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66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66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内帑差不多没银子了,把这些土地能整合进皇庄的就整合了,其他的全部卖了换银子。”朱由校对杨国瑞吩咐道。这些查抄到的官员资产都是由皇家银行负责处理的,皇家资本的核心就是银行。

    此次查抄,银子加上那些什么古董玉器,差不多有万两白银。

    杨国瑞让人粗略的估算了一番之后,那些土地差不多价值万两之上,不过出售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纠纷。因为产权尽管是在这些官员名下,但实际使用权却是在那些投献土地的地主、农民手上。

    所以实际上能卖个两三百万两银子就不错了,一些土地甚至没人敢买。也只有那些北京强硬的权贵敢买这些土地,才能对付得了那些投献土地的地主。

    皇庄自然也没问题,不过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并入皇庄。当前皇庄主要还是在北直隶,没有在南方扩张,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针对东林党的反腐活动依旧在持续进行,朱由校并不用话费太多心思在上面,魏忠贤显然把活干得不错。

    魏忠贤此时并不在司礼监任职,所以魏忠贤的活动是要经过李朝庆和钱国兴之手的,并不能对朱由校构成什么威胁。

    反复打黑的行动,很快就上了《大明日报》。

    随着落马东林党官员的一条条贪腐罪状被公布出来,这些落马的东林党官员的名声马上就臭大街了。

    明末因为贫富差距严重,百姓对这些当官的,本身就有一股子偏见。哪怕这些东林党官员只是贪污了十几两银子被揪出来,也会让老百姓看了拍手称快,对这些贪腐官员进行谩骂唾弃。

    除了《大明日报》这个主流舆论媒体,市井还流传着很多截然相反的流言。‘阉党’这个词汇已经开始流传,什么阉党作乱,祸害忠良的传言开始到处传播。

    面对魏公公对东林党的打击,东林党大佬们祭出了他们的终极武器——造谣!(。。)

    p:今天状态有些差,码字速度很慢。

    。。。

第123章:往死里黑() 
东林党的造谣方式实际上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其庞大的人脉影响力,大肆散布谣言。其中在文化分子中,东林党因为影响比较大,利用手抄报、青楼等方式和地点,进行大肆造谣。

    另外一个就是发动商人,利用商人的财力和渠道,通过茶楼、酒馆等场所进行造谣。

    此次东林党因为在和魏忠贤组建的‘天启党’的争端中落入了下风,这些天启党官员被不断提拔起来,东林党大佬、马仔纷纷落马,自然是淡定不了的。

    既然朝堂上干不过,那就从舆论上弄臭天启党。

    于是乎‘阉党’这个词汇就这么出现了,不管这群投靠皇帝的官员是什么样的,皇帝既然让太监出面管理这群官员,那么就是邪恶的。宦官就是小人,就是没人权,人品就是大大的坏。

    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谈利益。

    东林党这种层次的政客,是非观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还是利益。可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讲是非观的,于是这些东林党就利用这种是非观,先从魏忠贤的宦官身份进行攻击,搬出了一套定律——宦官干政后果严重。

    对于魏忠贤出面团结起来的‘阉党’来说,是非观也不是那么重要,和东林党更多的也是利益之争。

    双方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对于朱由校来说,是非观是非常重要的。是非观一旦发生错乱,这个国家就要完蛋了。

    朱由校扶持阉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前指挥不动东林党的根本问题。继续让东林党霸占着位置。国家改革根本无法进行。

    相反。那些阉党因为听话,起码还能号令得动,这对接下来得改革非常重要。

    东林党的造谣,就是在利用老百姓的是非观进行误导。让与朱由校有共同利益的老百姓,反对朱由校的决策。

    很多人实际上也知道是造谣,但是符合阶级利益,所以那些人也睁着眼睛跟着造谣。普通老百姓则不太懂这些东西,有时候也只是把这些谣言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来听。但有时候遇到什么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就会迁怒到皇帝头上了。

    随着朱由校再次对东林党下手,谣言再度疯传。

    此时朱由校在舆论上还是下了点功夫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专门听锦衣卫和东厂的汇报,其中就有民间舆论的反馈。

    “东林党造谣称,皇上被魏公公迷惑,为此忠奸不分,并污蔑东林党忠臣贪污,反而将贪官提拔了上去。”田尔耕汇报道。魏忠贤也在现场,顿时哀嚎道:“皇上。您要为奴婢做主啊!这全都是什么人啊!竟能如此颠倒黑白。”

    魏忠贤当然迷惑不了朱由校,他本来就是在执行朱由校的意志。所以确实是挺冤枉的,当然是一肚子火。

    “你们有办法没?”朱由校问道,一便思考着对策。

    “皇上,东林党可以造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造谣?只要我们砸点银子下去,完全可以把声势造得比他们还大。”魏忠贤已经忍无可忍,此次东林党造谣的旋涡中心就是他魏忠贤,再这么下去,名声可要臭大街了。

    “你以为我们造谣会有用吗?”朱由校知道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说道:“我们就算是辟谣加造谣,东林党的那些谣言依旧会持续流行的,毕竟东林党的谣言符合那些地主商人以及官员、勋贵的利益。也就是说,道时候不论我们砸多少银子下去,人家依旧会选择相信东林党的谣言,因为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朕对他们来说就是昏君。”

    “皇上圣明。”田尔耕躬了躬身,建议道:“既然因为利益问题,那我们是否可以争取一下普通百姓的舆论?”

    “这个主意好。”朱由校拍手道:“厂卫立即成立宣传部门,专门培养秘密的市井宣传人员。”

    “皇上,这有用吗?”魏忠贤有些担心的问。

    “有用,既然东林党有上层建筑的支持,那么我们就争取底层百姓的支持。毕竟我们的决策是符合底层百姓利益的。”朱由校说道。

    魏忠贤听朱由校这么一说,顿时脑子灵光了。

    既然那些地主商人,以及官员勋贵不愿意支持皇帝当前的改革,主要是因为利益受到了损害。而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底层老百姓获得利益,从而稳定这个帝国。那么完全可以寻求底层老百姓的支持。

    相比来说,那些地主商人,以及权贵尽管有钱有人脉,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资源。然而他们的人数毕竟少,只要普通老百姓知道了真相,那些人也造谣不起来了。毕竟谣言的真正威力,就是煽动那些不明争相的无知群众。

    “皇上圣明。”魏忠贤大喜,总算是找到制东林党谣言的办法了。

    田尔耕和魏忠贤回去后,随即联合成立了一个宣传部,然后开始将之前在市井中发展的暗探人员调入宣传部培训,同时由吸纳、发展了一批新的情报人员。

    话说发展情报最重要的是什么?

    除开基本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钱啊!

    有足够的钱撒下去,愿意为厂卫卖命的人一大把。普通的市井百姓突然得知要被厂卫吸纳成为暗探,每个月只要注意收集情报什么的,就能拿到一笔银子,这么好的事情自然不会错过。

    培训也不难,宣传材料看熟练了就行。

    仅仅不到一个星期,京城各地,很快就舆论逆转了。

    相较于东林党走上层宣传路线,厂卫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开始走下层百姓的宣传路线。只见一处工地上。工人们干到中午。便停下吃饭。三五成群的或蹲或坐。享用着工地上提供的午饭。

    一个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子的男子,这时候拿着饭菜蹲在了一块石头上,也没急着吃,而是看了看左右,大声感慨了一句,“还是当今皇上对我们贫苦老百姓好啊!知道我们日子不容易,找我们做工都比别人多给十文钱。中午还给我们吃一顿饱饭。”

    “是啊!当今皇上这方面是没的说。”顿时有人附和道:“要是在乡下给地主当长工,中午哪有饱饭吃,能给你个豆沙包就算好了。”

    “那玩意是挺耐饿的,但是空肚子吃多了很伤胃啊!”

    “我听说当今圣上被魏忠贤迷惑,抓了很多忠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一名工人困惑的问道,从很多迹象上看,这皇帝也不像昏君啊!

    “你傻呀!当今圣上是圣君还是昏君,这都还看不出来吗?这饭是谁给你吃的?”那个五十来岁的男子顿时问道。

    “是皇上。”

    “是咯!修厕所、澡堂、下水道都是皇上从内帑出的钱,不久之后皇上还要修保障房。让我们这些在京城住不起房子的穷人都有房子住。这样的皇帝能是昏君吗?自古只有那些不管穷苦百姓死活的皇帝,才会把天下搞得天下大乱。那才是昏君呀!当今圣上能想着我们穷苦百姓,怎么可能是昏君。”那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大声宣讲道,周围的工人都纷纷聚了过来,显然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毕竟日子不好过,都指望能出个好皇帝,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皇上真的要给我们修什么保障房啊?”有工人惊讶的问道,那名五十多岁的男子非常肯定的点头道:“当然,我可是听宫内的亲戚说了。”

    “老王,你宫内有亲戚,消息可比我们灵通多了。这当今皇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为什么要抓那些东林党啊?”边上一个工人,好似唱双簧一般的,对那五十多岁的老王问道。

    “这个你们不知道了吧!”老王说着咬了一口面饼,也不急着回答,而是咬了几口,又高深莫测的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我给你们讲个当今皇上的故事吧!”

    “快讲,快讲。”周围顿时聚了一大堆的工人,老王这才开口,用非常直白朴素的言语说道:“话说皇上刚登基那会,国库已经没银子了。于是皇上就和东林党那些官员说,要想办法收点税上来,不然朝廷没有银子,那就要出乱子了。”

    “皇上要收税,可是收谁的税呢!当时皇上说要收商人的税,因为商人有钱,而且从来不交什么税。可是东林党那些官员就出来反对了,说商人没钱交税啊!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北方加派田赋。当时皇上听了就纳闷了,这不符合常理。没过多久皇上就知道了,原来这东林党很多家里都在经商呢!皇上要是征收商税,这是从他们口袋里掏银子,他们能乐意吗?都想着把税算在我们穷苦百姓头上呢!”

    “还好皇上圣明,当时就说了,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哪里能向老百姓收税。而是应该向商人收税,然后补贴老百姓,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可是东林党不肯啊!皇商征收商税,他们就从中作梗,到处造谣中伤。所以这次皇商就恼了,抓了一批东林党小人。”

    周围的工人一听,纷纷叹道:“原来是这样啊!”

    “东林党不会真的那么坏吧?”又有工人问道,他们的想法还是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从好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些东林党当然坏了,他们都是向着那些地主、商人,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哪里会管我们贫苦百姓的死活?他们做的坏事多着呢……”

    东林党做过的丑事很快被一件件的扒拉了出来,而且还经过一番添油加醋,简直就是往死里黑。听得周围的工人愤慨不已,凭什么这些东林党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却连一个稳定的生活都过不上?(。。)

    p:第二更,今天就两更。今天实在是没什么状态,只能维持正常更新,加更就没办法了。月票快到了,已经欠了三章。

    。。。

第124章:百业兴盛() 
在每一个工地上,基本上都会出现几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通过各种故事来渲染当今皇帝朱由校的圣明。∈↗,

    老百姓是最喜欢听故事的,直接说皇帝圣明那是非常苍白无力的,而用故事来宣传,那效果才是最好的。

    这样的宣传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毕竟皇帝出钱搞城市基建,事实证明皇帝是向着他们贫苦百姓的。相反,那些东林党贪张枉法,被皇帝抓了一大批人,查抄家产几百万两,谁愿意出几百万辆银子来污蔑别人?

    底层老百姓自然是朱由校变得十分拥戴,可谓歌颂不断。因为皇帝的行为符合底层百姓的利益,在底层百姓看来就是好皇帝。

    但是皇帝动摇了地主商人,以及权贵的利益,在这些人看来,朱由校就是昏君一个。

    可是这些人的数量毕竟小,当普通老百姓都在歌颂朱由校的时候,他们的声音也就被淹没在浪潮之中了。这时候他们顶多在一些手抄报上,还能bb两句。

    不久之后就有东林党的水军在造谣时,被一群激愤的百姓围殴致死。被打死的男子,因为在酒馆里公然造谣,大骂皇帝昏庸,并未东林党鸣不平,结果不到几分钟,就激起了公愤,被几个百姓带头进行围殴,混乱中被围殴致死。

    捕快赶到现场的时候,逮捕了几名参与围殴的百姓。但是没过多久,所有人就被放了出来。

    毕竟法不责众,此时的中国是一个讲究理法的执法模式。所谓理法。是理在前。法在后。只要情理上能说得通,法律是得让步的。

    如果法律可以凌驾于道理之上,岂不是朝廷不讲理?

    何谓道理?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凌驾‘弱肉强食’的法则,不去顺从这个基本法则,因此持强凌弱就是违背道理的。道家的学术,核心就是‘逆’字,看穿规律。又违反规律,从而使人类可以自我主宰,而不是被完全支配。

    西方人是没有道家学术的,因此他们的行为准则是遵从弱肉强食的法则,日本更是如此,后世各种动漫里面,宣扬的就是这种弱肉强食的思想。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和西方国家、日本讲不通道理的原因,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道理这种玩意,你和他们讲道理?这不是脑抽吗?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