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70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70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心里估计着,还是得继续建铁路。

    朱由校看着地图,以及下面呈上来的铁路建设报告,今年北方各省到处都在修铁路,粮食运输就又方便了许多。

    特别是东北地区,今年铁路可以覆盖到不少地方。东北的粮食,到了秋收的时候,就可以比较畅通的从铁路大量运进关内了。

    东北耕地众多,如今也移民了不少人过去,农业生产也进行了发展和安排,商品粮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再加上铁路运输的便利,这下不论怎么天灾,总得不用担心老百姓没粮食吃。

    在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朱由校终于是可以松口气了。如今北方各省老百姓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棉花和粮食,又有铁路运输粮食救灾,北方就乱不起来了。

    只要北方乱不起来,南方也乱不起来,国家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稳定。

    “皇上,奴婢听说,现在民间到处都在歌颂您的丰功伟绩,特别是那些已经进入改革或者完成改革的省份。”李朝庆躬身笑道,“都说是皇上才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胡说八道,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朕还会不知道。”朱由校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边上的钱国兴连忙说道:“皇上您多虑了,这几年陛下整顿吏治之后,民间老百姓日子确实是好过了很多呢!”

    朱由校点了点头,从这一点上来说,老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很多。不过朱由校知道,时代是要发展的,人的需求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上升的。只不过生产力的提高,在天灾方面的抗风险能力就上升了。

    以前朝廷不作为,地方乱象严重。加上天灾肆虐,老百姓很多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如今经过改革,普通农民开始免税了。同时地里刨不到食,还能去工地上干活赚工钱,总的是饿不死了。

    老百姓歌功颂德的部分,只是因为朝廷开始管事了,地方上贪污受贿、征税乱来的现象得到了打击和遏制。违反乱纪的事情,不敢公然进行,只能暗地里搞。拍死了一大堆的苍蝇。

    加上徭役、田赋的减免,以及粮食调运的保障,老百姓在求生方面没那么困难了。自然而然的,相比以前日子是好过多了。

    不过朱由校知道,如果停下脚步的话,内部矛盾依旧是巨大的。

    毕竟随着工业革命的拉开,城镇化的问题将会逐渐的暴露出来。贫富差距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拉大,特别是天启二十四年之后的八白土星当令的二十年,从地运的趋势上来看,是有钱人越有钱,没钱人越没钱的时代。

    原历史上更是随着满清的入关,一大群权贵、走狗投靠满清之后发展到了极致,穷人沦为农奴,富人阡陌连绵。

    满清之所以能坐稳江山,就是因为一大群汉奸走狗投靠满清之后发现,自己竟然还可以跟在后面抢别人的房子、土地、女人、钱财,比以前还更有钱了,结果就开始巩固满清的统治。

    满清也允许当官的贪污,只要你不碰兵权就行,让中国变成了一个官员可以公然贪污的国家。

    整个国家的财富,被牢牢的掌控在那群人手里。普通老百姓越来越穷,求生变得非常困难。于是纵观满清三百年,整个社会安于现状、不愿发展,普通老百姓长期营养不良。

    大老爷们当然不愿意发展了,发展了他们怎么继续当大老爷?

    而且老百姓就算是想发展,愿意发展。结果刚发展起来,就被地方上的知府、县令给强取豪夺了。结果哪个普通百姓还愿意努力拼搏?甚至是想要拼搏都没有足够的资源给他们。

    此时经过朱由校的努力,历史已经偏离了方向。建奴已经被扫灭,只剩下一些残余势力跑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整体的周边环境都十分不错,没有外部的侵略与压榨。

    同时大明也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财富的创造速度变得更快。老百姓虽然同样营养不良,但起码明王朝两百年下来,历代君主都还是以民利为先,虽然后来民利被下面的官商阶级偷换了概念。

    现在的大明,老百姓还没有那么营养不良,总体风貌相比满清那是好太多了。

    如今朱由校在完成了维护基本稳定之后,还要继续致力于财富分配等方面。还有工业革命必然会有城镇化阵痛的,这一点朝廷也是要有所作为才行。

    所以朱由校解决了此前的矛盾,老百姓称颂那是正常。但后面的矛盾还是在不断的产生。

    当然贫富差距扩大,有时候不可避免,但却要让普通百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让他们能够有努力奋斗的渠道,并且努力之后能够获得足够的回报。

    “启禀皇上,美洲金山营地上报,在其境内发现金矿。”李朝庆打开奏章,对朱由校说道。

    “发现金矿了?”朱由校拿过奏章看了起来,点头道:“不错,让内阁安排黄金部队前往开采。”

    “是,皇上。”

    开发美洲还是要一段时日的,此时大明的移民重心还是南洋、澳洲地区,此外开采金矿还是南非多,不过美洲那边的金矿既然发现了,自然也是要开采的。

    黄金越多,天启宝钞就越坚挺。

    黄金是贵金属,当纸币一文不值的时候,黄金依旧还有价值。

    当前大明还是一个银本位的国家,此时天气宝钞主要还是以白银挂钩兑换,虽然不对已经改革的省份内部随意兑换白银,但在那些没有完成改革的省份,天启宝钞与白银还是可以在银行自由兑换的。

    自从天启宝钞发行之后,民间交易显然已经方便了许多。人们不用担心白银的成色,也不用称重什么的,只要确保手上的宝钞不是假钞就行了,民间更有许多官方认可的辨钞人。

    “皇上,骆思恭求见。”

    “传。”朱由校挥手道,不一会骆思恭便进来了,“启禀皇上,臣刚刚接到江南密报。”

    “哦!有什么情况?”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江南各主要官商、权贵,此时正在秘密联络起兵谋反,而且已经定下了方略。”骆思恭将一份密保递了上去。

    朱由校打开密报看了起来,随后晒然一笑,“清君侧?贿赂朝廷军官?”

    “是的,陛下。他们计划先用重金秘密贿赂各级军官,然后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捣京师,再铲除汉皇党。”骆思恭说道:“同时他们则在南京设立伪帝,号召天下反对陛下。”

    “呵呵!这计划,还一套接一套的。”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计划简直就是可笑。

    不过如果是以前,那估计挺有用的。

    毕竟财帛动人心,估计没几个武将能够抵挡重金贿赂的诱惑。只要肯砸钱,总会有人愿意为了钱和地位的回报铤而走险。

    可如今还行么?

    那么多各级军官,贿赂得过来么?

    下面的士兵同意么?

    朱由校一道圣旨下去,就能把造反军官直接格杀了。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军事利益集团,把下面那些主要的军官都捆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

    钱他们不缺。

    想要贿赂高级军官,根本就是没可能的事儿,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江南那群统治着地方的官商阶级,还有一套方案,那就是另立伪帝,与朱由校隔江唱戏。

    意图双管齐下,能成功一条就够朱由校受的了。

    “看来也不用等到明年再吃肥羊了,锦衣卫继续探查,把参与谋反的名单搞出来,然后动手抓人。”朱由校说道。

    “臣遵旨。”骆思恭兴奋的领命而去了,又是一波抄家的大节奏啊!

    显然江南官商阶级内部,是出现了内奸了,否则锦衣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到密报。内部就不团结,还想谋反?这下不把这些家伙一锅端了啊!(。)

第457章:江南叛乱() 
天启十四年冬季,北方一片鹅毛大雪、寒风呼啸。

    很多建设活动都停止了,老百姓却是心里欢庆,这一年下来,北方各省百姓的温饱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已经不会有人饿死、冻死了。

    这一年北方的铁路的总体干线已经修成,火车已经大范围通车,同时还有许多支线铁路也已经通车。

    从东北生产的粮食,被火车运进了关内。从西域生产的棉花,也通过火车运进了关内。同时南洋地区生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大米也大量运进大明国内,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的大米数量也在迅猛上升。

    北方的粮食、棉花供应不成问题,加上就业岗位在大量的建设活动下也比较多,老百姓即便在地里的庄稼受了灾,也能通过务工的方式获得温饱。即便是快要饿死的,到朝廷开设的民政局去,也能吃上一口饭,获得一身棉衣。

    朱由校的北方维稳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努力,终于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老百姓不会被饿死、冻死,同时在瘟疫的控制上也下了足够的力度,整个北方开始呈现出稳定的格局。

    而在南方地区,本身就比较稳定。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目前朝廷在中南半岛、南洋地区获取的粮食,很多也是输入南方沿海地区,以补充南方地区的粮食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渔业方面,天启十四年更是有了显著的增长,大量鱼获运回国内,这些便宜的渔产给普通老百姓提供了廉价的蛋白质来源,减少了谷物的消耗。

    各种各样的措施综合之下,大明北方已经被稳定了下来,只要北方不乱,大明就不可能亡国。

    不过这场救国行动,显然还没有结束。

    大明依旧没有彻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民间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农业主义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朱由校发展了国有资本财团,把自身变成了资本主义阶级。

    然后用国有资本为主导,削弱民间资本势力。

    一番国进民退之下,江南地区的士族、财阀已经坐不住了,终于在天启十四年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民变。

    这场民变迅速席卷整个江南,南京直接变换了大旗。

    楚王朱华奎却是偷偷的从湖广跑到了南京,天启十四年冬,朱华奎宣布登基,年号‘弘光’,并发布讨罪檄文,历数天启十多条罪状,曰其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而他朱华奎则是替天行道、讨伐罪君。

    当这个檄文传到京城的时候,朱由校一口茶水差点直接碰出来。

    “卧槽,弘光!这不是南明时期的年号吗?朱华奎这老小子也是够可以的啊!这么快就跑到南京去了,我还以为他还在路上呢!”朱由校嘀咕了一声,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不是他托大,这些藩王实际上对他根本没有多大的威胁。所以最近朱由校也放宽了对这些藩王的管制,有些藩王溜到城外游玩也是当做没看见。

    楚王跑路的时候,朱由校就已经收到了情报。但是并未下令阻止,而是随便他跑路。

    于是朱华奎不仅跑路了,还大摇大摆的把他的那些金银珠宝都搬走了。而他自己则是快马加鞭的跑到了南京,在那些士族与门阀的支持之下,直接来了一个黄袍加身、登基即位,然后高举造反大旗。

    藩王朱华奎这会造反,还是挺有号召力的。毕竟一个藩王登基,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加上那些士族和财阀的支持,起码在江南地区,那是非常唬人的。

    一时之间,檄文所到之处,到处城头变幻大王旗。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官员未降,不过他们手上也没什么人,也不可能讨逆什么的。而朱华奎的南京朝廷,则在急忙编练军队,对这些不愿意变幻大王旗的地方官,暂时也没去管。

    这一场叛乱,看上去是气势汹汹,但实际上的军事行动不多。

    加上江南地区毕竟教化不错,所以这场造反行动,反倒看起来有点像是‘和平演变’的味道。

    朱由校在京城却是不急,他倒是要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

    南方的叛乱,历来都很少能够成功的。能够成功的北伐行动,都是要上下一心才能够实现。

    但此时的江南地区,贫富差距很大,更是没什么像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个道理很多人也都知道,但那些士族和门阀确实是被朱由校给逼到墙角了,再不造反的话,他们的利益将会荡然无存。

    所以这次好不容易忽悠了一个藩王,直接把造反大旗举了起来。

    为了确保这次造反能够成功,这些士族、门阀又是出人,又是出钱,可谓是全力支持。

    在军事方面,这些士族、财阀也有些准备的。那就是在装备方面,他们也开始制造先进的火枪,并且把纸弹也用上了。

    工匠是从朱由校开设的军工厂里面挖来的,除了火枪之外,还挖走了几个炮匠,此时正在尝试造炮。

    就在江南士族、财阀积极备战的时候,此前的朝廷命官们,倒是有不少辞官致士了。他们显然不太看好这次造反,想到天启皇帝的武功卓越,他们基本上不对这次造反抱有太大的希望,早点躲回家不掺和这趟浑水。

    终于在江南叛乱发生七天之后,朱由校有了反应,宣布挥师平叛。

    十几万早已准备好的中央军随即跨过淮河一线,来到了长江北岸。在镇江地区,随即爆发了一场渡江之战。

    叛军在皇家海军战舰的炮击之下,根本难以抵挡渡江而过的中央军,随即被一触即溃。

    中央军在海军的配合之下,一举渡过长江。

    叛军面对这些如狼似虎的中央军,根本毫无招架之力。即便他们手上有一些比较先进的火枪,但中央军却是装备了射程更远的膛线枪。同时在齐射等训练上,已经是无比成熟。

    叛军刚刚组建不到半个月,哪里能有什么训练,很多都是刚刚被武装起来的地痞,还有一些江南地区的卫所官兵,这些卫所官兵战斗力奇差无比,不仅军纪涣散,而且毫无胆气和作战经验,训练也早已废弛。

    中央军几乎不费吹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