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07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07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之前。这个政策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大额的定期存款业务,银行放出的定额是越来越少。每次放出定额,都会被一群权贵、富商哄抢一空,争相办理5年存款业务。

    这次降息改革之后,每户只享有20元的5年定期存款定额,这对那些权贵很富商来说,只能毛毛雨,也许他们一天的花费都不止20元,更别说这20元的5年存款利息了。

    最重要的,普通存款业务。利率下降到了1。即存入银行1万元,每年只能产生100元的利息。

    降息之后,银行的存款顿时下降了不少。但是皇家银行这个时候真心不怎么缺钱,大量百姓的存款加在一起就非常恐怖了。有这些普通百姓的存款作为银根,还是可以很好的维持运转。

    而且很多企业的流动资金,就算是银行只有1的利息,但这点钱也是钱啊!而且现在企业之间的交易,很多时候都是通过银行转账进行了。银行因为其便利性,让很多经济活动开始对银行产生了依赖。

    银行内减少的钱,很快就涌入了股市之中。此时的皇家证券交易所。第一批上市的的企业一共九家,分红的盈利率,都在10左右,价格很快就被这些涌入股市的资本太高了。一路抬高到了6左右。

    盈利分红是比较容易掌控的,上市的这九家企业,全是皇家资本旗下的企业。盈利多少随时可以调控,最好的调控方法就是朝廷的税收。盈利高了,就把税收定高,盈利低了。就可以调低一些。经过一番矫正之后,盈利被压缩了下去,钱虽然跑到了朝廷手上,但对于朱由校来说不过是左手换右手,钱还是在他手上。

    盈利中的一部分要用来扩张业务,然后才是进行分红。分红的多少,实际上是很好调控的。只不过调控都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在这个时间差内,分红可能会低一些,也可能因为企业突然赚了一大笔钱而突然增多,这就是投机者们可以追逐的盈利空间,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空间。

    于是股价的定价,都是按照分红来决定的,分红定为投资金额的10。银行突然降息,那些他投机者们看银元放在银行不划算,又发现了股市中的利益,于是迅速涌入了股市,将刚刚发行的第一批股票瓜分一空。但实际上并没有瓜分到多少,第一批上市的股票并不多,而且迅速被皇家银行自己买走。

    随后价格被迅速抬高到6回报率的水平,然后再逐步放出股票。尽管下降到了6,但是股票依旧被热钱给瓜分了。

    皇家银行控股的九家上市子公司,随着价格的波动,开始增发、吸纳股票,股票分红的投资回报率低于1的时候,则会抛售一部分股票,以避免产生投机泡沫。投机泡沫,实际上是敛财的好方式,但股市如果一上来就搞泡沫圈钱,会把人吓跑的。

    而且泡沫不仅仅可以圈钱,还可以疯狂催生各种建设活动,如果仅仅是为了圈钱,而让人们意识到股票是国家承认的合法性‘赌场’,并且庄家可以随意出千,那么投资者也不是傻瓜,他们的头脑也会迅速得到启发。

    所以暂时证券交易市场不搞投机泡沫,如果有民间商人想要操控股市,通过疯狂拉高价格,然后吸引别人入场当接盘侠,皇家资本将直接增加股票流通量,直接就可以把价格打压下去。以高价卖出的股票,显然是赚的。

    于是皇家证券交易公司,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投资市场。

    那些地主一看北直隶农业公司的上市分红,每亩竟然达到了0。5元,这是在以每亩0。5石粮食,按照每石1元的价格进行计算的分红。分红明显高于北直隶佃租管理法的15。正好是30,甚至是比他们40的佃租还要高。因为这些地主,他们的土地是交给佃农生产,随后对佃农是没有什么管理的。更加没有技术指导,水利设施修得参差不齐,以至于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要比皇庄低出一大截。

    粮食价格在皇家资本垄断了商品粮销售之后,这些地主卖粮食都要遵照每石0。7的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大批量是卖不出去的。想要卖到外省,抱歉,先交一笔关税。北直隶的粮食出口关税绝对吓人。

    老子不卖,自己酿酒行不行?

    很抱歉,酿酒也要缴纳高额税率,酿酒业因为其暴利因素,因而被皇家资本盯上了,通过税务局的税收,以及关税阻断外省酒水的进入。酿酒业已经被皇家资本给占领了。如果那些地主自己酿酒销售,结果就是更加亏本。

    那老子囤货居奇,等待天灾,哄抬粮价。

    这个想法同样抱歉,他们想哄抬粮价都没办法。皇家资本大不了从南方调集粮食,而且皇庄生产出的粮食就很多了,还能储备一大批粮食呢!哄抬粮价的结果就是,粮食烂在仓库里哄抬不起来。变成陈粮之后,价格还受影响。

    以至于各种措施之下,北直隶这些地主的粮食。根本卖不出超过0。7元的价格。用这个价格一换算,北直隶农业公司的分红,竟然比他们的40佃租还要高。

    最重要的是,入股皇家农业公司之后。土地可以迅速变现啊!如今北直隶出现了大量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都很不错,起码比土地高多了。尽管土地是根本的东西,但是北直隶这个情况,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了。

    因为北直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方面,显然不可能出现太大的问题。粮食价格也不会出现波动。所以土地这个生产资料,已经不是那么值钱了。现在别人有钱,都是投资实业去了,谁去买他们的土地?以至于北直隶的那些地主,现在就算是要卖土地,除非是位置比较好的,有其他作用的。否则土地价格,根本就不会比股市中的价格要高。

    于是一些地主就发现,如果把土地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然后把钱变现出来,再用来投资实业,明显更赚钱,资本积累速度要比死守着土地要快得多。而那些不懂得做生意的地主,也觉得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之后,拿到的分红比现在40的佃租还要高,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显然是很划算的。

    北直隶佃租管理法、证券交易市场、银行降息、土地分红。这些连环政策执行下去后,大量地主开始入股把手上的土地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

    这些土地入股到北直隶农业公司,尽管那些地主获得了股权,但是土地经营权却是落入了朱由校的手中。

    那么接下来,有的是办法把这些地主‘三振出局’,当然一时半会没必要这么做。更重要的是,这些地主入股皇家农业公司之后,以及皇家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让北直隶走上了资本产业化的道路。

    资本产业化的结果,就是催生出大量的产业。

    因为北直隶的关税壁垒的建立,北直隶的商品市场出现了大量机遇,这些民资面对这样的机遇,在利益的驱使下,自然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实业之中。而皇家资本旗下的公司上市,相当于是分出一杯羹,吸纳民间资本进行发展。

    会做生意的,自己办实业。不会做生意的,投资一下股票。大家都把银子拿出来做生意,市场上的钱不就多了。到处都是生意,那么就业岗位不就上去了,商品市场不就繁荣了。

    所以这个体系的出现,重点还是吸引人们把银子拿出来做生意,而不是放在家里发霉。朱由校穿越后,已经完成了两个资本的变革。第一个变革就是银行,把那些原本放在家里发霉的银子,吸引到银行中进行储蓄。第二个变革,就是把这些银子从银行里驱赶出来去做生意。

    仅仅一个月后,杨国瑞汇报上来的数据,就让朱由校大喜过望。

    “截至目前,已经有将近4000万亩土地,正在进行入股折算。另外北直隶涌现出了16家民资农业公司。”杨国瑞报告道,“这16家民资农业公司,入股土地加在一起,也达到了1000万亩左右。”。

第187章:彻底整合() 
“这么说,北直隶只剩下将近三千万亩土地没有纳入这个新的农业体系当中了?”朱由校惊喜的问道。。 …,

    “是的,皇上。”杨国瑞说道:“只剩下不到三千万亩了。”

    “哈哈,好,这下北直隶算是彻底稳了。”朱由校振奋的大笑了起来,阴谋已经得逞了,那些地主显然都钻入他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兴奋无比的朱由校对杨国瑞吩咐道:“继续加大宣传,争取把剩下的那三千万亩土地也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嗯,朕同时也让内阁在加几把火。”

    “臣遵旨。”杨国瑞微微躬身,这次皇家资本可谓是大手笔,直接促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变革。

    股市的成立,开启了资本产业化的进程,同时何尝不是产业资本化呢!这样的变革,使得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

    朱由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地主把土地入股北直隶农业公司之后,北直隶的土地问题已经解决了大部分。

    这次土地问题的解决,表面上看上去是一场入股,实际上却是一场剥夺北直隶地主手中土地的阴谋。

    要剥夺北直隶这些地主的土地,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首先掌控着北直隶大部分土地的北直隶农业公司,董事会是皇家资本所掌控的,公司决策行为,都是皇家资本所能左右的。

    这样一来,要想把那些地主手上的土地剥夺掉,只需要让北直隶农业公司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出违背市场规律的决策。例如皇家银行即将缩紧银根的时候。不再放出贷款之前,北直隶农业公司疯狂贷款,然后进行各种建设。

    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北直隶农业公司将会负债累累,并且在银行银根紧缩的环境下,甚至资金都没有地方可以拆借。最后会因为欠银行太多钱,而被银行进行资产处理。

    资产处理的时候,先估算资产价值,银根紧缩的时候。市场上没什么钱,资产价值将大幅度缩水。但北直隶农业公司又是在经济繁荣时期贷的款,于是用缩水的资产价值,减去负债之后,再将资产出售,最后剩下的钱,再按照股份分给那些股东。

    那么北直隶农业公司的资产,也就是那些土地将卖给谁呢?

    显然到时候将会低价卖给农民,因为北直隶农业公司的所有土地,都是按照每户三十亩的规格进行安民的。这些土地上有大量百姓。这个时候如果把土地卖给其他地主,显然是不可能的。人家买走了。也不好处理,那些农户的房子什么的都在那里呢!迁移成本谁来出?

    最后只能便宜农户了,农户可以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赎买这些土地。农户手上没有钱也不要紧,银行可以向他们提供无息贷款,以对这些土地进行赎买。

    等于说,最终这些土地,将落入农户手上。如今北直隶农业公司旗下皇庄的农民,只需要在这之前缴纳佃租,日后土地变成他们的之后,便不需要再缴纳地租了。

    这种资本游戏,这个年代的人们也许还不是那么懂。但是对于朱由校这个穿越者来说,却是司空见惯。日后世界各大财团,不都是这么搞的。什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会倒闭,实际上就是这种把戏。

    先吸纳大量民资,出高价买走他们的股票。然后自己把自己玩死,再把资产低价向财团高度控股的企业转移。民资相当于吃了大亏,高价买到股票,结果股票在一场金融危机中疯狂贬值,最后甚至一文不值。

    只不过这次朱由校是把资产最终分配到皇庄佃农头上,从而彻底实现安民的目的。

    当然这种把戏一般都是在一个产业成熟之后才会搞的,在一个产业还在发展的时候,必须让民资赚到钱,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吸引这些民资大量将资金注入该产业进行大量的建设活动。

    等该行业建设好了,果实已经非常诱人的时候,就是财团收割的时候了。

    所以当前北直隶农业还要进行大量建设,其他省份的农业同样也还没有开始建设,所以在十几年内,投资农业对于民资来说还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的。等到产业建设完善的时候,到时候就看谁跑得快了。

    至于北直隶得那些农业公司,则是另外一种模式。此时的北直隶,农业公司只能采用雇工生产的方式进行经营,禁止像传统的地主那样,把土地租给别人,自己翘着大腿在家里坐等收租。

    收租子是最无脑的行为,既然他们不产于农业生产,干嘛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让老百姓多承受一道剥削。

    采取雇工制的农业公司就不同了,他们采取雇工制进行生产之后,对土地的生产经营就会上心,而且形成规模效益后,生产技术和效率都能得到提升。所以采用雇工制的农业公司,对于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商品产出是很有作用的。

    而且农业公司的老板不管是举人还是官员,都是必须交税的。因为农业公司是商业范畴,北直隶的商业税可是没有特权阶级的。

    那些不想入股的地主,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农业公司,朱由校自然也是支持的。天下的财富何其多,总不可能看到哪个商人有钱就眼红吧!朱由校针对的,主要是那些不纳税的商人,以及那些无脑收租子盘剥百姓的地主。这两个群体,绝对是国家蛀虫。

    经过一番入股,以及地主、商人联合组建农业公司,相当于北直隶的农业生产,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整合阶段。

    因为北直隶农业公司获得了4000万亩入股土地,大量皇庄即将开始建设,接下来还将有地主会将土地入股到北直隶农业公司。或者入股到其他雇工制生产的农业公司当中。

    这绝对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变革之中,北直隶的佃农会有所动荡。但是在官方组织下,很快就在皇庄中建立保甲制,变得井井有条。而水利设施,也将全面性的开始建设,在大量的资金支持下,最多三年时间,北直隶大部分农业耕地就可以实现旱涝保收。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人首先要能吃得饱肚子,才能去发展工业。北直隶农业资源只要整合出来,北直隶的社会就能彻底稳定下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