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9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9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种钱庄如果没有政策打击,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就如后世,依旧存在诸多担保公司。只是后世的担保公司,生存环境相比这年头的钱庄来说恶劣了许多。那些担保公司必须开出比银行高出许多倍的利率,才能吸纳到资金。而且这些担保公司极易倒闭,一旦经济发生问题,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就会发生挤兑。通常情况下,担保公司的老板都会卷钱跑路,或者光棍无比的要钱没有,爱判几年就判几年。

    后世的钱庄,更多的是带有一种半官方性质,以及高利贷性质。而这年头的钱庄,生存环境就好得多了,可以把生意做得更长久。

    杨国瑞把合作方案报告给朱由校的时候,朱由校不由愣了片刻,随后笑道:“杨爱卿做得不错,朕倒是把山西票号的用处给忘了。”

    山西票号和银行,在当前确实是可以起到补充作用的。

    至于这些山西票号背后的一些无良晋商,日后依旧是该打击的打击。但也不是所有山西票号的老板,都从事走私生意。

    。。。

第092章:皇庄第二期建设工程() 
此次挤兑风波过后,大明皇家银行的揽储规模顿时暴涨,不仅所吸纳的存款迅速就突破了两千万两,恢复了之前的揽储规模,而且又增加了将近两千万两白银。

    如此庞大的资金汇聚到皇家银行,也和山西票号的揽储分不开关系。山西票号的遍布全国各个水陆码头,吸纳存款的能力极强。

    不过大明皇家银行暂时并不需要那么多银子,所以给合作的山西票号定下了存款吸纳定额。

    但是对于民间普通百姓的存款,则是由多少吸纳多少。

    皇家银行的制度,相当于是用老百姓的钱来做生意,然后给老百姓一定的分红。但是大明的剩余资本还是不少的,皇家暂时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资金。

    经过这次挤兑风波之后,大明皇家银行一来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朱由校并不像看到这样的折腾现象再度发生,不然生意真的没办法做了。

    这种人为的制造挤兑行为,自然是要让他们付出足够高的成本才行。

    朱由校随后颁布了一则告示,大致意思就是为顺应民意,严惩散布谣言的无良奸商。这封布告张贴之后,立即受到了广大储户的支持。

    这些散布谣言的人,自然是被那些遭受损失的储户们问候了祖宗十代。

    但是谁散布了谣言?

    所有人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然而朱由校却是早就锁定了目标,锦衣卫和东厂很快就四处出动,向参与此次挤兑的通州商人和山西票号开出了总额万两白银的罚单,罚款理由是‘扰乱正常经济秩序’。

    对于那些通州商人和晋商来说,万两并不多,只是传达了一个意思:朕知道是你们搞的鬼!

    这点罚款,也仅仅是小小警告一番罢了。

    面对这些罚单,参与这次挤兑的通州上任和山西票号东家们,一个个都脸色吓得煞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在厂卫那里已经挂上号了。面对气势汹汹的厂卫,这些商人一个个都没了勇气,乖乖的交了罚金息事宁人。如果再让他们去参与什么挤兑活动,他们肯定会把挑事之人骂得狗血淋头。

    朱由校除了下罚单,另外还让厂卫加强了对谣言的布控,避免挤兑风波再度出现。

    一番措施下去,基本上不太可能会再出现挤兑事件了。大明皇家银行的银根就不需要紧缩了,可以比较宽松的进行放款了。

    最大的放款对象,还是皇家农业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批皇庄投资工程的皇家农业公司,此时已经进入了扩张时期。

    之前开垦出来的亩荒地,基本上都是无主荒地。在北直隶基本上也就是极限了,剩下的荒地自然也有不少,但都是有主的。一些地主是把土地租给佃户耕种,佃户不种了,又没人继续种,土地几年下来也就荒了。

    这些土地在北直隶,起码有上千万亩。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省,实际上都有类似的情况。

    这些土地荒着不是个办法,总不能站着茅坑不拉屎吧!

    随即朱由校让司礼监拟了一道政令出来,所有荒芜的耕地,一律视之为无主土地,谁能开垦出来就归谁所有。

    这道政令发出之后,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那些地主、权贵的土地,就算是荒了,也没人敢去开。那些地主、权贵一开始也都不怎么在意。

    可是没过多久,皇庄开始在北直隶、山东、河南大肆圈地了。

    不管是荒芜的普通耕地,还是需要改良才能耕种的盐碱地,或者是一些贫瘠的沙地,皇家农业公司一律将这些土地圈下来,然后进行开垦,将其建设成为皇庄。

    第二期开垦计划开始了。

    这一期大明皇家银行为皇家农业公司提供了万两的贷款,计划开垦出耕地万亩,安顿佃农万户左右。其中因为有一些沙地等贫瘠土地,所以有些佃农拿到的土地会多一些,但依旧算亩的地租。

    万两主要的话费,还是材料费。人工费方面的开支很少,因为不管是修缮水利,还是开荒土地,都是由招募到的佃农出力建设。材料费中,也包含伙食费。这些劳动力参与修建水利、开荒,尽管没有工钱,但饭总是要人家吃饱的。另外还包括土地开垦出来后的耕牛、种子等费用。

    徐光启也参与到了这次皇家农业公司的第二期开荒工程当中,这次徐光启不仅针对不同省份不同的耕地做了一些详细的技术支出,还给皇庄的农户设计了水车、水磨等水力工具。

    皇庄管理下的百姓,此次还得到了一个优惠,那就是铁制品方面获得了价格优惠,因为皇家军工厂的那座高炉生产效率很高,而且因为炼制出来的生铁不太符合军用,因此都是民用上进行消化。所以在铁制品方面,不论是农具还是生活用品,皇庄的农户都得到了价格上得优惠,几乎就是成本价卖给他们的。

    毕竟这些百姓刚刚稳定下来,正处于积累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尽量减轻他们开支,让他们存点钱下来,才能让他们逐渐的安居乐业。等过几年皇庄的农户都普遍富起来一些了,那就不需要太多的价格优惠了。

    第二期开荒工程中,依旧有很多是北直隶各地的佃农。同时还有很多是从辽东逃到山东的百姓,这些拖家带口的辽东百姓,都被纳入了此次安顿群体之中。此时只要是从辽东逃出来的百姓,朝廷都将进行安置。

    拖家带口的直接安顿到农庄开荒耕种,有手艺活的安排去做技术工。而那些单身逃出来的,则很可能是建奴的派来的奸细,所以这些单身的辽东青壮基本上都被集中起来安排做工了,如果不满意工作,也可以申请调换,皇家给他们安排别的事情做。

    一旦有异常出走的情况,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奸细,锦衣卫和东厂就会拿人。

    皇庄继续在扩张,但是那些地主和权贵却发现,这次皇庄竟然把他们有地契的荒地给圈下来了。

    这下自然不满意了,这些土地没人要的时候自然就像是路边的一棵草,看都懒得看一眼。可一旦有人要起来,反而变成宝了。

    有人出来闹,可是哪里争得过皇帝?一些地主因为阻碍皇庄建设施工,很快就被锦衣卫请去喝茶,出来的时候,哪个不被吓得服服帖帖的?

    皇庄还是需要优先发展的,不仅能够安民,而且还能通过收取地租充实内帑。这次安顿万户,相当于是多万人口。日后只要风调雨顺,一年能征收粮食万石左右,相当于朝廷在北方一年的田赋收入了,而仅仅只是万亩土地而已。北方的土地,实际上是按照亿亩来计算的。当然万石的佃租是理想状态,此时北方天在不断,皇庄尽管水利设施将会比较完善,抗风险能力比较高,但依旧也会受到影响。p:今天晚上村里选举,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亲自碰上,所以去凑了个热闹,结果选举变成了招标会,真是囧的不行,第二更到,睡觉去。

    。。。

第093章:商业扩张() 
走上正轨的皇家银行,此时最要紧的就是把银子投资出去,或者放贷出去。因为发生大规模挤兑的可能性极小,而小规模挤兑内帑的银子很容易应付,所以皇家银行的银根暂定为%。

    4多万两的存款之中,只留万两作为银根,其他全部用于投资。朱由校和杨国瑞定下了皇庄的第二期建设工程后了,皇家农业公司虽然贷款最多,但此时皇家银行还需要向外贷款多万两左右。

    于是朱由校又把曹金玉叫了过来,询问道:“曹爱卿,粮行是否还需要资金,现在银行这边还有上千万的款子。”

    “陛下,对粮行来说,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一来秋收快要临近了,若是有足够的资金,微臣可以派人到南方去收购折粮,这又是一笔稳赚不亏的买卖。”曹金玉有些兴奋的对朱由校回答道。

    “南方官府折粮,确实是块肥肉啊!这生意朕做了。”朱由校一想到那么多的粮食被商人吃了差价,每年朝廷在南方收上来的田赋大概是一千五百万石左右,可是到手的银子却只有三四百万两,可见折价之低。一石大米的官方折价,只有两白银左右。

    明王朝的农业产值,一年下来起码有十亿两白银左右,可是朝廷的农业税,却只收取了那么一点,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低。

    这么低的赋税,自然是没多少钱可以投入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的。之前北方之所以还能维持,主要还是徭役制度的存在,徭役让官方拥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到建设当中,从而维持了水利、道路灯基础设施。

    如今北方出现严重的水利失修的问题,主要是徭役制已经正在走向崩溃。现在人们可以不去参加徭役,只要交点钱就可以了。而随着通货膨胀的产生,这点钱往往只有两三天的工钱,而徭役可不是只干两三天的。徭役这种隐形的财政收入,也逐渐被蚕食。而且拿到钱的官员,可未必会把钱花在设施建设上,说不定都进了他们腰包。

    现在北方要想不乱,首先得确保粮食的供应。只要手里有粮,北方就乱不起来,自然心中不慌。

    “陛下,南方的官府折粮每年有万石左右,按照两的均价折算,各州县全部收购下来,也只需要万两银子。不过重点是如何运到北方,如果通过漕运,肯定会有所损耗,这已经是惯例了,陛下还需先整顿一下漕运。”曹金玉建议道,漕运损耗多是人为的挖墙脚行为。例如漕丁,船走到半路,说不定就给你扒拉下几袋粮食卖了。同时夹带私货,这在漕运中是极为普遍的。

    “呵呵!漕运朕自然是要整顿一番的。至于运粮,我们走海路。”朱由校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通州商人不是靠漕运赚钱嘛?敢挤兑皇家银行?敢支持东林党?接下来有他们好日子过了。

    “海路?陛下,这海路容易遭受海盗袭击,同时万一碰上什么大风大浪,就是船毁人亡,财货两空。”曹金玉显得有些谨慎的说道。

    “曹爱卿,海运的风险并没有那么夸张。船只在沿海航行,大风大浪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只要穿足够大,一般风浪都是毫无威胁的。至于海盗,到时候让水师去剿就是了。而且江南和北方沿海也没几个海盗,那些海盗基本上都在福建、广东一带。”朱由校笑了笑说道,海盗自然是奔着利润丰厚的航海贸易去的,航海贸易目前基本上集中在福建和广东,在北方搞海上运输,基本上不用担心被海盗抢了。

    “再有一个,海船的运输成本比漕运更低,而且也更加方便,不用去考虑什么河道拥堵的问题。粮食这种东西,与其放在漕运让那些漕丁搞损耗,还不如走海路运到天津。”

    “可是我们没有海船。”曹金玉提醒道。

    “这个问题朕会解决的,你负责去收粮便是。”朱由校对曹金玉说道,曹金玉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能到南方各州县去收购折粮,这样的大好事,自然让曹金玉兴奋不已。以前不敢想,那是因为没钱没关系。

    如今这钱不是问题,皇家银行有大把的银子放贷给粮行。关系更不是问题,论到背景,谁能比皇帝更大的?

    只要一道圣旨,基本上就可以把所有参与折粮收购的粮商给轰出场外了,让济民粮行独享盛宴。

    商议了一番之后,终于是确定了济民粮行的贷款规模,直接就是一千万两。收购折粮需要钱,同时还要收购百姓手上的粮食,并且进行业务扩张等等。

    眼看秋收要到了,留给济民粮行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了。所以曹金玉随后告辞了皇帝,连忙前去做准备工作。

    上千万两的经营资金,这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来说,绝对是天文数字,只有少数几家盐商能抽调这么庞大的资金。

    济民粮行将迅速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粮食生意,基本上就是稳赚的。济民粮行的模式非常简单,盈利主要就是靠官府的低价折粮,以及夏收、秋收之时,依靠庞大的资本,低价吃入大量低价粮。

    销售方面,一是有官方订单。二是有可以垄断的粮食零售市场。

    官方订单方面肯定不可能亏本,市场垄断有税务局当打手,其他粮行根本竞争不过,零售价的制定权是掌控在济民粮行手上的。

    在这样的诸多优势下,济民粮行是完全不可能把生意做亏本的。而且因为资本和规模的优势,粮食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将会比其他粮行要低。

    垄断就意味着丰厚利润,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只不过粮食作为老百姓最根本的需求品,济民粮行的垄断经营并不能疯狂抬高粮价,而是要让粮价维持一个平稳的价格。

    此时济民粮行将手伸到南方各省,将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济民粮行贷了上千万两资金出去,皇家银行也就剩下万左右的放贷资金了,朱由校随即把钱万元叫了过来,商议合资组建海上船队的事宜。

    。。。

第094章:良性竞争() 
钱万元这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