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心动 >

第23章

重生心动-第23章

小说: 重生心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爸呵了口气说,“我们家里还有多少蜡烛啊?岳州市那边蜡烛都卖到五十块钱一包了,搁在以前一包也就两块钱,谁会注意啊,现在倒成了稀罕货色了!”

    方宁笑着说,“这蜡烛咱们家要多少要多少。”

    “那就好。”方爸不住的点头。

    方妈就问方解放说,“爸,咱们今晚上回去村里还是在县城住一宿?”

    方解放看这个情况,也快到五点了,这种恶劣的天气想赶出去估计也不可能了,“只能在县里将就着住一晚上了。”

    PS:脑袋昏昏沉沉,睡到九点才缓过神来,勉强写了一章。

第四十八章 那漫天的烟花啊() 
方妈点点头,“那正好,我在火车上没睡好,待会去补下觉。”

    方解放看了一身疲惫的儿子和儿媳妇,忍不住感慨,“辛苦了,辛苦了。”

    他也不求别的,只要他的孩子们和家人全都平平安安就好。

    他们一行人到县里城关附近找旅行社,发现大部分旅行社都停业了,只有少数有发电机的旅行社还在营业,而这些旅行社,房价都高得惊人,一个普通宾馆,有空调有热水,就要五百块钱一个晚上,稍微好一点,就要七八百块,甚至一千多块。

    就算方宁他们想花贵钱住有电有水的旅行社也没办法,都挤满了人,只能随便找一个能够住人地方的旅行社。

    旅行社的前台小姐告诉方宁他们这里是停水停电,要充电必须到对面的移动营业厅去。

    晚饭随便糊弄,这种极寒恶劣的天气下也没有哪个饭店可以营业了。

    晚上八点左右,外婆说她左边肩背部很疼,方妈叫外婆掀开衣服看看,结果发现她左边肩膀以及肩胛骨都有些淤青浮肿,吓得方妈连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方宁也都听到事情匆匆过来了。

    外婆觉得已经够麻烦了,不想给他们添乱,就说没事,擦点药酒就好了,方妈急的团团乱转最后还是问出了实情。

    原来在大山里她去地窖里给母猪喂饲料,回来的时候上那个斜坡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刚好摔倒左边肩膀了,左脚也被路上的冰块划伤了,万幸的是没有摔坏盆骨,当时她忍着疼胡乱涂了点药酒咬咬牙就隐瞒过去了,后来方爸方妈他们走得急也没注意到,一路上看到外婆脸色有些不对,还以为是没坐过火车有些不适应晕车,此时才知道不是这事情。

    方妈气的掉眼泪,抱怨自个妈怎么那么糊涂,出了事情也不吱一声,外婆低着脑袋也不敢说什么,小表妹紧紧抱着外婆的大腿,眼睛里流露出慌乱的神情,方爸两边都在安慰,“事情已经到来这个地步抱怨没什么用,只能尽快想办法解决。”

    过年期间医院现在都不开门了,更别说小诊所都是大门紧闭,想要找医生看病都没有办法,好在方解放还会点跌打治疗的手艺,把药酒倒入碗里面,扯了点纸巾然后用打火机点燃药酒,最后用手蘸着带火的药酒给外婆疗伤。

    折腾半个多小时,外婆觉得有些效果不疼了,这才停歇。

    方宁简单的洗漱后,盖上两床棉被睡下,因为没有电,铺在身下的电热毯冷硬冷硬的。

    方宁蜷成一团,身体的热量还是在一点点流失,又往被子上搭件长棉衣,把毛衣抱在胸口,依然冻得直哆嗦。

    哪怕是再次经历冰灾,这种感觉依旧不好过,或者说南方这边从来没有这样彻骨地冷过,所以一旦恶劣天气到来,许多人就受不了这种极寒的气候。

    十一点的时候,方宁开始不停地打喷嚏,已经有感冒先兆了,只好起身倒了一大杯开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白加黑感冒药,热热地喝下,然后在房间里裹着厚厚的棉被跑步,直到折腾出一身汗出来,这才身心力竭安稳的睡去。

    另一天早上方宁一家人随便吃了点热粥应付肚子,然后开始艰难的返家之路。

    方宁他们回去的路上听到好多消息和谣言,说前几天在大洲,有十多个学生坐大班车回家,在半路滑进了一个湖里,全都死了,吓得他们坐车的时候都不敢闭着眼睛睡觉,生怕一下就滑到湖里去了,后来听县里去乡下避难的人摇摇头笑着说,这是一个谣言。

    到处都是人心惶惶,兵荒马乱的场景,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方宁爸妈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听了爷爷的话,提前半个月回来,刚好赶到冰灾之前,所以不用像其他春运时期回家过年的人一样被堵在回家的半路上。他们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冰灾过去了以后,看到新闻才明白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在当时已经连续下一个多月的下大雪,气候恶劣,广州北上出省的线路全线冰封,特别是韶关过境的路不能通行。铁路又瘫痪,广州火车站堆了十几万人,周边城市还不停的有人赶来回家,那么多人围在火车站等待了几天,省里怕出问题,武警全部都安排在了火车站。

    等到他们从拉着雪橇赶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萧瑟孤寂的季节下,格外的冷清。

    折腾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方宁一家人总算团圆了。

    对于别人来说这一年或许是最难熬的一年,但是对于方宁他们来说其实也没什么,躲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头,有着足够用的过冬物资,不用为了一只已经炒到十五元一支的蜡烛而辗转难眠,不用担心越来越难过的日子怎么熬下去,只要家人还在身边,那就有希望有明天。

    大雪压垮了电线电缆,没有电,那就点着蜡烛话家常,打牌,下下象棋。

    腊月三十,除夕,过大年。

    方宁一家接不到亲戚们的贺年电话和短信,也看不到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伴着爆竹声听着收音机守岁,日子过得格外温馨,幸福到足以泪流满面。

    二零零八年二月六号钟声敲响的那天晚上,方宁和方微抱着烟花爆竹到对面的山坡上准备放烟花。

    簌簌落下的雪花将他们的头发、眉毛都染白了。

    “还有多久转点?”方宁微侧脑袋问道。

    “就是现在!”

    “嗯!”方宁点燃了烟火,莞尔笑道,“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老哥。”

    “砰!”

    村里的人都出来了,仰望着那深沉的夜幕中,远处有一道尾焰轨迹的线条升上半空,然后在夜幕下炸成飞灰化作最绚灿的烟火,这像是一个将军在发号施令,无数烟火都在这时候集结,从村落里各个角落升起,此起彼伏。

    小村的夜空被烟花点亮了,耳朵里全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零八年的除夕,烟花绚灿。

    方宁仰望着夜幕下此起彼伏的烟花,瞳线里浮现破碎光彩,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感闪电般掠过心间。

    蓦然发现自己这只扇动季风的蝴蝶已经挥动翅膀将原本一小段历史彻底改变,从拉开以后一段新的命运轨迹。

    尽管这点末微的改变,在浩瀚如烟的命运里只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引不起任何波澜,却也能够证明了他确确实实改变了真实的历史,从此以后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容纳于这个时代。这种好莱坞式小粉红英雄梦的感觉,就好像武侠小说里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的高手拉风如尿崩爽到不行。

第四十九章 莺飞草长() 
二零零八年二月五号,新华网,中国民政部透露,自一月二十四好以来的华中华东雪灾已使湖湳等十七个省级行政区受灾,一百零三人死亡,一百六十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二十六亿元,广州地区滞留春运旅客近八十万人,沪宁杭地区滞留旅客逾十万人,整个南方地区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交通线路全线中断,南方差不多瘫痪了。

    十号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首席工程师顾峻表示:“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受灾县城能够在春节以后恢复供电!”

    接到上级指示的电力局领导自然不会怠慢,没过多久县里就排了两名年轻的维修电工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村里。

    方解放作为代理村长,挑选了村里十多个年青壮力出来,自发组织了一批电线电缆维护人员,由小爷牵头,两名维修电工修理,其他人从旁辅助。一开始两个年轻的维修电工还有些不以为然为啥叫一个派出所的人来帮忙,后来见到他出色的手艺才佩服起来。要知道早些年小爷也是电工出身,只是后来做电工实在不赚钱,所以方解放才托关系把他弄到基层派出所里去的。

    为了村里有电,小爷他们众志成城,热火朝天的开始了从村里到云柘庄的电缆维修,那些倒塌的电线杆重新被树立起来,被积雪压垮的电线也一根根被修复好……

    二月十三号,方宁家的电灯亮了,电视里有节目了,整个小村子一片明亮!

    村里爆发一阵喝彩,已经快一个没有电了,都快脱离现代人的生活回归原始时代了,现在见到了久违的电如何不欣喜万分。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下了将近一个多月的大雪也渐渐停下来了,与此同时,冬日里的太阳透过薄纱般的云层里第一次露出了踪影,暖和的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将光热撒到了每个人的身上,他们欢呼着,跳跃着,哭泣着,都在庆幸这场噩梦般的冰灾已经过去了,美好的日子终将会到来的!

    今日的方宁心情格外好,他的瞳孔内有种深幽到底地平静,手捏着一份都市早报,纸边早已被他的手指来回婆娑的起粗毛边了,细细品味报纸里面的新闻,桌上放着一碗香气扑鼻的汤面,金色的煎荷包蛋还冒着油气浮在汤面上,放下报纸,筷子夹起柔软的荷包蛋在唇边咬一口,触感绵软,入口回味无穷,这样舒坦的日子放在后世十多年后简直有点让人不敢去想。

    方宁伸个懒腰,大片大片的阳光透过阳台光阴影隔开的光斑落下,眼前一片明亮。

    未来还有大把美妙的日子等待方宁去憧憬去展现。

    南方各地开始万物复苏,大地回春,春暖花开,大自然展现了勃勃生机,庭院门扉的瘦梅也开始抽芽,梅花骨朵开满枝头,鸟语花香,原本被积雪覆盖的草坪也逐渐有了生机,早晨的露珠从青草的叶片上滑落,最后滴在肥沃的泥土里,满园芬香。

    冰灾给南方地区的人们带了严重的气象灾害是不假,但在弊端的同时也有好处,大量的积雪和厚冰被太阳融化,雪水化作清澈甘甜的溪水在山川里流淌,同时也渗进了黑色的土壤里面,让干枯的地面润滑起来,深藏在泥土深处的害虫也被这次的冰灾给冻死了,可以说这一年也同样是一个种植作物的好年份。

    农历二月十八,雨水,接连几天下了好几场小雨。

    雨水过后就是惊蛰和春分,春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也正是标志着南方地区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大地回春,路边杨柳依依,三月莺飞草长,村里人开始准备在田地里播种了。

    在这个莺飞草长的季节,温暖的风穿过树林,柳絮飘转,正是踏春的好时候。

    可惜方宁他们还没来得及有这个念头,就被方爸方妈带着走亲戚了。

    本来岳州外婆家是必不可少要去的地方,但外婆就在他们身边也就不要去了,然后就是爷爷的弟弟妹妹,这是骨子里留着血液的亲戚,必须要去走,还有奶奶娘家的亲戚,那也是多的吓人,没有六七天根本走不完。

    方宁他爸爸那一辈女孩生得多,基本上除了三四个叔叔以外,其他都是女的,所以一大串姑姑叫下来,方宁兄妹两也有些眼花缭乱了,不过有几个姑姑他还是比较印象深刻的,黎铁飞、洪卫平、黎红妹,这三个姑姑都是和方宁家比较亲近的,其他的姑姑很少和他们有来往。

    梅羡镇哲寮寨。

    在这里,黎姓是一个大姓,十口人里面就有六个姓黎,第二大姓是方姓,方宁祖上方若水曾在这里居住过二十多年,他的庶长方复宣在这里繁衍生息,按理说方宁他们那边嫡长子长房才算是正脉,哲寮这边的是分脉,可是两边人都不服气,于是就彻底断了联系。

    黎家庄内。

    黎家现在准当家人是黎细保,也就是方宁他奶奶那些姐妹弟排行中老三,奶奶排名老二,至于为什么老大黎天保为什么当不了家呢,因为太老实了,没什么主见,又是个妻管严,这黎家一大家子十多户将近上百人拉拉扯扯的,没个有魄力的人还真养活不了这一家人。

    当然真正当家的人目前还是太曾祖母,也就是方宁的太外婆,八十二的高寿,坐在轮椅上,平时靠孙女孙子等人扶着走动,尽管年纪太大,大半时间都是迷糊的,但这个年逾八十的老人偶也会露出精明的时刻。

    她的一堆儿子和女儿中谁都希望她早点死,也希望她多活一点时间,这很矛盾也很容易理解,一个老人如果一直不死,但生活不能自理,那就要小辈们服侍端盆端尿洗裤子,缠着子孙,所以希望早点死能够让后辈轻松点,至于为什么不希望她死,那是因为她也是黎家庄的顶梁柱,县里好多退休的老干部都和她有关系,有的人还是她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平日里有那些人帮衬着,黎家庄的日子也好过点,可是一旦老人撒手西去了,那么就人走茶凉,上一辈的关系也就彻底没了。

第五十章 走亲戚() 
逢年过节最烦的就是走亲戚,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走亲戚又是必不可少的礼节,平日里很少有来往的亲戚都在这十多天的时间离聚集到一起喝酒聊天,逢场作戏,要说真心实意也不见得有,其实也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方宁最烦走亲戚,不过却又没有办法,像爷爷他们是长辈中辈分最高,只有别人来看望他们,没有他们去别人家走亲戚的道理,可是要想混到爷爷那个年纪,起码也还要三四十年。

    方爸方妈带着方宁和方微来到了黎家庄,第一个拜会的就是太外婆本人。

    “太外婆好,给你拜年了。”

    他们兄妹俩在昏暗灯光的房间里面见到了太外婆,这是一个年纪老迈的老人,歪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