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心动 >

第4章

重生心动-第4章

小说: 重生心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孩子之间的事情你也问!”方微杏目竖起。

    “当我什么都没说。”

    “好累啊,忙了一天了。”方微语气轻缓下来,低声抱怨,“一有事情,奶奶就遁了。”

    方宁埋头哼唧一声,“得了吧,要是奶奶在这里,指不定唠叨成什么样子了,你还不满足。”

    “这倒也是……”方微的声音逐渐小起来了,脑袋靠在樟木箱那放着的蓝色床罩上睡着了。

第七章 新家() 
快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农用车才终于抵达老家杉树村,主要是路途崎岖难走,泥巴路面,坑坑洼洼,同时也要注意很多事情,别一不小心把大型家具给磕碰坏了,所以行驶的过程中二爷架势的格外小心。

    而这个小心的程度,让托着腮帮看风景无聊透顶的方宁都快睡着了,要不是一路上颠簸抖得厉害,肠子都快抖出来了,他绝对会睡上一觉。

    随着车子从一线天这样的峡谷钻过去,视野阔然开朗。

    “终于到了!”方宁站起身扶着车栏杆,歪着脑袋看过去。

    在他目光所到之处,一片连着一片海洋般起伏的稻田在金色的阳光下赏心悦目。远处是几颗树干粗大的梧桐树,蓬茂的树冠切碎了暗淡的阳光,再往远处眺望,错落有致的青砖黑瓦房子堆叠,马头墙刷着白漆,回廊还有花格窗,层层分布,飞檐翘角、坡屋顶,几缕青烟垂直升起,有几分大漠孤烟直的错觉。

    两三头白狗在水泥地坪上乘凉躲荫,看到农用车轰隆隆过来,都迅速起身,几个兔起鹘落,像白色的细线冲过来,伴随着声声起伏的狗吠。

    随着白狗在农用车下追逐,终于整个村庄的全景一览无遗,小村庄里青烟从烟囱里冒起,院落里小孩嬉戏打闹,黄昏下农人扛着锄头赶着黄牛归家,一副日出作日落而归的田园景象。

    方微和方宁两人都惊呆了,所谓桃源不过如此!

    一路上沉着脸没多少表情的方解放在看到小村庄的全貌以后,脸上也露出几丝笑意,轻缓下来,连眼睛都睁大了,似乎有些缅怀。

    二爷鸣笛几声,吸引了村里人的注意,干农活筛玉米粒的农人目光眺望过来,在井边上洗衣服的妇人都站起身来,小孩子们更是指指点点很稀奇的样子。

    他侧头对方解放说,“哥,咱们到家了!”

    “是啊!到家了……”方解放捏了捏拳头,也不知道家里的老娘过得咋样了。

    此时方解放的思绪翻飞,准确得说,自从六七年前从这村子走出去,就再也没回过几次,偶尔回来一两次也是步履匆匆。一家子随着他到处颠簸流浪,各个地方都居住过,没想到零七年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这个山中桃源叫杉树村,主要是因为这一带的村民都种植杉树而闻名,杉树浑身是刺叶,生长周期短,生命力顽强,可以在短时间成材,而且有巩固泥土防止山体滑坡的作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基本上农户都会种很多,不过大部分成树都是在剥皮以后晾干拿来盖自家房子,很少有卖出去的。

    山坡的对面是红家村,盛产红色的烧砖粘土以及页岩,质量好,一些烧窑烧砖的厂商们经常到这里来采购,所以那边村子里的经济情况比杉树村这边要好很多,日子过得也舒坦,建起的也是红砖瓦房,甚至那边村长家还盖起了瓷砖小洋楼。

    方宁觉得两个村子经济差距悬殊的地方,大概是不懂得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好吧?

    空守着一座金山,却苦苦不能开发。

    但同样的红家村的经济发展也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为烧砖要用到粘土和页岩,所以很多山体都被挖空了,成为腹中空,到处坍塌,山体千疮百孔,疮痍满目,一到下雨天就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相反杉树村种植杉树等植被巩固了水土,哪怕是建立在地势较低的房屋,也不用担心一到暴雨天就有被淹没的危险。

    二爷把农用车开到了村长家的水泥地坪上,也就是之前那青砖黛瓦白墙的房子,也只有村长家的房子比别人家的要好很多,这其中的缘由自然是不便和外人道说。

    村长叫方汉民,中等个子,笑容很热情,对于方宁一家的到来可以说是十分欢迎。

    爷爷和村长的交情还算不错,而且大家都知道方宁家有一个极有钱的姑姑,出手阔绰,自然也没人敢轻慢方宁家。

    方解放和和村长聊了很长时间,二爷把农用车开到老家去了。

    方宁老家那块地叫苦竹坡,后山和两侧都成了大面积绿色的竹林,一到夏天那蚊虫就多的吓人,还有各种蝉鸣聒噪,反正热闹的很。

    爷爷的母亲还健在,也就是太奶奶,叫李随莲,只不过年纪很大了,身体多少有些不好。

    方宁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人,可以说太奶奶有着中国普通老太太有的封建社会的思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封建迷信、重男轻女以及溺爱小儿子。她的心肠硬的很,把小爷当做心肝宝贝,其他儿子和女儿都看得很轻,可惜小爷他对这个母亲也不是很孝顺,等老太太老了以后,三天两头训斥都是经常的事情,含着老泪到处哭诉,但是街坊邻里都没人理她。

    反倒是方解放有一次回老家了,听到这个情况就生气的很,把小爷狠狠的揍一顿,小爷都不敢还手。

    虽说方家兄弟三人早些年就分家,但硬要说起来,还是方家老大方解放做主!

    小爷的老婆小奶奶在忙着准备一大家子的晚饭,一口大锅和锅铲翻炒,香气扑鼻,炊烟缭绕。

    太奶奶拄着木拐杖在山坡上眺望,眼中满是沧桑,时不时叹气。

    至于小爷家两个叔叔辈的小孩则搬了小凳子和木桌,借着天窗微亮的光线写作业。

    方宁一家来了以后,这个老家就彻底热闹,两头土狗有怕生就在院落里乱吠,结果挨了小爷两脚就不敢乱叫了,夹着尾巴钻进狗窝里瑟瑟发抖,一大群土鸡从杂草丛里归笼后的在竹藤条笼子里折腾,后山和两侧的竹林错落有致,叶子随风簌簌而落,绿色微光的荧火虫在竹林里萦绕好像一道流苏。

    方家老宅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复合式院落,左右两边对称,中间一个大厅隔开,梁柱撑着屋顶,两边堂屋都是一个卧室一个大堂,最外侧还有一个独立的小房子,一般都用作厨房或者是当做厕所,墙面是黄泥夯土稻草糯米填充的砌体,青砖高低不平的堆着,乌黑发亮的黑瓦覆盖屋顶,马头墙刷着白漆。

    小爷家的屋顶年前修缮翻新过一次,所以看起来很新。

    院落很宽阔,大概有二三十来个平方的面积,前面的山坡被开凿出一块大面积的空地,土壤种植一遍豆子植物然后连豆杆一起焚烧,翻埋进土里,再掺和肥料,如此反复几遍,乌黑发亮,比起外面那些贫瘠的土地,简直就是良田。

    外围用了枯草和竹子编成的篱笆围了起来,菜田里种植了许多瓜果和时令菜。

    方家三兄弟忙进忙出抬着大型家具,很多家具都是直接扔到大厅的地上,“哐当”作响,震落一层灰尘。

    方宁这货脖子伸得老长,踮着脚眺望,每当看到爷爷把樟木箱等老旧的箱子重重的丢到地上,他的心肝也跟着颤抖,都是钱啊!嗷呜!

    方微则一脸神经病的模样看着他老哥,表情不忍直视。

    小奶奶刘淑芬炒好了饭菜,两个叔叔辈的小孩拿筷子拿碗上座,方宁他们依次入座,准备吃饭了。

    晚饭过后,天色渐暗,星空点点,二爷就开着农用车准备回去,太过晚了路上就不好走,所以得趁着还有路面月光早点走。

    一阵热闹过后,大家也就散了。

    小爷晚上还要去村上执勤巡逻,虽然有民兵连,但杉树村的条件不是很好,连民兵的工资都开不起,所以村里的民兵制度基本上也是名存实亡的,平日里也没啥毛贼来这里偷东西的,因为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村里都不用缴纳税,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值得去偷。

    晚上一般就只有小爷和几个熟人打着强光手电筒,把村子上下巡察一遍就基本上可以收工了。

    对于方宁一家来说,虽然家是搬好了,但存在了许多的问题。

    属于他们这右边的房子,无人居住多年,房内年久失修,角落布满了蜘蛛网,粉刷过的墙体剥落得厉害。

    方微这丫头凑过去,用手指头稍微触碰一下,那些白墙粉漆窸窸窣窣地掉落,吓得她瞪大眼睛,一个劲往后面直退。

    至于地面也好不到哪里去,青苔霸占了整个地面,一不小心就可能趔趄。

    屋外的木板台阶经过腐蚀过后踩上去都是咯吱咯吱作响,晚风一吹,深深的寂寥感。

    方宁站在木板上,深深地吸了口气,这个老房子看来是有得改造了!

    方解放皱了皱眉,他抬头望了望屋顶,从几处瓦片的缝隙间,居然可以看到月朗星稀的场景,天光从封闭的屋檐射进来,满屋子都是月光。

    他没想到弟妹一家这么懒,自从他走了以后,房子就处在闲置没人打理的状态,毕竟他是有给房门钥匙的,要是真有心的话,勤快点打扫卫生,也不至于弄成现在这副破旧的现状,这房子可以说根本就没法住人,改天出太阳了,必须要好好的打扫一番才行。

    方宁从爷爷的眼神中读懂了意思,朝方微眨了眨眼睛,小声的说,“看来只能将就一晚上了。”

第八章 一整个夏天冒着热气的梦() 
夏天的日子还很长,方宁一家也在这里定居下来了,这里远离喧嚣,杂草丛生,但却有竹林等等植布,山下是农舍相间,层层分布,鸡犬相闻,田排里是金色的稻田,池塘里养着池鱼,街坊邻居也时不时过来串门,很快方宁他们就和这儿小孩熟悉了,融入这里环境。

    然而在这个火热的夏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老宅还很破败,年久失修,需要彻底装修以后才能真正住人,但是又不能花太大的代价,因为他们顶多在这里居住一年的时间,花费太多就划不来了。

    爷爷进山砍些毛竹回来,奶奶则在家做些竹藤编制的等手工艺品,做好的竹笼、竹篓等东西放在客厅角落里阴干,然后再暴晒一阵子就可以拿来用了,平日里也养些小鸡,在田间、杂草丛里找虫吃。

    方微改变了性子,不像在云柘庄那儿跟疯丫头一样爬树打架掏鸟窝,而是跟奶奶学着做饭做菜,洗洗衣服,偶尔和爸妈打下电话,分享一下她的喜悦。

    至于方宁则沉淀下来了,前阵子托在外面办事的小爷买了一些室内装修的书籍回来,小爷当时还很奇怪,一个小娃还能看懂这么高深的书本不成,不过他倒也没多问,毕竟这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增长视野的乐趣,更何况小孩子聪明点在村里还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哪个大人不希望自家晚辈是个天才小神童?

    方宁每天迎着晨曦微光起床,晨练完以后,就坐在竹林下面抱着书本啃,竹叶簌簌落下,有时候蝉鸣喋喋不休,有时候静悄悄的,有时候奶奶也在身边唠叨碎碎念,不过他完全不受影响,一直吸允知识。

    研究的久了就懂得一些门路,况且方宁本来就是学土木建筑的,尽管专业和室内装修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还是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他自己研究还不算,还拉上爷爷一起研究装修的事情。

    爷孙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面,研究深入到关键点或者绞尽脑汁也难以攻克的地方,连奶奶过来叫他们俩人吃饭都叫不动了,气得奶奶叉着腰大喊这俩人走火入魔了!

    光是有理论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动手去实践。

    爷爷贡献出了五千块钱,方宁咬咬牙也拿出一千的成本,合在一起就是六千,这是改装房屋的资本,好在零七年的材料和物价都不算是很贵,很多需要的材料农村里面都有,实在不行就去外面云柘庄的旧货二手市场去淘宝。

    爷孙俩骑着一个三轮车在二手市场淘宝,白天就到处去逛,晚上就回来捣鼓,半个月过去,二手市场起码有一半的商贩都认识他们爷孙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方家老头有个脑袋瓜聪明的孙子,年纪虽小,却非常聪明伶俐,嘴巴有能说会道,而且跟小商人似得,看上眼的什景玩意也不明说,反而随便看其他东西,张口就是看看,然后往死里压价,最后几个子的钱就买了物品,那些真正想要的玩意都是捆绑甩卖的附属品,可以说是白菜价不值钱了。

    半个多月的收获满满,不少物件都是以极便宜的价格海淘到的,比如那些菊花一字硬币,那些老钞票,雕栏画屏,残缺了一角的花瓶、沾上泥巴的瓶瓶罐罐。

    方宁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笑容明媚,“爷爷,这些东西以后都是非常值钱的!”

    方解放将信将疑,也没当一回事,反正都是没事陪着孙子一起玩。

    方宁站在木板台阶上,俯视整个老房子,每当这个时候他心里有了一个恢弘的想法,颇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冲动,想要将这里的东西大换血,当然这事情急不得,只能一步步来,预计这个夏天两个月的时候有得忙了。

    他想改装房子就跟幻想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在脑海了想象的,一个是把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越弄就越想弄好。

    他想,这也是有瘾的,根本停不下来。

    “爷爷,我说竹林角落里的这个小池子,改造后肯定是夏天乘凉的好处去,还有这儿,弄个储存水的蓄水池,然后在山脚下的那口井旁边弄个抽水泵把水送上来,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没水喝了……”方宁一会儿指着这里,一会儿指着那里,很多的想法从脑袋里蹦出来,他从未觉得自己的脑袋瓜是如此的清晰,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那样我们的预算就超出了!”方解放想了想,“买个抽水泵,质量稍微好点起码要四五百,还有弄个蓄水池都要买水泥,都是钱啊!”

    方宁也皱眉,爷爷那两万块钱看起来虽然很多,但实际上也不够用的,必须还要存一万有备不时之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