用海螺来做风铃,这里头的缘由更好猜,那就是这海边缺少喜欢风雅的读书人,而对于渔民来说,用瓢弧预测风向什么的,已经足够好了,又简单,又便宜,制作更是不费事儿,像是海螺,这东西要钻孔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贾环一提出来,一家子人一时半会儿都有些愣神,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这,这能成?海螺那东西也有人要?哦,对,可能还真是有,那东西有好些确实漂亮,搁着也养眼,可是做风铃,这也成?”

    兴哥儿难得话也跟着多了起来,摸着脑袋寻思这可能性。男人对于这种东西或许是笨拙了一些,另一边的鱼娘眼睛都已经亮起来了,放下手里正收拾的东西,插嘴说道:

    “按我说这事儿说不得还真是能成的,那海螺多好看啊,大大小小的串起来,对了,用那种最小的串大的里头当玲子,风一吹,一阵阵的响,肯定不错,就是那些书生不喜欢,大姑娘小媳妇的肯定也有人喜欢。”

    别说是鱼娘了,就是齐氏也听着感觉靠谱,跟着点头,

    “二子这脑子什么时候这么好使了,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这样,不过是费些功夫的事儿,明儿一早咱们去捡些海螺来,串上试试,就是卖不出去,老大,你也好在那边砍些柴将车钱挣回来,不会亏了什么。”

    确实,到县城因为实在是远了些,走路足足要走两个时辰,这样的路程走过去实在是太耽搁事儿了,所以一开始大家就已经说好了,做村长家的骡车去,即使兴哥儿很想省下这分到头上不过是二文的车钱,可为了合群,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去,更不用说这分摊下来的车钱实在是不多,所以大家都说好了,到县城,村长帮人运货也能挣点,他们做上一天的活计,挣了钱在村长回来的时候也能给全了车钱,至于是不是跟着回来?为了挣钱,哪有每天回来的道理,在那边做上十天半个月在回来才是合算的办法,住在破庙或者是其他不要钱的地方凑合一下,等村子里车再去的时候回来,或者干完了自己结伴一同走回来,就是他们说好的法子,人多,即使野地里也不用太担心安全不是。

    只是如今有了这风铃的法子,兴哥儿明儿是肯定没法子一同过去了,再想想村子里那几个伙伴日子也不好过,忍不住索性起身,去了各家串门,想试试劝着大家伙儿明儿耽搁一天,捡了海螺做了风铃再走,耽搁一天时间对各家都不算什么,可若是这风铃真的能挣钱,那么他们村子里的人家岂不是就多了一条财路?不说多少吧,即使只是十几二十文的,那也是一二斤米粮的大事儿了,往日即使帮人砍柴运货做力工,一日也不过是十文上下,像是他这样年小力弱的,八文也是有可能的,用一日的耽搁,挣出两日的力工钱,想必大家也愿意尝试一下的吧。

    兴哥儿确实没有猜错,不过是走了两三家,到了第二天一早,这海边就是满村子的人出来了,就是往日出海的那些个老爷们,因为正好是晒网的日子,也跟着在海边摸索,他们看不懂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可他们也能在海边拣点吃的东西不是,什么沙蟹,贝壳之流的,水里汆一下就是肉食,今儿家里妇人孩子都忙乎那海螺去了,他们自然承担起了弄吃的事务。

    贾环带着小三和兴哥儿在海边不停的翻动沙子,不断的捡着海螺,而齐氏和鱼娘则是拿着纳鞋底的鞋锥子开始穿孔,串起了风铃,一边其他的妇人也多半都是这样的分工,就是那只剩下两个妇孺的小苗家也是一样,小苗捡着海螺,那王奶奶在眯着眼睛做手工。

    “兴哥儿,说好了,我们家做的就托你带去,若是卖了,就帮忙带米回来。”

    “放心,一准儿办好。不过你奶奶眼神不好,别弄坏了,不好卖,你赶紧的,捡的差不多了就去帮忙去,别贪多,能不能卖这会儿还没准呢。有这功夫还不如先做出好的东西来,若是真的成,到时候再下狠功夫。”

    小苗和兴哥儿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小时候还曾议过亲,只是两家这几年实在是不顺,不是这家没了人,就是那家遭了难,所以这事儿一直拖了下来,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将来那是妥妥成一家子的,就是王奶奶也因为自家孙女未来有着落而十分的安心,如今只想着给小苗攒下点嫁妆,不至于出嫁的时候太难看,而齐氏等家中的一干人也早就有心里准备,将来这王奶奶送终什么的,必定是要自家帮忙出力的。所以对于小苗要兴哥儿帮着带货,卖东西,买东西那是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而小苗因为家中的事务操持的久了也是爽利坦荡的很,从不扭捏。

    贾环看着这明明还没有成婚却一副老夫老妻一样,相互嘱咐的样子有些好笑,忍不住思绪又想到了贾琏,那两口子其实也有点这样的架势,可是终究,夫妻成仇,这里头到底牵扯了多少是是非非,有多少那个嫡母的手段他不知道,从兄弟的角度来说,在他这里,贾琏即使眼里没有他,当他是透明的,可终究也没有刻意欺负过他,倒是那个链二嫂子,为了讨好王夫人可没少磋磨他和姨娘,所以贾环觉得这王家的女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自家的琏二哥配了这个女人也是倒霉的很了,最终受了牵连,落了那么个充军发配的下场。

    如今的琏二哥好像也定亲了吧,这会儿估计还感觉这王家的闺女嫁给他是门当户对呢吧!

    “二哥,二哥,看看,看看这个,真好看,这个能值钱不?”

    小三的呼喊声将贾环有些走神的思绪给拉了回来,顺着小三的声音一看,好家伙这确实不是个凡品,火红的色泽,火焰一样的花纹,好像与别的海螺有很大的不一样,整个样子都别有一番狰狞的气象。

    “好,这东西,必定是珍贵的品种,小三这个可要单独放着,咱们卖的时候也要单独给出的高价才是,恩,一会儿再想个故事,必定能卖出好价钱来。”

    贾环做生意久了,这忽悠客户的口舌那是妥妥不缺的,一想到这东西可能因为这增加的收益,心猛地就火热了起来。

    倒是兴哥儿在一边忍不住探头问道:

    “编故事?这也行?二子,你怎么脑子一下子这么多道道?”

    问题来了,这问话还真是没法子回答,贾环只能摸摸头然后笑着说道:

    “反正我跟着你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你们三兄弟说什么呢,还不赶紧的捡海螺?二子,这一次咱们可是全听了你的话才跟着做了这么一出,没说的,若是真挣钱了,就冲着你小子这主意,各家谢礼必定是少不得你的,只是你这一次也要跟着去,这东西怎么卖,我们几个还真是没底,你小子既然敢想,肯定是有了主意,到时候去了也好试试成不成。若是不成,你小子也别担心,没人会怪你,毕竟你这也是为了咱们村子里的人想了一条出路。成不成都要多谢你的这份心不是。”

    没等到兴哥儿继续盘问贾环,边上正好走过来的三哥从小三身边的茶桶里舀了碗水,大大的喝了一口就开口说话了。贾环忙不迭跟上他的话头,

    “我觉着能成,咱们看着不稀奇的东西,人家没见过的还能不稀奇?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物以稀为贵嘛,越是少的就是越贵,那还能卖不出钱来?”

    他这一说,还真是说到了三哥的心坎里,他哈哈大笑的说道:

    “这不就是这么说嘛,我也是这么觉得,所以这一大早就出来了,哈哈哈。”

第9章() 
即使众人心中这不值钱的海螺贝壳,可能做的再好,捡的再多,弄得再好看,也挣不来几个钱,可是这毕竟是不用花成本的事儿,大家都愿意试一试,若是真的能卖钱,哪怕是只有几文,攒的多了,那也是能顶的上好几斤米粮的,在这晒网休息的时候做上一些,添补一下家中的钱粮,已经很是划算了,所以大家做的还是挺快,挺有干劲的。

    当第二日村长家的骡车牵出来的时候,一家家开始将前一日收拾的东西都拿了过来,贾环一看就有些傻眼了,不过是十来户的人家,居然愣是弄出了足足有三十多串的风铃,一百多个各色的海螺。他都忍不住怀疑这东西全运过去会不会直接将那些书生们给看晕了。

    只是这都是大家的一份希望,他不收都不成,所以细细的记下了各家的总数,然后和三个,自家大哥兴哥儿,还有其他三个同去的人坐到了车上,开始慢慢的往村子外行去。

    这个时候,天色还没有亮,只是隐隐间东面的海上出现了几许的红晕,那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贾环心中莫名也有几分激动起来,也许这一次,他走出村子,也是在这个新生的人生中的一次转折开始。或许也是这个贫穷的村子一个转折的开始。

    真说起来其实贾环所在的这个渔村其实离着其他的村子,镇子,甚至是县城都不算是太远,从村口的小路出去,不过是往西北一个时辰就是秋山村,那也是齐氏的娘家所在,那里的人家虽然也苦了些,穷了些,可是因为到底有些田地可以耕种,比这山村还是好了不少,往西南,还有泉水村,再往西面些,是三德镇,若是从求山村往西北走一个时辰,那就是到了县城了,东山县不是什么富裕县城,只是下等县,可是那风景却是很不错,所以才有书院在附近落脚。

    真正让这个村里困乏的原因在于他们身边的山,整个东山县其实就是加在两个南北走向的山脉之间的一片山谷地,其中西面的那个大家已经知道了,是书院什么的所在,山林虽然茂密,可也因为山林,让这附近的人有了打猎砍柴养活自家的可能,而东面这个,就是围绕着村子的三座大山的主脉了正好夹在渔村和其他村子城镇的中间,让渔村成了被挤在外头的可怜人,加上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去秋山村的山涧,村中又没有什么土地,边上的山脉,就是全是石头山,就是砍柴都要爬到主脉上才能有树木,这才是整个村里没落的缘由。

    更甚者,这村子原本也是没人的,不过是开国前因为战乱有几户东山县中的人躲避乱兵无意中闯了进来,从而打渔勉强度日,这才有了这么一个几乎处在县衙最不重视的角落里的村子。

    因为村子里的贫穷和人口稀少,县城中的官吏们连税收都懒得来收取,没几个钱不说,还白浪费脚钱。就是这村子的名字,也只是大路货的直接用渔村来命名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这会儿的贾环对于这个村子的认知还是不多的,毕竟他穿越附身的这个人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几乎没有出过村子的孩子,又哪里能知道这么多的事儿,就是早上他能将每一家的东西都清点清楚就已经让不少人惊异了,这村子里除了村长还勉强认得几个字,看得懂大半的官府告示,能应付下来的小吏之流外,其他人几乎个个都是目不识丁的。

    只是即使什么都不知道,在贾环看到这个村子的现状,估算了几下各家的财产之后,也立马很是清楚了这个村子的底细,那绝对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落,自给自足的没有几次能和外头交流的机会。

    骡子走的不快,车子也陈旧的在转动中发出喘息,甚至为了能装上各家的东西不至于破坏,除了贾环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可以坐在车上,其他四个小伙子都直接靠双脚在走,更是影响了速度,可即使这样,贾环还是很高兴,抬头看看那山涧两边的峭壁,石缝中挣扎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