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4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4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护卫左右。外加朱由校身边两个东厂的大内高手,绝对万无一失。

    朱由校之所以召左都督田尔耕护驾出宫,主要是孙承宗的推荐。因为田尔耕是昔日兵部尚书田乐之孙,出身于书香门第,与东林党没有往来。

    孙承宗之所以会推荐田尔耕,主要还是方从哲的交代。方从哲就锦衣卫籍贯,对锦衣卫比较了解。

    朱由校来到了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大街’,前门大街位于皇城正南,是明代皇帝前往天坛的必经之路,素有‘天街’之称。这条街长八百多米,街面很宽,能容纳180家商铺左右。

    这条街上,一共有三家皇店。一处是酒楼,一处是花酒铺(妓院),一处是牙店(中介),朱由校在这三家皇店视察了一下,酒楼面积很大,位置也很好,不过盈利一般,显然经营上有些问题。花酒铺生意也一般,主要是里面的娼妓质量不高,牙店同样生意不怎么样。

    皇帝的皇店,是由司礼监管理的。太监不是专业的经商的,加上神宗、熹宗两个皇帝在一个多月内接连驾崩,宫内人事管理更是混乱,也不知道下面的太监贪了多少。

    “把这个牙店给撤了吧!换成琉璃店。”朱由校考察了三家皇帝之后,决定把牙店给撤了。

    这个牙店面积虽然相比其他两家皇店的面积要小,但面积也有将近两百平,一个中介占着这么好的铺子干嘛!随便换个五六十平方的铺子就非常够用了。

    “是,公子。”李进忠连忙前去吩咐。朱由校里里外外看了一圈,然后对装修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意见。

    窗户全部换成玻璃窗,房顶再开两个天窗。外面再挂个‘御用琉璃’的招牌就行了。店内则用来陈放各种镜子、玻璃窗。

    朱由校回宫后,宫内的工匠迅速开始对铺子进行重新装修。用的都是皇家规格,就是要奢华气派,连招牌都是要镀金的。

    同时前门大街上的另外两家皇店,也都换上玻璃窗和玻璃天窗。

    前门大街上的商人,以及往来的百姓、勋贵们,很快就发现了正在装修的三家皇店,很快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些皇店都换上了一种能够透光的透明琉璃,房顶也开了琉璃天窗。

    原本那家牙店,也换了招牌,上面挂上了‘御用琉璃’的镀金牌匾。

    开张在即,朱由校回宫之后,每天都要跑到琉璃厂去巡视,确定产品规格。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寒冬逐渐来了。

    经过一番筹备,泰昌元年农历十月初六,前门大街上那家御用琉璃店终于是开张了,这天是钦天监选的黄道吉日。

    琉璃店开张之时,张灯结彩、鞭炮齐鸣。

    这家皇店的开张,让路过的百姓、商客们纷纷驻足侧目,进入商店里看了起来。只见店内摆满了各种玻璃制品。

    有单独的梳妆镜,还有带有梳妆盒的镜子,还有好几种档次的试衣镜,更有各种大小的玻璃板、玻璃天窗。

    客商们看了之后,感觉极为惊奇。一些客商也见多识广,玻璃镜也不是没见过,但是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以及镜框风格本土化的镜子,他们从前见到的镜子,都是西方人造的,装饰风格和本土不同,而且也只有巴掌大。

第007章:天价玻璃() 
“掌柜的,这种小镜子多少钱一面?”一个富商路过此地,进入看到镜子,拿起一个巴掌大的镜子对掌柜问道,掌柜回答道:“这个分两种,一种是镜框比较普通的,分为一百两一面和一百五十两一面。第二种是皇家规格的,宫内银作局工匠亲自打造,镜框带金子的,则是一千两一面。”

    客商吃惊,这价格倒是比弗朗机人运来的镜子要便宜,但是一千两一面的宫廷工匠打造的镜子,却是让他起了兴趣,连忙问道:“一千两的给我看看。”

    “好嘞!”掌柜连忙拿让伙计拿来一面镜框镶金的镜子,巴掌大小,但是做工极为精巧。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绝对是观赏性很高的艺术品。

    “这个我要了。”富商当场掏出一张山西票号的银票,接着又问:“最大的那种镜子多少钱一面?”

    “这些试衣镜分为三个档次,普通档次的分为一千五百两和一千八百两。还有一种是‘豪华版’,木料用的是上等红木,上面还镶着金银,同样是宫廷银作局的手艺,一面售价一万两。”

    掌柜一边介绍,一边带着富商看了那面豪华版试衣镜,果然是极为豪华,镶金带银、木料用足,工艺精巧。

    “还有最后一种‘至尊豪华版’,用的是金丝楠木,此木目前已是极少,皇家存料已经不多,特别是最近神宗和熹宗驾崩,修建皇陵的时候用掉了不少金丝楠木。另外不仅镶金带银,而且还镶嵌了九九八十一颗各类宝石。”

    “这,这至尊豪华版多少银子一面?”富商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面镶嵌了九九八十一颗宝石的镜子都被惊呆了,真是极尽奢华啊!

    “不贵,十万两白银就能带回家。”掌柜一脸轻松的说道,这个价格让该富商当场呆滞,半响才回过神来,十分可惜的叹了口气,说道:“还是给我来一面一万两的吧!这镜子要是买回去碎了这么办?”

    “三年内碎了,皇家派工匠保修,只收取几百两工钱。三年后碎了,维修镜面一次一千两。”掌柜的介绍道。

    “好,那我要了。”富商决定道,接着对掌柜问道:“那些琉璃是做窗户用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是的,各种大小规格都有,一千两银子一面。如果客官愿意出十万两白银,皇家还能特许您使用皇家规格的琉璃瓦装修房子。”掌柜介绍道,琉璃瓦是一种皇家宫殿才能使用的玩意,民间用了是要掉脑袋的。

    富商被这个价格给惊呆了,看了看琉璃店顶部漂亮的琉璃瓦,还是望而兴叹,实在太贵了,真心用不起啊!

    “还是给我来十面琉璃窗吧!不过买回去如何安装?”富商问道,掌柜回答道:“皇家会派工匠安装。”

    “那倒是省心。”富商满意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就在琉璃店对面的那家皇家酒楼内,朱由校正带着一群狗腿子坐在靠窗的位置,观察着琉璃店的生意。

    朱由校又微服出宫了,琉璃店开张这样关乎财政的大事,自然是要亲自来看看的。李进忠站在边上给朱由校倒了杯茶,然后探出脑袋往下面的琉璃店看了看,担心的对朱由校问道:“公子爷,这琉璃镜和琉璃窗是不是太贵了一些,真有人会买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谁知道呢!反正我们奇货可居,把价钱开在那,就等傻子上门了。”朱由校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李进忠目瞪口呆,等傻子上门?问道:“那要是没有傻子怎么办?”

    “傻子应该会有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朱由校淡定的说道:“等我们做完傻子的生意,就可以慢慢降价,把规模继续做大。”

    就在这时候,一个小太监一脸狂喜的跑了上来,“皇……公子,琉璃镜和琉璃窗卖出去了,有个富商买了两万一千两银子的货。”

    “还真有傻子。”李进忠一脸呆滞,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更加出乎意料的是,很快玻璃镜就在京城引发了轰动,大量百姓涌入御用琉璃店照镜子,每个人都想看清楚自己的长相,特别是对于这个多数还是在用铜镜的时代,老百姓对镜子更是感觉非常新鲜。

    一大群人涌进店内,导致生意都没办法做了。掌柜为了维持秩序,在门外设置了门槛,进店参观的必须先交一两银子,把看热闹的都挡在门外。

    但是进入店内参观的勋贵、富人依旧很多,第一天卖出的镜子就有不少,不多大多都是售价100两银子和150两银子的小镜子。1000两一面的小镜子也卖出去了六面。普通的大镜子,倒是卖出了三十多面。豪华版,只卖出了两面。至尊豪华版暂时还没卖动。

    仅仅头一天,这家皇店就进账12万两白银,而成本方面,不到百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简直暴利得一塌糊涂。

    到了第二天,京城的达官贵人们纷纷都知道了,销售额进一步的上升。

    这个时代的达官贵人,钱多的时候基本上都没地方花,最大的花费也就是购买土地、修建宅子,以及在饮食、美色方面穷奢极欲。或者购买古董字画、金银珠宝。

    很多有钱人,是钱多得蛋疼。

    玻璃镜制作精美,比铜镜照得更清楚,不失为一种炫耀富裕的玩意。同时玻璃窗也能让他们住得更加舒适。对于穷奢极欲的富人来说,绝对是值得消费的。

    贵是贵了点,但不贵怎么能彰显出他们的档次。而且这是皇家御用琉璃,不贵怎么说得过去。

    以至于第二天,销售额就暴涨到了38万两。

    仅仅两天时间,就进账50万两白银。这赚钱速度,比抢劫还要快。朱由校回宫后,得知第二天的销售额上涨,脸上笑开花了。

    “皇上,至尊豪华版琉璃镜到现在还没卖出去,也没人买十万两的琉璃瓦。”李进忠估计道:“恐怕是卖不出去了。”

    “卖不出去就放着吧!”朱由校并不在意,至尊豪华版试衣镜,也只做了一面。琉璃瓦什么的,也没存量。卖不卖得出去都无所谓,这就像是摸奖一样,静待土豪出手就行了。

    第二天早朝,朱由校来到皇极门,群臣叩拜过后。东林党人便跳出来指责皇帝,**星上奏道:“启禀皇上,琉璃瓦乃是皇家专用,岂可用来卖钱,如此岂不荒唐。”

    “朕难道就不要花销吗?宫内人员众多,又有历代嫔妃。每天人吃马嚼得多少银子。现在内帑没银子,你们又不让朕征收商税,朕自己卖点琉璃赚银子,你们还瞎BB什么玩意。”朱由校发飙了,拍着龙椅怒道。

    东林党人被训斥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没想到皇帝说话会如此粗鲁,BB是啥玩意?

    不过东林党人却是心下一喜,看来皇帝征收商税,是想弄点钱来花销,顿时打消了之前朱由校提议征收商税的顾虑。

    “那陛下既然卖琉璃赚了银子,这征收商税之事,切不可再提。”**星说道,皇帝怎么样他们都无所谓,别征收商税就行。这种出卖皇家御用制度的事情,万历皇帝也做过。万历皇帝为了赚银子,允许民间穿黄色的衣服。

    所以这种事情倒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东林党尽管笑话,但也并非要一争到底。

    “朕有银子花销,自然不会去与民争利。”朱由校虚与委蛇的说道,只要自己不表现出强烈的征收商税的**,自己的小命还是安全的。

第008章:整顿内廷() 
散朝之后,朱由校因为手上有了银子,随即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自己要想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首先就得做一个受宫内太监、宫女拥戴的皇帝。

    宫内的太监宫女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太监九百多人,宫女有一千多人,其中不少是老宫女。

    有了银子,自然是先提高一下太监宫女们的待遇。宫内那些高级太监、宫女的待遇是不错的。不过底层的太监和宫女人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

    一时间皇帝在宫内,又是提高太监和宫女们的俸禄,又是制定轮休制度和工作时间规定,又是给太监宫女们发放棉衣、木炭过冬,还要在宫内修建养老院、新宿舍、食堂、公厕、公墓。同时又禁止私刑,从宫内选拔正值太监成立督察队,犯错的宫女、太监日后都必须交由督察队依法审理,同时颁布了一系列的宫内治理条规。

    给太监宫女们增加的俸禄并不是太多,普通太监每个月俸禄提高到了2两白银,宫女提高到了3两白银。但太监宫女们却是欢天喜地,因为他们在衣食上也得到了补贴,相当于这些都是零花钱。

    同时宫内修建了养老院,太监宫女们过了五十岁就能去养老院养老,养老的时候每个月还有俸禄可以领,一直到死为止,同时养老院还有人伺候他们,死后还能葬到公墓,皇帝许诺让宫内风水师给他们找风水宝地修建公墓。

    反正只要进了宫,日后就生活无忧的节奏。

    同时每七天可以轮休两天,每天只要工作四个时辰,也就是八个小时。如果遇上忙的时候加班,皇帝也会给他们支付额外薪水。而像浣衣局(洗衣服)的宫女,以及宫内推粪车的太监,待遇都上涨了,每个月给银5两。

    这让宫女太监们有付出就有回报,老了也不用担心养老问题,以及死后没地方埋葬的问题。

    新制度的出台,让宫内欢天喜地。

    同时朱由校还对宫内二十四个部门的人事进行了调整,免得让一些部门的太监、宫女闲的整天没事干,忙的又整天脚不着地。

    朱由校现在对朝政插手不进去,也就只能管管宫内了。他制定了一系列人性化的规定,以及二十四个部门需要注意的地方,让督察队进行监督。

    督察队暂时还是由李进忠负责,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则发现,自己在宫内逐渐被架空了。

    管理宫内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变成了督察队,而不是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了。本来司礼监掌印太监管理宫内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宫内大总管应该是司礼监提督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都是掌印太监兼任。

    朱常洛登基时,因为发现王安是东林党的,所以没有提拔他为提督太监。朱由校上位后,也没有提拔王安为司礼监提督。

    现在宫内督察队成立了,王安顿时也就在宫内没有管理权了。人事安排方面,朱由校亲自插手,王安也操纵不了。

    “李进忠,你去调查一下,宫内什么样的人有机会和皇城外的人通信。”朱由校对李进忠说道。

    “是,皇上。奴才马上去查。”李进忠连忙领旨,然后跑到东厂找人调查去了。

    朱由校在宫内大肆撒钱,提高底层太监宫女的生活水平,聚拢宫内人心。接下来就是要正式确保自身安全,所以他要查清楚宫内有多少群体可以和宫外接触的。

    东林党如果要毒死他,宫内必然要有内应。王安这个反骨仔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