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晋末雄图 >

第216章

晋末雄图-第216章

小说: 晋末雄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迸瞪碜坊鳎延惺亟侠矗ё∷松逼鹄础

    “石生!老子现在是厉鬼,来索你的狗命来了!”

    雷七指狞声暴吼,手中巨刃直直照着石生的脑门砍来。石生如何不晓得他是在拿腔作调的鬼扯,一面避身闪过,一面挺矛反击,大叫雷七指休再如此无耻地装神弄鬼。

    “石生!你还能要点脸么?亏你身为王公上将,从来都打不过我也就罢了,却用女色刺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而且竟然派的是你自己的老婆来引诱老子,真想不到你能下作到这种地步,嘿嘿,自己乐得做龟公,还好意思提无耻二字?”

    雷七指手中刀势不停,口中污言秽语更是接连飞出。石生奋力招架,起先还能回两句嘴,但后来光会你你你,你了半天,也没机会骂出完整的一句来,只能被迫听雷七指那劈头盖脸的胡乱辱骂。石生哪里能抵得住这般粗俗泼皮,只气得浑身哆嗦,面皮紫涨。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 
内外秦军大举合围剿杀下,仓促迎战的赵军大败亏输,石生左臂被雷七指砍伤,在左右拼死护卫下,杀出重围时,背上又中了两支流矢,带着半数溃乱败兵夺路逃回到洛阳后,又得报雷七指趁势抢下了弘农郡的陕县和卢氏二城。石生卧于榻上,听任郎中医治伤病,却仍大发雷霆,少有地当着众人面将包括最亲信的大将郭权等,皆重责了二十军棍,还说道自己自年少从军以来,未尝吃过这样大的闷亏。

    被敌伏击损兵折将,连带弘农郡失掉半数领土,这样大的败局,根本无法掩饰,石生不得已主动给石勒上了请罪奏疏,表示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才导致了将士们的无谓伤亡,心中十分愧疚和不安,请石勒处罚。

    未几,石勒回旨,竟然并没有怎么责备,反倒还宽慰了石生几句,只让他戴罪立功也就是了。石生喜出望外,多日压抑心头的沉重包袱自然不翼而飞。他其实并不知道,石勒因为已经断断续续病了两三个月,还专门请僧侣前来做法祈福,僧侣告诉他,要多休养心性,少发怒少杀生,便可以在无形中增添福报,有助于消除不良妄念,疾病自然就褪去了。故而接到石生奏疏后,石勒确实很生气,但终于还是压住了情绪,没有做任何处罚。

    为了扫除晦气,扭转颓势用以振奋人心,新年方过,石勒在襄国称大赵天王,制同皇帝。数月后正式称皇帝,国号大赵,改元建平,立次子石弘为皇太子,其余文武皆有封赏,并诏令国内外暂罢兵事,休养生息的政策。

    朝野上下,也算一片喜乐融融,群情慰洽,但只有石虎心存怨怼,愤恨难忍。此前封赏群臣的时候,石勒记得石虎的莫大功勋,将他从中山公晋升为中山王,令升任太尉、尚书令,让他位列诸王之首,掌有重兵和实权,好算是对他多年来的贡献,给予了极大的报答和赏酬。

    但石虎的要求却根本不止这些,他的心理目标直奔将来可以承袭大统的皇太子之位。眼见石勒将他自己的儿子石弘立为了皇太子、大单于,不禁非常失望,私下里更且恨怒交加的切齿道:“主上自从建都襄国以来,端身拱手,坐享其成,靠着我身当箭石,冲锋陷阵。这么多年来,我南征北讨历经艰难,浴血奋战的是我,成就大赵功业的是我!大单于的称号应当授予我,现在却给了奴婢所生的黄吻小儿,想起来令人气愤,寝食难安!等到主上驾崩之后,我不会再让他有后代活下去了!”

    但这样大逆不道的悖语,当然不会被石勒听见,故而石虎仍然位高权重,睥睨一时。赵国中书令徐光、光禄大夫程遐两位元老,眼见石虎愈发强横,便屡屡苦劝石勒尽早除掉石虎,以免将来遗留巨患,石勒虽然犹豫,但终究还是没有听从。石虎对徐程二人恨之入骨,二人既惊且惧,甚是不安,双方自然互相嫉视不提。

    长安城中,秦国左右二相,屡次来向高岳提及,皆言道石勒夷狄之人,尚且窃据帝号,大王英明神武,更当早日即至尊位,才好标示正统,收集天下人望民心。

    先是文武数十人议论,继而全体臣子都来奏请,后来连百姓也群情汹汹难以抑制,朝野内外都来劝进。高岳便将先前所议待收复东都洛阳后,再做讨论。有大臣言道要么可先称大秦天王,高岳却直接怫然道,天王名号,乃是胡夷之人独设,没有皇帝之名,却行皇帝之事,简直是不伦不类自欺欺人的可笑举动。我皇汉男儿中土英雄,不屑行此掩耳盗铃的谬举,要么不做,要么便光明正大的承袭大统,要天王之名何用?

    他这番话,群臣自然认为他是在暗示什么,于是也都乐得不再聒噪,只安心等着便是。不久,高岳便敕令攻略洛阳。

    在相对沉寂了一年多后,秦军终于大举而动。此番以八千夏州军为偏师,南下专门攻打河东,长安主力三万人,以右相韩雍为统帅,调杨韬、李虎、何成、姚襄等上将为副贰,专任杨坚头为前锋,并征召西凉铁骑六千,擂鼓东征。兵过弘农时,汇合雷七指所部五千人,疾行向东,迅速打下渑池、宜阳后,兵临洛阳东北仅二十里的孟津港。

    石生在数次迎战失利后,一面加紧洛阳防务,一面火速向石勒求援。石勒闻报当然心惊,撑着病体召开紧急军议,并打算以石虎为主将,往救洛阳。但石虎说自己连日来一直头疼欲裂,神智混乱,称病面辞。石勒无奈,便请多年的老兄弟、老部下,曾为他麾下十八骑之一的老将桃豹出来,以兵事烦他西行一趟。桃豹乃是曾与祖逖长期斗智斗勇,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成宿将,时任赵国大司马,得授高官显爵,正是半退隐在家安享清闲的状态。听闻石勒召唤,当即慨然领命,接下征西大将军的重任,统帅四万精锐,赶赴洛阳,以拒秦军。

    彼时韩雍见洛阳坚固非同寻常,料难一时攻克,便传令将城外的庄稼尽数收割,村镇户民等全部迁走,并深挖沟堑,大树高垒,多竖木栅,然后将洛阳四面围住,切断一切外援,彻底孤绝洛阳城。

    桃豹兵至虎牢,未及歇息,便在继续西进,打算挟汹汹来势,一鼓作气击退秦军。然而韩雍早就闻讯,严阵以待,并没有一丝惊慌。待及两军照面立时交手,赵军反复冲击,秦军结阵防御,毫无退却,如是再三,桃豹见秦军果然无隙可乘,根本占不得什么便宜,只好下令暂行退军十里,与秦军隔营相望。

    但桃豹毕竟老将,晓得远来救洛,要务在于速战速决,逆反秦军久围之势,振奋城中沮丧士气,才好一举扭转颓势。是故第二日一早,桃豹便就令五千铁骑为中坚摧锋,两侧辅以步弩三万,大举进攻秦军。

    此时秦军方食早饭,蓦然警声大作,重鼓一下紧似一下,便都晓得定然是遇袭,俱都纷纷跳起,大呼反击。左将军杨坚头,饭在口中还未下咽,便索性啐出,一面抄起双刀,无暇披甲就跳上马来,招呼身侧亲兵队,继而领头在先,风驰电掣般狂飙出去,迎面直直闯入赵军阵中,反复冲击,竟似一柄锋利尖刀,恶狠狠地朝着敌人心口刺去。

    赵军主旗下,须发皆白的桃豹金盔金甲,被全副武装的雄壮亲兵们层层护卫。他凝神屏息,仔细观望,远远只瞧见杨坚头一队百把人,竟然在自家大军中左冲右荡,多有杀伤如入无人之境,不禁恨起,便连下严令,要求务必歼灭这小股狂兵。军令方下,战场上独特的雄浑牛角声响起,随即一支黑沉沉的铁骑出现在桃豹视野中,然后以踏破山河的狂猛态势,向赵军猛冲而来。

    “那是,那是凉军!”

    桃豹倏地瞪大了眼睛,他目视那军旗号,晓得了是名传天下的西凉铁骑,不禁惊怒交加。随即便看见自家摧锋骑兵,与凉军当头撞在一处,厮斗招架之间,立时便显得被动艰难起来。桃豹面色变得冷厉,当机立断命令再调三千骑兵上前,务必压制住凉军的攻势。

    但与此同时,秦将何成、李虎,各率五千步兵,从侧翼开始坚决地逼迫赵军中段,力求将其一分为二,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雷七指、姚襄两人,也各领三千劲骑,紧随凉军,呈品字形一往无前地凿突冲锋。另有秦军大将杨韬,却是带着两千轻骑,只是在赵军左侧数十步之外,保持距离反复游弋穿梭,不停地疯狂抛射箭矢,给专心厮杀的赵兵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和困扰。

    战场上,无数人马身影攒动,犹如不计其数的密集蚁群,在罗盘似的大地上交织厮杀。大小战旗不断的被砍断,又被重新掣起,挥舞摇动。各部兵士,随着声音各异的号角和鼓点,追随着将领或者旗帜,皆是在埋头决死争斗,鲜血淹没了汗水,振聋发聩的喊杀声,掩盖住了哀叫和惨嚎。

    洛阳城头之上,石生将一切尽收眼底,眼见援军愈发不利,但苦于四方城下被秦军死死围堵,莫说城门,连从墙上垂下士卒都是困难,故而就算急得直跳脚,也只能眼睁睁地被迫接受他愿意或者不愿意的结局。

    经过一整天的苦战,赵军终于支持不住,呈现败像,桃豹愤怒不甘,亲自上阵致身受创伤,不得已开始往虎牢撤退。洛阳城中的石生,见桃豹战败,不禁从前胸凉到后背,想到若是再不逃走,等秦军重新再来围死洛阳,他除了饿死便是投降。于是他当机立断,趁着城下混战不堪的时候,组织城中数千精锐为前锋,忽然破开东、南二门,以虚虚实实之势,决死突围出城,随着桃豹的脚步,也朝着虎牢关逃去。

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 
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八月,秦军攻克洛阳。月底,秦王高岳从长安进发东向,秦军主帅韩雍率众将,出洛阳城外十里恭迎。至此,中原东西旧都二京,俱被秦国收复。

    未几,秦国左相杨轲公开倡议,请高岳自称尊号,并坚定地表示,他甚至专门斋戒沐浴后占卜,得兆开基大吉。秦右相征东大将军韩雍、秦王别驾苗览、盛州刺史、镇军大将军胡崧、平东将军雷七指等各级文武当然赞成,异口同声。随即凉州州主张骏也奉上劝进表,成主李雄、吐谷浑国主慕容吐谷浑亦请高岳即皇帝之位。

    群臣又复上书道:“臣等闻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是以三代陵迟,五霸迭兴,静难济时,绩侔睿古。伏维殿下天纵圣哲,诞应符运,鞭挞宇宙,弼成皇业,普天率土,嘉瑞征祥。物望去司马氏,威怀于高氏者,十分而九矣。”

    “今山川夷静,天人系仰,晋室衰微,秦德泽被。诚应升御中坛,即皇帝位,使攀附之徒,蒙尽寸之润,天下万民,仰圣德之恩。伏愿钦若昊天,垂副群望,克日即位,翘首俟命!

    高岳三让三辞,便就欣然应允。经过一系列精细准备,待到转年正月初一日,便在洛阳东郊筑坛设场,陈兵列众,由群佐拥簇高岳登坛,进奉十二旒天子冠及龙衮袍服,佩传国玺绶,受臣下谒贺。

    随即,高岳亲自祭祀上天,并祷祝道:“皇帝臣高岳,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神地祇之灵曰:天地之威,加于四海,雨露之恩,万民咸仰。伏以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圣贤相承,继天立极,抚临亿兆。尧舜相禅,汤武吊伐,行虽不同,受命则一。列圣相承,而至晋世,孰料胡羯乱起,宇宙昏濛,四海有蜂虿之忧,八方有蛇蝎之祸。”

    “晋弃天下,遂使寇盗齐生,致乾坤弃灭;群雄并起,使山河瓜分。臣起自陇西贫贱,提三尺以聚英雄,统西州而救困苦。托昊天之德,赖从属用命,破匈奴刘氏,败羯虏石氏,抚定西凉,讨灭北代,克复两京,一统关洛。因中原无主,为群属所推,臣承天之基,即皇帝位,恭为天吏,以治万民。今定都洛阳,改元天圣,国号大秦。惟愿扫尽中原,肃清华夏,使乾坤一统,万姓咸宁。沐浴虔诚,齐心仰告,专祈协赞,永荷洪庥。尚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皇帝仪仗伞盖张起,坛下诸文武大臣山呼万岁,万千兵卒欢声雷动,尽皆拜伏,犹如海潮大浪,波澜壮阔。很多人都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扑簌簌的热泪。这些来自天南海北,出身、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从前毫无关联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为着同一个人同一面旗帜,而聚集到了一起,成为同僚成为袍泽成为挚友,经过了多年流血流汗的并肩奋斗,终于共同努力修成了正果。从此以后,这些人可以更加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宣告,大秦之威,不容侵犯!

    便立王后嵇氏为皇后,世子高全为皇太子。进杨轲为司徒、左丞相、录尚书事、大冢宰、进爵魏公;韩雍为司空、右丞相、录尚书事、骠骑将军、大都督、进爵夏公;胡崧为车骑将军、侍中、持节、进爵盛公;樊胜为卫将军、尚书左仆射、进爵靖远郡公;谢艾为冠军大将军、尚书右仆射、进爵汉中郡公;杨韬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宁朔郡公。国内各文武百僚,俱进位有差,封赏不等。此外为特别赏酬,加封张骏为西平郡王,为国镇抚凉州。俄而杨难敌上疏,请自去氐王称号,高岳不许,并温言抚慰。

    礼成以后,高岳率文武群臣、后妃太子及诸子女等,拜谒太庙。尊生父高宠为宣祖武烈皇帝,尊义父岳飞为义祖武穆皇帝。此前,杨轲等曾不解道,含蓄地问岳飞究竟是哪位先圣,待得知却是高岳义父后,杨轲还隐晦的暗示,皇帝宗庙内祭祀的乃是嫡亲直系祖宗,认为义父入庙恐有不妥。但高岳坚持要立二祖,并表示仅此便可,毋须往上追溯七代。

    须弥座式的汉白玉正中台基上,秦宣祖、秦义祖两座并肩的金漆神主,在香烟缭绕环伺之下,沉默无言的伫立。高岳拜伏于下,引着众人三跪九叩之后,便就长跪不起。突然之间,前世今生的一幕幕,飞速地在脑海中掠过,是那么真实,又似乎虚幻地好像黄粱一梦。高岳心绪极度翻涌,从之前登基典礼一直忍到现在,便再也抑制不住,将头重重磕在地上,先是喃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