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

第23章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第23章

小说: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公公成全。”朱高煦随手又从身上摸出一块罕见的血玉如意放在马公公手里。

    一脸深沉的马公公把那块血玉如意放在手里掂了掂,脸上依然是那种不阴不阳的莫测笑容。

    “贪财的老家伙,这么贵重的血玉如意眼都不眨就笑纳了。好,贪财就好。就怕你不贪呢。只要皇帝身边的贴身内侍能为我所用,那将来一定有大用处。”汉王在心里暗暗盘算。

    半月后,奉诏回京的老三朱高燧从常山赶回南京,朱棣命令三兄弟还有朱瞻基一行四人三日后前往孝陵拜谒。

    老三朱高燧虽然上次“矫诏夺位”之事,闹得很大,但是毕竟朱棣知道他是被人利用的傻蛋,所以这次拜谒,当然也通知他回来了,就当是在人前给这个不成器的幺儿长一点脸面。

    只是不知道,这个莽撞的发动一场可笑的政变,为他人做嫁衣的赵王,到现在是否想通当日矫诏夺位之事的因果,明白是他的太子哥哥朱高炽摆他一道没有。

    有时候想想,人生百年过,转眼成枯骨。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也终究要死。

    宋朝诗人范成大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不过,土馒头的坟,在帝陵中,直到明代才出现,秦汉唐宋时期的帝陵都是方形的。

    圆形坟是明太祖朱元璋因地制宜的创举。

    因为南方多雨,陵墓作圆形,可使雨水下流,不致浸湿陵寝。

    说起孝陵的选址,当初朱元璋登基后,曾向刘基、徐达、常遇春、汤和征询陵址的意见,并约定时间召集这四人磋商,连朱元璋共五人,各自先用纸条将陵址写好,到时从各自的袖筒中掏出来一对,结果不约而同地写着同一地点。

    这个被君臣一致看好的陵址,就是南京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的灵谷寺旧址。

    紫金山最初叫“金陵山”,楚怀王灭越后,曾在这里掘地埋金,以镇“王气”。它三峰井峙,气势雄伟,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自六朝以来,就流传有“虎踞龙盘”之说,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洪武14年,朱元璋开始营建孝陵,翌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在这个墓里。第三年孝陵全部竣工。时隔15年,朱元璋病死,终年70岁,与马皇后合葬孝陵。

    孝陵规模宏大,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这是陵寝威严的标志,轻忽不得,否则就得问个大不敬罪。

    下马坊内有永乐三年,朱棣为他父皇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一通,满碑全是对朱元璋的颂扬之辞。

    孝陵的神道非常独特,由华表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名曰“孙陵岗”的小山。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

    神道转弯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

    当年建陵时,曾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于是神道只好绕行而过,这样才成全了孙权的“入土为安”。

    可是这个弯弯曲曲的神道,对于前来拜谒的大胖子朱高炽来说,走起来就太困难了。

    因为他平日在皇宫里都走路跌跌撞撞,何况现在在皇陵这一路的弯弯曲曲呢。

    孝陵前面的下马坊那里,就规定了不能骑马坐轿。所以这陵墓曲折漫长的神道对于胖太子来说,简直是每走一步都困难。

    朱高煦由两个太监搀扶着,虽然他已经尽最大努力保持平衡,维护太子的尊严,但是当大家爬到“孙陵岗”这座小山时,走在最前面的他脚下一滑,身体重心不稳,不慎跌了个跟头。

    紧跟在后面的汉王朱高煦,本来就对于太子违规让内侍搀扶看不顺眼,此时,便是难以掩饰的在后讪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此话大不敬,言外之意,太子若是栽了跟头,就有后面的人踩上你了。

    太子和众人一时窘迫,朱高炽忍不住摆出兄长和太子的架子呵斥汉王道:“大胆汉王,竟然如此无礼!”

    “何罪之有?臣弟说错了么?兄长在前面跌倒了,后面的弟弟们难道不应该警觉注意一些?”高大威武的汉王毫不示弱,挑衅似的望着朱高炽。

    朱高炽一时语塞,心里又羞又气,但是又觉得汉王说的,确实符合刚才的情境,指着汉王,一时说不上话来。

    汉王神气活现的半转过身子,脸一半对着太子朱高炽,一半向着后面的赵王朱高燧和最后面的侄儿朱瞻基,脸上全是得意,太子却无可奈何,一时气氛尴尬。

    此时,在最后的皇太孙朱瞻基近走一步,上前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此回答,忍不住让人拍手叫好,意思是,“前面的人跌倒了,紧跟在后面的人你不要得意,因为前人还有后人在后面警惕、注意着你呢。”

    朱瞻基的回答既有利有节,又恰如其分,可以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回击了皇叔的挑衅朱高煦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亲们,这场暗战有木有甄嬛传既视感?小小剧透一下,朱瞻基和这位汉王还会成为情敌。亲们期盼么?感谢亲们每天的票票。求。求打赏。

第51章 永乐十一年的除夕宴饮() 
朱高煦也被这个气势雄伟的回答镇住了,忍不住完全转过身子,正视着身后这个14岁的小侄儿。

    他第一次发现,这个一直以来,被太子家族拿来当夺嫡武器、几乎神话了的小毛孩,真的已经长大成人。

    看他站在自己面前,身高都快要赶上皇叔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唇上长满密密的黑色细绒毛,再过几年,那些绒毛应该就会变成坚硬的男人的胡须吧。

    虽然父皇公开宣布把皇位传给这位走路都走不稳的大哥汉王感到憋屈、愤懑,但是平静之后,他想到,就凭大哥这个身体,在皇位上又能坐几年呢?

    现在父皇威力还在,朱高煦有个忌惮;若是父皇一日不再,这江山到底是谁的,恐怕还是要像父皇当年夺位一样,用刀剑拼了,才能说是谁的!

    汉王原本觉得,失去了父皇的庇护,仁弱的大哥,根本没法和自己抗衡,可是现在他有点悲哀的发现,在夺嫡的路上,大哥不足为惧,但是这个小侄子,却是个强劲的对手,须得时时防着他。

    而少年朱瞻基,他不知道,他这随口帮父亲的一句回击,给自己切切实实的多了一个敌人,更因此改变了八品掌记吴二红的一生。

    祭拜完孝陵后,永乐帝朱棣这次吸取了今年端午节的教训,立即让赵王即刻启程,回到封地。

    汉王朱高煦虽然没有去青州就藩,但是也乖乖的出了皇宫,回到自己皇城根外的偏僻府邸。

    八年未得团圆,此番回宫竟然连一顿年夜饭,都没有留下和父皇一起吃,朱高煦就被迫匆匆离开,朱棣可真够狠心的。

    汉王辞别的时候,没有让官员或者僚属前去送行。他只是在朱棣奉天殿的东暖阁门帘外一米远的地方,远远的给父皇朱棣磕了三个响头。

    内侍马云让他进去再磕头,朱高煦拒绝了,朝着里面大声说:“我想父皇此刻一定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儿臣,因为怕见了又生伤感,徒生枝节。父皇,你的难处,儿臣都明白。就此别过,父皇。”

    朱高煦的声音突然呜咽在离别的寒风中。

    暖阁内的朱棣,也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唐朝诗人尚颜在《除夕》中如此喟叹。

    而永乐十一年的这个除夕夜,吴二红觉得,也似乎笼罩着一种凝重的气氛。

    年菜倒是非常的丰盛,御膳司首先呈上的是“万年如意”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锅烧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

    其次是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

    接着是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

    最后是饽饽二品:白糖油糕、如意卷;燕窝八仙汤。

    一切山珍海味就绪以后,大太监马公公先亲自给皇帝进汤膳,接着再由他的徒弟小德子给世子们、嫔妃们、送汤,秩序乱不得,分量也完全不一样。

    每一道菜上来之前,负责报菜名的小安子像唱曲似的,拖着悠长的声调,给大家一一报上。

    当他用惯有的长腔唱道:“下一道菜:燕窝炒炉鸭丝——”

    朱棣脱口而出道:“快,快,这是高煦最爱吃的菜,给他多布一点……”

    本来正兴兴头头安排布菜的马公公,闻言楞了一下,一时不知所措,僵在原地。宴席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微妙。

    朱棣这才想起,汉王已经离开皇宫,此时正在回家的路上吧。

    在汉王离宫命令下达前,太子为表仁孝,曾上书恳请父皇答应两个弟弟都留下过年,毕竟他们回宫不易。

    当时朱棣听到这句话反而态度更加坚决,坚持让汉王和赵王拜谒之后即刻启程。

    但是现在这一个不经意的举止,却让人看出了皇帝心里对汉王的牵挂。其实他的心里,是多么希望陪他吃年夜饭的是这个二儿子。

    虽然朱棣并不是一个喜怒形之于色的人,但是,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又苍老了一岁的父亲,还是忍不住真情流露了。

    毕竟,单从情感上来说,皇帝和汉王的感情是最深的。他们的交情,是战场上过命换来的。

    这一点,在场的人都知道。

    此时,看到父皇这样失态的举止,太子朱高炽和太子妃张翠云,皇太孙朱瞻基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

    整个除夕晚宴,他们都有点食不甘味的样子。也许,从皇帝对汉王的思念里,他们又隐隐感到了某种危机。

    “爬得越高,摔的越惨”,他们是绝对输不起的人,所以现在的太子一脉,绝对不容许有一丝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晚宴过后,照例,皇帝会把各种食物甚至盘子分送给各大臣。

    “把那盘装过“燕窝炒炉鸭丝”的银镶玉的大盘,派人给汉王送去。”朱棣突发奇想,下了这么一道命令。

    这玉盘玉质温润,银丝纹饰布满盘身周围,玉和银两相配合,虚实相生,相得益彰,实在是珍品。

    “是,皇上。请问皇上可有口谕给汉王传达。”马公公不失时机的问道。

    “你告诉他,这玉盘是汉王小时候吃饭时就用过的盘子,是太祖传下来的东西。见到盘子就如同见到皇爷爷,见到父皇。对了,再拨一名最擅长‘燕窝炒炉鸭丝’的御厨给他一并送过去。”朱棣想了想说。

    “皇上对汉王的一片心意真是让人感动,老奴想,汉王收到御赐的金镶玉盘,一定会感激得涕泪交流。”马云那奸细的声音就像不和谐的刺耳音符,一字一句都划在太子一家的心弦上。

    朱棣在除夕夜命人给汉王布菜并御赐银镶玉盘的事,是朱瞻基回关雎宫告诉二红的。

    吴二红当时并场。这样的宴饮,二红和孙灵微这些品级不够的宫眷,都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亲们,皇宫里的团圆饭吃起来,是什么味道,你们能体会么?感谢亲们的。感谢你们在我书后的评价。开始上班了,好累,但有你们的我会好好码字。

52章 除夕夜的神秘约会() 
二红和孙灵微几个年轻女孩在太子府里另开一桌,吃的也很热闹。宫里有身份的大人物都去华盖殿领受皇帝赐宴了,小鬼当家,难得自在。

    毕竟又一年过去了,对于她们这些正在成长中的青春少女,一切都是新鲜的。

    二红和孙灵微都穿着永乐帝御赐的新年吉服。

    二红穿着件枣儿红的绛色棉袄,套着件桃红衬衣,戴着条大红领子,挽着双水红袖子,除了贤妃娘娘送的那条凤尾裙,她平常几乎不穿裙儿,所以她下身着一条玫瑰紫的裤子。

    就要迎来14岁的吴二红身量高了些,身上已经越来越有少女的味道了。肌肤虽然谈不上白皙,但是脸上有一种青春期少女特有的莹润和光泽。只是五官还不突出,显得脸部有些平淡,特别是和孙灵微站在一起,还是显得有些干瘪和瘦小。

    孙灵微身量高挑,皮肤犹如剥壳的鸡蛋雪白细嫩。头上插着镂空飞凤金步摇,随着莲步轻移,发出一阵叮咚的响声。更是别有一番风情美丽可人之姿。

    她上身穿件果绿纱袄,满绣五色大团时花,夹着各色洋蝶,宽大的衣摆上锈着紫色的花纹,艳容丽服,灿胜春花。

    下身则穿着一条她自己手绘的月华裙,这种种手绘彩裙,用料十幅,每幅色泽不同,都采用含水分较多的浅淡颜色,或粉或白,或嫩绿或鹅黄,先在每幅上轻描淡绘,再缝合一起,腰部打裥,每裥一色,微风吹过,裙裾飘拂,色如月之光华,清新淡雅,格调脱俗,孙灵微穿起来,都已经分不出是衣服把人衬得更美,还是人美衬托得衣服更美。

    合宫宴饮之后,晚上,朱棣和各宫妃嫔游园,二红和孙灵微做了一盏孔明灯,放到了高高的天空。

    “新的一年,许个愿望吧。”放飞孔明灯前,孙灵微提议。

    二人一起闭上眼睛,面对漆黑的夜空,静静许愿。

    “红儿,你许的什么愿?我许的是,但愿我和你,还有瞻基哥哥永不分离。”孙灵微兴奋的说道

    “啊呀,你怎么把愿望说出来了?说出来就不灵了啦。”二红有点惋惜的说道。

    “那你许的愿望是什么?”

    “我的,也差不多啦……”

    “啊,你也许的是我们三个永不分离?”孙灵微十分高兴。

    “嗯……差不多啦。”

    二红面对这孙灵微那双菊花一样的妙目,脸红了,心里渐渐觉得惭愧。她许的愿可以说和孙灵微的差不多,但又差很多。

    二红的愿望是,她希望和朱瞻基两个人永不分离。

    二红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点自私,在美丽无私的微姐姐面前,她好像真的有点猥琐。

    正在心里过意不去的时候,朱瞻基忽然出现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