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镇宅男妻 >

第53章

穿越之镇宅男妻-第53章

小说: 穿越之镇宅男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

    严衡穿好衣服就去了前院,出门的时候把正在门外扫地的玳瑁吓了一跳。

    吴名也没在房间里待多久,套了件衣服,把头发简单梳了个发髻,然后就抓起严衡昨夜穿过的那件大氅,披在身上,起身出门。

    刚一走下门前台阶,玳瑁就凑上前来,“夫人,主君回来了?”

    “看都看到了,还问什么?”吴名在她额头上弹了一下。

    “真是主君啊!”玳瑁揉了揉被弹疼的脑门,“我还以为白日见鬼了呢!”

    你现在才是白日见鬼呢!

    吴名翻了个白眼,迈步去了厨房。

    桂花显然已经发现砂锅羊肉不见了,正在厨房里急得团团转,见吴名推门进来,立刻吓得跪倒在地,“夫人,婢子有罪!婢子没看管好厨房……”

    “羊肉和米饭都是我拿的。”吴名打断道,“昼食的事过会儿再说,朝食准备好没?”

    “豆……豆浆……已经好了,荷包蛋……还……还没……”

    “我自己看吧。”吴名受不了桂花一见男人就紧张的毛病,迈步走到案板前,发现豆浆已经榨好了,旁边还有一锅蒸好的馒头,一碟子已经调过味的萝卜干,卤肉,就剩荷包蛋这个凉了就不好吃的东西还没动手。

    “快点做荷包蛋,多做几个,全要五分熟的。”吴名一边吩咐,一边去取食盒。

    严衡这时已经到了前院。

    一出连通前后院的垂花门,严衡便发现追着他过来的侍卫已经尽数站在院中,不由面上一热,向最近的两个吩咐道:“分一半人下去休息,我今日不会离开军营。”

    “诺。”侍卫躬身应诺,将严衡的吩咐转达给侍卫头领。

    严衡身边的侍卫全都经过极为严格的训练,不多嘴就是训练中的首要一条。就像这次,即使严衡执拗地甩开队伍,一个人快马奔回襄平,侍卫也只会奋力追赶,而不会多问一句为何如此。

    但姚重这样的心腹得用之人就不会让他这样省心了。

    严衡一进正堂,已在此地等候多时的姚重就一边躬身见礼,一边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不知主君有何紧要之事,竟需甩脱侍卫,单骑而归?”

    “紧要之事,自是不可对人言的。”严衡轻咳一声,掩去尴尬,“你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事?”

    “郡守驾临,奴婢怎敢不来叩首?”姚重用严衡的语气还了一句,然后才笑眯眯地继续说道,“今日营中犒赏三军,主君既然来了,不如也去露个脸?”

    “什么时候开始?”严衡问道。

    用米粮油盐犒赏三军的主意还是吴名出的,虽然他当时只是和严衡讨论“物流”这个新名词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严衡却很是在意地记在了心里。正好今年没有什么大旱大涝,军屯里种的庄稼都算得上丰收,又多了豆油和海盐两个大进项,正是资本雄厚,收买人心的好时节。严衡便让人完善了犒赏的内容和流程,当作正经命令发布下去。

    巡视的路上,有些军营就已经将犒赏发给了兵卒,相比他们,襄平这边反倒有些晚了。

    “已经开始了。”姚重道,“但这一次的犒赏乃是由诸将亲手颁发到每一个兵丁手中,没一两个时辰结束不了,主君用过朝食再去也来得及。”

    “你怎么知道我还未用过朝食?”严衡尴尬地问道。

    “主君,这前后院加起来也没多大的地方,光是用耳朵听也知道夫人一直未起……”

    姚重话未说完,门外便传来吴名的冷哼,“又说我什么坏话呢?”

    “夫人明鉴,我哪里会说您的坏话,褒赞还来不及呢!”姚重赶忙转过身来,向吴名求饶。

    吴名只是用这句话提醒他们自己来了,说完便拎着食盒进了正堂,连个正脸都没给姚重。

    严衡也没再多言,故作威严地坐在案几后,看着吴名摆放吃食。

    但很快,严衡就注意到姚重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身上转来转去,而且主要在吴名的腰臀处流连,顿时恼火道:“你先出去,待我和夫人用过朝食,自会叫人唤你。”

    “诺。”姚重一脸戏谑地应了个诺,躬身退出正堂。

    严衡这才缓了缓紧绷的表情,问吴名是否知道今日犒赏三军的事。

    “知道,罗道子还请我观礼来着,但我不想站外面吹冷风,推掉了。”吴名道。

    “陪我一起去看看吧。”严衡道,“只是过去看看,不会站太久,你多穿一点就是。”

    吴名并非空有颜色的花枝,没必要一直藏在屋子里不见人。反正再过几日,他也要随自己出去走动,今日权当是一次试炼,让他习惯一下前呼后拥的滋味。

    吴名没想那么多,只觉得去了也就是当背景墙的,没什么麻烦和难度,沉吟了一下就点头同意,“那就去看看吧。”

    应诺下来,吴名才知道背景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首先他穿的一身衣服就要从里到外全部换掉。等他把嫪姑姑取来的新衣服里三层外三层地穿裹完毕,吴名顿时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担心保暖的问题,有这么多层衣服在,再大的风也吹不进身体。

    换衣服的时候,嫪姑姑看出了吴名的不耐,笑眯眯地提醒他,这是也就是在兵营,很多东西都省略掉了,若是参加士族间的宴会,光是腰间的环佩就要再添一圈,头上的发冠也要换成几斤重的黄金宝石。

    吴名扯了扯嘴角,开始考虑有没有可能用塑料充宝石,把黄金换成铝合金。

    他还在异想天开地做白日梦,嫪姑姑又开始叮嘱礼仪上的问题。

    好在严衡一向没什么耐心,嫪姑姑还没嘟囔两句,严衡就不耐烦地闯了进来,把已经穿戴整齐的吴名从嫪姑姑的紧箍咒下拉走。

    当两人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来到校场,犒赏的仪式已经进行了一半。

    领导人驾临从来都没有突袭一说,一得到严衡出席犒赏仪式的首肯,姚重就派人将严衡已至军营的事报给了这边的军官和罗道子,让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做好保驾护航的准备。

    于是,严衡刚一露面,整个仪式便戛然而止。

    台子上的军官纷纷挤出一脸惊讶,匆匆忙忙地和罗道子一起下来见礼,下面的兵卒则全都跪倒在地,虽未三呼万岁,但排场差不到哪去了。

    严衡并未和这些人多言,也没发表什么振奋人心的演说,一脸漠然地登上观礼台,在首席处站定,然后才沉声道:“起。”

    “起——”跟在他身边的侍卫马上扯起嗓子,将严衡的命令传达下去。

    等下面的兵卒纷纷站了起来,严衡看了看两侧的军官,见他们也已找位置站好,这才再次说道:“继续吧。”

    “诺!”二五百主大声应诺,接着便亲自向下面的百将传达了这个命令。

    这年月没有椅子,观礼台上的人——包括严衡——都只能和下面的兵卒一样在太阳底下站着,不过就是位置不同罢了,看起来倒有那么一点同甘共苦的意思。

    得到命令,下面立刻又喊起了人名,被喊到名字的士兵也大声应诺,快步跑上前领取犒赏。

    严衡并不想让人觉得他有谋反之心,屯田里的这些兵卒虽然也挂着军队的头衔,但衣着打扮都和正规军有所不同,对外也只宣称是为了给边关囤积军粮才额外招募。训练用的校场都在军营正中,外面被军营和农田层层环绕。寻常人只能看到兵卒们在农田里干活,根本不知道他们每日也是要出操训练,拿刀握枪的。

    每处屯田里的兵卒数量也不会招募太多,像襄平的这处就只有一千人左右,由一名二五百主统领,下面设五百主两个,百将十人。

    这次犒赏,二五百主、五百主以及只管理匠人营的罗道子都在台上观礼,十名百将负责将犒赏的物品亲自发放到千名兵卒手中。

    犒赏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不过就是一罐豆油,一包食盐、一升白面、一斤猪肉。

    但拿到犒赏的兵丁无不喜笑颜开,只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少捎寄回家,让家人享用的。

    这年月会主动投身军营的都是贫家子,这四样东西虽然数量不多,但对穷人家来说,每一样都是精贵之物,足以让他们全家过个好年。若是节省一些,像豆油和食盐这两样大可以多用几月,省下来的开销可不是一点半点。装豆油的罐子更是可以长长久久地使用下去,让家里多上一件家什。

    严衡在找人屯田的时候就有通过这些人来影响当地百姓的考虑,每处军屯的兵卒都以本地人为主,只有军官是另外选调的。入营达到一定时间而且表现良好的兵卒都可以得到探亲假,每个月都有一天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就算自己的探亲假已经用掉,也可以让没用掉的其他人把东西捎带回去。

    当然了,每次回去前,上官都会反复叮嘱: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做的事别做。

    但这年月最讲究忠孝二字,郡守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要给郡守卖命,只是闭紧嘴巴又算得了什么?闷声发大财嘛,他们还不想让人觉得军营里日子太好,过来跟他们抢位置呢!

    严衡并不理解这些兵卒的心情,但见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笑容,他便觉得这次犒赏没有做无用功,只要条件允许,今后大可以继续下去。

    吴名也在感慨,但他感慨的却是这年月的人可真好糊弄。

    这要是换成后世,哪家工厂企业的老板敢用这点玩意当福利,来年就别指望招到人了!

    可眼前的这些兵卒却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一个个竟然还感恩戴德!

    哎——

第73章 七三参观() 
抵达校场的时候,犒赏仪式已经进行了大半,严衡便没在中途离开,一直到最后一份犒赏发放完毕,这才带着吴名和一众侍卫离开了校场。

    从始至终,严衡就说了一个“起”字,一句“继续吧”,完全一副生人勿近的高冷范,偏偏这年月的底层民众就吃这套,一个个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吴名心下腹诽,却也只能暗自唏嘘。

    在这个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务的年代,有饭吃就是民主,活下去就是人权。

    自由,平等,解放?算了吧,肚子都还没有填饱呢,谁有工夫想那些不知所谓的玩意!

    但也正因如此,在这年月聚众造反其实也很容易——

    让百姓们没饭吃就行了。

    以吴名现在的本事,做到这一点真的很容易,甚至都不需要动用法力,只要利用后世学来的科学知识伪造点自然灾害就能达到目的。

    但就算在人世间摸爬滚打了两千年,吴名也还是干不出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更何况造反是一回事,造反成功是另一回事,纵观华夏历史,真正的泥腿子皇帝只有一个,真正成功的农民起义一次都不存在。

    “夫人?”严衡刚和姚重汇合,正想顺势去吴名新建的两个作坊看看,没曾想问了一声却没得到回答,顿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吴名。

    吴名正走神,没注意前面突然多了个障碍,鼻尖处吃痛才发现自己撞到了严衡身上。

    吴名疑惑地瞪起眼睛,严衡只好重新问道:“可否带我去那两处作坊看看?”

    吴名愣了愣,很快撇嘴道:“没什么不可以的,不过路有点远,得骑马过去。”

    虽然吴名一直宣称那两处作坊是自己的私房,但占着严衡的地盘,用着严衡的人手,怎么可能真的和严衡割开关系,再说以后还要利用严衡的渠道和人脉卖钱呢。

    不,是现在就需要了。

    瓷器作坊还在研发阶段,但玻璃作坊已经可以开始赚钱了。

    眼下正值新年,只要在郡守府外送的年货里添一两件状似精美的玻璃器物进去就是最好的宣传。晶莹剔透、状似水晶的玻璃绝对能闪瞎很多贵人的狗眼,让整个襄平城的有钱人都开始关注追捧。

    然后,玻璃专卖店也就可以跟着开业了。

    抱着这种小算计,吴名便领着严衡一行先去了玻璃作坊。

    玻璃作坊和瓷器作坊并不在一起,待遇比那边更好,但管理也更加严密。在得到吴名的授意后,姚重甚至从郡守府的侍卫里调了几个老实嘴严的过来看门护院,以免被外人窥视,或者有工匠私逃。

    在全社会都步入工业化大生产之前,玻璃这东西是没法造福于民众的,偏偏这东西的制造工艺又属于那种会则不难的,若是有工匠起了异心,学会之后跑出去另起炉灶,那他可就要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吴名已经没兴趣去考验人心,干脆摆出一副恶人脸孔,将这些工匠当犯人看管。

    当然,老实干活的,肯定能吃饱喝好,有地方住,有衣服穿。但要是想耍心眼,呵呵,严衡可是新开了好几处矿区,正缺少免费劳力呢!

    但不知道是姚重的管理太好,还是作坊里的条件太好,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玻璃作坊还是瓷器作坊都还没有出现工匠私逃的事。

    因吴名打算在过年的时候大赚一笔,玻璃作坊并没有因为临近新年而停工。严衡一行抵达作坊的时候,三名匠人连同十来个学徒正在里面忙得热火朝天。

    三个匠人主要负责吹制精美繁复的玻璃摆件,学徒的工作则不太一致,资质好的已经开始吹制样式简单的杯子、果盘等等容器,资质差的就只能给师傅和师兄们打打下手。

    为了不打扰这些人工作,吴名没让严衡进工作间,只让他透过窗户远远观望,待看得差不多了,就直接将他带进了库房。

    吹制玻璃关键看匠人的手艺,只要手艺练熟了,像玻璃杯、动物摆件这样的小物件,一会儿就是一个。但玻璃这东西如今只能走高端的精品路线,早期做出来练手的、稍微有些瑕疵的、外形不那么尽如人意的都已经被扔回炼炉,融化重造,能被送进库房的都是挑不出半点毛病的精品。可即便如此,积累出来的数量也已经相当可观。

    一开库房,严衡就被玲琅满目的玻璃器皿震得愣了一下,跟他一起进来的侍卫更是全都看直了眼。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