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86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86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之间一番商议,又对京营的编制进行了改变。曾让朱由校鸣鸣自得的天启方阵,此时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p:第二更晚点了,抱歉。

    。。。

第154章:花钱如流水() 
p:今天卡文了,只有一更。

    经过一番改变的京营,很快被便分成了重型步兵师和轻型步兵师两种编制,重型步兵师的编制人员为万余人,轻型步兵师的编制为万余人。

    重装步兵师多出了两千名弓手的编制,并且火枪兵一律装备铁甲。相比之下,轻步兵师的火枪兵则是装备皮甲,并且没有弓手的编制。

    共同的改变则是长枪兵的阵型纵深变成了四排,同时每个师配备了火炮,装备当前已经开始服役的三斤炮、一斤炮,每个师装备三斤炮门,一斤炮门。这些三斤炮以及一斤炮因为比较轻便,射程也比较近,所以是专门用来发射霰弹用的,所需的炮手不多,每门火炮两名士兵就可以操作。所以这些火炮,没有变了建制,而是当成步兵炮来用。

    至于炮兵编制,还要等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研制出来,才会给各个步兵师配备。当前的三斤炮和一斤炮虽然性能很好,但确实只能算是步兵炮的级别。

    整编开始拉开序幕,各级军官经过一番挤牙膏似得东拼西凑,算是凑齐了人数送到了讲武堂进修。

    此时那些边军,先被拉去当新兵来练。

    新兵训练为期一个月,然后再确定归属哪个步兵师,成为什么兵种。新兵训练期内主要就是练队列,以及教军法,并让他们适应军营生活,懂得听从军令。

    如果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足够多,加上这些边军本身就有一定的军事素质,新兵期一个月过后,确定兵种再练两个月的作战阵型,以及个人武艺,就可以直接投入战场。如果战况紧急的话,三个月的训练时间也可以压缩为两个月。火枪和长枪。都不是很难掌握的装备,如果有足够的基层军官,两个月确实也没什么问题。只是说上了战场,这样的部队比较容易崩溃。

    而那些训练一两年的军队,兵员素质训练得比较不错,火枪兵放枪比较准,长枪兵刺杀的时候也比较专业。在战场上战斗力自然要更强,也不容易崩溃。

    什么火枪命中率太低。那是西方军队的数据。西方人作战就是为了钱而战,士兵很多都是临时征召的地痞流氓,随便训练一下就由一群军官带上战场,放枪自然不准。还有什么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就会溃败的问题,那也是军队缺乏信仰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战争模式和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战争,多是发生于改朝换代的时候,不像西方人那样平时就打来打去的。

    所以中国的战争,阵营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军队也比较的极端。即有上了战场就望风而逃的军队,也有不要命的军队。

    这就是治军的问题了。

    西方士兵的职业操守,也是建立于战争能获得红利,那些士兵本来就是上战场赚钱的地痞流氓的前提上的,所以西方士兵在在不利的战争局面中,并不会为了什么国家胜利而拼掉自己的性命不要,而是会在尽力之后选择投降。

    而在中国则不同。普通士兵很多都是被迫走上战场,他们更加眷恋自己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想安心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不像西方的地痞流氓那样把当兵当成一份谋生的职业。于是一群不想参与战争的士兵走上战场,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不懂治军的将领带领下,军队基本上就是望风而逃。而懂得治军的将领,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法。才能解决军队望风而逃的问题。

    如果是碰上外敌侵略的时候,这些将领如果能调动士兵的反抗意志,就能拉出一支不要命的军队,例如岳飞,他就做到了这一点,岳飞还没当将军的时候,带着手下三百多人的宋军。在几千敌军当中杀了个几进几出。并不是宋军战斗力更强多少,完全就是不要命,所以敌人怕他们。

    西方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谈治军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战争已经形成一贯的利益模式了,加上西方人的文化比较浅薄,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化外蛮夷,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家庭因素牵绊。很多西方人甚至可以和亲人、朋友一刀两断,移民到美洲去。不像中国的海外移民,出去了还想着要回去落叶归根。

    同时西方人也比较好战,说白了就是一群强盗国家。整个社会的行动力,最终都会转换为强盗行为。就算是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最后转换而成的生产力,不都是用于侵略外部。

    从上到下,都是这种强盗文化。士兵上了战场,就是一个个职业强盗,自然不用担心他们上了战场会望风而降。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打不过,这些西方士兵绝对会果断投降,就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士兵,同样也是如此。

    西方人的这种军事模式,欺负一下满清时期的中国还可以。然而中国一旦出现一支作战不要命的军队,西方人就没辙了。就如朝鲜战争,美国人那么先进的装备,却依旧被中国用落后的装备挫败。

    所以说只有具备信仰的军队,战斗力才是最恐怖的。而要谈军队信仰,古代只有中国最有发言权。

    此次朱由校编练的这十万边军,只要多训练一段时间,并做好思想灌输,加上严厉的军法约束。上了战场之后,基本上不可能溃败。燧发枪的命中率方面只要多练射击,也不可能把铅弹打到天上去,米内的命中率还是很高的。

    这十万京营,要投入辽东战场的话,起码要训练半年时间才行。

    训练时间越长,意味着成本越高。

    目前朱由校来说,十几万中央军起码是要的吧否则如何镇得住局势。训练时间长一些也没问题。

    不过财政上就有些紧张了,安家费就支出了万银元,装备费用达到万银元,日常军饷全年下来要万银元左右,还有十万官兵的伙食费、装备维修、器材消耗,一年下来起码也要万元左右。

    以至于这么一算,这十万大军,在天启二年的花费高达内万银元。好在这些钱不需要一口气花出去,否则朱由校现在还真拿不出什么钱。

    内帑此时还剩下4万银元,而九边军饷还要发放,东江军、金州军的军饷也要支付,还有行政养廉金。

    真可谓花钱如流水,天启二年第一个季度过后,内帑已经空了。

    “启禀皇上,这是税务局第一季度的税收报表,在北直隶一共征收各类商税三百二十万万银元。”魏忠贤禀报道,“这些税款都已经移交太仓库。”

    “已经有这么多税款了”朱由校惊喜的问道,魏忠贤微笑着回答道:“今年北直隶的商业繁荣了不少,说不定接下来几个月税款还会更多。”

    “办得不错。”朱由校点头赞许道。

    “都是皇上治理有方。”魏忠贤心里喜滋滋的回答道,不过商税能大幅度的增长,主要还是大量官方基建,加上皇家资本大量投资所带来的结果,这么多银子撒下去,经济不繁荣才怪呢

    除了税务局的收入十分漂亮,皇家银行那边同样不差,很快杨国瑞也进攻觐见,向朱由校递交了大明皇家银行第一个季度的盈利报表。

    “今年第一个季度,皇家银行和山西票号加强了合作,仅一个季度,各种渠道运抵白银就达到了六千万两,银元铸造一共盈利六百万银元,另外铜币铸造则盈利了一百六十万银元。”杨国瑞汇报道。

    “好,好。”朱由校顿时高兴得眉飞色舞,这铸币的盈利实在太客观了。一个季度下来,竟然盈利了万银元,绝对是好生意。

    “不过这银元的盈利,恐怕也就是这两三年,之后就没有什么银子可以用来铸造银元了。”杨国瑞连忙提醒道。

    朱由校笑道:“这个盈利点能坚持两年就足够度过眼下这个困难时期了,而且到时候就算还缺钱,我们还可以印刷纸币。”

    两年时间确实是足够朱由校腾出手来整顿很多东西了,例如盐政。但是最赚钱的,还是金融啊纸币这玩意,绝对更有利润。

    如果这还不能满足,大不了多印点票子了,通膨这玩意一旦太大,虽然有些饮鸩止渴,但也能再撑上几年时间。

    到时候只要手上有足够的军队,根本不用怕那些商人抱团,把那些买过通敌的晋商全部抄没了都可以。

    反正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路是越走越宽的,这倒是不用担心。

    “皇上英明。”杨国瑞不得不佩服皇帝在金融上的敏锐,一般皇帝显然都不太可能有这么多金融敛财的招数。

    “盐政方面怎么样了”朱由校接着问道。

    “盐业公司第一个季度一共盈利两百三十万银元,北直隶的官盐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但是城镇之外的市场,还是充斥着大量的私盐。”杨国瑞回答道,“另外私煮海盐在天津等地已经是公然招摇过市,不仅那些权贵参与了进去,甚至还有不少百姓都加入了其中。他们的私盐煮好后,马上就有漕船运往南方分销。”

    “这个朕知道了,朕过段时间会收拾他们的。”朱由校此时不对那些私盐动手,主要还是手上军队不多。。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155章:户籍改革() 
ra;p:第一更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高高的竹竿上挂着一串长长的鞭炮,在京师崇文门附近的一个面积宽大的小广场外燃放了起来。

    一个点缀着大红花的牌匾,高高挂在门口,赫然是‘京师劳动市场’,今天是京师劳动市场正式开业的日子。

    一大群老百姓一大早也凑热闹来到门口,看着门口的牌匾议论起来。

    “听说以后找活做,只要来这个劳动市场就可以了。雇工单位必须和我们签合同,不怕要不到工钱。”

    “为什么啊?”

    “这个劳动市场是皇上下旨成立的,京师的那些企业招工的时候,都会来劳动市场。签了劳动合同,谁敢不按合同办事?”

    “在这瞎扯什么呢!还不快进去看看。”

    京师劳动市场一开业,立即有许多百姓涌入其中。进去后马上看到了不少招工单位正在招工。

    没一会有人兴奋的喊道:“皇家矿业公司又招人了。”

    “哪里,哪里?”

    一群青壮男子立即兴奋的左顾右盼,很快就将棚子下面一个挂着‘皇家矿业公司’牌子的招供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如今京师谁都知道,只要进了带有‘皇家’字样的公司,那就是铁饭碗啊!虽说什么荣华富贵可能够不上边,工作可能也挺累的。但是收入有保障啊!而且不仅仅是收入有保障,住房、医疗、养老这些福利都有。

    说白了,就是当了皇家企业的工人,从此之后只要安心生产,其他玩意不用费脑子。每个月最低都有三元的收入,一家人生活是绰绰有余了。而且一个家庭,也不仅仅是一个男性劳动力,妇女同样也会去做工,孩子大了也能做工。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劳动力,那么都进皇家企业的话。那小日子就过得很滋润了。

    后面住房也不用他们担心,目前皇家基建公司正在郊区兴建皇家企业工人的分配房。

    就算是体力负担比较重的矿工,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矿工的工资已经上涨到每月4元了,以一般的皇家企业工人还要高出元。就是干活比较累。但是累一点算什么,这完全不是问题。

    此次皇家矿业公司,当场招供人,因为采矿规模又扩大了。第一个季度,皇家矿业公司盈利上百万元。此时全部投入到了扩大再生产之中。

    除了在京师招募人外,北直隶其他城镇也都有名额,招供标准就是就近招募。

    一大群青壮围在皇家矿业公司周围,很快一些人就被告知,“此次招工,一律需要户籍。没有户籍的,先去刚成立的民政局办理户籍。”

    “什么?还要户籍!”

    “废话,没户籍能让你进么!不知根不知底的,万一是来捣乱的怎么办。”

    “民政局是什么东西啊?”

    “民政局就是前几天刚成立的那个新衙门,以后北直隶户籍管理全归民政局了。”一群人议论纷纷。互相传递着消息。

    民政局也是刚成立的部门,取代了户部的部分职能。

    民代的户部人口登记有点坑,是只登记能纳税的民户。等于说,正常的户籍数量与实际人口并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隐匿的黑户。

    “可是办理户籍要交徭役钱呢!”有百姓担忧的说道。

    “那是老黄历了,刚刚前天皇上下旨,日后户籍分为农籍、工籍、商籍、士籍,工籍已经不用服徭役了。”

    “那办了户籍有什么好处啊!”

    “好处?你看看这劳动市场里面,哪个招工不要你亮出户籍的?没有户籍就是黑工,到时候被东家拖欠工钱。都没地方告状。”

    “那这个户籍应该很难办吧?”

    “有什么难办的,只要去民政局,一律给你们办了,想在哪里落户都没问题。”

    没有户籍的百姓一听。顿时急匆匆的跑去办理户籍了。大部分百姓还是有户籍的,已经从户部的管理,移交到民政局了。

    劳动市场内,招工单位不少。

    随着低息贷款和免除企业所得税三年的实业鼓励政策一出台,加上北直隶当前经济繁荣,自然出现了大量的投资。民资企业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增加了三百多家。

    但是来劳动市场的百姓却不是那么多,现在北直隶的就业形势一片良好,自然没有那么多百姓有时间来劳动市场。特别是京师地区,更是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因为皇家企业在京师有大量的招供,这些工人很多又被调出京城之外工作。导致京师劳动力数量出现了不足,用工荒现象也就出现了。

    京师是一个拥有很多权贵的城市,所以这个城市的服务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在古代的世界各国中,服务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