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心动 >

第6章

重生心动-第6章

小说: 重生心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方宁他直接跑到山腰部位去了,从竹林里面钻进去,不顾蚊子叮咬到处寻找着什么,拨开了杂草乱生井盖,往里面看了一下,地下山泉澄净无比,不断有泉水从岩石壁里渗透出来,而且出水量很大,他琢磨了一下,眼睛转了转,往山腰那一户人家看去,知道这口山泉是这边村里共用的,要想抽水往他们家去的话,还得同村里人商量一下,这事情最好由小爷出马,他在这里多少也算是一个干部了,还算有点威望,然后再叫爷爷和村长走下关系,应该是不难的。

第十一章 养黑山羊() 
农历六月十六,陆陆续续下了一阵子小雨,做农活的人是出不了工,很多人眼巴巴的望着淅淅沥沥的雨天,只能闲在家里发霉吃老本。

    一些低洼田排都被雨水给淹了,农作物和瓜果蔬菜多多少少有点损失,好在这阵子雨来得快去的也快,涨的水也跟着退了,之后的十多天时间里放晴,万里无云。

    后山有一大片空地,如果只用来散养些土鸡等家禽,那未免有些太可惜了,所以爷爷就起了点想法,琢磨养羊比养牛成本低周期短,菜市场上羊肉还比牛肉贵,就决定找个时间去买些黑山羊种回来养着。

    要是任由黑山羊满山遍野到处乱跑或冲进庄稼田地里头,那么就极容易对这些蔬菜造成破坏,经过羊舌头一卷,牙齿细细一啃,连草根都被连根拔起,那还不叫人恨死,弄个邻里关系不和睦出来就不好了。

    所以爷爷就叫几个木工赶工用竹木搭建成一个羊圈。

    不过方宁也没懒,他勤快的跟着爷爷到处跑,到大洲等几个村镇集市物色了一些黑山羊回来。

    因为担心没经验,怕被别人坑了买一些劣等羊种回来,爷爷特意找了懂门路的人帮忙看着,好在卖家都是实在人,也没有坑人。

    从此以后家里就有得忙咯。

    每天天刚放亮奶奶就起来,洗漱完以后去羊圈里,把大大小小的黑山羊都放到后山去吃草,偶尔也有秸秆混合豆饼饲料,就是农村里的秸秆切成细小的段,一般在一公分左右长,太长了不利于黑山羊吸收,至于大豆饼、麦类、甘薯之类的粗粮都是用淡盐水泡过,再粉碎磨细后再饲喂。

    这些羊吃的饲料每个月可以产生大量的羊粪,这些羊粪放在城市里是污染环境,但在这农村里羊粪还可以做肥料,废物利用,往右边山上那块大面积的荒田里一扔,用犁耙翻几翻土壤,那些粪便就深埋进去当肥料了,要不了十几天就是肥得流油的菜地。

    奶奶也是养过黑山羊的,有些经验,当然也只是养过几头羊,可是养了这十几只黑山以后,就有点忙不过来了。

    不是人手的问题,一般主要赶着公羊或者头羊,黑山羊群就会很听话的挤成一团进羊圈。

    主要是别的大问题。

    一开始还好,黑山羊在后山觅食吃草都没出啥问题,可是一到晚上进羊圈过夜,就老是有黑山羊腹泻拉肚子,卧地不起,吃东西也没胃口,病恹恹的,毛色也不光滑了,甚至有的黑山羊患病十分严重。

    为了不影响其他黑山羊的健康,爷爷奶奶就只能把出问题的山羊先捉出来,单独放在新搭建的羊圈。

    说来也奇怪,这一单独放出来,那患病的黑山羊隔一晚上就不治痊愈,活蹦乱跳也不上吐下泻了。

    这就让奶奶有些着急了,爷爷也看了一下,没看出什么问题,最后还是请当地饲养山羊的羊倌来的。

    方宁一大家子都围在羊圈里面眼巴巴地看着,五十多岁的羊倌老头一来到这里来,看了几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一个是通风问题,羊圈里氨气太重,粪板上全是羊粪,卫生打扫的不到位,容易造成黑山羊患病,第二个是饲料和水里加多了盐,羊吃了容易上火,这也是黑山羊上下腹泻的根本原因。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么对症下药就简单了多了。

    爷爷和方宁二人先是把黑山羊放到后山去了,然后换了雨天用的橡胶鞋、衣服,戴上口罩,拿起铲子和斗车,该清理的清理,该铲出去的也铲出去,然后用水枪清洗羊圈,又在羊圈木梁上装了两个排风扇,改善通风环境,最后对羊圈撒石灰进行消毒。

    第二个吃盐多了上火的问题也好解决,羊倌走之前告诉他们一个办法,在羊圈里安装细铁架,旁边绑个竹筒,也不用太长,一节的样子,然后在竹筒底部和四周钻几个孔,再把盐倒进里面,每天晚上羊归圈之前,滴几滴水在装满盐的竹筒里,然后盐水就会顺着孔流到外面,想要吃盐的黑山羊就可以用舌头舔渗透到外面的盐水了。

    黑山羊患病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日子也慢慢悠闲起来了。

    爷爷每天就进山砍竹子做竹篓,这是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两三天才能做出一个,削好的竹藤编成竹篓,还要漆上绿漆,最后挂在墙壁上。

    方宁说这是工艺品,到时候有用,所以让留着。

    方微恢复了往日调皮开朗的性子,兴许这段时间来和村里的小孩们都相处熟悉了,没有那么拘束和陌生,所以也就放开了手脚。

    她和村里的皮孩子可不一样,毕竟是外面庄上生活过的小孩,见识远比山疙瘩里的小孩要多,加上她手上又有钱,随便买点零食就能哄骗这些小孩当个老大什么的玩玩,简直就是一个孩子王。

    在山坡上放羊的方宁躲在草坪上翘着二郎腿懒洋洋地晒太阳,就看到方微和一堆小屁孩赶着三头黑山羊从东头游荡到这边。

    小爷家的两个小毛孩也屁颠屁颠的跟在方微后面,按理来说,方宁兄妹两人还要叫他们叔叔,只不过方宁根本就拉不下面子叫两个五岁不到的小孩叔叔,所以趁着这两娃还不是很懂事,先让他们叫自己哥哥,等以后叫习惯想改口可就难了。

    方微老远就看到了偷懒的老哥,翻了个白眼,自家里的羊又在祸害别人的菜园子,他居然还在睡懒觉,估计少了几头羊都不知道!

    好在这三头狡猾的黑山羊刚从这面山坡上溜下来,就被方微给逮了个正着,吓得躲在草丛里只露出个小尾巴。

    她哭笑不得,直接几鞭子抽得黑山羊哞哞叫,一个劲的埋头互相挤着排头前进。

    “臭老哥,这羊我给你送回来了,要不你就把这群家伙赶到后山去,这面山坡下面菜园子又多,到时候咱家的羊别又啃了别人的宝贝菜园子。”

    方宁咳咳两声,老脸一红,拿这鞭子就麻利的起身过来了,接管了这三头“闯祸”的黑山羊,黑山羊看到了在山坡上吃草的群体,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哞哞的回去了。

    下午四点左右,他把吃饱的山羊赶进羊圈里,就回到家里洗了个澡,把身上的羊膻味用肥皂洗干净。

    晚上吃过晚饭,就钻进凉亭底下躲阴乘凉。

    借着灯光看山坡底下村子里层层分布,万家灯火繁华的场景,十分开阔视野,要是再吃上一块从水桶里捞起来的冰镇西瓜,觉得这生活过得也不过如此了。

第十二章 立秋() 
农历六月二十六,立秋。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随风簌簌而落,地上堆了厚厚枯黄的叶子,而枫叶也开始渐红,直到秋意浸满枫叶,满山遍野,映天醉地,整个山林流光溢彩。

    初候,凉风至。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还有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平海小城位于内陆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春秋季节变温不是很大,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三日。

    方宁他们这边还是夏暑的日子,天气炎热的不得了,也就是别人口中说的秋老虎,所以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也被称之为长夏。

    这段日子村子里村民更忙活了,立秋对他们来说尤其显得十分重要,毕竟他们都是靠庄稼吃饭。

    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在立秋的日子里,如果听到雷声,那么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安稳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

    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方宁往山坡下看农田里忙活了的村民,琢磨着爷爷对自己说的那古人农时总结理论,今年立秋是农历六月二十六,不是七月立秋,也就是离农人口中的丰收年还差些时候,好在就四五来天,也是不打紧的。

    好在自家没有种田,爷爷也十多年没有事生产了,年轻时候都是捕鸟为生,山川大河到处走,现在年纪大了走不动了,而且生意也不好走,就干脆闲了下来,当起了富家翁悠哉养老。

    如果家里弄得这个度假山庄成功了,土鸡、黑山羊、小龙虾、田螺、草鱼为特色还是可以的,这样一来经济来源也不用担心了。

    虽然方宁胸中有万千沟壑,但奈何困身于山里,纵有千般本领,也没有办法施展。

    看这日子漫长无边,天气又炎热,估计最少一个礼拜内还不得刮起北风。

    方宁这般想着,结果没两天老天爷就喜怒无常了。

    从北方席卷过来冷空气刚一出手,就和这边的强暖空气短兵相接,忽冷忽热。

    一开始是下阵子小雨,雨停了以后,从农历六月二十八号,也就是阳历八月十号开始,气温逐渐下降,早晚凉爽。

    但由于还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浏盆地仍有大雨或暴雨发生,还是在汛期之中。

    好在村里宣传防汛工作到位,村长也不断宣传要警惕洪水和滑坡,小爷带着人手挨家挨户检查,这三四天的汛期算是有惊无险的渡过了。

    农历七月初一,周一。

    雨停,汛期水位下降。

    天气凉爽,方宁一家也早早的拿出秋衣长袖长裤开始穿起来了,同时为了预防春秋换季期间发生流感,方宁就在云柘庄的药店扫了一堆板蓝根‘囤积’起来,如果发现身体有轻微不适时,早晚吃一次板蓝根,还是能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

    汛期过后,污水沟里大量蚊子滋生,卫生环境较差,水沟里到处都是发洪水死得老鼠尸体,而且羊圈里因为将近一个多礼拜没有打扫卫生,黑山羊也容易害病,等天气好了起来,就把成群的黑山羊赶到后山吃草养膘。

    随后方宁一家子和小爷一家都动员清扫卫生,撒石灰的撒石灰,铲羊粪的铲羊粪。

    两个小叔叔调皮捣蛋弄得满院子鸡飞狗跳,再加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方微,凑到一起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让人头疼的祸害。

    这老宅里装修的有模有样,细致优雅,仿佛古代的园林一般,还真有几分鸡犬相闻的桃源气氛。

    方宁就推出农家乐的构想,在靠近池塘和凉亭旁边十多平方米的空地建造了一个回廊,砖瓦铺盖用来遮风挡雨。

    随后把前阵子小爷请得那个老师傅打造的木桌木椅搬到回廊上,刚好六张樟木桌,每张桌子配四把凉椅,这就是吃饭的地方。

    随后爷爷就想着请个掌勺的厨子回来,抱着试着营业一下的想法,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爷爷托关系到处寻找,因为没选到合适满意的人员,主要是嫌这里太过于偏僻,穷乡僻壤的,路途遥远,而且工资也不算很高,还不知道能干多久大家都不想来。

    于是这农家乐的进程也就耽搁下来了,爷爷一门火热的心思也就停了下来,专心饲养那些黑山羊。

    好在村东头一户人家有个叫方严的老汉心眼多,听爷爷说了一次就留意在心里了,后来寻思了一阵子,想着有个远方亲戚侄女是个厨子,在县里的饭店做事,因为和老板发生了点摩擦纠纷,就被老板给辞退了,回到乡下方严这二叔家住几天,老汉方严就同她侄女说了这事情。

    厨子叫方兰,三十八岁的年纪,看着有些老成,原本是结婚的,后来离婚了,不过厨艺自然是没得说的。

    老汉方严就过来和爷爷打了声招呼,说性格不错,身家清白,品行端正,厨艺还过得关,会几手招牌厨艺。

    爷爷想着反正没事就约个时间,让她先来应聘看看。

    两三天以后,方兰收拾东西就过来了。

    她还没去方宁家的时候,初不以为然,心想不过是普通的乡下人家,用得着请个长期做菜的厨子么。

    结果被二叔方严带到方宁家新装修的宅子那去,当场就被吓一跳,这怕不是哪个富贵人家的避暑的山庄吧?

    同时被吓一跳的还有老汉方严,他吞了吞口水,还以为是走出错地方了。

    谁叫这里老宅古色生香,篱笆围墙,漫山的枫树红透,莲叶池塘和凉亭交错,简直和下面村子里那些低矮的房子格格不入啊。

第十三章 云深不知处() 
方兰也是一个有点本事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县里面给酒店的掌勺,于是爷爷也就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了。

    这庄子和厨子都弄好了,就等客源生意上门了。

    爷爷平日谋生的手艺就是捕鸟,然后卖个好价钱,这能够玩得起鸟的一般也都是有钱的人家,只是他和那些人的交情也不是很深,比陌生人强不了多少,多多少少有些拉不下面子去攀关系。

    方宁倒是了解县里有些官老爷,比如后来著名的‘野味书记’田力彬就是一个爱吃野味的人。

    此时离他事业黄金巅峰时期,不说快到,但也相差不远了,直到八年以后,因为火力发电站的事情而主动辞职,不仅没有被革,反而博得清官的一个好名声。

    吃野味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