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潘家彩儿 >

第38章

重生之潘家彩儿-第38章

小说: 重生之潘家彩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九“嗯”了一声,便无其他下文,朝潘彩儿点了点头,踏步离去。

第五十七章 开始赚钱啦() 
每天两次运送客人往来,每日都有一匹神骏矫健的高头大马拉着宽阔气派的马车行驶在县城和各村之间,这样的事只消几天,便在十里八村的乡民中,在县城百姓里,渐渐传播开来。清沛县所辖民众,第一次听说了这样一种非官方且路线明确、时间规律的“马车专驿”,不为官府所特有,不由豪绅所把持,老百姓若是舍得出四十个大钱儿,便也能坐得,听说这马车不仅跑得稳,马车里也有种种巧妙设置,虽则普通穷人还是摇头不肯接受这“高价”,县城里倒是颇有些有钱有闲的公子哥儿,或爱好口腹之欲的老饕,或特特为了巴结上楚未今甚至是胖修儿的阿谀之辈,又或单是为了享受被众人注目的那种滋味的,纷纷掏钱来尝试这偏僻之地几年不见得“新鲜事物”来。

    潘彩儿哪管这些人是怀着什么心思,无论吃饭还是坐车,反正都是给她们送钱的。

    “乔记美味专驿”由此便忙碌了起来。

    潘彩儿之前见那青骢马格外神骏,还有些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之感,未曾想这马儿每日里拉着马车那叫一个高兴,好似得到了百试不厌的游戏般,一天两趟拉着马车还有使不完的劲头,一到临近午时前要往县城里去时,那马儿便摇头晃脑地嘶鸣,两只前蹄还欢快地交替踢踏,潘彩儿见它这样子,实在是觉得自己看走了眼。这据说出身“高贵”的西川名驹,现如今被主人送人来拉马车,未曾见到半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屈,反而自顾自颇得趣哩。

    马车专驿里的种种设计,也逐渐地被那些乘坐过的人口耳相传散播出去,有的容易被人仿冒,潘彩儿也不在意,比如那“芦苇吸管”,比如马车扶手上固定杯子的圆坑-----好些自己家有马车的人,都学了去;而另一些,比如那可自由抬起放下的扶手,却不是别人能偷学的。这一点潘彩儿极为自信,她还指着这项专利赚钱呢。

    楚未今对这项技术也是守口如瓶,自从他设计了“乔记美味专驿”后,可谓再一次名声大噪。人家不知道这种种设计都来自于潘彩儿,都道是楚大家的脑袋里想出来的。于是他再次迎来了自己专业领域里的又一次高峰,清沛县虽然远不如南部和京城那边富庶,大户人家还是颇有那么几个的,一时之间,好几个富户都找到他,要求定制这乔记专驿样式的马车-----特别指明要内部构造完全一致。

    楚未今便道出之前和潘彩儿商量好的,说这些设计都来自于他本人和乔其善共同创造,又道,若是各位老爷们有意,可于下月修府里举办的九月丰收宴上与乔大夫提出来。

    每每说到此处,又貌似不经意道,哦,想必尊驾还不知晓,这位乔其善大夫,现如今的其膳堂老板,他真正身份是京城平府陟山侯一脉的嫡长,数年游历在外,可巧今年落脚在清沛县。

    有那知道根底的大户,面上点头做恍然状,心里却不屑道,什么“可巧落在清沛县”,这乔其善跑在潘家村乡下地方都呆了好几年了,远近皆知。

    楚未今也不管对方心里如何想,只管将这些“客户”的订制要求,都推到了乔其善身上,并强调了修府九月丰收宴这一关键词组。

    于是,清沛县里各大户,不多时都知道修府里要再一次开宴的消息。

    要说上次修府寿宴才过去没多久,又在当时出了好大一桩乱事,按说很该就此消停一段时日。而今那边当时的纵凶之人据说在府衙里刚刚审判收押,这边厢修府便又要设宴,很容易让人又想起那之前的不好来,也不知修府里修老太爷是怎生想的?

    不过要说办丰收宴,倒也不算是师出无名。

    这九月丰收宴,自来是大重朝北方地区的一个惯例宴席。多见于乡县里的富庶人家,每逢九月底各种粮产、蔬菜瓜果丰收,便借着自家田地庄园里送来当年的产出之际,邀请相熟的人家饮宴庆贺。

    这亦算是大重朝古礼风俗的一种,只是近年里南部奢华之风渐盛,清沛县虽地处偏远,也受了一些的影响,尤其是富家女子里,嫌这“丰收宴”颇粗鄙又不在潮流,渐渐竟无甚人家再兴起办丰收宴的想法了。

    楚未今心说,今年修府带头又一次办起多年不兴的丰收宴,也不知自此后各家各户会否跟着效仿,且看之后这丰收宴的宴贴会否纷至沓来便可得知。

    看官若问,怎的修府老太爷又忽而张罗起办个什么“丰收宴”来,这里面可有胖修儿的缘故在?

    这却是潘彩儿几人之前料不到的意外了。

    修老太爷如何会有闲情雅趣搞宴会哪。他作此决定,还不是因为来自京城那边修府里辗转递过来修昭容意思的一封信?

    原来之前修老太爷虽说一口回绝了小孙儿要求替乔其善正名的“闲事”,但待胖修儿离去,他斟酌良久,还是写了一封信,简略提了提乔其善的状况,以及他和京城平府陟山侯的关系。之前修家也许不必在意这种种复杂的门阀关系,左右自家做到最高级别的,不过是修老太爷的二弟,外放到穹泽任知府,连任五年,想回京回不去。

    直到修老太爷这一房出了个“昭容”,京城修府里可算是喜出天外来!

    胖修儿的亲爹,一直就官运不顺,自从侄女得了天幸,一举拿下“昭容”的位子,他可不是每天乐得见牙不见眼的,自此一切事情都听宫中的侄女的!

第五十八章 修老太爷的决定() 
修老太爷本不愿卷入宫闱之事里,他未曾想自家这位一直默默当女官的孙女,竟然能有这般造化。←百度搜索→都说目前修昭容颇得圣人宠爱,京城修府里也开始逐渐和各个豪门贵族交好,修老太爷无奈发现,修家再也回不去从前那般行事做足规矩便无大碍的简单模式了。现如今结交什么人,做出什么决定,都要先想一番,是否会对宫里的昭容有影响;反过来说,修家在碰到什么涉及复杂的官场人物、门阀贵胄之事,即便只是后宅传闻、野说轶事,他们也要问问修昭容,看其背后,有否某些猜想不到的关联。修老太爷书信里说起乔其善家的这团乱事时,并未曾想到,会得到宫里昭容的格外重视,甚至叫其父写了整整三页纸来。修老太爷看过后,也是面露诧异,原来这平家之事,后面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牵扯。大重朝自古皇权和兵权紧紧相依。整个国家的军队分为两种,卫军和边军。前者又分为州卫、郡卫、府卫和县卫,分别对应着大重朝层层行政区划;边军则是东南西北四处边疆所在地常年驻扎的军队。而无论是卫军还是边军,每一级的掌权者,都是同级两名官员,一名是朝廷正式授命的军队领导者,一名则是皇帝直属领导。前者按朝制分为至将军、率将军、正军尉、从军尉等等军衔,后者按与皇权远近分为廷中督监、上随督监、平颛督监、宁抚督监-----这“督监”一脉,即为隶属圣人直线管辖的内廷“秘书成员”,算是皇权代表下的军权班子。大重朝军队的每一次调兵,百人以上即需军衔制掌权者和督监一起出示“令牌”。令牌由上自下依次为金牌、银牌、铜牌、铁牌等。每一枚令牌均有上下两片嵌合而成,可佩带与身,令牌上刻不同内容和花纹,但无论哪一种,都有“敕令”二字。此调兵令牌由军队长官和督监各执一面,但却并非同级军官和督监相持。例如,若是府卫出兵,须有郡卫最高军官和府卫督监一起出示铜令牌,亦即,同级督监在调兵权上与上一级军官等同,要高于同级军队长官。←百度搜索→督监一向由何人担任呢?在大重朝里,历代帝王一向喜欢用无高门背景的“孤臣”做直系督监,因此类人无家族牵涉,无身世掣肘,更容易死心塌地地为皇权服务。然而多年累积下来,孤臣久而久之也会变成“权贵”,几代之后也会形成“世家”,而这些人代代下来,圣人也很难将某些督监的位子彻底替换成新一代孤臣。大重朝京城名为“荇曲”,不属于任何郡府,其卫军历代皆由圣人亲自任命。荇曲的卫军分三等,内、中、外卫军各有不同的国公和侯爵担任。现如今的荇曲外卫,正是晁化侯水家当家家主水渑担任。水渑年事已高,他水家在子嗣上一向艰难,三代之中,五服以内,竟只有三名男娃,且年岁均不足十五。圣人悯恤,令其慢慢择这三名远房旁支子弟之一过继承爵,然荇曲外卫军督监一职关系重大,须等不得小娃长大。修昭容隐晦透露,圣人属意陟山侯平捣愿(乔其善生父)接替水家做外卫军督监-----而这是谁的主意呢?修老太爷看到这里暗暗吃惊,没想到后宫女子果真没有一个心思简单的。之前一直得宠的俞淑妃早就盯上了这个位子。俞淑妃是圣人潜邸时纳入的妃子,颇知圣人心意,近年来年色渐衰,不得不常常靠着和圣人一起追忆往事来获得怜惜宠爱。水渑之事的为难,她早就由圣人那里得到了隐约的消息。俞淑妃生有四皇子和八公主两名皇室子女。四皇子的外家,俞淑妃的娘家人,是京城左政司务使,主管荇曲市面的物价调配,乃是一项肥缺-----然而却并不显贵,也不在高位。俞淑妃想为四皇子培植势力,这一点也不奇怪。快成年的皇子,即便没有争储之心,也该有些防人之备。俞淑妃和魏郡王府竟然有着七弯八拐的亲戚关系-----这是让修老太爷没想到的。魏郡王妃的娘家堂弟,娶的是俞家在衡咨郡七坞老家里嫡支中某个出嫁女儿的婆家妯娌的妹妹。当俞淑妃自以为毫不引人注意地向圣人推荐陟山侯平家之时,圣人早就把这层关系调查了个清清楚楚。只不过平家近年没落不少,交际往来逐渐淡出了世家权贵的范围。这才是圣人最属意陟山侯任督监的一点。而平捣愿的名声在京城也有些不好,宠妾灭妻,纵容小妾气跑了嫡子------门风清白的人家都不齿陟山侯之为人。当今圣人喜欢任用这种有明显缺陷但又对权利无限渴望之人。对于圣人的意图,修昭容并未透露过多,也只是淡淡交代京城修府,莫要慢待了平家之人。京城修府把昭容之意理解成,修老太爷应该多多与远在清沛的陟山侯嫡长子交好,正应趁此机会与未来的陟山侯世子拉近关系-----虽然平捣愿不喜其长子世人皆知,然而自古立嫡立长是铁律,谁也不会以为,平家长子会一直不回平家。修老太爷拿到书信,凝思良久,终于决定举办那场九月的丰收宴,欲借此机会,以修府名义,和陟山侯长子进行“正式友好往来”。

第五十九章 改造布店() 
“乔记美味专驿”推出十余日,其膳堂的生意好了不止一个档次。每天如果能来一个这种大户,其收入流水便相当于从前的几日收益。

    潘彩儿每天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关门之后数银子,数了银子之后再记账。潘彩儿因为生意越来越好,已经又重新招了一名店小二进来,这些日子里各种促销手段也被她轮番使过,毕竟在吸引县城大客户到来的同时,也不能不注意拢住平时附近的老客户,那店小二便接过平日里小霞做的跑堂送菜等工作,小霞的“工作重心”,便转移到接待大客户兼且进行各项“市场宣传”上来。

    其膳堂再也不是从前那样门可罗雀的景况了。

    如今每日里,其膳堂的店内都坐着八成以上的客人们。要知道这可是偏僻的乡下地方,一个饭馆子,能有这样的上座率,可非常难得。

    乔记美味专驿不仅为其膳堂带来了稳定的客源,也为附近的村子带来了远比从前响亮的名声。现在潘家村人和外边人说起来自家,都会提一句“就是有乔记马车的那个村子”,旁人便恍然大悟。

    其膳堂的马车,还有另外一笔格外的收入来源,即是有的人家置办不起马车的,但又觉得有马车接送气派,便想着朝潘彩儿这边打听可否租借马车。就好比潘彩儿前世里的人,会租辆豪华轿车充门面一样,如此一番,她却没想到这“租借马车”的生意也甚是兴隆。可别说,清沛县毕竟是个县城呢,消费能力真是也不容小觑。当初潘彩儿置办这辆马车的成本,早就收回来了。

    潘彩儿琢磨着,待再过个一年半载的,其膳堂的生意,可以再扩大一番了。再远一些,清沛县城里的分店,也应该能开的起来-----她可还没忘记,那靠着偷盗其膳堂药方子发家的知味居。如今因为乔记美味专驿的开辟,很是抢走了知味居的不少生意。再者对方偷走的不过是比较常做的那几道药膳,客人们再想吃点别的,他们可做不出同样的好味道来。

    不知道是不是她多心,潘彩儿发觉潘老头和大伯母丘氏近日看她的目光也有些复杂了-----潘老头想着靠那两成股份还债,可知味居生意并不怎么好,丘家和刁家又一直存着挤掉潘家的意图-----当初满口应承弄来药膳方子的潘家,说不必出银子,现如今两家人心里却越来越不满。

    潘彩儿从账本里抬头,揉揉略发酸的脖子,她眯着眼睛看向其膳堂外,晚霞的余晖犹在,一些人家已经开始升起了炊烟,她又该回家了。

    再过些日子,潘家的布店也需要尽早规划起来。

    嗯,看来修小胖子又该活跃了。

    又想起来,那马车扶手的特殊制作方法,早前和楚未今商量,算做二人合作而为,今后但凡有人出钱定做,所得银钱都由潘彩儿和他一分为二。楚未今其实并不在乎这钱,可他也知晓潘彩儿所谓的“亲兄弟明算账”的态度,便不多啰嗦,爽快答应了分成方法。心里想着,看这丫头不是个安静的,以后必定还有其他动作,且先把这些得来的银子存着,以后若潘丫头还做别的生意便也跟着入些股份进去-----其膳堂因为乔其善的缘故,倒不方便他多掺和了。

    这阵子潘家人老实了不少。潘明亮经过先前那番折腾,从县牢里出来后很是萎靡了一阵,后来听说让潘三婶娘家人介绍去了县里的一处当铺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