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0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0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用了皇家银行的银元就不一样了,不仅不用担心被骗,而且交割的时候非常方便,只要数清楚银元的数量就行,完全不用对成色和重量进行考究。那老百姓平时是如何交易的呢?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并不需要直接使用白银,毕竟一斤猪肉也就十几文钱,所以老百姓会先把银子拿到钱庄换成铜钱,然后再去街头买东西。

    而金额巨大的买卖,则会食用钱庄银票。真正麻烦的是那些几两、十几两银子的交易活动。

    再有一个就是,这些银元在皇家银行也是可以换到银子的。这意味着不管银元成色如何,币值都不会受到影响。和纸币是一样的道理,毕竟纸币可不是贵金属,但是通过国家信用,就可以使纸币具备购买力。

    这些银元只是九银一铜,有时候比很多银子的成色都好。

    大明皇家银行首批准备了一百万银元,结果不到两天就被百姓和商家给兑换一空,很多老百姓和商家拿着一堆银子来换银元,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京城的街头上,很快就出现了许多拿着银元和铜元进行交易的商家和百姓。更让老百姓和商家满意的是,大明皇家银行的银元与铜元、铜钱的挂钩非常好计算。

    一块银元等于五百文钱,大铜元等于十文钱,小铜元等于五文钱。

    第一批银元快速的发行出去后,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商家和老百姓的需求,每天依旧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前往银行换钱。

    有的要把铜钱换成银元,有的要把银子换成铜钱、银元。

    特别是那些做小生意的,更是来银行换了一大堆的铜元、铜钱。因为自从银元发行之后,竟然有人直接拿着银子到他们摊子前买东西。一个两三文钱的烧饼,也有人用银元直接买。他们没有足够的铜钱,还找不开。有的则是铜钱收太多了,手里一大把的铜钱,因此要来换个整数。

    只是银元暂时没有了,他们只能换到银子。

    结果反倒有点‘饥饿营销’的效果,几天之后皇家铸币厂又铸造了一批银元,结果当天皇家银行刚发行,就被商家、百姓兑换一空。

    更让老百姓和商家高兴的是,旧铜钱可以在银行换到新铜钱。皇家银行这次浇筑的铜钱,全部都是材料用足,成色也是极好。铜钱上的字也是大字,质量是非常过硬的。但不是每个皇帝上位后浇筑的铜钱都是这样,很多重量、成色不同,导致买卖的时候很多不受欢迎。

    但现在只要拿着那些劣质铜钱到银行,都是:的进行兑换,除非是被人刮过铜的铜钱,刮铜是一种很常见的犯罪手段,而且还比较隐蔽。一些铜钱因为文字和边框设计不合理,刮铜的人一天下来能刮下不少,进而就有利可图。而那些浇筑精细的铜钱,刮铜就比较难,忙一天下来还不够工钱,也就很少会有人去刮铜了。

    大明皇家银行的货币兑换点无疑是最忙碌的,要数铜钱,还要坚定银子的成色,以及称重等等。

    不过人工成本都是次要的,相比铸币的利润来说还是不值一提的。

    这些活动当中,也许只有旧铜钱换新铜钱会产生一定的亏损。这些旧铜钱回收之后,全部拿去熔炼、浇筑新铜钱,自然也就会产生一些亏损,毕竟要付出人工成本,而且旧铜钱的铜材含量肯定也是银行要吃亏一些的。

    但是为了使货币市场得到统一化,这也是必须要做的。而且顶多也就亏个几百万银元,还是承受得起的。

    因为铸币厂的铜材供应还不稳定,目前主要靠购买民间矿场的铜料,所以每天浇筑的铜钱是有限的。导致每天皇家银行刚开业,就早早有人在外排队兑换,去晚了就没有了。

    银元、铜元的受欢迎的程度简直出乎朱由校的意料,没又想到会如此的顺利。

    负责打击私铸铜钱的田尔耕,在刚刚发布举报制度的第二天,就有一个通州商人前来举报。

    只是这个通州商人举报的并不是铸钱的事情,而是通州商人准备联合晋商,对皇家银行进行挤兑。

    田尔耕知道后,知道问题严重性,连忙进宫禀报皇帝。

    。。。

第076章:和皇帝做生意() 
田尔耕急匆匆的进了宫,皇帝正在西苑的琼华岛上游玩,穿越这么久,朱由校还没在皇城里好好走走呢!

    今天一早天气极为不错,天空一片蔚蓝,朵朵白云从头顶飘过。京城的天空,看起来低得多,好似云顶就在头上不远处。

    田尔耕远远看到皇上穿着一身常服,手里拿着把纸扇,气度从容的欣赏着周围的景象,着实英俊潇洒。

    “田爱卿,这么急匆匆的是出了什么事了不成?”朱由校看到田尔耕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微笑着对田尔耕问道。

    “皇上,微臣刚刚接到举报,通州商人和这晋商要联合起来挤兑皇家银行?”田尔耕行礼过后连忙禀告道。

    顿时间朱由校不淡定了,惊呼道:“什么?他们敢挤兑皇家银行?

    麻辣隔壁,谁给他们的狗胆?”

    “听举报的商人说,是李三才出的主意。”田尔耕说道。

    “这杀才,读的什么狗屁圣贤书,就剩下一肚子邪门歪道了,死了也不让朕安心。”朱由校啪的一声将纸扇合了起来,真想把李三才从下面拽上来暴揍一顿,可李三才这老家伙死也死了。

    朱由校拿着纸扇在手上拍了拍,半响之后对田尔耕问道:“那些通州商人和晋商什么时候动手?”

    “举报的那个通州商人说怕泄露了,这么就不肯开口,说要见到陛下再说。”田尔耕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把他带过来吧!”朱由校吩咐道。

    “是,皇上。”田尔耕随即让人去把那名通州商人带来,朱由校也不着急,坐在亭子的石桌前,一边招呼田尔耕坐下,对田尔耕招呼道:“爱卿尝尝,这是福建进贡的荔枝。”

    桌子上放着不少荔枝,作为皇帝来说,天南地北的贡品可是不少,这些贡品都是光禄寺负责管理。

    不过朱由校便宜老子朱常洛,就是被光禄寺少卿李可灼呈献的‘红丸’给弄死的,朱由校对光禄寺已经不是那么信任,这些贡品在吃的时候都是小心再小心,免得不小心中招了。这种时鲜水果倒是不用担心。

    “微臣岂敢,而且微臣来的时候已经吃饱饭了,肚子有些胀。”田尔耕连忙推辞,这在皇帝面前吃荔枝,一会弄的一手一嘴的汁水多不好。朱由校见田尔耕有些放不开,于是对杨光吩咐道:“去把荔枝装一些起来,一会田爱卿走的时候带回去吃。”

    “谢皇上。”田尔耕连忙拜谢,荔枝本身确实不值几个钱,但却是个心意,说不感动那是假的。同时田尔耕心思也无比活络起来,如今圣上明年才成年,正是精力强盛的阶段,而且又注意养生和锻炼,在位时间肯定不会短。

    如今皇帝虽然年少,但却通晓人情世故,只要事情办得好,赏赐起来一点也不吝啬。而且继位不到一年,就已将掌握权术之精髓。

    最重要的是,不了解皇帝的人,谁又能知道,如今皇帝正如履薄冰的维持着这个帝国的安定。外面尽管传言皇帝贪鄙,然而田尔耕天天给皇帝办事,怎会感受不出皇帝在对待百姓利益时的小心谨慎?而且弄到的银子,基本上都用来维持大明的开支上了。

    这样的圣明之君,如果不紧紧追随,那真是瞎了狗眼了。出生书香门第的田尔耕,从小就接受忠义思想,这样的皇帝正是可以效忠的对象。正所谓以德服人,人人都有一些傲气,特别是读书人,要想让人折服,首先得有让人折服的德行,显然朱由校这方面做得好不错。要是换个草包皇帝,田尔耕说不定真的敷衍了事了。

    不一会,只见一个胖子被带了进来。这胖子三十多岁,长得白白净净,看取来却是呆头呆脑的,满脸憨态。脸上就差写上‘老实人’三个大字了。

    “草民拜见皇上,吾皇万岁。”胖子见到皇帝,连忙跪地大呼,看上去笨手笨脚的。

    “平身吧!”朱由校被逗笑了,挥了挥手道。

    “谢皇上。”胖子站了起来,甚至微微弓着,一副拘谨的模样。朱由校微笑着问道:“你是何人?”

    “草民钱万元,通州人士,世代经商。”胖子回答道。朱由校听了不由笑了起来,钱万元,这名字还真够直白的,充分体现了其家庭价值观。笑过之后,朱由校淡定的问道:“通州商人和晋商要挤兑皇家银行,可有其事?”

    “启禀陛下,确有其事,草民在李三才府上亲耳所闻。李三才被陛下问罪后,草民便厚着脸皮参加了谋划,终于探得他们的全盘谋划。”钱万元回答道。

    “那他们什么时候动手?以何等方式动手?”朱由校问道。

    “启禀皇上,通州商会和山西票号准备联手抽调白银两千万两,然后陆续存入皇家银行。待皇家银行将银子借贷出去了,再进行挤兑。挤兑的同时,再广布谣言,引发百姓挤兑。具体动手时间,就在月内。”钱胖子回答道。

    “很好,钱万元你能够前来举报,便是大功一件。你要什么赏赐?”朱由校微笑问道,也有点想要看看这傻乎乎的胖子会有什么样的选择。

    “草民不要赏赐。”钱胖子回答道,倒是让朱由校愣了愣,钱胖子继续说道:“草民只想和皇上一起做生意。”

    听到这里,朱由校不由呵呵一笑,问道:“你为何要和朕一起做生意?”

    “因为陛下不仅会做生意,而且生财有道。和陛下做生意不仅能赚到钱,心里也踏实。”钱胖子很直接的回答道,但模样看起来却是憨厚无比。

    朱由校不由收起轻视,很明显这胖子精明得很。谁要是当他是傻子,说不定自己变成傻子。

    钱万元之所以想和皇帝做生意,也是看出皇家资本拥有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说白了这是一个官本位国家,皇权则是官本位的权力巅峰。官本位可以轻松把某种生意垄断,这就意味着暴利。

    过去大明皇室并不玩弄资本,所以对商人影响不大。可朱由校上位以来,通过成立大明皇家银行,以及与民间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已经形成了皇家资本。尽管皇家资本还不是很强大,但在皇权的庇护下却是可以轻松的完成孵化过程,一旦度过了资本孵化阶段,就会变成一个庞大的资本集团。

    也正是看到了这个皇家利益集团的诞生,钱万元很精明的意识到,民资是很难和皇家资本竞争的。就算是暂时能让皇家银行倒闭,也只是暂缓了皇家资本的壮大速度而已。最终民资商人都会被笼罩在皇家资本的阴影之下。

    意识到危机的钱万元,不仅看到了危险,也看到了机遇。皇家资本此时正处于孵化阶段,正处于需要吸纳民资力量的时期,这个时候只要肯花脑筋,成为皇商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旦孵化成功,再想转型为红顶商人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而且以钱胖子管擦,当今皇帝是很会做生意的人。既然懂得做生意,那就是同道中人,也就不会做出杀鸡取卵的蠢事,和皇帝合伙做生意显然是非常安全的。而通州商人打算挤兑皇家银行,反倒成了钱胖子用来和皇帝搭上线的契机,钱胖子的如意算盘,可谓是打得啪啪作响,毫不犹豫的把通州商会给卖了。

    朱由校看着钱胖子思索了起来,钱胖子见皇帝不说话,心里顿时也紧张了起来,背上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一片。

    半响过后,朱由校开口了,说道:“皇商并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你对皇商这么看?”

    朱由校对民资的收编是十分谨慎的,要是把皇家资本搞得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被扯后腿。所以朱由校并不急着答应,而是对钱胖子考究起来。p:第二更到,求下票票。今天就两更了,我调整下状态。

    。。。

第077章:奢崇明要造反?() 
面对皇帝的这个问题,钱胖子思索片刻之后回答道:“草民以为,当今商人不纳钱粮,于朝廷无益。皇商首先要能为朝廷创造钱粮,再则朝廷缺钱的时候,也应当慷慨解囊。最后一个,就是做生意要讲良心,不能坑害百姓。”

    “不错,你是做什么生意的?”朱由校对钱胖子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如果有这样的头脑和意识,确实是可以吸纳到皇商的队伍中来。

    “草民做的是漕运生意,家里亦有几艘海船,来往于南北沿海贩运货物。”钱万元回答道。

    朱由校顿时来了兴趣,他此时正打算想办法从南方抽调更多粮食到北方,钱胖子手上竟然还有海船。

    “你家的海船是几料的?”朱由校对钱胖子问道,实际上大明在此时,已经是完全开放海禁了。

    不仅是福建的海洋贸易比较活跃,北方同样也有海洋贸易,只是对外出口方面的海洋贸易还是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而北方的对外贸易,多是与朝鲜之间的。而与日本的贸易,很容易遭遇荷兰人和福建那群海盗,风险比较大,加上当前的日本只愿意和荷兰人和郑芝龙等中国海盗贸易。

    中部各省则在这样的海洋贸易中提供出口商品。江南地区更是因为土地大量种植用于工业生产的经济作物,导致粮食都变得不能自给自足,还要从湖广运输粮食。

    “三千料海船两艘,两千料海船六艘。”钱胖子回答道。

    “一艘三千料的海船,造价要多少银子?”朱由校又问起了船只成本的问题,很明显对海上运输兴趣更大。

    “三千料的大海船,一艘需要一万二千两白银。不过大船运的东西也更多。三千料的大海船,一次能运六七千石的货物。”钱胖子回答道,朱由校却是眼前一亮,三千料的船,也就是吨左右,每次能运吨以上的货物。

    “若是运普通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这海船可能收回制造成本?”朱由校对钱胖子继续询问情况。

    “启禀皇上,如果只是运普通粮食,跑个两三年也能把船的成本赚回来了,但若是要碰上海难和海盗,那就要亏死了。只要船足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