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70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70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家资不菲。

    基本上东林党从内阁到六部,所有重要职位上的东林党全部阵亡。

    其中大部分是已经被掌握了罪证的,李三才供述的材料太过强大了。以至于大部分都可以直接定罪了,剩下一部分还没掌握罪证,先抓起来审一审再说,找不到罪证再放了也不迟,不过官职是别想恢复原样。

    已经被定罪的,全部抄家,牵连三族。

    这样的惩处方式,烈性实在有些点高。为了平复臣工们的心态,朱由校随即下旨,对这些被牵连的三族人员进行排查,那些没有参与利益输送的穷亲戚全部无罪释放。

    与此同时,也让魏忠贤稳定军心,和组织起来的马仔们通了气,牵连三族只针对被抓到罪证的东林党官员,同时要求这些马仔对财产进行申报,过去贪污的一律既往不咎,日后敢贪污一律严惩。

    毕竟此时朱由校还没有把这些马仔完全绑在战车上分享利益,要杜绝这些官员贪污,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抓贪腐还是要抓,不过走正常模式就好了,不至于牵连三族。

    朱由校的这道旨意没有走任何书面形式,毕竟这种事情只能口头,是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的。

    但是效果却是非常好的,纠集起来的这批马仔,顿时都松了口气。连忙将财产进行了报备,不过这些马仔毕竟之前地位不高,家产倒是有一些的,但并不是特别肥。

    皇帝默认了他们之前贪污所得,也算是小小的笼络了一下这群马仔。同时在皇帝严抓贪污的情况下,暂时也不敢贪得太明目张胆。

    贪污这种东西,这些官员能在严查之下,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到银子,那也是他们的本事。毕竟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贪污,也只是少数,无法量变引发质变,对国家的危害性并不是很大,只要按照严查的程序走,一些漏网之鱼并不需要太过在意。

    东林党的大佬们,此次被一网打尽,等于说大肥猪已经开宰了,剩下的东林党并不需要赶尽杀绝。

    东林党还是有人才的,朱由校此次只是在反腐,并非是一竿子打死所有东林党。而且既然把东林党从内阁和六部的重要职务中撸了下来,接下来把纠集的马仔安插上去,那就不需要搞什么党争了,一切按照程序走。

    接下来发现谁贪污,依旧是抄家问罪。而纠集的这群马仔,同样也是如此,之是他们之前贪污的都已经一笔勾销。接下来要是还敢贪污,同样也要遭到惩处。

    但是要想防止贪污,最重要还是利益分配。

    当官没钱,自然会想办法弄点银子,毕竟此时的大明又不是开国前期,那时候人们生活朴素,官员不贪污,朴素的过日子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商人排场那么大,难免产生攀比。

    显然是时候增加百官俸禄,进一步改善一下君臣关系了。(。。)

    p:第三更到!月票又多了,还是欠三章,又喜又愁啊!

    。。。

第129章:俸禄改革() 
皇极门,这天早上再次召开了早朝。△,

    “万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群臣叩拜过后,一个个站起身,朝堂之上的官员面孔已经变了不少,一群东林党高层全部被革职问罪,或者逮捕审查。

    所有官员都发现,这次早朝皇帝在殿内烧起了炭炉,这些进贡木炭全是红罗炭,一个个乌黑发亮,烧起来无烟无味,火力持久。

    之前早朝,皇帝可不给他们上炭炉,不少官员一个个手脚冻得发僵。这次皇帝却是开体恤臣工了,不仅上了炭炉,还搬来了椅子,给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赐座。

    此前早朝朱由校根本就没办法和这些官员正经商讨政务,双方关系很僵硬,这次朝堂之上已经有了朱由校自己扶持的政治势力,自然是要好好的做事。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启奏。”吏部尚书王绍徽出列,躬身道。

    “准。”

    “启禀皇上,内阁、六部如今空缺严重,当立即推举补缺,以保证政务正常运转。”王绍徽说道。

    “准。”

    “蛇无头不行,当先推举东阁空缺。臣推举东阁大学士沈潅为东阁首席大学士。”王绍徽卖力的表现着,这内阁首辅谁来当,皇帝早就内定好了,现在推举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走推举的路线,可以自己独断专行进行任命,当初方从哲就是被万历皇帝亲自任命。其他党派自然不乐意。万历皇帝干脆把内阁里面的人都撤了。结果内阁之中只有方从哲一人,一当就是六年。

    所以方从哲是皇家的老牌臣工,香火之情自然不是其他官员能比的。

    既然朝堂之上已经扶持了一批政治势力,朱由校自然不需要用什么蛮力。

    “臣附议。”

    “臣附议。”

    这时候一群‘阉党’官员都出来附议,其他东林党官员一个个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出来触皇帝的霉头。

    短短不到一个月,东林党已经折损了六十多名官员,全被牵连三族。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对东林党有意见。

    反腐就反腐吧!为毛只死盯着东林党?那些齐楚浙宣党就干净了?

    皇帝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整东林党,这群东林党除了散布谣言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了。

    只可惜这招在北方不太管用了,特别是在北直隶地区。反倒是让皇帝把东林党的名声给彻底搞臭了。

    当前东林党也就是在南方地区还占据上风,散布的谣言还是蛊惑了不少无知群众。而那些商人、权贵确实知道真相的,但是皇帝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自然众口同声的把朱由校宣传成了昏君。

    只是南方各省显然乱不起来,朱由校并不是很在意。北方不要乱了就行,北方一旦乱了,大明就完蛋了。

    自古皇帝不过江。南方不善战争是事实,只有万众一心。以及生产力超出很多的时候,南方才能和北方抗衡,例如宋代。

    南方被士族、财阀掌控,已经是处于一种高度自治的状态。后世一些人整天喊着明末只能把北方丢给流贼和野猪皮,然后迁都南方。要是这样,北方上亿百姓怎么办?而且北方的人口和基础都丢给流贼和野猪皮,别人把资源整合一下,还不两下把人心混乱的南方打爆啊?

    朱由校当前的目标,主要还是维持北方的稳定,并整合资源。南方既然已经高度自治,暂时也就只能收点税,全面征收商税是不太现实的。北方只要能稳定,不让流贼和野猪皮获得人口,流贼和野猪皮根本不足为虑。

    南方毕竟历来求财不求官,军事威胁很小,只要保障自己不被阴死了就行,至于造谣什么的,爱怎么造谣怎么造谣。等北方收拾清楚了,自然可以调转兵锋对付南方士族和财阀。

    另外南方百姓现在起码饿不死,并不需要那么迫切的去拯救。

    以至于当前东林党在京师,已经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大反派,这次早朝见一群‘阉党’也人多势众的样子,跳出来显然意义不大,只好继续默默站桩。

    “准。”

    “臣沈潅叩谢皇上。”沈潅神色中有些兴奋,东阁首席大学士,就是宰相啊!绝对是仕途的巅峰。

    只要登顶,便是一生之中极大的成就。

    “臣推举崔呈秀为户部尚书……”

    “臣附议”

    “臣附议”

    “准。”

    “臣推举……”

    “准。”

    “准。”

    朱由校反反复复就是一个字,多一个字都懒得说,下面一群东林党甚至掩面羞于视之。就算是走个形式,也用心一点吧!想复读机一样是几个意思啊?

    这就是一场分赃大会,一群阉党份子被火箭提拔,一个个一飞冲天。

    从六部尚书,到六部侍郎、给事中,全部换上了阉党官员。

    “邪党复辟,天下之不幸,百姓之不幸。”这时群臣中传来低声的叹惋,不少人都听见了,一群人转过头看了看,没找道是谁发声,然而一群阉党脸上却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有皇帝当靠山,底气就是这么足。

    朝堂之上,虽然还有不少东林党马仔,但是已经无力阻止阉党的分赃大会。这种公然分赃的行为,也是非常拉仇恨的。

    分赃结果之前都已经商定了,自然也不需要多费口舌。

    “诸位爱卿,此番反腐行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然而也可谓是触目惊心,官场贪渎盛行成风。朕思虑良久,许多官员贪渎实乃俸禄过低,是以朕决定提高群臣俸禄,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校抛出议题。

    “皇上所言甚是,然而朝廷财政窘迫,而全国官员众多。不如分批提高俸禄,待朝廷财政充盈,再行提高。”首辅沈潅提议道。

    “那内阁拿个方案吧!”朱由校吩咐道,内阁还是处理政务的主力,肯定是要做事的,不然养他们干嘛!

    内阁处理完,然后再送往司礼监批红。

    朱由校有时候不想处理政务,就可以让皇后她们代劳。她们不需要太有主见,只要能按照各种原则对内阁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就可以。

    进而内阁、司礼监、后宫相互牵制,朱由校只要不长期不理朝政,就不会出问题。毕竟出了问题,三方之中必然会有反应,问题出在哪一方身上,很容易弄明白。

    “臣遵旨。”

    当天散朝过后,重新组建的内阁,进行了一番商议。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先提高容易贪腐职务上的官员俸禄。

    首先是京官一律提俸,再则是地方县令、知州、知府、巡抚、总督这些官职也一律提俸,这些一把手的俸禄先提上去再说。

    大明官员的俸禄,只能说几乎是史上最低的。

    未入流吏员月俸石大米,正一品官员石大米。要说按照这个俸禄,正一品官员在京城连房子都买不起。

    所以说明末实际上没有真正廉洁的官员,上下级孝敬什么的,就算是再廉洁的官员都有收,这已经是潜规则了。

    东林党那些廉洁官员,实际上是在忽略潜规则的基础上算是廉洁的。真要追究起来,个个都有把柄。

    此次提俸,正一品月俸提为元(原俸石),从一品元(原俸石)、正二品元(原俸石)、从二品元(原俸4石)、正三品元(石)、从三品元(原俸石)、正四品4元、从四品4元、正五品元、从五品元、正六品元、从六品元、正七品元、从七品元、正品元、从品、正九品元、从九品元、未入流元(原俸石)。

    大明全国官员,仅有三万多人,对于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来说,这个数量简直少得不可思议,也几乎是各个大朝代中史上最低的。不过这个时候的中国衙门,和后世一样,也存在很多没有编制的临时工。

    不过全面提俸的话,朝廷确实没钱。

    因此此次先提京官,以及地方一把手。首先京观之中,内阁品级比较低,只有正五品。不过此次提俸之后,内阁首辅同样也享有正一品的月俸,次辅则享有从一品月俸。

    一番提俸下来,大约有两千多名官员享受到了新俸禄发放标准,同时还有一千多名不入流的吏员享受到了月俸元的待遇。

    每年增加财政开支余万,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点开支实际上也不算大钱。虽然只是一千多名官员,不过因为品级较大的官员基本上都在京城的原因。

    与此同时,朱由校又拿出万元,私下派发给‘阉党’,实际上也就是天启党,魏忠贤此时已经被朱由校打发到税务局去了,对这些齐楚浙宣党马仔的指挥,则是朱由校亲自指挥,下级则是内阁首辅沈潅。

    之所以私下再派发一笔俸禄,主要是因为这群官员既然投靠皇帝,皇帝自然不能亏待他们。

    只是这批银子派发下去的同时,也是约法三章,谁若再敢贪污,后果极其严重。(。。)

    p:第一更到。

    。。。

第130章:双剑合璧() 
这笔银子派发下去,顿时一个个投靠朱由校的齐楚浙宣党马仔,马上感觉到这笔钱有些烫手。,

    “沈大人,您看这笔钱该不该拿?”徐大化等人找到沈潅,对皇帝派发的这笔银子,显然心存疑虑。

    “呵!为人臣子,食君俸禄,有什么拿不得得。”沈潅笑了笑,明显是在说官话。徐大化脸色一苦,小声道:“沈大人您就拿个主意吧!”

    “如今天子圣明,岂会不知我等臣工千里求官只为财?陛下同样知晓水至清则无鱼。何况这银子你们敢不收吗?”沈潅微笑着问。

    徐大化等人顿时讪讪笑了笑,不再说话。

    这银子确实烫手,这是因为收了这笔银子之后,日后若是胆敢贪渎,那追究起来显然烈性极强。

    但是他们敢不收这笔银子吗?

    如今这群人能如同坐火箭一般往上蹿,就是因为有了皇帝在背后做靠山。按照正常的剧本,应该是他们上台之后,同样如同东林党一般上下其手,也大肆贪污一番。只是办事上,要办得漂亮一些,积极一些罢了。

    到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分,皇帝一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眼,毕竟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买卖。如果皇帝碰上一点小贪污就喊打喊杀,那就说不太过去了,投靠你总得给点好处吧?

    可是拿了这笔银子就不同了,皇帝相当于是拿出一部分钱给他们,而且当做他们的正常收入。相当于是给了他们好处了,加上他们之前贪污的家产报备后过往不究。就是给了他们发家致富的渠道。这个时候再狠抓贪污。对贪渎之风严防死守,也不显得薄情寡义了。

    沈潅自然之道徐大化这群人是什么货色,不由对皇帝这一手感到佩服。与其让这群官员仗着皇帝的支持,以及他们对皇帝的作用,暗地里不知道贪掉多少银子,还不如那一笔银子摆在明处派发下去给他们,然后用酷刑震慑他们,让他们不敢贪污。

    这样的好处极为明显。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过程中,损耗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至于某个环节因为贪污而掉链子。

    例如修水利工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